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12018245号
部分
|
章节 | 2012年 | 2013年 | 变化情况分析及命题考查重点 |
三、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
(一)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
|
1.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及近代中国社会性质的演变
鸦片战争前的中国和世界
资本—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的侵略
近代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
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和历史任务
|
1.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及近代中国社会性质的演变
鸦片战争前的中国和世界
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
近代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
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和历史任务
|
“资本—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的侵略”改为“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只是语言表述的变化,不影响对知识点的掌握。本章以选择题为主。
|
2.抵御外国武装侵略、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
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
粉碎瓜分中国的图谋
反侵略斗争的失败及其原因
民族意识的觉醒
|
2.抵御外国武装侵略、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
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
粉碎瓜分中国的图谋
反侵略斗争的失败及其原因
民族意识的觉醒
|
|||
(二)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
|
1.农民群众斗争风暴的起落
太平天国农民战争
农民斗争的意义和局限
|
1.农民群众斗争风暴的起落
太平天国农民战争
农民斗争的意义和局限
|
此章内容无变化,本章是重点章节,需要重点从宏观上把握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不同阶级对国家出路探索的过程、结果以及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结果。 | |
2.洋务运动的兴衰
洋务事业的兴办
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及其失败
3.维新运动的兴起与夭折
戊戌维新运动
戊戌维新运动的意义与教训
|
2.洋务运动的兴衰
洋务事业的兴办
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及其失败
3.维新运动的兴起与夭折
戊戌维新运动
戊戌维新运动的意义与教训
|
|||
(三)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
|
1.举起近代民族民主革命的旗帜
辛亥革命爆发的历史条件
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活动
三民主义学说和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
关于革命与改良的辩论
|
1.举起近代民族民主革命的旗帜
辛亥革命爆发的历史条件
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活动
三民主义学说和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
关于革命与改良的辩论
|
本章无变化,本章内容虽然是重点章节,但是2010年已经在本章命制分析题,2011年又出了多选题,2012考生要注意对南京临时政府颁布的政策和《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复习,建议考生主要从选择题的角度掌握本章内容, | |
2.辛亥革命与建立民国
武昌起义
封建帝制的覆灭与中华民国的建立
辛亥革命胜利的历史意义
辛亥革命的失败及其原因
|
2.辛亥革命与建立民国
武昌起义
封建帝制的覆灭与中华民国的建立
辛亥革命胜利的历史意义
辛亥革命的失败及其原因
|
|||
(四)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
1.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
北洋军阀的统治
新文化运动与思想解放的潮流
十月革命对中国的影响
五四运动的发生和发展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
1.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
北洋军阀的统治
新文化运动与思想解放的潮流
十月革命对中国的影响
五四运动的发生和发展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
本章无变化,复习本章时重点把握四个问题: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意义、国共第一次合作。2012年是中国共产党“二大”最低革命纲领制定90周年。因此,建议考生特别注意关于中国共产党诞生的条件、意义、最低革命纲领和大革命等相关知识点。
|
|
2.马克思主义广泛传播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思想运动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
中国共产党的创建及其历史特点和伟大历史意义
|
2.马克思主义广泛传播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思想运动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
中国共产党的创建及其历史特点和伟大历史意义
|
|||
3.中国革命的新局面
制定革命纲领,发动工农运动
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形成与大革命的兴起
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展
大革命的失败及其经验教训改为大革命的意义、失败原因和教训
|
3.中国革命的新局面
制定革命纲领,发动工农运动
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形成与大革命的兴起
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展
大革命的失败及其经验教训改为大革命的意义、失败原因和教训
|
|||
(五)中国革命的新道路
|
1.对革命新道路的艰苦探索
国民党在全国统治的建立
土地革命战争的兴起
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
|
1.对革命新道路的艰苦探索
国民党在全国统治的建立
土地革命战争的兴起
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
|
本章无变化,本章需要重点把握的知识点有:两次会议——八七会议、遵义会议;三次起义——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广州起义;两个土地法——井冈山土地法、兴国土地法。 | |
2.中国革命在探索中曲折前进
土地革命战争的发展及其挫折
遵义会议与中国革命的历史性转折
红军长征的胜利
|
2.中国革命在探索中曲折前进
土地革命战争的发展及其挫折
遵义会议与中国革命的历史性转折
红军长征的胜利
|
|||
(六)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
1.日本发动灭亡中国的侵略战争
日本灭亡中国的计划及其实施
残暴的殖民统治和中华民族的深重灾难
|
1.日本发动灭亡中国的侵略战争
日本灭亡中国的计划及其实施
残暴的殖民统治和中华民族的深重灾难
|
本章无变化,2012年是延安整风七十周年,延安整风运动与中共七大考点的增加,标志着可能要命制选择题,乃至结合其它知识点命制分析题。
注意《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中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的过程,如下:
①九一八事变后,中共中央发表宣言,揭露日本帝国主义侵占东北的目的是使中国完全变成它的殖民地。中共中央发布一系列文告,号召全国工农武装起来,进行民族的自卫战争。
②1935年,中国共产党发表“八一宣言”,号召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③1935年,中共中央在陕北的瓦窑堡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确定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
④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成为时局转换的枢纽,十年内战的局面由此结束,国内和平基本实现,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形成。
⑤1937年8月,国共两党达成协议,将红军主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简称八路军),南方的红军和游击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新编新四军(简称新四军)。
⑥1937年9月22日,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发表《中国共产党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23日,蒋介石发表实际承认共产党合法地位的谈话。以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
|
|
2.从局部抗战到全国性抗战
中国共产党举起武装抗日的旗帜
局部抗战与救亡运动
一二·九运动
西安事变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及其基本策略。
全国性抗战的开始
|
2.从局部抗战到全国性抗战
中国共产党举起武装抗日的旗帜
局部抗战与救亡运动
一二·九运动
西安事变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及其基本策略。
全国性抗战的开始
|
|||
3.国民党与抗日的正面战场
战略防御阶段和相持阶段的正面战场
|
3.国民党与抗日的正面战场
战略防御阶段和相持阶段的正面战场
|
|||
4.中国共产党成为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
全面抗战的路线和持久战的方针
敌后战场的开辟与游击战争的发展
坚持抗战、团结、进步的方针
抗日民主根据地的建设
大后方的抗日民主运动和进步文化工作
延安整风运动与中共七大
|
4.中国共产党成为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
全面抗战的路线和持久战的方针
敌后战场的开辟与游击战争的发展
坚持抗战、团结、进步的方针
抗日民主根据地的建设
大后方的抗日民主运动和进步文化工作
延安整风运动与中共七大
|
|||
5.抗日战争的胜利及其意义
抗日战争的胜利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地位
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原因和基本经验
|
5.抗日战争的胜利及其意义
抗日战争的胜利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地位
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原因和基本经验
|
|||
(七)为新中国而奋斗
|
1.从争取和平民主到进行自卫战争
抗战胜利后的国际国内局势
中国共产党争取和平民主的斗争
国民党发动内战和解放区军民的自卫战争
|
1.从争取和平民主到进行自卫战争
抗战胜利后的国际国内局势
中国共产党争取和平民主的斗争
国民党发动内战和解放区军民的自卫战争
|
本章无变化,本章需要重点掌握的知识点有:中国共产党在解放战争时期的土地政策、七届二中全会、《论人民民主专政》、人民政协。 | |
2.国民党政府处于全民的包围中
全国解放战争的胜利发展
土地改革与农民的广泛发动
第二条战线的形成
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的合作
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在中国行不通
|
2.国民党政府处于全民的包围中
全国解放战争的胜利发展
土地改革与农民的广泛发动
第二条战线的形成
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的合作
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在中国行不通
|
|||
3.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胜利
南京国民党政权的覆灭
人民政协与《共同纲领》
中国革命胜利的原因和基本经验
|
3.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胜利
南京国民党政权的覆灭
人民政协与《共同纲领》
中国革命胜利的原因和基本经验
|
|||
(八)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的确立
|
1.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开始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伟大意义
新民主主义社会的建立
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
完成民主革命的遗留任务
开始采取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步骤
|
1.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开始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伟大意义
新民主主义社会的建立
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
完成民主革命的遗留任务
开始采取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步骤
|
本章有一处变化,“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伟大意义”改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及其伟大意义”。需注意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过程。
本章需要重点掌握的知识点有:中国共产党完成民主革命遗留任务和社会主义革命的区别、过渡时期总路线、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的经验。注意本章复习时需要与《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第四章结合起来复习。
|
|
2.选择社会主义道路
工业化的任务和发展道路
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
实行社会主义改造的必要性和条件
|
2.选择社会主义道路
工业化的任务和发展道路
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
实行社会主义改造的必要性和条件
|
|||
3.有中国特点的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道路
社会主义工业化与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
农业、手工业合作化运动的发展
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赎买政策的实施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的全面确立及其意义
|
3.有中国特点的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道路
社会主义工业化与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
农业、手工业合作化运动的发展
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赎买政策的实施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的全面确立及其意义
|
|||
(九)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
|
1.社会主义建设的初步探索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开端
中共八大路线的制定
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初步成果
|
1.社会主义建设的初步探索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开端
中共八大路线的制定
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初步成果
|
本章无变化,本章需要重点掌握的知识点有: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开端,中共八大路线的制定,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初步成果。
|
|
2.探索中的严重曲折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国民经济的调整
“文化大革命”的发动
1975年整顿和“文化大革命”的结束
“文化大革命”的性质与教训
|
2.探索中的严重曲折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国民经济的调整
“文化大革命”的发动
1975年整顿和“文化大革命”的结束
“文化大革命”的性质与教训
|
|||
3.建设的成就,探索的成果
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的基本建立
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与文化、医疗、科技事业的发展
国际地位的提高与国际环境的改善
探索中形成的建设社会主义的若干重要原则
|
3.建设的成就,探索的成果
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的基本建立
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与文化、医疗、科技事业的发展
国际地位的提高与国际环境的改善
探索中形成的建设社会主义的若干重要原则
|
|||
(十)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
1.历史性的伟大转折和改革开放的起步
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农村改革的突破性进展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提出
科学评价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
|
1.历史性的伟大转折和改革开放的起步
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农村改革的突破性进展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提出
科学评价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
|
本章无变化,本章需要重点掌握的知识点有: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中共十二大、中共十三大、邓小平南方谈话、中共十四大、中共十五大、中共十六大、中共十七大。
|
|
2.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展开
中共十二大制定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纲领
改革重点从农村转向城市
多层次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中共十三大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
“三步走”发展战略的制定和实施
|
2.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展开
中共十二大制定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纲领
改革重点从农村转向城市
多层次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中共十三大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
“三步走”发展战略的制定和实施
|
|||
3.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发展的新阶段
邓小平南方谈话
中共十四大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
中共十五大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提出跨世纪发展战略
推动解决“三农”问题和推进国有企业的改革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
3。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发展的新阶段
邓小平南方谈话
中共十四大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
中共十五大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提出跨世纪发展战略
推动解决“三农”问题和推进国有企业的改革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
|||
4.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中共十六大制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行动纲领
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
|
4。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中共十六大制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行动纲领
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
|
|||
5.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就与经验
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巨大成就及其根本原因和主要经验
中共十七大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概括
|
5。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就与经验
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巨大成就及其根本原因和主要经验
中共十七大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概括
|
来源未注明“中国完美·体育(中国)官方网站,WANMEI SPORTS网”的资讯、文章等均为转载,本网站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来源注明“中国完美·体育(中国)官方网站,WANMEI SPORTS网”的文章,若需转载请联系管理员获得相应许可。
联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扫码关注
了解完美·体育(中国)官方网站,WANMEI SPORTS最新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