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12018245号
心理学为教育准备了哪些智慧
——访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院长、心理学系主任彭凯平教授
彭凯平
“心理学是研究人性的。”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院长、心理学系主任彭凯平教授说。那么,教育如何让人保持美好的人性,幸福地学习、工作,进而幸福地生活?
人类各种感觉有没有关键发展期
记者:您曾经长期研究文化心理学,并发表过有关审美心理学的研究报告。从心理学角度看,美感是如何形成和表现的?
彭凯平:在心理学上,通常从两个方面去研究问题,一个是生物基础,另一个是表现过程,就像美感或善恶感,都是有生物基础或先天机制的。什么时候体现,以何种方式体现,在什么环境下体现,都是它的表现过程。当然,这与它后天的发展有关系。
记者:您如何理解美感是先天的呢?
彭凯平:先天就是遗传基因会影响美感,神经细胞会对美产生反应,感官的信号会传到大脑前额叶,会对美作一个判断,这就是先天的生理反应。无论是像康德这样的哲学家还是像皮亚杰、乔姆斯基等心理学家,都相信人类有早期的先天机制。比如说,乔姆斯基提出的语言获得机制,每个人都有。不考虑先天疾病,一般来说,无论是哪国哪家的孩子,出生前都能够辨别很多语言,这种能力是先天的。但是一年之后这种语声辨别能力迅速下降,从最初能够鉴别150种语言下降到最多鉴别三四十种,甚至只鉴别他自己的语言的语声。这就是心理活动的先天性反应。
记者:美是无功利的,可以说是不大“有用”的,为什么在人类发展过程中,这种感觉没有退化掉?
彭凯平:不,美是有用的,起码有三大作用。第一大作用,美代表着一种对称,对称就是健康。第二大作用,美代表着一种快乐,正是因为健康,我们很快乐,因而生活就过得有意义、有价值。第三大作用,美是一种和谐,和谐就是让大家都喜欢,能产生共鸣。所以,美可以用来团结我们所有的人。
但很多情况下,我们觉得美没有作用,是因为这个社会不美了。比如说战争年代,保命是最重要的,可能不会考虑美。在和平年代,没有了战争,这个时候美就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了。所以不能说美无用。
记者:纵观人类发展史,人的哪些感觉发展得较好,哪些是应该发展但是还没有发展起来的?
彭凯平:“感觉”有三种不同的意思,最基础的就是感官性的感觉,即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等,这类感觉发展得比较早。一般来说,胎儿就有这种能力,比如,它能够听到妈妈的声音,有一些触觉。这类感觉是纯粹的感官系统产生的感觉。我们也常用到其他非感官系统的感觉,比如美感、耻感等,就是带有情绪色彩的感觉。还有带有哲学色彩的感觉,比如道德感、社会感、正义感等。这些哲学类的感觉一般在5岁之后才能发展起来,而且随时变化,要通过教育来培养,甚至是终身学习、终身改造的过程。
记者:这些感觉发展的关键期大概是什么时候?从教育的角度看,我们如何利用这些关键期去保持这些美好的感觉呢?
彭凯平:我觉得这是一个特别好的问题,而且也很前沿。比如人的发展的关键期这个问题,目前我们只知道语言、情绪的关键期,而其他关键期我们还不清楚。例如,美感到底什么时候出现?能不能求一个平均数来衡量个体的美感差异性?这其实是一个很尖锐的问题,也没有人来给出答案。首先是因为,怎样定义美感?至今还没有定论。其次是因为,没有大规模的数据来支持美感关键期的研究。所以,这是需要解决的两大问题。
心理学对教育学起什么作用
记者: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教育是怎么看待人的?
彭凯平:心理学是要说清楚真实的人性是什么,人的欲望是什么,人最喜欢做什么,人的认知、感情是如何产生的,又是如何影响到我们的生活的,等等。所以,心理学是对人的潜能、社会行为、认知行为等做一些科学分析,而教育学则在这个基础上提出如何通过教育手段、技术来完成对人性的塑造和影响。
记者:从您的角度来看,心理学对教育学应该起到什么样的作用?
彭凯平:我觉得有两大作用。第一个就是制约作用,就是说,教育有一个很好的理念或实践,但是心理学家认为,所有的教育实践、理念、探索都不能脱离、超越人类的心理特性。实际上就是,要把我们说的大话空话,变成具体的、可操作的实践话题。这叫作“制约”,这是心理学的一个贡献。第二个是指导作用。就是说,心理学会对教育学忽视的一些问题做一些理论指导。我个人认为,心理学针对这些问题都能够作出自己独特的贡献。
记者:从心理学的角度,您如何看待现行的学制呢?
彭凯平:我们目前的学制主要是从现代化工业的需求出发的,提倡的是统一性和一致性,无法根据每个孩子的个性需求来制定。而真正的教育应该是以学生为主,但是在这种现代化、工业化的模式指导之下,我们很难尝试以学生为中心的、个体化的大规模定制。但是将来可能会大规模定制,比如慕课教学、网络课程和可汗学院等,都是试图通过一种新的技术来进行大规模的定制,从而满足家长、孩子的个性需要。
记者:慕课等是在虚拟空间进行的。从心理学的角度出发,在培养人的各种感觉上,是不是还需要有面对面的教学?
彭凯平:一定要有面对面的接触,这是肯定的。可汗学院、慕课以及由于技术革命带来的新形式的教学,到底会给人类的教育带来什么样的影响,怎样促进人类教育的发展,尚不可知。但是,有一个基本的趋势是肯定的,那就是,教育要走大规模定制的道路,这样才能够真正改变目前我们以工业化模式培养学生的这种思路和方法。所以“到底什么时候开始学习好”,实际上是工业化时代的问题,没有固定的答案,而这恰恰可能就是教育革命的一个突破口。也许在将来,人类找到一种方法,孩子可以自己去学知识,而跟教师、社会去学非知识性的技巧、做人的道理等,而这些可能对人的成长更加重要。
教育改革应该在哪些方面着力
记者:您认为当前的教育改革应该在哪些方面着力?
彭凯平:我认为,当前教育改革最大的问题是目的性和功利性太强,缺乏对于教育的平常心。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自认为从事着非常伟大的工作,希望教育能够给孩子以正面的、积极的影响。目前的心理学研究已经发现,潜能其实早已经孕育在孩子们身上,到时间就会自然流露出来。所以我从来不认为,人才是我们培养和教育出来的,恰恰相反,人才是自己发展出来的,教育的目的是给他提供一个环境。就像种子一样,所有的基因(DNA)都在这颗种子里头,所有的可能性都在这颗种子里头,我们从事教育的人就是提供土壤、阳光和雨露,这就是教育的作用。所以教育的本质应该是为学生提供阳光和雨露。也就是说,教育应该是服务型的。
记者:如何来进行改变呢?
彭凯平:文化学家戴蒙德提出一种文化变迁的说法,就是借助外在的推动,促进社会内部的变化。还可以借助技术的力量实现社会的变化,各种技术对我们的影响也是很大的。由私塾发展到现在的大学,就是一种教育技术革命的结果。技术是不断变化的,而这些变化会改变中国文化,进而改变中国的教育。教育改革最核心的还是文化的变化,文化的影响是很大的。
记者:文化能对人的成长产生重大影响吗?
彭凯平:对,比方具体到一个学生,他所处的文化最常见的就是学校的文化。从心理学角度来看,学校的文化会影响孩子甚至包括教师的健康发展。我觉得一种好的文化可以从五个方面体现。第一个是快乐的心情,它给我们带来非常愉悦的体验。第二个是积极的、友好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它也能让我们生活更美好。第三个就是能从这种文化中找到生活的意义,知道自己活着要干什么。第四个就是要有孜孜不倦、如痴如醉从事事业的状态。失业的人之所以痛苦,不仅是没有了经济支持,更是缺失了做事的那种成就感。第五个是要有自我效能感的动机驱使,激励人相信自己能够做好,而且不断努力。
所以,要选择能够让你开心快乐幸福的学校。虽然是名校,但你总是感到压抑,受排挤、受歧视,对你来说,这所学校怎么能是好学校呢?所以积极的文化要能够提供快乐的体验,要有充满爱的人际关系,要提供让大家爱学习的气氛和环境,要让人认识学习的意义和价值,并使人沉浸到进步的状态里,驱使自己不断努力。所以,好学校的标准和美好生活的标准是一样的。
记者:您认为,什么样的老师和学生是处于良好状态的?
彭凯平:教师能够欣赏他做的工作,能从工作中得到快乐,他也从中找到了意义;而学生有进步,有好的同学关系,他就会得到快乐的体验,就会喜欢学习,喜欢他做的事情。因为我们的工作、学校就是我们的生活,所以好的生活、好的学校、好的教师和好的学生,其实都是同样的标准。
来源未注明“中国完美·体育(中国)官方网站,WANMEI SPORTS网”的资讯、文章等均为转载,本网站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来源注明“中国完美·体育(中国)官方网站,WANMEI SPORTS网”的文章,若需转载请联系管理员获得相应许可。
联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扫码关注
了解完美·体育(中国)官方网站,WANMEI SPORTS最新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