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12018245号
011传媒与艺术学院
南京邮电大学传媒与艺术学院(以下简称“学院”)起源于学校的电教中心、计算中心等部门。2008年,根据学校发展战略,更名为传媒与艺术学院。学院现有广告系、数字媒体艺术系、动画系、基础部、实验教学中心、大学生科技创新中心、南京邮电大学画院、艺术与传播研究所、数字媒体研究中心、数字艺术作品展示中心等教学和科研机构。
学院现有“艺术”(艺术设计领域)、“新闻与传播”2个专业硕士学位点,“广告学”“数字媒体艺术”“动画”3个本科专业(其中“广告学”为国家级一流专业,“数字媒体艺术”“动画”为江苏省一流专业)。
学院共有教职工59人,其中专职教师46人,100%具有博士、硕士学位,教授、副教授30人,硕士导师29人。教师中有江苏省第六期“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第三层次培养对象2名,南京市领军型科技创业“321计划”项目人才2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5人,有江苏省电影艺术家协会常务理事1人。江苏省美术家协会艺委会委员1人,中国新闻史学会公共关系史研究委员会常务理事,中国新闻史学会广告与传媒发展史研究委员会常务理事,江苏省新闻传播学学会常务理事,中国高校影视学会网络视听专委会理事等。江苏青蓝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1名,江苏省高校“青蓝工程”优秀青年骨干教师1名,江苏省“紫金文化人才培养工程”文化优青1名。2022年度江苏省“双创博士”2名。学院教师大多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北京大学、清华美院、南京大学、同济大学、东南大学及德国包豪斯大学、英国南安普顿大学、英国利兹大学、法国巴黎国立BOUR-LA-REINE音乐学院、韩国Daebul University等著名高校。
学院努力提升办学条件,为培养理、工、文、艺交融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提供坚实保证。现有江苏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数字媒体技术实践教育中心,省级研究生工作站3个,平面设计、动画制作、虚拟演播室、视频摄录及非线性编辑、虚拟现实与增强现实等实验室、专业画室、艺术展览厅等超过3500平方米,校外实习实践基地20余个。
学院高度重视国际化学术交流,近年来多位学生获得江苏高校学生境外学习政府奖学金项目资助,前往爱丁堡大学、伦敦艺术大学、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等高等学府访学交流。我院多次教师作为访问学者前往美国等国家进行学术访问,出席“为转型而设计”系列国际会议-11、西京智媒体国际论坛等国际学术会议,举办智能传播与艺术国际研讨会。
学院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构建了特色鲜明的人才培养体系。近年来,获得国家级一流课程4门,国家级精品课程1门,省级一流课程2门,爱课程网中国大学MOOC课程3门;江苏省重点教材2部。学生在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中国大学生广告艺术节学院奖、两岸新锐设计竞赛“华灿奖”、全国高校数字艺术设计大赛、中国好创意暨全国数字艺术设计大赛、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中国动漫金龙奖、江苏省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江苏省文化创意设计大赛等国家级、省级竞赛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专业上的优势、不断深化的校企合作以及学生本身具备的较强的实践能力,使得我院高质量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9%以上,并获得较高的就业满意度。
学院大力提升科研创新水平和社会服务能力。现有江苏省社会科学普及研发基地——南京邮电大学科普动漫研究所等教学和科研平台。近三年,教师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项目5项,省部级科研项目14项,横向科研经费到账342万元,发表高质量论文130余篇,出版专著7部,获得各类科研成果及行业奖项10余项。
学院坚持依托南京邮电大学信息特色的学科优势,立足大传播、新媒体,走信息技术向传媒和艺术领域延伸和交叉的发展之路,走工、文、艺学科交叉融合之路,力争成为特色鲜明、省内一流、国内知名的教学研究型学院。
(一)135700设计
1、视觉传达设计,该学科方向以计算机辅助设计和网络传播为基础,研究视觉呈现与信息传达,对信息进行分析、归纳并通过文字、图形、色彩、造型等基本要素进行设计创作,包括数字影像、空间展示、平面印刷、网页呈现等设计内容。本方向利用我校信息学科优势,强调信息技术与艺术有机结合,依托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江苏省图像处理与图像通信重点实验室等平台,以及校“信息文科”建设工程培育项目,形成信息艺术特征明显的学科方向特色与优势。
2、数字媒体艺术,该学科方向以艺术设计创意和信息技术应用为一体,融合数字媒体技术、艺术设计和网络媒体传播,表现为与信息技术结合的交互设计、影视艺术、图形图像处理等研究内容。本方向利用我校信息学科优势,强调信息技术与艺术有机结合,依托完善的实验教学平台和实践经验丰富的师资队伍,形成创作工具数字化、作品展示交互性与呈现多样性的学科方向特色与优势。
3、信息产品设计,该学科方向以现代信息产品应用为基础,以信息产品外观和APP内容等设计为研究领域,分析互联网时代用户对信息产品的多维体验,开展信息通讯产品、穿戴式智能设备、互联网APP应用等的智能化设计。本方向依托我校信息学科优势,强调信息技术与艺术有机结合,利用南邮与中兴、华为等设备制造商,以及与电信、移动等运营商紧密结合的行业优势,借助校企共建实验室和产学研合作项目,培养高层次实践型人才,为社会提供信息产品设计服务。
(二)055200 新闻与传播
1、网络文化与创意表达,该学科研究领域包括微时代粉丝文化、青年手机亚文化、网络小众文化、网络流行语传播、网络游戏竞技文化等。重点关注以网络信息技术为基础、在网络空间形成的文化活动、文化方式、文化产品、文化观念的集合。目前围绕这一方向,已有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项、教育部人文哲学社科项目3项、江苏省高校哲社科项目5项,并形成若干系列论文与学术专著,如《基于手机媒体的青少年亚文化研究》等。《网络传播概论》课程获第三届江苏省本科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二等奖。
2、数字广告与战略传播,该学科研究领域包括计算广告学、新媒体广告创意、数字品牌管理研究、数字影视广告创意、人工智能营销等。拥有《广告艺术鉴赏》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1项,相关专业确定了以“网络传播”为核心,以“网络广告策划与创意”与“网络广告设计”为两翼的专业培养方向,并培养了大批复合应用型网络广告传播人才。论文《美国数字广告业的现状与发展趋势》获第三届中国广告教育学术奖二等奖。教师获“江苏省青蓝工程青年骨干教师”“江苏省信息化教学能手”等称号。
3、全媒体传播实务,该学科研究领域包括移动媒体传播、短视频传播、智能媒体传播、全媒体发展与传播、全媒体与网络社会等。拥有江苏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数字媒体技术实践教育中心”,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一流课程“冬奥会短道速滑智能化转播”,《中国影像方志》扬中篇、《中国影像方志》和县篇等作品在中央电视台播出。《动漫广告艺术鉴赏》获批线上线下混合式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教师作品荣获国家广电优秀奖、国家广电“原动力”出版计划、国际星火奖、金猴奖等权威奖项。
来源未注明“中国完美·体育(中国)官方网站,WANMEI SPORTS网”的资讯、文章等均为转载,本网站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来源注明“中国完美·体育(中国)官方网站,WANMEI SPORTS网”的文章,若需转载请联系管理员获得相应许可。
联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扫码关注
了解完美·体育(中国)官方网站,WANMEI SPORTS最新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