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12018245号
一、单项选择题:
1.有一副对联,上联是"桔子洲,洲旁舟,舟行洲不行",下联是"天心阁,阁中鸽,鸽飞阁不飞。"这形象地说明了运动和静止是相互联系的。静止是()
A.运动的普遍状态
B.运动的内在原因
C.运动的衡量尺度
D.运动的存在方式
【答案】C。
【解析】本题考点:运动和静止的联系。
运动和静止是相互统一的关系。第一,运动和静止互为前提,相互依赖。相对静止离不开绝对运动,是一定范围内的绝对运动的结果;绝对运动通过相对静止表现出来,并且通过相对静止找到它的量度。离开相对静止来谈运动,运动也就无从获得自己的规定和衡量自己的尺度。任何事物相对静止的状况都是它过去的运动所造成的,并且是它将来运动的出发点。因为物质的多样性和事物的某种状态只有在相对静止中才体现出来,只有了解了事物的相对静止的状况,才能清楚地了解它过去的运动,预测它将来可能发生的变化,才能区别千差万别的具体事物,并对其进行研究。。第二,运动和静止相互渗透、相互包含。在绝对运动中有相对静止,在相对静止中又有绝对运动。任何事物都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辩证统一。
2.一位机械工程专家讲过这样一件事:"文革"中,他在某地劳动,有一天公社派他去割羊草。他没养过羊,怎么认得羊草呢?但终于一个办法出来了。他把羊牵出去,看羊吃什么就割什么。不到半天就割回了羊草。这位专家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他认识到,"羊吃草"与"割羊草"两者之间存在着()
A.因果联系
B.必然联系
C.主观联系
D.本质联系
【答案】D
【解析】本题考点:联系。
该题是考查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羊吃草"与"割羊草"之间的关系不是因果联系,因为"羊吃草"不必然引起"割羊草",AB错误;C选项表述错误,联系是客观的;看羊吃什么就割什么,这体现的就是本质联系,D为正确答案。
3.《资本论》中有这样的表述:"对上衣来说,无论是裁缝自己穿还是他的顾客穿,都是一样的。"这主要是因为无论谁穿()
A.上衣都是抽象劳动的结果
B.上衣都起着价值的作用
C.上衣都起着使用价值的作用
D.上衣都是社会劳动的结果
【答案】C
【解析】本题考点:商品二因素。
该题是考查政治经济学中的商品二因素。使用价值是商品的自然属性,是一切劳动产品共有的属性,因此无论是裁缝自己穿(只作为劳动产品)还是顾客穿(作为商品),上衣的使用价值对于二者都是一样的,C为正确答案。
4.某资本家投资100万元,每次投资所获得的利润为25万元,假定其资本有机构成为4:1,那么该资本家每次投资所实现的剩余价值率为()
A.100%
B.75%
C.50%
D.125%
【答案】D
【解析】本题考点:剩余价值率。
该题是考查政治经济学中的剩余价值率。剩余价值率m‘=m,利润与剩余价值在量上是一样的,都是25万元,资本有机构成为c:v=4:1,全部预付资本c+v为100万元,所以可变资本v为20万元,因此剩余价值率m’=25/20=125%,D为正确答案。
5、当今世界是开放的世界,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实行对外开放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坚持这一基本国策的立足点是
A相互借鉴,求同存异
B多元平衡,共同发展、
C内外联动,互惠互利
D独立自主,自力更生
答案:D
考点:对外开放与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关系。
解析:
实行对外开放要处理好对外开放与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关系。我们始终要把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作为立足点,这是我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基本经验和重要原则。
6、公益性文化事业是保障公民基本文化权益的重要途径,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始终坚持放在首位的是
A繁荣文化市场
B经济效益
C社会效益
D创新文化体制
答案:C
考点: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之公益性文化事业
解析:
公益性文化事业是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的主要途径,是政府主导的公共服务文化体系。公益性文化事业的根本任务是为人民群众提供基本的公共文化服务,满足人民基本文化需求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
7、近年来,为了缩小我国居民在收入分配方面存在的差距,党和政府做出了巨大努力,如提高个税起征点、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提高国家扶贫标准和城乡低保补助水平等,这些举措体现了
A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比重提高
B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
C初次分配注重效率
D各种生产要素参与分配
答案:B
考点:注重社会公平防止两极分化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课题。千方百计增加居民收入。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必须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兼顾效率和公平,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
二、多选题
21.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建立以来,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并不是一帆风顺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多样性以及发展过程中的前进性和曲折性的实践告诉我们
A.发展社会主义,不等于不学习西方资本主义的文明成果
B.坚持社会主义,不等于要坚持某种单一的社会主义模式
C.改革或抛弃某种社会主义模式,不等于改掉或抛弃社会主义
D.某种社会主义模式的失败,不等于整个社会主义事业的失败
答案:ABCD
22.党的十八大把科学发展观同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一道确立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科学发展观是
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最新成果
B.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经验的科学总结
C.指导党和国家全部工作的强大思想武器
D.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答案:ABCD
24.统筹区域发展,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个重点原侧,坚持这—原则有利于:
A.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
B.区域间优势互补,促进经济共同发展
c.不同区域人民其享改革发展成果
D.生产要素在区域间合理流动和配置
25.1992年初,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发展生产力。消除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概括对社会主义传统认识的突破主要体现在:
A.破除了脱离生产力水平抽象谈论社会主义的认识
B.否定了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公有制和按劳分配原则的认识
c.摆脱了长期以来忽视建设社会主义根本目的和目标的认识
三、分析题
34.一位研究生说她没有想当名人的"野心",只期望能从生活中的小处入手,用自己的设计改变生活,让生活更加美好。正如"红点"主席PeterZer博士在闭幕晚会上说的那样:从同学们优秀的设计中,他高兴地看到的是他们所描绘的未来更好美好的世界。
摘编自《扬子晚报》(2012年3月17日)
(1)分析"用孩子的眼睛看世界"和"设计前把自己想象成老人"两事例所体现的认识主体的能动作用。(6分)
(2)"用自己的设计改变生活,让生活更加美好"对我们从事实践活动有何意义?(4分)
解析:
认识对实践能动的反作用(或指导作用)
1、人对事物本质和规律的正确认识指导着实践的进行,使实践具有了自觉的能动性。人的实践是一个主动改造对象的能动过程,而要能够主动有效地改造对象,就必须首先对对象的本质和规律有所认识。正是理论认识对实践的指导,赋予实践以自觉的能动性。2、通过已有认识确定人实际的需要对实践过程起着导向作用。同动物单纯的生理需要不同,人的需要是一种被理解的自觉的需要。通过对人实际需要的自觉认识,正确制定实践目标使实践具有了明确的方向,从而避免了实践过程的盲目性和单纯经验的狭隘性。3、认识对实践的可行性论证可以避免不必要的挫折和浪费。实践是人同对象的一种客观的物质交流过程,也是人力、物力和财力的运用过程,只有通过认识对象的本质和规律而对实践的可行性作出必要的论证,才可能避免不必要的浪费并取得成功。4、在实践活动中通过不断深入认识和理论创新而不断调整实践过程,从而引导实践向纵深发展。实践所能达到的程度与人对对象的认识程度是一致的,只有不断加深对对象的认识才可能不断加深对对象的改造。认识和实践是相互作用的,人在实践的基础上产生认识和发展认识,而不断发展的认识又反过来指导实践不断进步。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是相辅相成的,我们必须把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统一起来。5、认识对实践的指导作用具有两面性。正确的认识可以指导实践取得成功,而错误的认识则有可能导致实践失败。
人们的实践活动总是受着真理尺度和价值尺度的制约,任何实践活动都是真理尺度和价值尺度的统一,是合规律性和合目的性的统一。"自己的设计"向"改变生活"的转化,根本目的是为了改变事物的现存形式,以满足人的需要,实践在认识指导下进行,要把源于事物本质和规律的认识同主体自身的需要和利益的认识结合起来,形成正确合理的实践观念,这是实现认识飞跃到实践的决定性环节。所以"设计"一定是为了改变生活,也一定是为了"让生活更加美好"。
35.浙江武义县后陈村是全县经济条件较好的村,但由于财务使用不透明,村民从上世纪90年代末以来连续向县纪委、街道反映村里的问题,却长期得不到彻底解决。自2003年,连续两任村支书因经济问题被查处。2004年初,村里有1000多亩土地,被征收后获得补偿金1900多万元。在人均发放7000元后,还剩1000多万元。如何处理集体资产成为村内一个难题,为帮助村民寻找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办法,由县纪委牵头的村务监督改革指导小组进驻后陈村。指导组在大量听取村民意见的基础上,决定成立一个相对独立于村委会及村党支部的监督委员会,真正能从根本上让村民有效制约干部的权力。6月,后陈村在海选村委会基础上由群众选举产生了全国第一个村级监督组织--村务监督委员会,与村党支部、村委会一起称为"三委会"。
村务监督委员会成立不久,即对村里两口池塘的承包进行了全程监督,结果每口池塘三年的收入从2.8万元升至5.8万元。2005年,后陈村举行垃圾清运投标会。村委会主任、监委会主任到场监督,不到5分钟结果就出来了。没有人对投标公正性表示质疑。
监督委员会成立后,后陈村每年的创收情况,包括出租土地给广告公司做广告牌,
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中华民族的昨天,可以说是"雄关漫道真如铁";中华民族的今天,正可谓"人间正道是沧桑";中华民族的明天,可以说是"长风破浪会有时",经过鸦片战争以来170多年的持续奋斗,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展现出光明的前景。现在,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
摘编自《人民日报》(2012年11月20日)
(1)为什么"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4分)
(2)为什么说"现在,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6分)
答案:(1)鸦片战争以来,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近代中华民族面临的两大历史任务就是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实现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完成了社会主义革命,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进行了改革开放,开创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近代以来的奋斗告诉我们,落后就要挨打,发展才能自强,因此必须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
(2)经过九十多年艰苦奋斗,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把贫穷落后的旧中国变成日益走向繁荣富强的新中国,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展现出光明的前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总结历史经验,不断艰辛探索,终于找到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果。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使中国人民更有信心、有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
37.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某图书馆向所有读者免费开放。乞丐、拾荒者和衣衫褴褛的民工小心翼翼进来了,无人阻拦。于是他们便堂而皇之地在馆内读书、看报。有读者对此表示不满,向馆长抱怨说:"图书馆是大雅之堂,如果允许乞丐和拾荒者进入阅读,就是对其他读者的不尊重。"馆长回答说:"我们无权拒绝他们入内阅读,但你有权选择离开。"
此事被发在微博上,顿时触动了社会的神经,引发人们对人文精神的关注和思考。中央电视台等主流媒体对此事进行了报道。一场图书馆办馆理念的大讨论由此引发。
公共图书馆一向更愿意向体面的文化人敞开,常在门口凛然告示:"衣衫不整,拒绝入内"!把读者分成三六九等,拒绝部分人进入。其公益性大打折扣,而该馆馆长希望图书馆成为"每一个读者的天堂","无论任何人,只有走进了图书馆,在知识面前都有着同等的权利,不得有高低贵贱之分"。为此,该馆在全国同行中率先推出免费阅读制度,任何人进馆借阅书籍都不需要证件和费用,以体现人道、人文的公共图书馆办馆理念和人性化的服务。
对于图书馆免费开放可能带来的问题,该馆有关负责人感触颇深,自图书馆实行零门槛后,我们不仅没有感到压力增加,反而感觉开放的时间越长,不尊重这种权利的读者越少。我们和读者都被这种和谐的环境所改变,至于进馆要先洗洗手,馆内并没有硬性规定,耳濡目染的时间长了,谁都会自觉地先洗手,然后再阅读。
"如果有天堂,天堂应该是图书馆的模样。"这是文学大师、曾担任阿根廷国立图书馆馆长的博尔赫斯的一句名言。该图书馆向乞丐和拾荒者免费开放,不啻于一轮明亮的太阳,让乞丐和拾荒者在得到温暖的同时,也净化了我们的心灵。
摘编自《中国青年》(2011年第5期)、《光明日报》(2012年5月10日)
(1)从法律角度如何理解"我无权拒绝他们入内阅读,但你有权选择离开"?(5分)
(2)我们处理人际关系有何启示?(5分)
(1)从法律角度如何理解"我无权拒绝他们入内阅读,但你有权选择离开?
答:1、人人生而平等,我国宪法也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都平等地受到同等的待遇,不因性别、民族、宗教信仰、等其他因素而区别对待。宪法尊重和保护人权。
2、自由平等观念是社会主义法制观念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正体现了公民的权利平等地受到法律保护。不能因为是乞丐或者拾荒者而剥夺了他们进入图书馆的权利。
3、公民的权利不受任何人的非法剥夺,图书馆馆长的话恰好印证了他没有法律依据拒绝乞丐和拾荒者的进入,这正体现了自由平等地观念受到法律的严格保护,馆长有义务依照法律来执行。
4、该读者有权利进入图书馆学习,也有权利离开、这正也说明了权利的两面性,公民可以处置自己所享有的法律权利,可以选择行使自己的权利,也可以选择放弃。
5、权利的行使不能阻碍他人权利的正常行使,这也体验了禁止权利滥用原则,不得损害公共利益和他人利益的行使。权利与义务正是对应的。
(2)答:材料中体现了人与人和谐相处的重要性,也凸显了营造和谐社会环境的必要性。人与人和谐相处要坚持以下原则:第一、平等原则。平等待人,是促进个人与他人和谐的前提,与人交往应一视同仁,不因社会地位等原因而有所区别对待,要尊重他人。第二、宽容原则。宽容是促进个人与他人和谐必不可少的条件。人与人之间应宽容以待,和谐共存。这是处理人际关系的基本要求。材料中恰好体现了人与人和谐相处的理念和价值观。
来源未注明“中国完美·体育(中国)官方网站,WANMEI SPORTS网”的资讯、文章等均为转载,本网站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来源注明“中国完美·体育(中国)官方网站,WANMEI SPORTS网”的文章,若需转载请联系管理员获得相应许可。
联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扫码关注
了解完美·体育(中国)官方网站,WANMEI SPORTS最新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