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12018245号
日前,天津大学发布了2011年在职人员攻读工程硕士招生简章,详情如下:
天津大学创办于1895年10月2日,是中国近代教育史上第一所大学。学校学科优势突出、特色明显,形成了以工为主、理工结合,经、管、文、法、教育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布局,部分学科的优势领域已达到或接近国际先进水平。学校有7个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覆盖21个二级学科,8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和2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数全国排名第12位、工学类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实际数量全国排名第5位。天津大学有6个学科排名进入全国前3,排名第1的学科数和进入前3的学科数在工学领域均位居全国第2,其中化学工程与技术学科和仪器科学与技术学科位居全国第1,光学工程学科位居全国第2,建筑学、水利工程、船舶与海洋工程3个学科位居全国第3,管理科学与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等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也具有明显的学科优势,这些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所属的工程硕士领域有化学工程、制药工程、水利工程、船舶与海洋工程、工业工程、项目管理、物流工程、光学工程、仪器仪表工程、材料工程、建筑与土木工程等,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所属的工程硕士领域有机械工程、动力工程、控制工程、电子与通讯工程、集成电路等,依托国家级重点学科培养高质量工程硕士是天津大学的重要举措。
天津大学是经国务院学位办公室批准,首批获准招收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单位,根据国务院学位办《关于2011年招收在职人员攻读硕士学位工作的通知》(学位办[2011]28号)文件的有关规定,结合我校情况,特制定本招生简章。
一、培养目标和要求
工程硕士是与工学硕士同一层次不同特色的专业学位。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是与工程领域任职资格相联系的职业性学位,侧重于工程应用,以“进校不离岗”的学习方式,为工矿企业和工程建设部门,特别是为国有大中型企业培养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工程技术和工程管理人才。
1、工程硕士专业学位获得者应能较好地掌握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和方针、政策;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创业精神,积极为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
2、工程硕士专业学位获得者应掌握所从事工程领域的坚实的基础理论和宽广的专业知识;掌握解决工程问题的先进技术方法和现代技术手段,具有创新意识和独立担负工程技术或工程管理工作的能力。掌握一门外国语。
二、招生领域
工程硕士按工程领域招生,学校现有24个领域招收培养工程硕士生,其领域名称及代码如下:
1、机械工程(430102)
2、光学工程(430103)
3、仪器仪表工程(430104)
4、材料工程(430105)
5、动力工程(430107)
6、电气工程(430108)
7、电子与通信工程(430109)
8、控制工程(430111)
9、计算机技术(430112)
10、软件工程(430113)
11、建筑与土木工程[1.建筑学院(建筑)2.建工学院(土木)](430114)
12、水利工程(430115)
13、化学工程(430117)
14、船舶与海洋工程(430124)
15、环境工程(430130)
16、生物医学工程(430131)
17、车辆工程(430135)
18、制药工程(430136)
19、工业工程(430137)
20、工业设计工程(430138)
21、生物工程(430139)
22、集成电路工程(430110)
23、物流工程(430141)
24、项目管理(430140)(200名指标)
三、报考条件
具备以下条件之一的在职工程技术或工程管理人员,或在学校从事工程技术与工程管理教学的教师可以报考:
1、2008年7月31日前获得学士学位。
2、2007年7月31日前获得国民教育系列大学本科学历。
报考电子与通信工程、控制工程、计算机技术等领域的考生可不受年限的限制,入学前未达到上述年限要求而被录取为工程硕士生的,需在修完研究生课程并从事工程实践两年以上,结合工程任务完成学位论文(设计),方可进行硕士学位论文(设计)答辩。
报考集成电路工程、软件工程领域的考生可不受年限的限制,被录取为工程硕士生的,在修完研究生课程并结合集成电路工程或软件工程任务完成学位论文(设计)后,方可进行硕士学位论文(设计)答辩。
四、报名方法:采取网上报名与现场确认相结合的方式:
网上报名工作启用全国统一报名平台。考生在7月1日至14日期间登录“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信息网”(以下简称“学位网”,http://www.chinadegrees.cn),按要求提交报名信息和上传本人电子照片。考生网上报名成功后,打印报名系统生成的《2011年在职人员攻读硕士学位报名登记表》,在7月15日至18日期间到各省级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主管部门指定的现场确认点缴纳报名费、验证、确认报名信息。
天津市现场报名地点在天津外国语大学(河西区马场道117号)健苑。
现场确认时,考生须持规定的身份证件(第二代居民身份证或护照)至现场确认点,由工作人员核验,通过第二代居民身份证鉴别仪验证报名信息,并拷贝第二代居民身份证内数码照片文件(持护照者除外),本人在报名系统打印生成的《2011年在职人员攻读硕士学位报名登记表》上签字确认。报名信息一经签字确认,一律不得更改。
考生可选择在天津市参加考试,也可在考生工作单位所在地指定地点报名考试。
10月15日后,考生可在学位网下载准考证。
五、考试方式
1、第一阶段考试:所有考生参加国家统一组织的硕士专业学位入学资格考试(英文名称为GraduateCandidateTest,简称“GCT”),主要测试考生的综合素质。考生的“GCT”成绩有效期为一年,考生当年只可选择1个培养单位报考。学校根据情况自行确定报考本校工程硕士的“GCT”的录取分数线。国家统一考试日期为2010年10月30日上午,具体科目的考试时间以准考证为准。
“GCT”考试包括四部分内容:语言表达能力测试、数学基础能力测试、逻辑推理能力测试和外语运用能力测试。“GCT”试卷满分400分,每部分各占100分。每部分45分钟,总计3个小时。“GCT”命题依据《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入学资格考试指南》(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出版)。考前辅导资料;全国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组编的《2011年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资格考试——GCT考前辅导教程》,全套教程包含英语、数学、逻辑、语文,共四本。
2、第二阶段考试:考生参加由天津大学自行组织的专业考试和相关测试(以下简称复试)。复试包括笔试和面试两部分,复试着重考核考生在本领域掌握的专业知识,从事工程技术或工程管理工作的潜在素质、岗位经历和业绩。为便于考生集中精力做好“GCT”考试复习,专业考试和相关测试时间在“GCT”考试后进行。复试报名需登陆天津大学硕士专业学位招生网http://zyb.tju.edu.cn),网上报名时间为11月18日至12月12日,考试时间定于12月18日(星期日)上午。
参加第二阶段复试报名考生,在完成网上报名后需下载《2011年参加在职人员攻读硕士学位第二阶段考试的考生情况登记表》,填好后在面试时交面试老师。除在校本部设立考场外,在考生比较集中的合作单位或地区分别设立考点。考生根据本人“GCT”考试情况,自行决定是否参加考试。专业考试和相关测试成绩当年有效。各工程领域的专业考试科目详见附件。申请由外校转入我校的考生(限报考天津市院校的考生),均须登录本校网站报名,并提供相应的证明材料,按照规定进行资格审查和参加相应的考试。
六、资格审查
资格审查时间与复试时间相同。考试成绩发布后,通过学校公布的复试分数线的考生登录“学位网”(http://www.chinadegrees.cn)下载本人《2011年在职人员攻读硕士学位资格审查表》(要求一式三份),本人签名后将该表交所在单位人事部门(或档案管理部门,下同),核准表中内容、填写推荐意见,并在电子照片上加盖公章,然后按要求将《2011年在职人员攻读硕士学位全国联考资格审查表》一式三份、相关学历证书、学位证书和身份证的原件和三证的复印件一份装入档案袋,写上本人的姓名后交面试组负责人验证。经审验后,所有证书原件退还考生本人,复印件交学校存档。如考生持境外学历、学位报考,资格审查时须提交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出具的认证报告。由考生根据成绩自行决定是否进行资格审查,未到校进行资格审查的视为自动放弃。
届时每位考生在报名期间先由考生对照报考条件进行资格自审,确实符合报考资格者进行网上报名。如果因不满足相关条件或提供虚假信息不能被学校录取者,责任由考生自负。
七、录取
录取分数线和录取人数由学校自行确定。资格审查合格的考生,学校根据入学考试成绩,择优录取。录取具有国民教育系列大学本科毕业学历但未获得学士学位的人数,不超过本校当年录取总人数的10%。入学前,学校将与被录取者就在学期间有关培养、学费等事宜签订相应的协议。
八、培养与管理
工程硕士研究生按学校制定的工程硕士培养方案进行培养。本市考生和外地合作单位团体办学的,一般为脱产或半脱产学习方式。外地考生个人报名的,采用阶段性到校集中上课的方式,具体开课日期由学校确定。
被录取为本校工程硕士研究生者,完成课程学习、各科成绩合格,可转入论文工作阶段。工程硕士一般应结合企业的实际问题在企业进行论文研究工作。每位研究生都要有两名具有高级职称的导师联合指导其论文工作,其中一名来自企业,一名由本校选派。工程硕士学位论文必须在导师指导下由研究生独立完成。通过论文答辩,并经过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审议通过后,可授予工程硕士专业学位。完成整个工程硕士的课程学习和论文工作的时间一般为2-4年。
来源未注明“中国完美·体育(中国)官方网站,WANMEI SPORTS网”的资讯、文章等均为转载,本网站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来源注明“中国完美·体育(中国)官方网站,WANMEI SPORTS网”的文章,若需转载请联系管理员获得相应许可。
联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扫码关注
了解完美·体育(中国)官方网站,WANMEI SPORTS最新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