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12018245号
2020年青海师范大学完美·体育(中国)官方网站,WANMEI SPORTS专业简介如下:
文艺学
文艺学作为青海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传统主干学科,学术传承悠久,学术积淀丰厚。上世纪80年代,在陈德顺教授带领下,文艺学成为青海师范大学中文系最早招收研究生的专业之一,并培养了金元浦、周宁这样在全国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学术名家,他们在接受美学的翻译研究上,在大众文化的研究上都引领时代的潮流。近年来,中青年学者追踪本学科发展的前沿,在“美学理论”、“中国古代美学史”、“文学理论”等领域,均取得了广泛的学术影响力和丰硕的学术成果,出版专著10余部,论文数十篇。为加快学科发展,提升学生培养水平,学科与校外建立密切的联系,引进人才,如鲍鹏山教授,在全国具有重要的影响力。经过不断建设,文艺学学科极大强化了研究团队的实力,在学科的内部各研究方向互补,形成了学科教学研究的系统性。
中国古代文学
青海师范大学古代文学学科拥有一支学缘结构和年龄结构合理的学术梯队。现有教授8人,副教授4人,讲师2人。近年来取得国家社科基金项目5项,完成及在研省级项目十余项。在《文心雕龙》研究、《红楼梦》研究等领域具有一定的学术影响力,科研成果丰硕。近年来发表论文一百多篇,出版学术专著13部,编写教材多部,并多次获得省哲学社会科学成果奖励。中国古代文学专业2001年获批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2002年恢复硕士招生,迄今已发展出先秦文学、两汉魏晋南北朝文学、宋元文学、明清文学、古代文论5个研究方向,已形成了较为成熟的研究生培养模式。毕业生适合从事中国古代文学的研究与教学、编辑出版、党政管理部门文员等工作。
汉语言文字学
汉语言文字学学科是语言类的传统学科,主要研究从上古到现代的汉语系统(包括书面语和口语)与文字系统的结构特征、演变规律和现实状况,分为古代汉语和汉语方言学两个方向,研究领域包括文字学、音韵学、训诂学、现代汉语语音学、汉语方言学、语法学、语义学、语用学等等。青海师范大学作为一所有着60多年历史的省属师范类重点院校,有着鲜明的师范特色和丰厚的历史积淀,尤其是中文系,与青海师范大学同成长,为汉语言文字学学科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青海地处西北,是一个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丰富的语言资源为学科研究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古代汉语、方言学、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学形成了良好的优势互补之势;与陕西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山东大学、兰州大学等友好院校的合作,为加快学科发展、提升学生培养水平搭建了广阔的平台;各类课题为学科研究和学生教研创造了充分的条件,提供了方便。汉语言文字学学科有着强势的学科团队,年龄层次、学缘结构合理,学术基础扎实,研究方向互补,是一个有着良好发展态势的成长型学科。
中国现当代文学
中国现代文学学科涉及五四新文化运动开始至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期间30余年中国文学的发展历史,主要研究这一时期重要的文学运动、文学现象、文学思潮及作家作品。青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中文系中国现代文学学科具有较为深厚学术积累,上个世纪的80年代,以老一代学者范泉教授为核心,以《中国现代文学社团流派辞典》的编纂、出版为标志,确立了该研究方向在青海省内的优势地位,涌现了诸如范亦豪的老舍研究、张建生的鲁迅研究、陈丙寅的现代诗歌研究等一批在全国范围产生影响的学术成果。近年来,中青年学者紧密追踪本学科发展的前沿领域,在“现代左翼文化与现代文学”、“西部地域文学”、“大众文化与现当代文学思潮”等研究领域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研究特色,取得了丰硕的学术成果。近期与盐城师范学院中文系现当代文学专业进行合作,横向联系,优势互补,现联合开设 “中国近现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思潮”、“中国近现代文学史学史”、“中国当代地域文学研究”等四个研究方向。
中国史
本学科1994年获得中国古代史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2006年获得专门史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 2011年获得中国史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2009年成为博士学位授权立项建设学科,2013年获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中国史学科为省级重点学科,学科队伍整体入选青海省人才小高地。现有教授10人,副教授6人,讲师5人,博士生导师7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1人,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1人,。教师队伍百分之五十具有博士学位。本学科队伍具有较强的科研和教学实力,科研成果丰硕,近五年在国内各级学术期刊发表论文近百篇,出版学术专著十余部,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0余项,并获多项省级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在先秦史、唐宋史、明清史、西北区域史、中国民族史、中国法制史等领域,积累了较为深厚了学术基础,有较为广泛的学术影响。
课程与教学论(语文)
本专业以哲学、教育学、心理学、语言学、文学等学科知识为专业背景,着重探索先进的语文课程与教学理念,研究中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的基本问题,积极参与现行的语文课程教学改革。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研究方向涉及语文教育的一般规律及其应用、语文学科的价值取向、目标定位和实践操作,涉及语文教学的历史和现状,也涉及语文的未来,注重语文过程的最优化、语文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语文课程设置与整合、语文教育教学活动的组织,以及语文教育的发展与改革等问题。本专业以研究语文课程与教学的理论与实践为基础,力求探究更新、更高水平的研究方向和成果。青海师范大学中文系是青海省较早倡导和发展语文学科教育理论与实践方向的教学单位,语文教学论课程是一门传统专业课程。在课程改革和发展中,重新整合和调整教学资源,学科建设更加扎实有效,培养体系日益优化,专业影响力逐步强大。语文课程与教学论专业师资队伍,目前从年龄、职称、学历各方面来看,结构优化,构成合理,力量雄厚。语文课程与教学论专业研究前景也较为广阔,随着基础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高等师范教育狠抓质量的形势,语文课程与教学论专业值得开发和研究的领域非常广阔。本专业开设主要课程有语文教育史、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语文教材研究、语文教学设计、语文教学经典案例、中高考语文研究、多版本语文教材比较研究等。
学科教学(语文)
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是具有特定教育职业背景的专业性学位,主要培养面向基础教育教学和管理工作需要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学科教学·语文方向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对语文教育事业具有献身精神,具有扎实的语文功底、较为全面的学术素养以及较强的研究能力的中学语文骨干教师或科研人员。学科教学·语文方向研究生应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既掌握语文学科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又懂得现代教育基本理论和语文学科教学、教育管理的理论及方法,具有运用所学理论和方法解决语文教学实践中存在的实际问题的能力,还要能比较熟练地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并具备一定的教学研究能力。作为应用型专业学位,该专业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教学实践能力,有较长时间的中学语文教学实习,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本专业在培养方案制订、专业课程设计、学位论文指导、教育教学研究、学生能力提升、教育实习(见习)等方面,已具有较为完善的培养体系和健全的运行机制,所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和专业素养较强,就业率较高,形成一定的专业影响力。本专业开设主要课程有语文教育史、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语文教材研究、语文教学设计、语文教学经典案例、语文教学发展前沿专题、语文教学技能训练等。
学科教学(历史)
青海师范大学历史系设立于1958年,办学历史悠久。历史学是我省高校首批重点学科之一,也是我校最早的硕士授权学科之一,现有历史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及教育硕士历史教育两个培养方向,2013年获中国史博士学位授权点。经过60年余年的发展,办学特色明显,科研成果丰硕。现已形成了研究生教育、本科教育、成人教育等多层次办学体系。历史学科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是以教师职业为背景的具有明确的实践性、职业专门性的硕士学位,2015年起招生历史学科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主要培养从事基础教育历史学科的教学和管理工作的高层次专门人才。历史学科1994 成为我校首批两个省级重点学科之一,是我校人文社会科学学科中积淀最雄厚,学术影响最大,教学与研究力量最强的学科。近20年来,本学科在《历史研究》、《中国史研究》、《史学理论研究》、《世界宗教研究》、《民族研究》、《中国经济史研究》、《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史学月刊》、《中国农史》、《中国藏学》、《历史教学》等著名刊物上发表了大量高水平的学术论文,出版了以《奴隶社会并非人类社会必经历史阶段研究》、《青海通史》、《中国僧官制度史》、《始于兵而终于礼:中国古代族刑研究》、《秩序与情感的冲突:解读清代的亲属相犯案件》等为代表的30多部学术专著。近五年,本学科主持承担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7项,省部级项目10项。
教育学原理
教育学原理是青海师范大学教育学一级学科硕士点的二级学科方向,是青海省主要从事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的优势学科。2000年经国务院学位办批准,获“教育学原理”硕士学位授予权,2001开始招生。目前拥有教育学原理、高等教育、教育管理、教育哲学、教育思想史、教育生态学、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等研究方向。本授权点师资团队学缘结构合理,年龄结构均衡,学历层次高,研究成果丰硕。在长期的建设和科学研究中,立足西部民族地区,主要以西部民族地区学校为对象,注重民族学与民族教育的交叉研究,将双语教学置于多元文化背景中进行理论重构,为藏汉双语教育实践提供政策和理论支持。同时,研究少数民族教育的发展战略、管理体制改革与创新,紧密结合青藏地区基础教育、多元文化教育和青海省经济社会建设的实际需要,不断拓展研究领域,在吸收自然科学与其他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的基础上,形成了教育基本理论研究、教育政策研究、教育管理研究、教育生态研究、教育哲学研究等一系列独具特色的研究领域,促进了学院教育学学科的发展,彰显了以民族教育研究为主的学科特色,对促进青藏地区教育改革与发展产生了较大影响。
课程与教学论(教育学院)
青海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论专业,是2005年经国务院学位办批准的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从2006年开始招生。现有课程与教学理论、课程论、教学论、小学课程与教学论、学科课程与教学论(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地理、历史、音乐、舞蹈)等稳定的招生方向,有一支具有较高理论修养,熟悉各级各类教育教学的“双师型”培养队伍。专业领域以探索课程与教学为己任,面向西部地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与实施,进行深入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形成具有民族特色、地域特色的基础教育课程与教学研究优势。本专业学术团队实力雄厚,人员构成多元,年龄结构均衡,学历层次高,是地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教育教学质量提升的重要智囊团队。本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达到获取本专业硕士学位需满足的基本素质、基本知识、基本能力要求的,适合国家和地方社会发展需要的教育领域的创新型高级专门人才和学术后备人才。本专业致力于培养具有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品质,具有社会责任感和事业心,具有良好的专业品格和专业精神,热爱教育事业,富有合作精神,恪守学术道德的从业人员。本专业要求学生系统掌握教育学基础理论和教育学科方面的专门知识,确立正确的教育观;了解学科发展脉络,熟悉国内外教育理论发展改革的最新成果,具有宽阔视野和批判精神;掌握教育研究的基本范式与方法,具有良好的信息素养、外语能力和创新研究能力,能够进行专业写作和学术交流,能独立从事教学与研究,具有自主研究意识。学位获得者可以从事教育教学管理、科学研究及相关学科的教学研究工作,也可在各级各类学校、教育机构、相关科研院所等部门工作。
教育史
青海师范大学教育史专业是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从2015年开始招生。教育史方向旨在培养中国教育史和外国教育史的教学和研究人才,培养做人与做学术合一的创造性人才,培养教育思想史的爱智者,为教育史博士生培养输送人才。教育史分中国教育史和外国教育史两个方向,偏向中国教育思想史和外国教育思想史研究,兼顾教育制度史研究。中国教育史以中国哲学史为核心课程,同时,开设中国教育思想史课程。外国教育史以外国哲学史为核心课程,同时,开设外国教育思想史课程。另外,还要开设中国教育史经典阅读和外国教育史经典阅读。毕业学生可以从事相关教学和研究工作。
学前教育 学(学术型)
学前教育主要培养适应国家和地方经济与社会发展需要的,具备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较全面的文化素养,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较强的专业实践能力和研究能力,热爱学前教育事业,能够从事幼儿园教学指导、教学管理和教学实践的高素质、高层次的幼儿园教师和学前教育教学管理人员。
学前教育(专业学位)
培养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与现代教育理念、扎实的理论基础与专业素养,较强的教育教学管理实践能力和研究能力、高素质的幼儿园教师与教育教学管理人员。学科队伍中教授1人,副教授4人,博士1名;具有高级及以上职称的校外实践导师1人。依托青海师范大学教师发展中心、师范生技能平台、学前教育实训室、数字化教学平台,有青海省人民政府机关幼儿园、青海省六一幼儿园、青海省三毛幼儿园、青海省省委机关幼儿园等12个教育实习及专业实习基地开展实践教学工作。现有专业实验仪器设备总值200多万元,具备良好研究生培养的工作条件。有相关图书1万余册,中外文期刊30余种,有CNKI、Springer、超星电子图书等数字资源,为研究生提供了良好的学习条件。
高等教育学
青海师范大学教育学院高等教育学专业,从2012年开始招生,现有三个稳定的方向:民族高等教育研究、高等教育史研究与高等教育管理研究。经过多年努力,在民族高等教育研究方面有着较为丰硕的成果,以民族地区高等教育研究特色奠定了本学科的学术地位。本学科有一支以中青年为主的学术骨干团队,研究成果丰富,学术功底深厚,学风端正朴实。本专业以高等教育的运行形态和发展基本规律为研究对象,是一门具有综合性、理论性和应用性的教育学专业。培养基础理论扎实、实践能力强、富有创新意识、能从事高等教育领域的教学、科研和管理工作的高层次专门人才。学位获得者必须掌握高等教育学科的基础理论、系统的专业知识及其相应的技能与方法,具有从事本专业实际工作和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掌握并能够运用一门外国语。
少年儿童组织与思想意识教育
青海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少年儿童组织与思想意识教育专业,是2014年经国务院学位办批准的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从2015年开始招生。少年儿童组织与思想意识教育这门学科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教育学为基础,吸收心理学、政治学、社会学、管理学、传播学等学科理论成果和研究方法的综合性交叉学科。现有三个稳定的方向:少年儿童心理健康与咨询、少年儿童发展与教育、少年儿童组织与管理。核心任务是通过少年儿童组织帮助少年儿童更好地实现政治社会化,使其从小就养成良好的亲社会行为和朴素的国家、民族意识。本学科的教师团队,经验丰富,学术功底深厚,学风端正朴实,兢兢业业。学科带头人与少工委、学校等建立合作,为学生提供学习、培训和实践平台。经过这两年的努力,在文献整理和研究方面有着较为丰硕的成果。学位获得者可从事科学研究和教学工作,从事编辑出版、党政管理和各部门工作。
基础心理学
基础心理学是心理学的基础学科。主要研究心理学基本原理和心理现象的一般规律,涉及的领域包括心理的实质和结构,心理学的体系和方法论问题,以及感知觉与注意,学习与记忆,思维与言语。情绪情感与动机意识,个性倾向性与能力、性格、气质等一些基本的心理现象及其有关的生物学基础。基础心理学包括实验设计、心理测量和各种具体的研究方法。基础心理学的研究重点主要集中在两个领域:其一是关于人类社会认知过程及其脑机制的基础与应用研究;其二是关于特殊人群如:吸毒群体、网络依赖群体、残疾人群体等认知过程及其人格调节机制的基础与应用研究。基础心理学的发展与脑科学、计算机科学结合,心理与大脑的关系是基础心理学的核心问题。基础心理学通过脑成象技术与脑科学相结合来解决心理学中的问题,为认知过程提供理论解释。基础心理学与计算机科学结合推进关于人类认知的理论。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青海师范大学心理学科于1997年被确定为省级重点学科,是目前青海省唯一拥有心理学学科的高等院校,青海省心理学会挂靠我校。青海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发展与教育心理学专业,是2005年经国务院学位办批准的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从2006年开始招生。在民族心理发展与教育研究领域拥有较好的研究基础,建有心理学省级重点实验室、青海省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培训与咨询中心、青海省教科文卫系统职工心理健康教育服务中心等省级咨询服务中心。本学科现有5个稳定的方向:发展心理学、教育心理学、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多文化背景中的心理与教育问题研究、民族心理学。经多年努力,在心理学科研究方面深有建树。本学科拥有一支以中青年为主的学术骨干团队,研究成果丰富,学术功底深厚,学风端正朴实。本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扎实、全面和系统的专业知识水平,从事心理学教学与研究的专业人才。学位获得者可从事大中小学教师教育、科研、心理咨询、人力资源管理、行政、医疗、司法等企事业单位工作。
应用心理学(学术型)
应用心理学专业旨在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扎实宽广的理论基础和系统深厚的心理学专业理论知识,掌握心理学现代实验方法和技能,具备较强的创新能力和学术发展潜力,能够独立从事心理学科学研究、心理学工作并能够熟练地将心理学理论、方法和技术应用到具体的社会实践领域的学术型的专门人才。
应用心理(专业硕士)
应用心理学将心理学理论应用于促进人类社会的发展、解决人类的心理问题的实践活动中,培养能在学校教育、工商企业、医疗、司法、行政管理等部门从事教学、管理、咨询与治疗等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应用心理学是心理学中迅速发展的一个重要学科分支,应用心理学研究心理学基本原理在各种实际领域的应用,包括工业、工程、组织管理、市场消费、学校教育、社会生活、医疗保健、体育运动以及军事、司法、环境等各个领域。因此应用心理学就业渠道广阔,能到各级各类学校教育、企业行政管理部门、社区管理机构、医疗保健机构、大众传播媒体等部门从事心理教育、心理咨询与治疗、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可以在心理咨询门诊和心理咨询服务中心等领域创业。应用心理学有着日益广阔的前景。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获批于2005年,2007年开始招生。本硕士点现有教授4人,副教授3人,其中博士4人。近年来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其中多篇文章被人大复印资料转载,出版专著和教材20余部,多项研究成果获得国家级和省部级奖励,承担国家级、省部级各类科研项目20余项。本硕士点现有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西方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政策等3个研究方向。
思想政治教育
本硕士点于2005年设立,2007年开始招生。本硕士点现有教授4人,副教授6人,其中博士3人。近5年来发表学术论文百余篇,出版学术专著13部,教材3部。获得省部级奖10项,现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项目5项,教育部重点项目1项,省级科研项目10项,校级科研项目14项。该硕士点所在的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是省级重点学科,并以青海省青少年道德教育研究与培训中心为实体依托,现有马克思主义人学与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伦理问题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3个较为稳定的研究方向。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是专门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经验、基本规律以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学科。本学科点现有教授2人,副教授2人,博士2人。近年来,发表学术论文50多篇,出版专著3本,主持省部级以上项目近10项。学科点设有2个研究方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方向致力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应用研究和现实观照研究,为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提供智力支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主要致力于十八大以来党的理论创新成果特别是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研究。
中国哲学
本硕士点于2003年设立,2004年开始招生,已毕业研究生102人。本硕士点师资队伍整体力量较强,现有教授5人,副教授2人,其中博士5人。近年来承担国家级科研课题6项,省级科研课题14项,校级科研课题8项。出版学术专著10部,发表学术论文150余篇,其中多篇文章被《新华文摘》和人复印资料全文转载。获青海省哲学社会学科学优秀成果奖多项,受到学校多项多次表彰,2015年被学校确立为重点发展和支撑学科。现已形成了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化、中国古代政治哲学与公共管理、宗教哲学与宗教文化、藏传佛教哲学思想、藏族宗教文化、佛教哲学与藏传因明等7个较稳定的研究方向。
学科教学(思政)
学科教学(思政)方向硕士专业学位教育依托我校教育学和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资源,以思想政治教育教学领域的基础理论和实践教学为重点,学习研究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技能水平和专业实践能力,努力培养具有较强理论基础和实践能力的中学思想政治教育骨干教师。本专业现有专兼职教师15人,其中教授5人、副教授5人。具有硕士以上学位教师13人,其中博士学位2人,在读博士4人。本专业研究方向明确,研究特色突出,整体实力较强。近年来,共计发表学术论文、教研论文50余篇,其中多篇文章被人大复印资料转载;出版教材、学术专著10余部;承担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10余项,其中国家社会基金项目3项;获得校级优秀教师3人次,获得省级优秀科研成果奖三等奖2项。
民商法学
青海师范大学民商法学硕士点的教师队伍系青海省最早培养法学硕士的教师队伍,在多年的研究生教学和科学研究中,本学科已形成稳定而富有特色的学科研究方向,以及一支职称、学历较高,年龄结构合理的高素质教学队伍。近年来本学科方向教师出版专著及教材15部,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项目5项,教育部、司法部、国家民委、青海省社科规划项目、第一批青海省级智库重点研究项目等省部级科研项目30余项;科研成果先后获得省部级奖励20余项。王作全教授主编的《商法学》曾荣获青海省第六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专著《公司法学》荣获青海省第十二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著作类一等奖。此二奖项是迄今为止青海法学论著中所获得的仅有的两项一等奖奖项。
本学科点有四个稳定而又具有鲜明特色的研究方向,并且每一方向已形成合理的学术梯队:一是中日民商法比较研究。在民商法领域,日本法兼容并蓄,颇具先进性。为此,开展中日民商法之间的比较研究,并在注重我国国情分析的基础上,借鉴吸收日本法的先进立法经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学科带头人王作全教授留学日本八年之久,精通中国民商事法律与日本民商事法律。先后在日本和国内发表了《中国公司立法的展开和股份公司机关制度的中日比较研究》等一系列重要论著。二是民法学问题研究。本方向主要侧重物权法基本问题研究及少数民族民事习惯法研究,曾出版《物权法热点问题研究》《回族民商事习惯法研究》等著作,并完成国家民委《青海世居少数民族民事习惯的整理和研究》等项科研课题。三是商事法问题研究。主要侧重以下方面:一是针对现今对于商事法理论一般性总结不足的问题,对于一些基础性问题进行指导性研究;二是针对公司法律制度方面的问题进行指导研究。近年来,研究生就公司组织机构、公司社会责任、股东权益保护、公司治理结构的完善等选题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三是对区域性、地方性商事习惯的调查与研究,尤其是关注青海世居少数民族商事习惯的调研。四是知识产权问题研究。这一方向主要是在知识产权基本问题研究的基础上,针对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知识产权保护问题给予深入研究,这一研究方面主要依托来源于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等一系列课题,吸收研究生参与研究。
法学理论
法理学是以整个法律作为关注对象,以法律发展变化规律等共性问题作为研究内容的学科,通过揭示法的一般原理、原则、制度,对法的基本理论、基本概念、基本知识等重大问题作出回答,从而清晰展示法的起源、法的发展演进以及法的本质、作用,法和其他社会现象之间的关系,法的创制和法的价值等基础性问题。法理学所涉及的内容,在法学体系中具有普遍性、根本性、基础性价值,不但具有基础理论的地位,对各部门法及应用法学具有理论上的指导,而且通过特有的论证魅力,展示法律的文化内涵。
本学科点设法理学与民族法学两个方向,学科点多名教师获“青海省优秀法学家”“全国检察业务专家”等荣誉称号,承担多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司法部、教育部、最高人民检察院科研课题,在法文化、民族法治等方面有较为深入的研究和探索。本学科点注重法治理论与司法实践、与国家及地方实际的密切结合,注重教育方式的创新与改革,对提高法治思维,提升法治能力,掌握法律精神实质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刑法学
刑法学是部门法学中最重要的学科之一,属于法学专业二级学科。刑法学专业主要研究犯罪、刑罚、刑事责任及其罪刑关系问题,培养适应社会发展、刑事法治建设所需要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中国刑法学是刑法学专业研究方向之一,它以中国刑法为研究对象,对中国刑法的发展演变历史、中国刑法基本理论与哲学基础、中国刑法实务、中国刑法立法、中国刑法解释、中国刑法适用的规律和经验等进行研究,为国家刑法改革和提升刑事司法水平提供理论支持。
经济法学
经济法学是研究经济法及其发展规律的法学二级学科,在法学体系中是新兴的、独立的一门学科,经济法学在我国勃兴于上世纪70年代末。我校自从法学专业开设以来,经济法学就属于法学本科教学的主干课程,在法学本科教学过程中,我们积累了丰富的经验。2012年,我院开始招收经济法方向硕士研究生,本学科现有专职教师6人,全部具有教授职称,其中3人具有法学博士学位。在国内外发表学术论文百余篇,承担国家级课题3项,省部级、厅级课题20余项,出版专著4部,参编教材2部,获得省部级科研奖励4项。本学科专职教师有的担任青海省人民监督员、青海省高级人民法院审判智库专家等。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既是法学的一个分支学科,又是环境科学的一个分支学科,具有明显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交叉渗透的特点。它不仅涉及国内法、国际法以及法理学、行政法、经济法、民法和刑法等法学学科,而且还涉及环境科学(生态学)、环境社会学、环境经济学等其他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学科。但它主要还是一门具有特定内容的独立的法学学科。从法学的观点来看,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是系统地概述了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的课程,涵盖了环境与资源保护法整个学科领域各主要门类或分支学科的主要内容。作为区域环境法治研究方向而言,主要是结合地方特色,运用环境法的基本理论分析区域环境问题的特点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机制。
社会学
青海师范大学法学与社会学学院社会学,是隶属于社会学一级学科的二级学科。2018年获批社会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社会学教学团队依托社会学一级学科团队,主干团队8人,其中副教授6人,讲师2人,博士3人,硕士5人。教学团队长期关注民族地区社会现实问题和民族宗教问题研究,近年来承担国家社科基金3项,在学术期刊发表学术论文五十余篇。本专业培养具有扎实系统的社会学专业知识和较高理论水平、从事社会学教学与研究、社会工作和管理的高级专业人才。
民俗学
青海师范大学法学与社会学学院民俗学专业,是青海省唯一的民俗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批准于2003年,2004年起招生。国内权威期刊《民间文化论坛》于2006年第6期曾专文评介本学科建设成就,并给予高度评价。2007年被评为省级重点学科。民俗学教学团队12人,其中教授5人,博士6人,其余均为硕士。数位教授被聘为青海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机构的专家,从学术资源方面发挥资政作用。近年来出版了《青海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丛书》《西北民俗文化丛书》《青海民俗文化论萃丛编》《青海花儿大典》《大文化与小传统——民俗文化论萃》《中国节日志·春节(青海卷)》等多部专著,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国家985项目、国家古籍整理项目、教育部人文科学项目等14项。同时,广泛开展国内外学术交流,邀请国内多位著名民俗学家担任兼职教授,承担硕士研究生部分课程教学工作,还与日本、美国等民俗学者建立了良好的交流机制。本专业培养具有坚实系统的专业知识和较高理论水平、从事民俗学教学与研究的专业人才。学位获得者可从事民俗学及相关业务的科学研究和教学工作,亦可从事各行各业的文化宣传、文化旅游、新闻出版、刊物编辑及党政管理等部门的工作。
人类学
青海师范大学法学与社会学学院人类学,是隶属于社会学一级学科的二级学科,侧重文化人类学。2018年按照社会学一级学科进行招生。人类学教学团队依托社会学一级学科团队,主干团队8人,其中教授2人,副教授6人,其中博士5人。教学团队长期聚焦青藏高原文化人类学研究,近年来承担国家社科基金5项目、教育部人文科学等省部级项目多项,出版《神圣的文化建构》《神圣建构与世俗秩序》《青海宗教》《雪域传奇<格萨尔>》等多部专著,在《民族研究》《中国藏学》《青海民族研究》等学术期刊发表学术论文过百篇。同时,广泛开展国内外学术交流,邀请国内多位著名文化人类学家访问讲学。本专业培养具有坚实系统的专业知识和较高理论水平、从事人类学教学与研究的专业人才。学位获得者可以从事人类学及相关业务的科学研究和教学工作,从事地方文化研究宣传、文化旅游、新闻出版、党政管理等部门的专门工作。
社会工作
青海师范大学法学与社会学学院于2002年开始招生社会工作本科专业,是承担青海省最早培养社会工作本科学生的教学单位,省级特色专业。2015年开始招生社会工作专业硕士(MSW),2017年开始招生非全日制在职研究生,是2013年经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批准的“国家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训基地”,现有专职教师 14人,其中教授 5人,副教授7人,讲师 4 人;获得博士学位的教师7人;教师中有1人入选青海省优秀教师,1人入选2013年“全国社会工作优秀人物”。社会工作专业硕士点以本科专业为基础,逐渐形成成熟、稳定的教学体系,现有三个稳定方向:民族社会工作、社区社会工作、学校社会工作,形成了鲜明的专业特色和地域特色;本学科队伍具有较强的科研和教学实力,科研成果丰硕,近五年在国内各级学术期刊发表论文近百篇,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十余项,并获多项省级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现代化、高层次的社会工作实验室为专业教学提供保障;多层次常态化贯穿全程的递进式实习体系(课程实习、认知实习、进阶实习、集中实习、毕业实习)符合国际培养规定;“实习+就业”的实践课程体系,实现了校内学习与机构实践、实习与就业、就业与创业的无缝对接;近几年培养的毕业生多在政府机关部门工作,受到用人单位的一致好评。
法律(法学、非法学)
青海师范大学于2001年开始招收法学专业本科生;2012年起在马克主义基本原理硕士点下招收中日比较民商法、民法学、商法学、经济法学方向的硕士研究生;为适应区域法治需要,2016年计划开始招收民族语言法律专业,加强民族语言法律人才的培养。现已经成为青藏地区重要的法律人才培养基地。2018年获批法学硕士一级学科及法律专业硕士学位点。
本专业学位教育面向法律职业部门培养具有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德才兼备且在知识构成、职业素 养和职业能力上口径宽、综合性强的高层次法律人才,以培养“复合型、实务型、高层次”为基本定位,并以法 学实践为办学原则,坚持与法律实务部门合作育人机制,兼顾民族地区实际,将职业伦理与职业能力的培养融入课程体系之中。
本专业以培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人才为目的,旨在提高法律人士的理论水平,并面向民族地区,成为西部少数民族地区法律高层次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在招生录取方面,遵循在同等条件下2个优先录取的原则,即同等条件下,少数民族优先录取;同等条件下,法律从业人员优先录取,以招收更多的少数民族法律实践人才。力争经过10年的努力,初步改变我省少数民族地区综合少数民族法律人才匮乏的局面,为少数民族地区的依法自治奠定坚实的基础。并在此基础上,继续扩大范围与影响,承担起我国西部少数民族高层次法律人才培养的重任。
本专业学位教育在青海省高级人民法院、青海省人民检察院、青海省司法厅、青海省律师协会等的大力支持下,在法院、检察院及律师事务所建有14个教学实践基地,同时与青海省人民检察院等司法机关共建“民族语言法律人才培养培训基地”,与最高人民法院第六巡回法庭签订了合作协议,加强了双向交流机制,与各实务部门共同协商制定培养方案,旨在进一步增进法学理论与司法实践的结合。
区域经济学
该研究领域包括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理论;青藏高原经济开发政策;贫困与反贫困;区域经济发展的比较研究;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等。本方向的建设与研究旨在适应西部民族地区发展的现实需要,培养复合型高级人才。本学科研究特色为多学科交叉,系统研究藏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优势在于可以依托现有的研究基础,进一步推进藏区工业化、城镇化问题的研究,实现人口、资源、环境、经济、社会的全面优化与可持续发展。
国民经济学
该研究领域主要从宏观经济学角度来研究西部地区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问题,并做出预测与规划。学科特色是立足于民族地区生态和社会发展特征,综合运用经济学、民族学和生态学等多学科的理论和方法,重点研究特殊区域背景下民族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问题。本学科现已建立年龄结构、学位结构合理,多学科背景的专业人才梯队,特殊而重要的生态地位与迫切的经济发展需求,是该学科人才培养的理想高地。
产业经济学
该研究领域主要以西部地区产业发展、产业结构、产业政策为主要研究对象,突出西部地区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及发展方式研究。结合西部地区产业发展特点,丰富和发展欠发达地区产业经济理论;在国家功能区划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大背景下,以区域资源结构调整为着力点,研究优化与合理布局产业,实现与探索西部产业比较优势向竞争优势转化的路径、产业集聚与产业可持续发展等。
公共管理
青海师范大学建于1956年。学校以本科教育为重点,兼有研究生教育、留学生教育、成人教育和职业教育,学科专业覆盖文学、理学、历史学、教育学、哲学、经济学、法学、工学、管理学等9大门类,已成为文理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具有教师教育、高原地域和民族特色的省属重点大学。现有3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2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1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65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5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有61个本科专业,其中4个国家级特色专业,3个省级特色专业,12个省级重点学科,1个省级重点建设学科,1门国家级精品课程,23门省级精品课程。有 11个基础实验室和10个优势特色实验室,其中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建设单位,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0个省级重点实验室,1个省级重点建设实验室。建有3个省级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公共管理硕士(MPA)专业学位是培养从事公共事务管理和公共政策研究与分析等方面的高级应用型人才,为政府机关和非营利的公共机构培养具有现代化公共管理理论和公共政策素养,掌握先进分析方法及技术,精通某一具体政策领域的专业化管理者、领导者和政策分析人才,以及(中高级)职员。培训对象是政府机关或非政府公共机构有实践经验的在职人员。具体定位:立足青海,面向西部,辐射全国。
旅游管理
青海师范大学于2017年获得旅游管理硕士(MTA)招生资格。青海师范大学旅游管理专业硕士(MTA)学位教育依托青海师范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和旅游学院的学科优势与优质师资力量,培养具备国际化视野和战略思维能力,具有社会责任感、创业创新能力和旅游职业素养,能够胜任当代旅游业及相关行业实际工作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
青海师范大学旅游管理专业始于1993年,是青海省最早开展旅游高等教育的院校,办学资源优势显著。现已发展成为拥有本科旅游管理、酒店管理、旅游管理(空中乘务方向)、学术型硕士(人文地理学区域旅游开发方向)、应用型硕士(MTA)等多个办学层次和办学模式的省级特色学科。
学位点现有专职教师18人,其中教授7人,副教授7人,博(硕)士导师8人,具博士学位教师8人,硕士学位教师10人,具有海外留学经历教师4人。绝大部分教师具有国外著名高校留学或访学经历;聘请了国内外知名旅游学者、旅游企事业单位高管及部门领导10人作为兼职教授。近几年,学位点教师主持国家、省部级基金项目40多项;发表论文100余篇,出版著作10余部;研究成果获得各级优秀成果奖5项。
基础数学
基础数学硕士点已有18年的历史。招生方向涵盖图论、代数组合、半群等, 各具特色。图论方向主要研究图着色问题、图的谱理论及其应用。代数组合方向主要研究组合计数、极值、组合表示、图多项式理论等。半群方向主要利用双理想进行半群结构、双Cw-半群及Hall-半群等的研究。现拥有一支年龄结构合理、学缘结构优化、学术气氛浓厚的师资队伍,其中教授4人,副教授5人,博士4人(含在读);享受国务院津贴专家1人,省级优秀专家1人,教育部高等学校优秀骨干教师1人、青海省优秀专业技术人才1人,省级教学名师1人。近5年已毕业硕士研究生46人,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项,省部级科研项目10余项,获青海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SCI收录文章50余篇,积累了丰富的科研经验。本学科为现代数学的基础,需向广度伸展,同时还需向深度开掘;不单是内容上的增加,更重要的是体现在新思想、新观点、新方法的出现上,它对数学发展的推动力是无可估量的。另外,随着电子计算机的广泛应用,犹如注入了一股新鲜血液,其未来的发展将极具生命力。
计算数学
计算数学硕士点师资力量雄厚,课程设置齐全。目前有教授7人,副教授3人,博士4人(含在读),青海省高校骨干教师1人、校级教学名师1人。近3年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省部级科研项目6项,获青海省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主持国家级特色专业点建设项目1项,获青海省自然科学优秀论文奖多项,发表SCI收录文章近20篇,科研积累丰富。目前,团队成员年龄结构合理,梯队建设科学,学缘和学历结构日渐趋于合理化,教学经验丰富,曾多次获得省、校级教学竞赛奖。计算数学是数学专业知识拓展和计算机应用专业发展的基础,是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联系最为紧密的专业之一。由于计算数学与其他相关专业联系紧密,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和显著地社会效益,因而,以它为依托可以发展更多的相近专业,因此该专业较之其他专业具有专业交叉余地大,择业面广的优势。
应用数学
应用数学硕士点师资力量雄厚,课程设置齐全。目前有教授6人,副教授5人,博士6人(含在读),享受国务院津贴专家1人,省级优秀专家1人,教育部高等学校优秀骨干教师1人、青海省优秀专业技术人才1人,省级教学名师1人,校级教学名师1人。近3年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项、省部级科研项目多项,获青海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主持国家级教学团队项目一项,获青海省自然科学优秀论文奖多项, SCI收录文章近20篇,科研积累丰富。应用数学是计算机专业的基础及上升的平台,是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联系最为紧密的专业之一。 由于应用数学与其他相关专业联系紧密,以它为依托的相近专业可供选择的比较多,因而报考该专业较之其他专业回旋余地大,重新择业改行也容易得多,有利于将来更好的就业。
运筹学与控制论
运筹学与控制论硕士点师资力量雄厚,课程设置齐全。目前有教授15人,副教授14人,博士5人,享受国务院津贴专家1人,教育部高等学校优秀骨干教师1人、青海省优秀专业技术人才1人,省级教学名师1人,校级教学名师1人。近5年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项,国家社科项目1项,省部级科研项目10余项,可支配经费近340万,获青海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SCI收录文章近50篇,科研积累丰富。自1995年第一届硕士招生以来,已有16年的研究生培养基础,其中归属于运筹学与控制论的两个方向已招生5届研究生,毕业2届,有成熟的培养方案和丰富的研究生培养经验。运筹学致力于当前应用最广泛的最优化问题的可实现算法及性能分析,包括线性和非线性规划、多目标规划、不可微规划、全局优化、组合优化,以及一些实际问题的最优化建模、模型性质和算法设计与应用。研究工作强调密切联系当前国民经济和科学技术领域的实际,重视理论的严密性,强调算法的可靠性、效率和实际中的切实可用性,重视与其它学科(如计算机科学、管理科学等)的交叉渗透以及从实际问题中发现新的概念、新的优化方法。在控制论方面主要研究最优控制问题,不仅是非线性不可微动态规划领域的前沿课题,也是控制论与其他学科交叉发展的前沿课题。从目前发展的情况来看,本学科的研究领域已遍及经济、军事、工程和管理的各个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背景,发展前景较好。
课程与教学论(数学)
课程与教学论(数学)具有跨教育学和数学的特点,主要研究数学教育的基础理论和它的各个实践层面,涉及中小学数学教学或高校数学教学的目标与原则、课程与教材、方法与手段、教学评价与测试、教师专业发展等。该硕士点师资力量雄厚,目前,校内指导教师教授4人,副教授1人,校外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指导专家多人,国培、省培项目专家、主讲教师多人。近年来担任国家自然科基金项目二项,社科基金项目一项,省部级项目20余项,获省级奖励多项;先后在《数学季刊》等刊物发表论文10余篇,其中SCI收录2篇,EI收录5篇,CSSCI检索1篇。
学科教学(数学)
学科教学(数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旨在培养掌握现代教育理论,具有良好的数学知识结构和扎实的专业基础,了解数学学科前沿和发展趋势,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能创造性开展数学教学工作,具有终身学习和发展意识的基础教育学校和中等职业技术学校专任教师和管理人员。作为应用型专业学位研究生,该专业注重培养学生数学教学实践能力,有一学年的时间进行实践教学,实践教学包括校内实训和校外实践,其中校内实训包括技能训练、微格教学、课例分析等,校内实训在第一学期完成。校外实践包括括教育见习、教育实习、教育研习等,在校外实践基地第一学期完成教育见习,第三学期完成教育实习、教育研习。本专业主要课程分为学位基础课、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学位基础课包括外语、政治理论(含教师职业道德教育)、教育原理、课程与教学论、教育研究方法、心理发展与教育。专业必修课包括数学课程标准与教材研究、数学学科教学设计与实施、数学教育测量与评价、数学学科教学发展的前沿专题研究、初等数学专题研究。专业选修课包括数学学习理论与方法、数学方法论、数学教育教学专题研究、教育统计与SPSS软件应用、数学文化专题研究等。
本学科学制一般为两年,师资力量雄厚。目前,校内指导教授2人,兼职导师2人,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指导专家多人,国培、省培项目专家、主讲教师多人;校外指导教授2人、副教授1人;近年来承担国家自然科基金项目二项,社科基金项目一项,省部级项目20余项,获国家级、省部级奖励多项。
统计学
该硕士点在2011年获批硕士一级学科,师资力量雄厚,现有教授11人,国务院政府津贴专家2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6人,国外高级访问学者1人。该硕士点已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国家社科基金各1项,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国家社科基金1项,省部级及以上基金3项。主要研究方向为应用概率统计,该方向2002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现已培养硕士30余名,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目前所涉及的研究领域包括:应用数理统计,金融时间序列分析,生态环境统计,可靠性统计等,近5年来在时间序列分析,生态环境统计等领域取得了质量较高的研究成果,并在《Computational Statistic and Data analysis》,《Statistics》,《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等国内外杂志上发表论文50余篇,被SCI收录10篇,被EI收录18篇。
计算机应用技术
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为青海省最早建设的计算机专业,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的主体和支撑专业之一。2003年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被批准为硕士学位授权点,成为省内第一个具有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的单位。2011年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获得硕士学位授权点,2013年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获得博士学位授权点。本专业现有专任教师25人,其中青海省“昆仑学者”特聘教授3人,教授12人,副教授9人,讲师4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4人;共承担科研项目52项,其中国家863计划项目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5项,“其他省部级以上项目37项。已完成项目25项,在研项目27项,主持项目经费合计1200多万,正在承担的科研项目经费740万;发表论文200多篇,80多篇论文发表在核心刊物上,其中SCI/EI收录20篇;出版著作38部。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2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6项,国家教学成果奖二等奖1项,省部级教学成果奖7项。
计算机软件与理论
计算机软件与理论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的主体和支撑专业之一。隶属本学位点的重点实验室有青海省藏文信息处理与机器翻译省级重点实验室,青海省计算中心重点实验室,青海省计算机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青海省物联网重点实验室。隶属本学位点的学术团队有复杂网络与智能信息运用研究创新团队和信息安全创新团队。本专业现有专任教师中“昆仑学者”讲座教授1人,教授14人,副教授11人,讲师9人,其中拥有博士学位者6人,拥有硕士学位17人,有海外学习培训经历教师的比例为5%。共承担科研项目31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4项,其他省部级以上项目36项。已完成项目23项,在研项目16项,主持项目经费合计900多万元,正在承担的科研项目经费560万元;发表论文150多篇,60多篇论文发表在核心刊物上,其中SCI/EI收录38篇;出版著作6部。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奖3项,省部级教学成果奖2项。
计算机系统结构
计算机系统结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的主体和支撑专业之一。本专业现有专职教师19人,其中昆仑学者(特聘教授)2人、教授12人、副教授5人;博士学位12人,硕士学位7人;入选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人、省级优秀专家1人、青海省工程与技术学术带头人1人;全国模范教师1人,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1人。先后承担科研项目40余项,其中国家863计划项目2项、国家973前期专项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8项,主持项目经费800余万元,发表论文200余篇,其中50余篇论文发表在核心刊物,SCI/EI收录20余篇;出版著作5部;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6项。
软件工程(学术型)
青海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于2011年获得软件工程(学术型)专业硕士学位授予点。现有专任教师25人,其中教授15人,副教授8人,讲师2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8人;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的1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人,省级优秀专家1人,省级优秀专业技术人才1人,青海省工程与技术学科带头人1人。共承担科研项目36余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6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8项,其他省部级以上项目12项。已完成项目21项,在研项目15项,主持项目经费合计700多万元,正在承担的科研项目经费170余万元;发表论文60多篇,40多篇论文发表在核心刊物上,其中SCI/EI收录35篇;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奖2项,省部级教学成果奖1项。
电子信息(专业硕士)
电子信息硕士专业学位是与电子信息行业任职资格相联系的专业学位。相关领域包括电子、通信、控制、计算机、电气、软件、光电、仪器仪表等,以及网络空间安全、人工智能、虚拟现实、集成电路、大数据与云计算、物联网、生物信息、量子信息等新兴方向。在电子信息技术开发与应用、工程设计与实施、技术攻关与改造、工程规划与管理等方面培养基础扎实、素质全面、工程实践能力强,具有一定创新能力的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工程技术与工程管理人才。现校内骨干教师49人,其中教授21人,副教授24人;博导5人;硕导24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28人。拥有“藏文智能信息处理与机器翻译”教育部创新团队1个、、省级创新团队2个、省级计算机领域人才小高地1个、省级教学团队1个。
理论物理
理论物理专业隶属于物理学一级学科。本专业的研究方向主要包括:原子与分子物理、粒子物理与量子场论,主要在理论上研究粒子的微观结构及基本相互作用规律。本专业团队现有教授5人、青海省学术领军人才1人,博士3人。近些年来主持和参与多项国家自然基金和教育部、青海省科技厅等部门的多项科研项目,在Physical Review D、The European Physical Journal C、Chinese Physics C等SCI学术期刊发表论文十余篇。
凝聚态物理
凝聚态物理专业与材料学专业有密切联系,主要培养具有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具有从事科学研究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能把握国内外凝聚态理论发展过程和最新动态的专业人才。该学科点依托国家级物理实验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省级重点物理实验中心,新型功能材料与器件重点实验室等。研究方向主要有:功能与环境材料、新型储能材料和新能源电池材料等。学科现有教授4人,副教授3人,博士4人,,具有丰富科研经验的指导专家多人。近年来担任国家自然科基金项目1项,省部级项目5项,累计科研经费达100余万元。发表SCI论文40多篇,核心论文10余篇,申请获批专利10余项。
无线电物理
本学科方向主要研究无线电与智能信息处理技术,其中包括:无线电与智能系统、EDA技术、智能信息处理技术、现代通信技术、太阳能发电技术、新能源应用技术等。该学科点依托国家级物理实验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省级重点物理实验中心,无线电与智能系统重点实验室,电子信息技术研究所和电力电气工程技术研发中心等。指导老师中青海省“昆仑学者”特聘教授1人,教授5人,博士生导师4人。近5年主持并承担国家级项目20余项,省部级项目20余项,主持项目经费1000余万元;获批国家专利30余件;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1项,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三等奖1项,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其中SCI/EI 80余篇,核心60余篇,出版著作8部。
物理电子与信息技术
本学科方点现有电子信息技术、EDA与计算机仿真技术、图像处理与可视化、电路与系统等4个硕士学位研究方向。该学科依托教学平台有国家级物理实验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省级物理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省级重点物理实验中心,电子信息技术研究所和电力电气工程技术研发中心。指导老师中教授3人,副教授8人,其中博士生导师2人,硕士生导师2人,学科点先后承担科研项目20余项,其中863项目1项,国家级项目6项,省部级项目10余项。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青海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青海省科技进步三等奖2项。发表论文80余篇,其中SCI收录70余篇,EI收录20余篇;申请国家专利20余件,出版高校教材8部,著作4部。
学科教学(物理)
学科教学物理专业主要培养掌握现代教育理论、具有较强的教育教学实践和研究能力的高素质基础教育师资和教育管理人员及研究人员,为基础教育学校和中等职业技术学校输出专任教师。能够熟练使用现代教育技术,解决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可以理论结合实践,发挥自身优势,开展创造性的教育教学工作。作为应用型专业学位,该专业注重培养学生物理教学实践能力,开展校内实训和校外实践。本专业主要课程分为学位基础课、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该硕士点师资力量雄厚,目前,校内指导教师中教授6人,副教授4人,校外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指导专家多人,国培、省培项目专家、主讲教师多人。近年来担任国家自然科基金项目3项,社科基金项目2项,省部级项目20余项,获省级奖励多项,发表教改论文20余篇,出版教材6部。
课程与教学论(物理)
物理课程与教学论专业主要培养具有一定理论素养和学术视野、掌握物理学课程教学的基本理论,熟悉相关教育技术手段,能把握国内外课程与教学理论发展过程和最新动态,能关注和开拓物理学科教育前沿研究的专业人才。该硕士点师资力量雄厚,目前,校内指导教师中教授4人,副教授3人,校外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指导专家多人,国培、省培项目专家、主讲教师多人。近年来担任国家自然科基金项目3项,社科基金项目2项,省部级项目20余项,获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4项,发表教改论文20余篇,出版教材10部。
自然地理学
本硕士点于2000年获批,学科现有特聘昆仑学者3人,教授5人,副教授2人,博士9人,本学科在研究青藏高原晚新生代以来强烈隆升,环境演变及其对东亚自然环境和全球变化的影响,黄土地层与古气候变化,黄河、长江水系形成演化,青藏高原生物的分布与生物多样性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近年来,先后承担国家科技支撑项目5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2项和地方项目多项,获省级奖励5项,在国内外核心刊物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目前已在自然地理综合研究、环境演化与对策、生物地理与自然保护、元素地球化学、全球变化等研究领域形成了鲜明的研究特色和培养方向。
人文地理学
本硕士点于2000年获批,学科现有教授5人,博士4人,本研究主要以青藏高原为背景,依托区位优势,密切关注青藏高原的人文、经济和社会问题,探求区域发展中的核心与热点问题,为区域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与决策参考。其研究领域主要集中在3方面:环境演变与人地关系,西部资源环境与区域经济发展,旅游资源开发与管理等。近年来,先后承担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4项,其他省部级以上项目15项,获省级奖励5项,在核心刊物和有关刊物发表论文近60篇,目前已在青藏高原旅游资源开发、交通地理与区域经济发展、区域经济与发展规划等研究领域形成了鲜明的研究特色和培养方向。
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
本专业现有教授 3 人,副教授 1 人,教师中博士3 人,是一支高水平、年轻化的教学与科研队伍。本研究方向从20世纪90年代率先在青藏高原开始了地理信息技术和遥感技术的应用研究和传播工作,是省内最早也是目前唯一的GIS应用研究学术团体,并且和美国、英国、香港等地的专家学者有着广泛的合作关系。先后完成了龙羊峡库区环境动态变化研究,青海沙漠的动态变化研究、柴达木盆地的绿洲变化研究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教育部、国家“九五”攻关项目。今后将根据青藏高原面积广大、地貌复杂的特点,应用遥感和信息技术研究自然地理环境要素变化的动态规律,为青藏高原灾害预防、生态修复等提供科学依据。
课程与教学论(地理)
地理课程与教学论属于教育学中课程与教学论的分支学科,它是以现代教育科学和地理科学的理论为指导,对地理学科教育的理论、方法进行研究,主要是认识地理课程与教学现象,揭示地理课程与教学规律及指导地理教学实践。旨在培养具有现代地理学科教育理论和实践技能,从事地理教育、管理和研究的高级人才。通过本专业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本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原理,了解本学科的国内外发展动态以及我国地理教育课程改革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青海师范大学地理课程与教学论硕士点获批于2010年,学科现有成员3 人,副教授3人,博士1人,特级教师1人,在读博士1人。本学科在地理学科教育理论研究,尤其是中学地理教材和中学地理教学研究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成果,在中学地理教师培训、中学地理教学指导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近年来,先后主持、参与国家级课题研究项目4项、省级项目3项。在《中国教育学刊》、《高教探索》、《教育理论与实践》、《考试研究》、《学术探索》、《贵州民族研究》等国内外学术刊物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参编新课标中图版初中《地理》教材、初中地理《教师教学用书》、高中《地理》教材、高中地理《教师教学用书》以及《地理新课程教学论》、《中国地理大百科全书·青海湖卷》、《自然地理读本》等书籍15本,出版专著《教师教材理解论》1部。目前已在中学地理教学研究、中学地理教材研究等研究领域形成了鲜明的研究特色和培养方向。
植物学
本硕士点于2000年获批。本硕士点现有教授6人;其中获博士学位的教师3人,获硕士学位的教师2人。省级骨干教师2人。本硕士点研究方向主要集中于以下三个方面:(1)动植物对高山环境的适应机制研究;(2)中藏药和保健食(药)品的开发研究;(3)青藏高原生态环境的研究。招收研究生的方向有药用植物资源学、植物生态学、植物生物化学、应用植物学、植物生物技术。本硕士点承担国家科技部项目5项,国家自然基金项目4项,国家农业部项目1项,国家教育部项目6项,国家检验检疫总局项目1项,青海省级项目20项。近3年发表论文200余篇,其中SCI18篇,参编专著5部,获省级成果10项。
生态学
本硕士点于2005年获批。本硕士点现有教授6人,副教授3人;其中获博士学位的教师7人,,青海省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学科带头人5人,省级骨干教师3人。本硕士点研究特色是:(1)高原植物在低温、低气压和强紫外辐射条件下的光合作用物质代谢、酶活性等生理生化特征以及适应机制;(2)高寒草甸生态系统对全球变化的贡献与响应;(3)特殊环境下的生物多样性研究包括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群落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及景观多样性研究,探讨高寒草甸物种多样性形成和保护机制;(4)高寒草甸生态系统生产力形成机制及退化生态系统的恢复与重建。目前,招收研究生的方向有动物生理生态学、动物生态和保护、生态遗传学、湿地生态学、动物生理学、资源生态学、化学生态学、植物生态学、药用植物资源评价等。本硕士点所依托的生命科学学院目前承担国家级、部级、省级项目10多项。设有青藏高原环境与资源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青海省青藏高原药用动植物资源重点实验室、青海省青藏高原湿地重点实验室。2005年一年内获得来自国家、省级支助款项以及日元货款共计1800多万元。近3年发表论文100篇,其中SCI收录 10余篇,参编专著6部,获省级成果10余项。
动物学
《动物学》是生物学重要二级学科之一,以动物演化和发展为主线,由低等到高等,包括主要动物类群的形态、进化、分类、生活习性及与人类的关系,着重于动物学领域以及相关学科的重要进展。目前为青海师范大学校级精品课程,2011年开始获准硕士研究生招生,现设有四个研究方向,即动物系统分类、动物生态学、动物生理生化、动物生理生态。
青藏高原由于地理环境特殊的作用,使得所演化孕育的高原动物在种类区系、生理生态、生理生化等方面适应高山生活中具有自身特有的生物学规律。动物学专业的四个研究方向均立足于此。(1)动物系统分类方向着重于青藏高原独特地理环境孕育的动物资源的种类、区系组成以及保护生物学问题。(2)动物生态学方向主要研究方向和特色主要集中在:青藏高原独特的生态系统及极端地理环境下特有动物的生态适应、进化模式、保护遗传学以及生物多样性保护策略和行动计划制定。(3)动物生理生化方向着重于高山动物氧传递物质结构与功能的研究,比较高山土著与移居动物代谢调控差异的研究以及高山特有动物的群体遗传学研究。(4)动物生理生态方向以高原特有土著动物、平原引入高原子代动物和家畜等作为研究对象,从个体水平和细胞分子水平进行神经内分泌对动物低氧适应调节机理的比较生理学研究和血液中氧传递调节生理学机制的研究。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随着新一代基因组学、蛋白组学和代谢组学技术方法的飞速发展和广泛应用,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研究越来越成为生命科学各领域研究的基础,也越来越突显其重要作用。本专业研究方向以青藏高原特有的植物资源为基础,主要研究高原植物抗逆(生物和非生物胁迫)适应的生理和分子生物学机理,以及高原植物特殊的生长发育调节机制;采用现代生物技术,深入发掘青藏高原特殊生境下的植物种质资源和基因资源;深入研究青藏高原珍贵中草药及藏药药效成分的次生代谢分子调控机理,为采用现代生物技术筛选或培育抗逆性状优良的种质资源,以及通过细胞工程和基因工程手段转移药效相关基因等提供理论基础。
学科教学(生物)
学科教学生物专业主要培养掌握现代教育理论、具有较强的教育教学实践和研究能力的高素质基础教育师资和教育管理人员及研究人员,为基础教育学校和中等职业技术学校输出专任教师。能够熟练使用现代教育技术,解决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可以理论结合实践,发挥自身优势,开展创造性的教育教学工作。作为应用型专业学位,该专业注重培养学生生物教学实践能力,开展校内实训和校外实践。本专业主要课程分为学位基础课、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该硕士点师资力量雄厚,目前,校内指导教师中教授10人,副教授13人,校外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指导专家多人,国培、省培项目专家、主讲教师多人。近年来担任国家自然科基金项目10项,社科基金项目2项,省部级项目30余项,获省级奖励12项,申请专利9项,成果鉴定23项,发表教改论文10余篇,出版教材8部。
无机化学
无机化学专业是化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的主体和支撑专业之一。本硕士点现有教授1人、高级工程师2人,其中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1人、青海省“五四青年奖章”获得者1人。目前,本硕士点的研究领域有纳米材料化学和盐湖资源利用两个方向,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科技部火炬计划和青海省重大科技攻关等20余项科研项目,在Chemical Engineering of Journal、中国科学等刊物发表论文50余篇,其中30余篇被SCI收录,申请国家发明专利7项。
分析化学
分析化学专业是化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的主体和支撑专业之一。本硕士点现有教授2人。目前,本硕士点的研究方向有化学计量学和光谱分析,在化工、农业、环境、生物医学、质检等领域有广泛应用。近年来,本硕士点主持和参加省部级及以上项目15项,制定国家标准2项,在《Chemometrics and intelligent laboratory systems》、《分析试验室》等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学术论文80余篇,申请国家发明专利4项。
有机化学
有机化学专业是化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的主体和支撑专业之一。本硕士点现有教授2人。目前,本硕士点的研究领域有有机合成和天然产物分离与提取两个方向。本硕士点先后主持国家自然基金、教育部重点课题、科技部“火炬计划”、青海省重点科技攻关、青海省应用基础和企业横向合作等多项科研项目,在Food chemistry、Separ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Transaction of Chinese Society of Agricultural Engineering、《食品科学》、《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等专业学术期刊发表论文60余篇,其中被SCI、EI收录20余篇,申请国家发明专利 3 项。
物理化学
物理化学专业是化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的主体和支撑专业之一。本硕士点现有教授2人、高级工程师3人,其中、青海省“135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学术领军人才1人。目前,本硕士点的研究领域有表面与胶体化学、电化学、溶液化学和晶体材料结构化学,学生毕业后可胜任高等院校的物理化学教学工作或生物电化学、化学传感器、催化剂的制备及应用等相关领域的科研工作。本硕士点近些年来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科技部“火炬计划”和青海省重大科技攻关等26项科研项目,在《 Trans.Nonferrous Met.Soc. 》、《电化学》、《稀土》、Chemical Engineering of Journal、中国科学等刊物发表论文50余篇,其中30余篇被SCI收录,申请国家发明专利7项。
高分子化学与物理
高分子化学与物理专业是化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的主体和支撑专业之一。本硕士点现有教授1人。目前,本硕士点的研究领域主要是功能高分子方向,是通过研究高分子材料的结构及化学、物理性质,设计、创制出高性能的具有特定功能的高分子材料和制品。本硕士点近些年来主持国家自然基金、教育部重点课题、青海省重点科技攻关等多项科研项目,在《功能材料》、《功能高分子学报》、Separ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等专业学术期刊发表论文40余篇,其中被SCI、EI收录10余篇,申请国家发明专利2 项。
课程与教学论(化学)
化学课程与教学论硕士点是我省最早的学科课程与教学论硕士学位培养点之一,于2013年开始招生。该学科立足对化学课程与教学的基础理论及应用性的创新研究,主要研究化学教育的基础理论和它的各个实践层面,涉及中学化学教学或高校化学教学的目标与原则、课程与教材、方法与手段、化学实验教学、教学测量与评价、教师专业发展等。旨在培养学生具有现代教育科学理论基础和扎实的化学学科专业知识,具有较强化学教育科研方法和创新能力,能胜任高校基础化学和高师化学教学论等相关课程的教学或重点高中的合格化学教师及教育管理者,并能从事化学教育教学研究的高级专门人才。
学科教学(化学)
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是具有特定教育职业背景的专业性学位,主要培养面向基础教育教学和管理工作需要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学科教学·化学方向是培养掌握现代教育理论、具有较强的化学学科教育教学实践和研究能力的中学化学骨干教师或科研人员。本专业研究方向有:化学教材研究、化学课堂教学与教学设计研究、化学实验教学研究、化学教师教育研究、化学教育测量与评价研究等。该硕士点师资力量雄厚,目前,校内指导教师有教授4人,副教授1人,校外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指导专家多人。
体育教育训练学
青海师范大学体育教育训练学专业是2006年经国务院学位办批准的的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2007年开始招生,主要培养身心健康、全面发展,适应现代社会需求,能够胜任体育教育、运动训练、体育管理等领域教学、训练、科研及管理的高层次专门人才。
本学科教学团队研究方向稳定,研究特色鲜明,已形成“高原运动训练理论与实践”、“学校体育教学理论与实践”、“专项教学训练理论与实践”三个培养方向。导师中有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2人、教育部全国高等学校体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1人,省级骨干教师3人、国家级优秀教练员1人。团队全体成员共发表论文百余篇,出版专著6部。完成国家哲学社会科学课题、体育总局哲学社会科学课题、教育部规划办课题、青海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中国体育科学学会科研课题总计17项,获省部级科研成果奖9项。
学科教学(体育)
学科教学(体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依托我校教育学和体育学资源,以体育教学领域的基础理论和实践教学为重点,学习和研究现代体育教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提高体育技术、技能水平和专业实践能力,努力培养既具有较强的体育教学和实践能力,又能参与社会体育指导、体育竞赛组织和学校体育管理的高层次应用型体育专门人才。本学科师资力量雄厚,教学团队中有教授8人、副教授12人,其中有国家特殊津贴1名、省级教学名师1人、全国高等学校体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1名,是一支具有良好专业素养、教学、科研能力突出的学科队伍。
体育硕士
青海师范大学体育硕士是2009年经国务院学位办批准的体育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主要培养掌握坚实的体育基础理论,宽广的体育专业知识,具有较强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适应社会、经济、文化和体育事业发展需要的高层次、应用型体育专门人才。本学科教学团队研究方向稳定,研究特色鲜明,学科方向主要有:体育教学和运动训练。导师组中有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人,教育部全国高等学校体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1人;中国篮球协会理事和大学生篮球协会副主席1人;国际级裁判1人,国家级裁判3人;一级运动员1名;省级骨干教师2人;高水平的校外行业导师7人。校外实习实践基地6个。近年来,共主持科研项目15项,其中,国家社科基金项目3项,省部级项目1项,教育部专项调研项目4项,青海省调研项目3项,校级重点项目3项,其它项目1项,主持项目经费合计231万元;发表论文69篇,其中核心期刊发表论文5篇。出版专著4部,获得省部级以上科研奖励4项,有8项应用性成果被政府部门采纳。
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民族师范学院)
该硕士点是2005年由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设立的。该硕士点师资力量雄厚,结构合理,其中教授12人,副教授11人。近5年发表学术论文150篇,其中核心刊物上发表70篇,出版专著15部、教材10部。获得青海省优秀教学成果奖1项,其他省部级优秀成果奖8项。承担国家级、省级科研项目21项。资料室可提供《甘珠尔》、《丹珠尔》、《宗喀巴三师徒全集》、《止贡噶举文集》、《噶当派文集》等珍贵的藏文典籍资料800余部。该硕士点以鲜明的民族特色见长。
跨语言文化研究
跨语言文化专业批准于2012年,2014年起正式招生。该专业主要就中西方文学、语言学、文化学与翻译等领域的一些前沿性课题开展跨语言、跨文化研究,将多学科知识、方法融合,使学科学习内容与社会实践实现有效衔接。主要有跨文化与西方文学研究、应用语言学、翻译理论与实践、跨文化交际研究等研究方向。该专业教学团队共12人,其中教授5人,博士1人,在读博士3人,青海省“135高层次培养工程”拔尖学科带头人1名。近年来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国家汉办国际汉语教学资源基金项目、青海省社科基金项目等各级各类项目9项,出版专著或教材5部,发表论文多篇。本专业培养视野开阔、专业基础知识宽厚、富有创新与专业思维的高级专门人才,使他们不仅能够胜任高校、中小学英语课程教学与研究工作,而且还能胜任科学、新闻、商务、旅游、教育等领域的国际交流工作。
课程与教学论(英语)
本硕士点于2008年开始招生。该专业教学团队共9人,其中教授5人,博士1人,在读博士1人。近年来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国家汉办国际汉语教学资源基金项目、青海省社科基金项目等各级各类项目9项。本学科具有跨哲学、教育学、心理学、语言学和英语语言文学等学科知识的性质,运用外语教育的基础理论和外语教育领域最新发展与研究成果,研究中小学和大学英语教学的目的与原理、课程设计与教材开发和使用、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教学评价与语言测试等内容。本专业重视运用现代教学与研究手段,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着力为大、中小学英语教育事业的可持续、高层次发展培养一批具有现代教育观念和教育、教学能力、研究能力的英语骨干教师,为推动基础英语教学的发展发挥重要作用。
学科教学(英语)
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是具有特定教育职业背景的专业性学位,主要培养面向基础教育教学和管理工作需要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学科教学·英语方向旨在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对英语教育事业具有献身精神,具有扎实的英语语言功底、较高的教育学和教学论的素养以及较强的科研能力的中学英语骨干教师或科研人员。作为应用型专业学位,该专业注重培养学生的英语教学实践能力,尤其注重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和方法解决英语教学实践中存在的实际问题的能力。本学科教学团队共有15人,其中教授5人、副教授8人,博士3人,在读博士3人,教学名师2人,是一支具有良好专业素养、教学、科研能力突出的学科队伍。本专业主要课程有英语教学论、二语习得、外语教学研究方法、英语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英语学科教学发展前沿专题等。
课程与教学论(音乐)
音乐课程与教学论"专业于2012年首次招生,是青海师范大学较为年轻的教育硕士专业,本专业以培养面向大学、中小学音乐教育教学及管理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为目标,着重探索音乐课程发展史、音乐课程与教学基本理论、音乐课程与教学实践以及本学科未来的发展,以音乐教育学、音乐心理学、音乐美学、中外音乐发展史、音乐基础理论、声乐演唱教学法、器乐演奏教学法等等为专业知识为背景,进行适用于大学、中小学音乐课程与教学法的研究,研究内容涉及音乐课程与教学的基础理论及研究方法,教学目标、课程设计、教学的实施与过程,地方音乐资源开发与利用,教学方法与评价。本专业主讲教师多人,教学经验丰富,并拥有多名校外授课专家。主讲教师近年承担国家级课题一项,省级课题五项,教学研究课题两项,精品课程建设两项,论文二十余篇。
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
新闻学院是青海省唯一一所部校共建新闻学院,也是唯一的新闻与传播硕士学位授权点。本专业要求学生具有较高的新闻政策理论水平,熟练掌握各类新闻媒体的报道特点与规律,具有优秀的新闻业务素质和传播技能,能适应快速发展的新闻报道实践需要,并能够拥有一定的创新传播能力。毕业生能够进入各类新闻媒体、政府宣传部门从事新闻宣传的实务工作。本专业导师组既有校内导师组,在文化传播研究、新闻实务研究、新媒体研究方面积累了一定的成果;还有省内知名媒体人组成的行业导师组,可提供的媒体实习实践资源丰富。本专业除了开设新闻学与传播学的基础理论课程外,还开设了文化传播、新媒体实务研究、数据新闻研究等前沿课程。
来源未注明“中国完美·体育(中国)官方网站,WANMEI SPORTS网”的资讯、文章等均为转载,本网站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来源注明“中国完美·体育(中国)官方网站,WANMEI SPORTS网”的文章,若需转载请联系管理员获得相应许可。
联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扫码关注
了解完美·体育(中国)官方网站,WANMEI SPORTS最新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