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12018245号
专业介绍
专业代码:130300 专业名称:戏剧与影视学 学制:3年 所授学位:艺术学硕士
一、培养目标
本学科立足于粤港澳地区,面向全国,以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及中国戏剧与影视事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人才为目标。通过系统教育,使学生具有坚实的专业基础和综合的理论素养,富有创新精神和创作能力,具备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独立解决现实问题的实践能力;毕业生能够胜任戏剧与影视学及相近学科的教学、科研,以及文化、传媒、新闻、出版、管理等方面的工作。
二、学科方向
深圳大学学科下的三个方向为戏剧戏曲学、戏剧影视表演研究、语言传播与播音主持艺术。三个方向覆盖实践研究、理论和史论,体系较为完整,人才培养目标较为统一。
(一)戏剧戏曲学
本研究方向综合考察和研究戏剧戏曲理论、历史和创作,注重以中外戏剧的历史与理论为研究对象,不仅研究中国传统戏曲发生与发展的历史和规律以及中国各个历史时期戏曲与文化的关系,而且研究外国戏剧发生与发展的历史和规律以及外国戏剧与外国文化的关系,并且注重20世纪中国文学与戏剧以及电影电视互相应影响的比较探究。该方向的研究领域既涉及外国戏剧的各种历史形态及其独有的理论,亦注重探究中国戏剧理论与实践以及现当代戏剧流派,同时关注戏曲在当代的演变和发展及其在当代舞台上的命运,进而对当前戏剧文化产业发展的动力机制、演化路径等予以综合考察。该方向注重对学生学术研究能力的培养,通过系统、严格的专业训练,使之具备较为扎实的专业知识和较宽的学术视野,能从事戏剧戏曲学及相关领域的教学、研究、编辑出版等方面的工作。
(二)戏剧影视表演研究
本研究方向理论研究与创作实践并重。立足于戏剧影视表演理论和创作技巧的研究,认识戏剧艺术与影视艺术的关系及其创作规律。重视中国戏剧影视表演创作、训练及教学的的现状与未来走向,并关注欧美戏剧影视表演的发展动态,研究本学科前沿思想和最新成果,树立创新意识,培养创新能力。利用粤港澳大湾区的地域优势,借助相关的艺术实践平台,进行戏剧影视应用、教育与批评的互动与交流。注重与其他相关学科相结合,构建复合型的知识结构。该方向旨在培养具有较强的戏剧影视素养,能够服务粤港澳大湾区的文化艺术建设,推动粤港澳大湾区戏剧影视表演、教学、应用、创作、批评等发展的高级人才,同时也注重培养以理论指导实践,具有国际视野,可以在粤港澳大湾区文化艺术相关领域从事相关研究和实践工作的复合型人才。
(三)语言传播与播音主持艺术
本研究方向是以媒体融合趋势为背景,以广播电视及新媒体有声语言传播及社会交际语言传播现象为对象的艺术学科,分析和读解当代各类语言传播活动,并给予切实、有效的理论阐释和应对策略。旨在以信息传播为核心,以我国广播电视播音主持的丰富实践经验和新媒体发展趋势为立足点,吸收国内外相关学科的理论研究成果,研究以有声语言为主干线或主线表情达意、言志传神的艺术规律,构建语言传播与广播电视播音主持业务理论体系。其中广泛涉及语言传播艺术研究、有声语言艺术传播方法、主持现象与思潮研究、播音主持创作分析以及播音主持艺术发展史等涉及基础理论和创作实践的研究。培养并强化学生分析语言传播规律的研究能力以及驾驭节目的实践能力。
三、导师队伍
戏剧与影视学学科带头人:
王婷
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
深圳大学艺术学部副主任、戏剧影视学院院长,中国传媒大学国际新闻学博士。公派英国牛津大学、美国密苏里新闻学院访问学者。曾长期任教于中国传媒大学播音主持艺术学院;已出版著作4部,主持教育部等省部级及各类科研项目20余项;在《现代传播》《电视研究》《艺术评论》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先后获北京市优秀教育教学成果奖、全国电视文艺星光奖、中国电视金鹰节电视艺术论文奖、中国广播电视学会电视主持奖、中国高校影视‘学会奖’等各类奖项30余项。
研究方向:传媒艺术与艺术传播、语言传播与主持艺术、视听传播与电视研究
戏剧与影视学方向带头人:
吴熙
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深圳大学戏剧影视学院表演系主任、戏剧影视表演研究方向带头人。
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导演系。有20余年的独立执教、执导经验。擅长原创戏剧创作与排演,并将其融汇于表演教学,激发学生创造力。曾与国内外多个艺术团体合作,包括新加坡实践剧场、日本黑帐篷剧场、上海话剧艺术中心、澳门晓角戏剧研进社等等。作品曾在深圳、上海、北京、广州、澳门、香港、台北、东京、新加坡、哥本哈根、阿维尼翁等地数城市演出,至今已执导公演戏剧作品40余台。
主要研究领域:戏剧表导演理论与实践、实验戏剧、剧场技术等。
尹迪
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深圳大学戏剧影视学院表演系副主任、戏剧戏曲学研究方向带头人。
作为项目负责人承担广东省十二五规划哲学社科项目《小型音乐剧的创作规律与社会效应研究》并已结题,所发表CSSCI期刊论文主要有:《沉默的力量:论安妮·贝克<电影院>中的舞台停顿与节奏》《论迪士尼“全年龄动画”的叙事策略》《角色、意象与空间:城市电影中的重庆符号》《论尤金·奥尼尔剧作〈诗人的气质〉的悲喜剧特质》《论桑德海姆音乐剧创作中的潜台词观念》等。
主要研究领域:戏剧理论、戏剧作品分析等。
陈昕瑜
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深圳大学戏剧影视学院播音主持系主任、语言传播与播音主持艺术研究方向带头人。
主要讲授本科课程“播音语言表达”、“语音与发声”、“新闻采编”、“新闻评论”及研究生课程“影视评论”、“主持人节目研究”等,获“腾讯优秀教师”奖。主持完成省级课题3项,参与教育部及多项省部级科研课题,著有《播音技艺:理论与实践》,《新闻记者》《新闻界》等核心期刊发表论文10余篇,有时评文章散见于《作家文摘》《中国青年报》《青年时报(评论周刊)》等。
主要研究领域:口语传播、公共舆论、影视文化批评等。
戏剧与影视学学科骨干导师:
王维斌
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深圳大学戏剧影视学院副院长。
系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广东省戏剧家协会理事,深圳市戏剧家协会主席,深圳市南山戏剧家协会主席。主持教育部、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项目5项,横向科研30余项。所导、演的戏剧作品曾荣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中国戏剧节,全国戏剧文化奖,全国群星奖,曹禺戏剧奖,广东省戏剧花会等金、银、铜奖40余项。
主要研究领域:影视戏剧表导演理论与实践、城市戏剧人才培养研究、城市戏剧艺术节研究、戏剧治疗、浸入式戏剧(特殊儿童干预)、大众应用剧场实践与开发等。
王晓航
副教授(主任播音员),硕士生导师
深圳大学戏剧影视学院副院长,毕业于中国传媒大学播音主持艺术学院。先后任河南卫视、珠海卫视播音员、主持人 ;中央电视台国际频道特约记者。曾主持澳门回归、中国国际航空航天博览会开幕式、中央电视台《第二起跑线》等重要节目;播音主持作品多次获国家及省市级专业奖;教学科研成果先后获教育部及广东省规划立项。
主要研究领域:播音主持艺术史论、播音主持创作等。
陈仕国
艺术学博士,艺术学理论博士后,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入选深圳大学“荔园优青”(优秀青年教师培养计划)。兹系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中国艺术学理论学会会员。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1项,中国博士后基金一等面上资助1项,中国博士后基金特别资助项目1项,省级科研项目6项。在《艺术百家》《艺术评论》《戏剧艺术》等核心刊物上发表15篇CSSCI论文;出版专著《<桃花扇>接受史研究》《民国传奇杂剧全集》《理论与方法:新剧批评观研究(1907-1921)》等3部。获广东省第八届哲学社科优秀成果奖三等奖,山西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广东省第五届高校艺术教育科研论文奖三等奖,首届富连成戏曲国际青年学者论坛三等奖,首届中国艺术学理论博士生论坛优秀论文奖,第三届梅兰芳研究青年论坛十佳论文奖,深圳市第八届哲学社科优秀成果奖三等奖等。
主要研究领域:中国早期电影史论、近代报刊影评、戏剧影视产业、影视理论与批评等。
张庆
博士,讲师,硕士生导师
中国播音学博士,主持省部级课题1项,参与多项国家级课题,在《现代传播》、《电视研究》、(韩)《东北亚文化研究》等权威核心期刊发表论文20余篇,主讲3门硕士研究生课程、5门本科生课程,获深圳大学青年教师讲课大赛一等奖,获广东省艺术教研论文评比一等奖。主要研究方向是:主持人话语形象、电视娱乐传播等。
主要研究领域:主持人话语形象、电视娱乐传播等。
卢翮
艺术学博士,中国语言文学博士后,助理教授,硕士生导师
中国传媒大学戏剧戏曲学博士,中国语言文学博士后。中央电视台中文国际频道特约撰稿、配音。在《艺术百家》《戏剧艺术》等核心期刊发表论文十数篇,主讲2门硕士研究生课程,7门本科生课程,曾获百篇优秀本科毕业论文指导教师奖。
主要研究领域:有声语言艺术传播、戏剧影视艺术传播等。
刘一辰
博士,讲师,硕士生导师
四川大学新闻传播学博士,深圳大学媒体融合与国际传播研究中心研究员。
参与多项国家级课题研究工作,主持省部级课题2项,在CSSCI、权威核心期刊发表多篇论文。曾赴澳大利亚、英国、以色列等国留学访学。目前主讲2门研究生课程、5门本科生课程,获深圳大学教学单项奖优秀本科教师奖、深圳大学青年教师讲课竞赛二等奖、深圳大学国际化师资全英语教学能力培训优秀学员等。主要研究方向:影视文化批评,数字视听传播,跨文化传播。
赵永恒
艺术学博士,助理教授,硕士生导师
上海戏剧学院戏剧与影视学博士,美国夏威夷大学访问学者。主讲2门硕士研究生课程、2门本科生课程。在《戏剧》《文化艺术研究》等国内中文核心期刊发表论文多篇。
主要研究领域:戏剧戏曲学、表演理论等。
汪悦婷
博士,助理教授,硕士生导师
艺术学博士。主讲研究生课程2门,本科生专业必修课程1门。发表多篇CSSCI研究论文,曾参与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戏曲艺术当代发展路径研究》。参演作品曾获湖北省第七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中共中央宣传部第十二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和2012全国戏剧文化话剧金狮剧目奖。曾参演娄烨、陈可辛导演电影。曾作为武汉大学出品院线人物传记电影演员导演。
主要研究领域:表演理论、戏剧理论、影视拍摄实践等。
于歌子
博士,助理教授,硕士生导师
中国艺术研究院电影学博士。光明网文艺评论频道特约撰稿人。曾参与多项国家级重大、重点课题研究,于《当代电影》《电影艺术》等CSSCI期刊发表论文多篇。主讲2门研究生课程、2门本科生课程。电影剧本作品曾获国家广电总局电影局青年剧作扶持计划奖励、广东省“五个一”工程奖等。
主要研究领域:华语电影互动、电影跨媒介融合、电影史论、电影音乐等。
四、课程设置
本学科专业课程设置中史论课程和理论课程并重,同时又根据地域和类型设置了分类必修课程。此外,还设置了专门针对实践的创作研究类课程和指导论文写作的相关课程。整体而言,课程结构较为完整合理,统一了艺术实践属性与研究生课程的艺术理论属性的双属性,覆盖了本学科人才培养所需的各个方面。
五、教学资源
深圳大学戏剧与影视学学科在华南地区具有一定知名度与影响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设立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规划,共同构成了戏剧与影视学学科发展的重要社会环境和重大机遇。粤港澳大湾区规划对文化产业建设的布局,先行示范区建设对精神文明建设与文化创意人才的需要,加之深圳大学加快创建“世界一流大学”、高水平特区大学的目标确立,都对戏剧与影视学学科的发展构成了巨大的区位优势。
六、培养特色
本学科以培养戏剧影视“研究+实践”双通人才为定位。遵循教学规律,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通过艺术实践来探究创作过程中的理论和现实问题,批评更多关注于创作方法、制作技巧、节目形态和美学观念的批评。视野开阔、技能出众、理论扎实是本学科的培养特色,这种培养理念更能满足我国文化产业快速发展背景下市场对传媒应用型与艺术创新型高层次人才的需求,进而服务于粤港澳大湾区乃至全国的城市文化建设。
来源未注明“中国完美·体育(中国)官方网站,WANMEI SPORTS网”的资讯、文章等均为转载,本网站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来源注明“中国完美·体育(中国)官方网站,WANMEI SPORTS网”的文章,若需转载请联系管理员获得相应许可。
联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扫码关注
了解完美·体育(中国)官方网站,WANMEI SPORTS最新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