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12018245号
[非教育部考试中心官方标准答案,仅供参考]
一、单项选择题?
1?答案:D
解析:该题主要围绕必然性与偶然性来考察决定论与非决定论、辩证唯物主义决定论与机械唯物主义决定论的界限。决定论承认客观必然性,一般是唯物主义;非决定论否认客观必然性,一般是唯心主义的。唯物主义决定论又分为辩证决定论与机械决定论,前者既承认客观必然性,又否认偶然性,后者虽承认客观必然性,但否认偶然性。
题中的"只要知道自然界本身的全部作用,……未来的一切早就在宇宙诞生时便已完全被确定了"是承认客观必然性的,但否认偶然性的存在及其作用,由此可见,正确答案为D项。
2?答案:B
解析:该题考查的是把握事物度的方法论意义。解答这道题的关键是读懂引文。题干中"欲显刘备之长厚而似伪,状诸葛之多智而近妖",说明了原本想表现人物的某一品德,结果超出了一定的度而适得其反,可见,B是唯一的正确选项,A、C、D是干扰项。?
3?答案:D
解析:这道题结合批判伪气功、伪科学,考查了对一种错误观点哲学本质的理解。"心诚则灵,心不诚则不灵",是一种夸大心理因素作用的唯心主义观点,可见,D项符合题意。主张物质与意识具有统一性的不一定是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故此A项本身错误,也不合题意。主张意识是人脑的分泌物,把意识谈成与物质一样的东西,是B项庸俗唯物主义观点。绝对精神是世界的本质,是D项中的客观唯心主义观点。?
4?答案:D
解析:这则试题主要考核平均利润与利息的关系以及平均利润率与利息率的关系。由于职能资本(产业资本、商业资本、银行资本)使用了借贷资本,故它们得到的平均利润要分割为两部分,即企业利润和利息。可见,借贷资本获取的利息是平均利润的一部分。利息率是利息量与借贷资本量的比率,利息率受多种因素制约,一般低于平均利润率。这样一来,D项是正确答案。
A、B、C三项是职能资本,它们担负着生产或实现剩余价值的职能,故都要获取平均利润,由于它们使用了借贷资本,所以必须向借贷资本支付利息,而自身只能获取企业利润。?
5?答案:C
解析:它考查的是对资本主义再生产过程实质的理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认为,资本主义再生产是产品再生产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再生产的统一。应该说,C是正确项。
D项泛指一般再生产的内容,不合题意。A项是指一般商品生产过程的特征,B项是资本主义商品生产过程的特征,两者都不合题意。?
6?答案: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抗日民主政权"三三制"原则的准确认知,“三三制"是指共产党员、党外进步分子、中间分子各占三分之一,由此可知,A、B、D三项不合题干要求。?
7?答案:A
解析:它是一道知识判断性试题。20世纪30年代,党内盛行教条主义倾向,照抄照搬共产国际指示和苏俄十月革命经验,不从中国国情出发,给中国革命事业造成了极大损失。对此,毛泽东写作了《反对本本主义》一文,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提出了反对教条主义的重大任务。?
8?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以苏联经验为借鉴,走中国式的工业化道路。新中国建立初期,在工业(主要是重工业)、计划管理、金融、统计等方面,基本上是照搬苏联的。斯大林逝世后,原苏联模式的许多弊端逐渐为人们所了解。这种情况促使以毛泽东为首的党中央重新审视原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经验,寻找中国自己的工业化道路。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明确提出,中国工业化道路问题,主要是正确处理重工业、轻工业和农业的关系问题。可见,正确答案应是C。
A项的"优先发展重工业"是"一五"计划的重要内容,因为当时我国的重工业十分落后,要实现工业化,不能不首先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B项的"将落后的农业国建设成为先进的工业国"是中共八大政治报告明确宣布的,八大指出,随着国内主要矛盾的转移,我国当前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D项的"建立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是我国"一五"计划取得的重大成果。?
9?答案:B
解析:1956年,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一文中,系统地阐述了社会主义社会的两类社会矛盾学说,并明确指出,在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我国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是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发展我国的经济和文化。
A项的"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是中共八大政治报告提出的(见上题解析)。C项的"进行思想战线上的社会主义革命",是指20世纪50年代党和毛泽东提出的一系列繁荣社会主义教育科学化文事业的方针、原则。D项的"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则是中共八大由刘少奇、董必武等强调的。?
10?答案:C
解析:它考查的知识点是四项基本原则的内在关系。这是一道知识判断性的试题,难度不大。A、B、C、D四项都属于四项基本原则的内容,都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政治保证,立国之本,它规定了我国走什么道路,实行什么样的经济、政治制度,由谁来领导和以什么作为指导思想等一系列最根本最重大的原则问题,其核心是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11?答案:C
解析:该题考查的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基本内容。A项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与目标,B项是繁荣社会主义文化科学艺术事业的指导方针,D项指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同时,要正确处理与民族传统文化与外来优秀文化的关系。?
12?答案:B
解析:这道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与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相适应的国家政权形式(政体),也是我国根本的政治制度,它体现了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与核心,即人民当家作主。由此可见,正确答案为B项。
A项的人民民主专政是我国的国体,是有中国特色的无产阶级专政;C项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也是我国解决民族问题的一项基本政策;D项的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既不同于西方的多党制,也不是一党制,是有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也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因此A、B、C、D四项都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的基本内容。?
13?答案:A
解析:此题主要考核现阶段的多种分配方式及其实施之原因。马克思主义认为,分配关系由所有制关系决定,故考查分配方式结合所有制结构来分析。题中"按劳动力价值分配"表明这种分配关系中存在经济剥削,由四个备选项可知,A项私营经济是存在雇佣劳动关系的所有制经济,是唯一符合题中要求的正确答案。
B项从事"个体经济"的劳动者获取个体劳动收入,C项"集体经济"是公有制经济,其劳动者主要得到按劳分配收入,D项"股份合作制经济"中的劳动者得到的收入有一部分是按劳分配收入,还有一部分是按资分配的收入(按股分红),因为股份合作制经济是劳动者的劳动联合与资本联合相结合的一种新型集体经济。?
14?答案:A
解析:本题是一道时政题,主要考查考生对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文件内容的掌握情况。2000年召开的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总结了我?quot;九五"计划成果,并对"十五"规划提出了建议。全会提出:大力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是实现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一项覆盖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战略举措。这是考生应当掌握的。?
15?答案:B
解析:本题是一道时政题,内容涉及中美关系的。2000年中美关系方面有两件重大事件:一是上半年美国众议院通过阻挠中国统一的台湾安全法,二是下半年美国国会批准的对华永久正常贸易法案。台湾问题是中美关系中最敏感的问题,中美关系及台湾问题的事件在1996年度政治试题中命过题。中美关系是国内时政与国际时政的综合,对此考生尤其要注意。
二、不定项选择题?
16、答案:A、B、D、E
解析:它考核的是矛盾的同一性与斗争性。这道题的出题角度新颖,它要求运用矛盾同一性与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作用的原理,分析中美两国就中国加入WTO达成"双赢"协议这一事件。题中的中美"双赢"即中美双方共存、共同发展之意。由此可知,C项内容不合题干要求。?
17?答案:B、D、E
解析:本题涉及联系与系统,考查的是系统内整体与部分的辩证统一关系。这不仅是一新增考点,而且是大纲"修订说明"特别提出的考点。可见,考查该知识点有双重意义。整体与部分是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的,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整体由部分构成,但整体并不是各部分的简单相加,整体具有各部分所不具有的新的特性。可见,A、C是错误选项,B、D、E是正确选项。?
18?答案:B、D、E
解析:此题涉及到马克思主义的本质的内涵。马克思揭示人的本质的出发点是人的社会关系。A、C两项离开人的社会关系抽象地孤立地谈人的本质,因此是错误的。?
19?答案:A、C、E
解析:该题主要考查对生产资本几种不同划分及其物质形态的掌握情况,题中的"畜牧场的种牛"是生产资本,在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的划分中属于不变资本,因为它是以生产资料形态存在的资本,其价值在生产过程中不增殖;在固定资本与流动资本的划分中属于固定资本,因为它是以劳动资料形态存在的资本,其价值是在生产过程中逐渐转移、逐渐加收的。
20?答案:A、B、C
解析:本题考查对资本周转时间构成及其影响因素的理解与掌握情况。电子商务的发展,市场信息的联网,加速了资本周转,缩短了资本的流通时间(购买和售卖),也缩短了资本的生产时间,这主要是原材料的储备时间,但不能节省劳动加工时间和自然力作用于劳动对象的时间。由此看来,D、E两项不合题意,A、B、C三项是正确选项。?
21?答案:C、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级差地租、绝对地租的含义、构成。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认为,租种任何土地都必须缴纳地租,这种地租叫绝对地租,租种中等以上的土地还要缴纳级差地租。备选项中C、D是正确选项。A项"市场价格与成本价格的差额"是利润,B项"生产价格与成本价格的差额"是平均利润,E项说法不规范,也不合题。?
22?答案:A、C
解析:它考核的是中国共产党建立和发展统一战线的主要经验。无产阶级及基政党实现对统一战线的领导应具备三个条件,即要对同盟者进行政治教育;要率领同盟者向着共同的敌人作坚决的斗争,并取得胜利;要在教育同盟者的同时,照顾同盟者的利益,至少不损害其利益。备选项中A、C是正确的。
B项是指在同资产阶级联盟中实行"又斗争、又联合"的政策,D项是指在对顽固派斗争中,中共采取"有理、有利、有节"的策略原则,E项是针对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复杂情况,中共提出了"发展进步势力,争取中间势力,孤立顽固势力"的策略方针。?
23?答案:A、B、E
解析:本题考查的内容是过渡时期我国对个体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成功经验。备选项中A、B、E是正确的,它们分别说明了我国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道路、原则和过渡形式。C、D两项不是过渡时期实行的,其中C项的内容是大跃进、人民公社运动中的错误做法,D项所述则是1978年之后实施的。?
24?答案:A、B
解析:该题主要考查对公有制主体地位的理解与掌握情况。党的十五大明确指出,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C、D、E与党的十五大文明精神不符,是错误选项。?
25?答案:A、B、C、D、E
解析:此题考查的是对"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即社会主义民主建设战略地位的全方位理解。?
26?答案:A、C、D、E
解析:此题考查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与时代意义。备选项A、C、D、E从四个不同角度即"新境界"、"新水平"、"新判断"、"新体系"阐述了邓小平理论的重大意义。
B项所述是错误的,因为邓小平理论在世界观、方法论上写马克思主义是一致的,它们的理论精髓都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27?答案:A、B、D、E
解析:本题是一道时政题,内容为2000年度下半年召开的中共十五届五中全会精神。这次会议内容很重要,它规定了我国十五计划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奋斗目标。为完成这一目标,全会指出:必须把发展作为主题,把结构调整作为主线,把改革开放和科教进步作为动力,把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作为根本出发点。由此可见,备选项A、B、D、E是正确的。?
28?答案:A、D、E
解析:这道题是一道时政题,内容涉及2000年江泽民总书记视察广东时提出的"三个代表"的思想。只要把握思想内容,无论题型、角度如何变化,遇到此类试题,考生都会迎刃而解。?
29?答案:A、C、D、E
解析:这是一道重大国际时政题。2000年9月联合国千年首脑会议,是国际时政中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一件大事。千年首脑会议期间,江泽民主席倡议五常任理事国会晤。其内容属于中外关系性质,是国内时政与国际时政的综合。?
30.答案:A、B、C、D
解析:本题内容是重大国际时事。2000年6月朝鲜半岛北南双方首脑会晤是半岛分割以来的首次会晤,为半岛的和平统一打开了闸门,是国际时政中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进步事件。备选项A、B、C、D是北南双方首脑首次会晤达成的共识,至于用什么方式解决朝鲜半岛统一问题则没有谈及,故此E项错误。
三、辩析题?
31?答案:
生产关系是社会的基本关系,它是人们在物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经济关系,它决定着其他一切社会关系。(3分)网络是人们的一种交往工具,它会对社会关系产生深刻的影响。由计算机网络建立的关系可以体现人与人之间的多种社会关系,但不会成为社会的基本关系。(2分)
解析:该题考查的是网络时代生产关系在多种社会关系中的地位。历史唯物论认为,网络是一种交往工具,由此建立的关系可以体现人与人之间的多种社会关系,但基本的社会关系,仍然是生产关系。回答本题首先要明确计算机网络建立的关系不是社会的基本关系,社会基本关系仍然是生产关系的理由。其次要适当指出计算机网络确实可以起到拓展人与人之间多种社会关系的作用。?
32?答案:
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发生在俄国十革命之后,从革命阵线上说,这不再属于旧的世界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的范畴,而是属于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一部分。(2分)
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主要是反帝反封建,不是一般的反对资本主义,因此,它的性质不是无产阶级社会主义的,而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但是,它的目的又不是建立资产阶级专政,而是由新民主主义走向社会主义。(3分)
解析:此题涉及到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的内容,主要考查对中国"新民全主义革命是新式的特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理解与掌握情况。题干中前半句是正确的,因为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发生在俄国十月革命之后,从革命阵线上说,已经属于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一部分。而后半句则是错误的。因为帝国主义与封建主义是中国革命的主要对象,新民主主义革命不是一般地反对资本主义,而是反对带有封建买办性的官僚资本主义,因此中国革命的性质仍然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但它的前途则由新民主主义发展到社会主义。?
33?答案:
所有制结构是指社会经济中存在的各种所有制形式,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1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所有制结构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多种所有制经济并存,二是在多种所有制经济中占主体地位的是公有制经济。(2分)过渡时期所有制结构虽然也是多种所有制经济并存,但公有经济的主体地位还没有确立,因而不同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2分)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与过渡时期的所有制结构的异同,是一道比较分析题。题中涉及到所有制结构,故首先要对之作简要阐释,以明确其含义。其次要指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与过渡时期的所有制结构有相同的一面,即都是多种所有制经济并存,也有不同的一面,即前者是公有制经济占主体地位,后者的公有制经济尽管存在,但其主体地位还没有确立。
四、论述题?
34?答案:
(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检验真理的标准。人们对物质结构的认识来源于实践,关于物质结构模型的理论是否正确只能通过实践来检验。(2分)实践标准既有绝对性,又有相对性。"3夸克模型"是当时条件下人们实践所形成的真理性认识,然而实践标准本身又是不断发的,丁肇中博士进行的新的实验,提出了由4种夸克组成基本粒子的新理论,取代了旧理论。(3分)
(2)在发展着的实践中,人们对真理的认识是无止境的,永远不会停留在一个水平上,4夸克理论的发现,也没有结束真理,还会有5夸克、6夸克等等新理论。(2分)
(3)人们要发现和发展真理,必须充分发挥主体能动性,发扬创新精神,不要被已有的理论和实践所束缚,敢于对现有理论提出质疑,善于思考,敢于实践,创造出新的理论与新的事物。(3分)
解析:
本题是一道引文式的论述题,主要考核的知识点包括认识的来源与真理性的认识检验标准,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实践标准的绝对性与相对性,人们对真理性的认识是不断发展的,发现与发展真理性认识的主观条件等等。该题带有综合性,有相当的难度。答好该题的关键是要求考生能结合问题的要求,挖掘材料信息,并不同角度对材料进行抽象概括,从而得出辩证唯物主义真理的有关结论。20世纪70年代大多数人都认为自然界只有3种夸克,因为"3种夸克可以解释所有的现象",而诺贝尔奖获得者丁肇中则认为可能还有其它夸克的存在,后来的实验发现了新夸克,证实了丁肇中的科学预言是正确的。这表明了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3种夸克模型"是一定条件下的实验得出的科学结论,有其真理性,但随着实验手段的进一步发展,丁肇中在新的实验条件下提出了"4种夸克模型",用新的认识取代了旧有的认识。后来人们在"4夸克理论"的启发下,又提出了5夸克、6夸克等新理论,这表明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实践标准既有确定性又有不确定性。随着实践的发展,人们对真理性的认识永远不会停留在一个水平上。在大多数人认为自然界只有3种夸克的情况下,丁肇中却不盲从,而是敢于质疑,善于思考,勤于实验,大胆创新,提出了4夸克理论。这表明人们要发现和推动真理的发展,除了尊重实践外,还必须充分发挥主体的能动作用。该题的考核点有两个,一是现代自然科学物质结构学说及其哲学意义,二是辩证唯物主义的真理学说。前者是2001年大纲新增考点,后者是大纲多年未考点,2001年完美·体育(中国)官方网站,WANMEI SPORTS试卷中这两者巧妙结合就出了这道综合性的论述题。这为今后论述题的命题形式、角度提出了一个样板,考生应当注意。?
35?答案:
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是依据邓小平关于"两个大局"的思想,即先使条件较好的东部地区发展起来,带动西部地区的发展;发展到一定的时候,也就是达到小康时,又要求东部地区拿出更多的力量来帮助西部的发展。(3分)另外,在改革开放20多年的发展过程中,我国的综合国力明显增强,同时,东、西部差距拉大的矛盾也较突出,为实现地区间的协调发展,中央在世纪之交,适时地作出了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战略决策。(3分)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对于经济发展、民族团结、社会稳定以及地区协调发展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具有重大意义。(2分)在实施西部开发过程中,应处理好经济发展与保护生态环境的关系,西部与中部、东部地区的关系,经济发展与人口的关系,政府与市场的关系等等。(2分)
解析:
2001解试卷命了这样一道论述题,一是因为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是2000年九届人大三次会议作出的重大决策,是热点问题;同时,促进区域经济合理布局与协调发展,也是邓小平理论概论课的多年未考点,命题空间较大。该题考查的是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依据、意义与遵循原则。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依据:必要是是邓小平"两个大局"的思想和东、西部差距进一步拉大的现状。可能性是改革20多年我国综合国力明显增强,已有能力解决地区发展差距。实施这一战略的意义,可以从经济和政治两个方面分析。经济意义是扩大内需、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经济、共同致富。政治意义是加强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巩固国防。实施这一战略要处理的关系有: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人口控制的关系,政府规划与市场调节的关系,自力更生与扩大对外开放的关系。
五、材料题?
36?答案:
(1)邯钢在内部管理改革中,改变过去平重背离市场的作法,采取"模拟市场核算,实行成本否决"的方法,遵循商品的价值由生产该商品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要求;尊重市场,努力使本企业产品的个别劳动时间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4)
(2)邯钢经营的成功在于:注重适应市场需要调整产品结构;注重改进技术,降低成本,增加盈利。(2)
(3)冶金企业的改革经验和效果表明,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必须树立市场观念,遵循价值规律的要求,改进技术,节约生产资料成本,提高活劳动的生产效率,努力减少生产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这些都具有普遍意义。(2分)推广邯钢经验,使广大企业普遍减少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以同量的社会总劳动生产更多的产品,从而推动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2分)
(对意义的分析可以有不同的表述,只要紧扣材料,言之成理,即可酌情给分,但不得超过本部分总分4分。)
解析:
2000年是实现国企三年脱困目标,初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最后一年。国有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在国民经济体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如何深化国企改革一直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1999年9月召开的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就是专门研究国企改革问题的。宏观而论,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应从两方面着手,一是实行相关的配套改革,为国企改革顺利进行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二是国有企业本身在练内功上狠下功夫,进行必要的内部管理制度的改革。本题结合邯钢内部改革的成功案例,要求考生综合运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与邓小平理论两门学科的有关知识,一方面对邯钢改革经验进行总结,另一方面谈一下邯钢经验的普遍意义。这样出题,特别能看出考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第一个问题涉及材料1,首先要求概括总结出邯纲改革的主要举措,然后分析实施这一举措的依据,对依据的分析要紧扣价值规律的内容要求。第二个问题涉及材料2,要求分析邯钢经营的成功之道。从材料2可以看出,邯钢的经验就是调整产品结构,使产品适销对路;注重技术改造,降低生产成本。第三个问题涉及材料1、2、3,要求谈谈推广邯钢经验的意义。看似复杂,实则简单。因为答案中说明只要紧扣材料,可以有不同表述。考生答题中只要能答出第一、二两个问题,把前两个答案重新组合一下,即遵循价值规律的要求,加强管理,改进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个别劳动时间,生产出适销对路的产品等等,就会有分。?
37?答案:
(1)特点:城市没有力量统治广大的农村,农村可以脱离城市而相对独立地存在。(1分)原因:近代中国经济政治发展极端不平稳衡,自然经济占着显然的优势,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很微弱;统治阶级内部四分五裂,中国长期处于不统一的状态。(2分)
(2)在材料2中,①、④坚持以城市为中心,反对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②、③主张以乡村为中心,坚持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分歧的实质,是从中国实际出发,还是照抄照搬俄国十月革命的经验。(3分)
(3)客观依据:近代中国国情决定了强大的敌人长期占据着中心城市,广大的农村是敌人统治的薄弱环节。(1分)基本点:将党的工作重心放在农村,把落后的农村变成先进的根据地,在农村积蓄和发展革命力量,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胜利。(3分)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对毛泽东提出的中国革命新道路理论的全面把握情况。第一问涉及材料1,要求考生说明近代中国社会城乡关系的特点及其原因。从材料1中可以看出,中国的农村可以脱离城市相对独立地存在,而不是相反,这便是近代以来中国城乡关系的特点。产生这一特点的原因是近代中国经济政治发展的极不平衡,资本主义的不发展,中国的长期封建割据状态。
第二问要求考生结合材料2来分析材料中的不同观点及其分歧实质。仔细阅读材料2就会发现,材料2中的①④城市中心论,②③是乡村中心论。两者的分歧实质是如何对待俄国十月革命的经验,是教条主义还是从国情出发。
第三问涉及三则材料,要求考生总结出中国革命新道路的客观依据及这一道路的基本点。中国革命的新道路是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它的依据是近代中国国情决定城乡差别大,广大的乡村是强大敌人统治的薄弱环节。这一道路的基本点是将党的工作中心从城市转移到乡村,在乡村积蓄与发展革命力量,以农村包围城市,最终夺取全国政权。
来源未注明“中国完美·体育(中国)官方网站,WANMEI SPORTS网”的资讯、文章等均为转载,本网站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来源注明“中国完美·体育(中国)官方网站,WANMEI SPORTS网”的文章,若需转载请联系管理员获得相应许可。
联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扫码关注
了解完美·体育(中国)官方网站,WANMEI SPORTS最新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