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12018245号
冬日的成都寒意正浓,来自英国牛津大学约翰格里夫医院、德国弗莱堡大学医院、荷兰依拉莫斯大学医学中心等6个欧洲医学中心的胸外科高年资主刀医生走进了四川大学华西临床医学院(华西医院)的课堂,此次他们是以学员的身份来参加华西医院胸外科主办的国际胸腔镜学习班(欧洲班)的学员,专程来成都学习刘伦旭教授全球首创的单向式胸腔镜肺叶切除术系列技术。
刘伦旭,四川大学华西临床医学院(华西医院)副院长,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FRCS,AATS会员,国家卫生计生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现担任中国医师协会胸外科医师分会副会长/微创外科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胸心血管外科分会常委/胸腔镜外科学组组长,中国抗癌协会肺癌专委会委员,中国保健医疗国际交流促进会胸外科分会副主委/ERAS学组组长,中国研究型医院协会胸外科专业委员会副主委,中国医师协会整合医学分会整合胸外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他在国内率先开展全胸腔镜肺癌根治术,在国际上创立了“单向式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在国际上第一个开展全胸腔镜下支气管肺动脉双袖式成形手术治疗中央型肺癌,创立了肺癌的“无抓持纵隔淋巴结清扫术”、创立解决胸腔镜下大出血的“吸引侧压止血技术”,及困难肺门综合处理策略。他还在西南地区首先开展了双肺移植手术。曾获中华医学科技奖一等奖,四川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等荣誉。
潜心治学:“一个优秀的医生应是医疗技术的引领者,而非追随者”
肺癌是我国癌症死因之首,传统治疗方法是进行开胸手术,由于切口大、恢复慢、并发症多等弊端,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1992年世界第一例利用胸腔镜切除肺癌的手术成功后,刘伦旭和同事们迅速学习、引进了这种手术方法,却在实践过程中发现其存在难以操作、不易止血等缺陷,几年之间实施的手术屈指可数。
作为一名临床医生,有新技术却用不了,不能给更多的病人带来福音,刘伦旭开始构思、摸索、研究胸腔镜手术的新方法、新路径。一项新技术的诞生总是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尤其是人命关天的医学技术。由于平时要正常门诊、手术、学术研讨等,所以时间对刘伦旭来讲,显得十分保贵。在那段时间里,刘伦旭每天只能睡4个小时,他要把更多的时间用在研究与应用上。
“华西医院本就是集教学、科研、临床为一体的研究型医院,胸腔镜手术的技术难度反而激发了大家的创新意识,我们攒着一股劲要去找到其中的关键问题和病理规律。”回想起当初整个团队一起奋斗的情形,刘伦旭依然难掩激动。华西医院巨大的临床工作量为刘伦旭的研究提供了丰富的案例,“华西临床医学院(华西医院)为我们的创新和研究提供了巨大的支持,大量的临床病例和强大的研究团队为我们的技术创新和临床应用提供了最好的条件,医院对创新的支持是我们勇攀高峰的强大靠山。”
通过夜以继日地研究和探索,刘伦旭逐渐摸索出了“单向式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并成功进行了临床应用。这一创举让刘伦旭和其团队声名鹊起,但他们并不止步于此,而是以微创技术为切入口,一点一点地“砍掉”胸腔镜手术中的“拦路虎”。胸腔镜“无抓持整块纵隔淋巴结清扫术”、吸引器引导电钩锐性游离技术、腔镜下大出血处理技术、困难肺癌及中央型肺癌手术等一系列新技术的相继诞生,使得一个造福患者的微创肺外科技术体系日臻完善与成熟。回顾这一路走来的科研历程,刘伦旭感慨道:“医疗技术的创新和研发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不断地去发现、探索、创新,才能找到更好的治疗方案,去解决一个又一个难题。一个优秀的医生和学者,应该是医疗技术的引领者,而不是亦步亦趋的追随者。只有不断的去发现、解决各种疑难病症,才能更好地为病人服务,为整个人类的健康服务。”
仁心行医:“希望我们的医疗技术能给更多的病人带来福音”
千辛万苦研发出的“绝招”,刘伦旭从不藏着掖着。他说:“从21世纪以来,微创手术逐渐全面化和普及化,但我们的技术是自主研发设计的,在国际上都处于领先地位。领先的技术需要让更多的人掌握,才能为更多的患者减轻病痛之苦,这才是我们进行技术创新的最大初衷和衷心期望。”抱着这一信念,刘伦旭和他的团队举办了多届华西(国际)微创胸外科手术论坛,开办了全国胸腔镜学习班和多期单向式胸腔镜肺叶切除高级培训班;在国内学术会议上进行胸腔镜手术演示上百场,多次应邀在国际学术大会上做胸腔镜肺癌手术演示。经过团队的努力,“单向式胸腔镜肺叶切除”技术在国内数百家医院得到普及应用,数万患者因此受益。
不仅如此,刘伦旭及其团队还将先进技术推向了国际舞台。2017年11月底,华西临床医学院(华西医院)胸外科主办了国际胸腔镜学习班(欧洲班),用一周时间向来自德国、英国、荷兰等国家6个欧洲医学中心的多位高年资主刀医生进行理论授课、手术演示、病例讨论等,将华西临床医学院(华西医院)胸外科的众多“独门绝技”倾囊相授。欧洲同行们无不赞叹于华西医生娴熟的手法和快速的操作。学员表示:“开胸手术可能都难达到这样的速度,实在太快了!”还有人感叹“一周时间简直不够”,期待再次来华西学习。一个“快”字,融合了无数的创新理念和技术。学员们结业时纷纷表示,会将所学带回去应用于本国实践中。看到如此热烈的反响,刘伦旭团队和华西临床医学院(华西医院)决定将欧洲班办成长期项目,并且启动北美班、非洲班项目,让更多国家的患者从中受益。
刘伦旭始终把患者放在心上,病人的健康是他不懈科研的最大动力。很多病人这样评价刘伦旭:“刘教授医德高尚、医术精湛,是一位不可多得的好医生。”有位家属带着重病的父亲从浙江飞来华西医院看病,但是没有挂上号,刘伦旭了解情况后在住院部义务为病人问诊。中午12点多,刚刚做完几场手术的刘伦旭还没来得及摘下手术帽,就急匆匆地为患者看片子诊断,还安慰父女俩说问题不大、能治好,并且帮他们开住院单、安排手术事宜。父亲手术圆满结束后,女儿感叹道:“一个仁心仁术的医生,真是病人的幸运神!”
作为“人气王”,刘伦旭常常义务延长门诊时间为没挂上号的患者看病,即使误了饭点也会详细地为病人说明病情并给出诊疗意见。患者和家属为此感动不已,有人在网上发帖说:“我是第一次看到这么高水平的医生能这样对待一个没有挂号就来就诊的病患,没有一点‘架子’,没有一点不耐烦,更多地耐心和专业。有这样的医生给病人治疗,病人就有了战胜疾病的信心。”类似这样的评价在网上比比皆是。在患者心中,从医数十年的刘伦旭真正做到了“零差评”、“全好评”。
爱心育人:“用第二课堂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
从求学到任教,华西深厚的文化底蕴、浓重的家国情怀滋养了刘伦旭,现在他也把华西的精神传递给了自己的学生。刘伦旭认为,课堂教学是传授医学知识的重要平台,同时第二课堂也是激发学生潜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手段,对于培养未来型国际化人才至关重要。因此他大力支持学院学生学术型社团的建设与发展,并亲自担任“华西胸外科创新与实践协会”的指导老师,带领协会的学生进行科研创新,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经过师生的共同努力,“华西胸外科创新与实践协会”已经发表了将近20篇SCI文章,获得多次校级奖励,其参与研发的“DeepNet肺结节人工智能项目”获得第三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全国金奖。刘伦旭也荣获“优秀创新创业导师奖”。
除了传道授业,刘伦旭还特别重视学生组织领导能力的培养。在他的鼓励下,“华西胸外科创新与实践协会”的同学们将历次得奖的奖金统一分配,设立了包括综合奖、学术奖、贡献奖、新秀奖等在内的协会奖学金制度,鼓励全体成员不断进步、追求卓越。同时协会还牵头主办了首届华西临床医学院学术型社团论坛,为整个学院所有学术性社团的发展凝心聚力,贡献智慧。据刘伦旭透露,协会还计划在2018年举行一场全国性的高校学生学术型社团交流会,为推动全国高校学术型社团的交流和建设贡献力量。在刘伦旭的指导和鼓励下,学生们不断的成长进步,而同学们的成长也更加坚定了刘伦旭推动课堂教学改革、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决心。
贴心管理:“助力健康中国建设,做国际医疗引领者,是全体华西人的追求”
医生、学者、老师、副院长,不同身份所承担的工作让刘伦旭的日程排得满满当当。“辛苦是当然的,但是我们可以通过加减法来平衡各项工作。”他认为不同方面的工作应该有机结合、相得益彰,“做一名好医生是所有工作的重要起点,临床工作为教学和科研提供了大量的研究基础,教学和科研中的创新成果又提升了我的医疗技术。长期的一线工作经验让我能更好地了解一线员工,更好地做好管理工作为大家服务。”虽然各种工作繁忙,但是刘伦旭从来都不会降低对自己的要求,他说:“每个人生阶段都有每个人生阶段最重要的事情,我们必须把这些重要的事情做好、做到极致,同时慢慢做加法着手其他事务,再做减法节省时间保证效率,各项事务间相辅相成形成合力,才能更好地完成每项工作。”
行政职务给了刘伦旭更高、更宏观的视野,去思考团队建设和行业发展,管理者的身份也更加深化了刘伦旭的家国情怀。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上提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变的论断,让刘伦旭进一步看到华西医生肩负的重任,“四川地区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非常突出,尤其是在医疗卫生领域,华西医院作为国内最好的医院之一,我们正在也将更加努力为缓解地区医疗资源不平衡,为民族边远地区民众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贡献力量。”他和同事们长期深入四川甘阿凉地区和西藏地区开展医疗精准扶贫工作,持续推进对这些地区的对口支援和医联体建设项目,长期派专家学者前去义诊和网络会诊,为贫困地区来院进修的基层医务工作者提供免费进修机会。
在刘伦旭看来,建设“健康中国”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要内容,“只有人民群众的健康有了保障,我们国家的现代化事业才会成功。”他还有许多更具体的“中国梦”:公立医院更多地践行公益性原则,为更广大的人民群众提供健康服务;在全社会构建起全周期、全覆盖的医疗保障体系……这些美好梦想的实现,离不开刘伦旭和同仁们积极创新、攻坚克难,做行业中、国际上的引领者,为人类的健康事业做出川大贡献。
来源未注明“中国完美·体育(中国)官方网站,WANMEI SPORTS网”的资讯、文章等均为转载,本网站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来源注明“中国完美·体育(中国)官方网站,WANMEI SPORTS网”的文章,若需转载请联系管理员获得相应许可。
联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扫码关注
了解完美·体育(中国)官方网站,WANMEI SPORTS最新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