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12018245号
浙江传媒学院2017年研究生招生专业方向简介
招生专业:新闻与传播 学校代码:11647 专业代码:055200
序号
|
专业方向
|
所属单位
|
专业方向介绍
|
1
|
广播电视新闻学
|
新闻与传播学院
|
广播电视新闻学方向依托与浙江省一流学科新闻传播学,致力于培养具有现代传播理念与国际化视野,有较强的专业能力和职业素养,深刻了解中国国情,能够创造性地从事广播电视新闻工作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
本方向的人才培养注重两个方面的素质:一是着重培养学生养成科学的新闻理念,通过加强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教育,使学生具备过硬的政治素质和政策理论水平。二是重视学生广播电视实践能力的训练,在课堂内引入实践环节,充分发挥校内实训基地的作用。在实践中发挥业界导师的作用,安排学生进入主流媒体实习,强化训练学生的新闻采编能力。 本方向采用学校与业界共同培养的模式,先后与中央电视台、香港凤凰卫视、香港卫视、湖南广电集团、浙江广电集团、河南广电集团、亚洲电视集团等建立了紧密型合作关系。师资队伍强大,除学院专职导师外,还从中央及地方媒体聘请了一批业界专家担任兼职导师。实践基地包括国家级和省级媒体,与主流媒体紧密合作,为学生深入媒体一线进行观摩、考察、实习提供了便利条件。 本方向学生有机会去美国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台湾世新大学等交换学习。 |
2
|
新媒体传播
|
新闻与传播学院
|
新媒体传播方向致力于培养具有新媒体传播理念与国际化视野,有较强的专业能力和职业素养,深刻了解中国国情,能够创造性地从事新媒体传播工作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
本方向的人才培养注重两个方面的素质:一是着重培养学生养成科学的传播理念,在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的基础上,使学生具备过硬的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修养。二是重视学生新媒体方面实践能力的训练,在课堂内引入案例教学,充分发挥校内实训基地的作用。在实践中发挥业界导师的作用,安排学生进入不同类型的新兴媒体实习,强化训练学生的传播与策划能力。 本方向要求学生具有以下素质及能力:第一,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坚持党性原则,具有国家意识、社会责任感和职业道德。第二,具有全球视野和战略性思维,了解新媒体传播规律,在深刻认识国情的基础上,正确辨析新媒体发展趋势,能够将新闻理论与新媒体实践有机对接。第三,系统掌握新闻传播学的基础理论与专业知识,具备新闻敏感与创新能力,熟练掌握新媒体技术。第四,具有较丰厚的人文素养和知识积累,具有危机传播的快速反应能力,在突发事件的报道中做到抢占先机,准确报道。 本方向旨在培养互联网视听节目、IPTV、手机电视、视听点播、公共视听载体等新媒介业态人才。该方向毕业生的就业面将突破以往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介领域,更多的向网站等新兴媒介平台倾斜,不仅具备了一定的传统媒体动手能力,包括摄像、编辑等操作能力,同时具备新媒体的采编能力。本方向采用学校与业界共同培养的模式。师资队伍强大,除学院专职导师外,还从各种新兴媒体聘请了一批业界专家担任兼职导师。实践基地包括校内的华数实训基地和网络舆情研究中心,实现了产学研的一体化;校外的多家新兴媒体设立了教学实习基地,可以为学生提供高水平的实践和研究平台。 本方向学生有机会去美国密苏里新闻学院、台湾世新大学等交换学习。 |
3
|
新闻与媒体管理
|
管理学院
|
新闻与媒体管理方向依托浙江省一流学科新闻传播学,学院创办了浙江省第一个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并获评浙江省优势特色专业。设有浙江省唯一的省级文化产业管理人才培养模式实验区,浙江省唯一的省级传播与文化产业创新团队,第一个省级文化产业发展研究中心。本方向师资力量雄厚,研究水平处于所在领域前列。主持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科基金,统编国家规划教材。建有中央财政、省财政支持的6个高水平专业实验室,是华东地区在文化与传媒管理人才培养实验设备投入较多的院校之一。
本方向主要研究大众传媒经营管理活动及其规律,重点包括媒介发展战略、媒介产业政策与产业规划、媒介策划、媒介品牌、媒介营销等多个方面。依托长期形成的与各类品牌的有效合作,研究具有学科前沿性、专业贴近性和内容实用性的特点。作为新兴交叉型学科,研究体现新闻传播学与管理学、经济学的交叉融合。 本方向培养具备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质和职业道德素养,具有现代新闻传播理念与国际化视野,深入了解中国基本国情,熟练掌握新闻传播技能与方法的高层次、应用型媒介经营管理专门人才。本研究方向突出实践导向,着重提升媒介经营管理实务能力和创造性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要求学生在系统掌握媒介经营管理基本原理的基础上,深入传媒一线参与实践,强化与传媒产业发展需要相结合,与传媒学科理论发展相联系。 本方向为媒介产业培养应用与研究并重型人才,硕士生应具有较强的理论研究能力和行业实践能力。毕业生可以成为传媒产业专业性经营管理的应用型人才、政府和行业主管部门高层次媒介管理的管理型人才、大中型企业的文化传播与经营管理人才,也可以成为高校和科研机构教学与科研的研究型人才。本方向积极实施双导师制(学校导师+业界导师),注重联系业界资源进行实践教学,开展行业专业实践,培养适应行业需求的高层次人才。学院与众多单位建立了高质量的教学实习基地。本方向学生有机会去境外多所大学交换学习。 |
4
|
播音与主持业务
|
播音主持艺术学院
|
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开设于1984年,我校是全国第二个开办此专业的院校。2008年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获批国家教育部高等教育质量工程“国家级一类特色专业”建设点,2012年获批浙江省首批优势专业。在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浙江省政府、浙江省教育厅的关怀、领导下,办学三十多年来,浙江传媒学院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在专业建设诸多方面不断改革并取得显著成效,因其办学特色鲜明、人才社会影响力大而在全国同类专业中跻身领先地位,被社会广泛赞誉为“北有北广,南有浙广”。2012年浙江传媒学院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点面向社会招生,播音与主持业务成为其重要的一个专业方向,主要归属我校播音主持艺术学院建设。
本专业方向培养的是掌握新闻传播学、艺术学、中国语言文学、中国播音学等相关学科领域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具有较强的播音主持作品的创作能力,能在各级各类广播电台、电视台、新媒体、大专院校及相关单位从事播音主持专业教学及与语言传播相关工作的高层次复合型应用型专门人才。本方向培养的学生具备良好的新闻素养,具有宽广的学术视野,并对播音主持艺术具一定的研究能力。 本专业方向具有一支高职称、高学历、双师型的教学队伍,一批在业界和学科领域享有较高专业、学术地位的客座教授参与教学与指导。他们中有著名播音艺术家方明、铁城,中央电视台著名主持人敬一丹、白岩松、李瑞英、海霞、鲁健等。在教学中注重夯实理论,强化实践。学院为每位学生配备理论及实践双导师,充分利用丰富的媒体资源,积极发挥各级广电媒体、各类文化传播公司等40多家教学实践基地的作用,最大限度地为学生创作、创新实践提供条件与平台,做到人才培养与一线紧密对接。 |
5
|
广告与品牌传播
|
文化创意学院
|
广告与品牌传播方向依托浙江省一流学科新闻传播学和省级特色优势专业网络与新媒体专业,致力于培养有着国际化视野和具有较强的广告传播及新媒体运用能力的未来广告及媒介等相关行业的高级从业人员。本专业方向依托传媒学院的媒介传播特色,发挥媒介融合传播优势,整合公关、广告、新媒体等多方研究与实践力量,打造适应新媒体不断涌现的环境及广告传播变化新趋势下的高层次应用型创意、策划及创作人才。
本方向要求学生具有良好的政治素养和较高的政策水平,拥有扎实的广告与品牌传播理论基础,熟悉传统媒体以及新媒体传播特点,具有较强的创意思维能力及新媒体运用能力。指导学生建立复合型知识结构,鼓励学生发现新问题,尝试新方法,提出新观点,为专业硕士培养创造学术表现和专业表现的机会。学生在校期间,在新闻传播学的专业课程学习基础上,强化“广告媒介策略与执行”、“新媒体广告”、“品牌传播实务”、“公关策划实务”、“影视广告创作”等专业课程的学习与训练,实现专业理论与方法论的系统化,精确把握知识与经验,锻炼实践动手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和广告与品牌传播专项技能,深入探讨新营销环境下广告形式的创新及与其他传播形式的融合。学生毕业后可进入传统媒体以及新媒体、广告公司以及企事业单位从事广告策略制定、公关策划、品牌塑造与传播、影视广告创作及新媒体广告创意等方面的工作。 该方向实施双导师制(学校导师+行业特聘导师),注重联系业界资源进行实践教学,引领学生在校期间参与有目标的行业实践,通过严格的从业训练,培养适应行业需求的高层次创意人才。2016年,学院与思美传媒签约成立思美-文创广告与品牌传播研究中心,为硕士生的实践教育又提供了一个崭新的平台。 |
6
|
媒体话语与传播
|
话语与传播研究中心
|
媒体话语与传播专业依托浙江省一流学科新闻传播学,是一个新兴的跨学科领域。本方向培养的是在新闻传播学、语言学、文学、社会学或政治学等相关学科领域有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具有跨媒体、跨学科、跨文化的思维,具备良好的文本分析和文化叙述的能力,既可以到高校和科研机构从事教学与科研,也可以到大众传媒、公共沟通等领域从事实践工作的高级复合型人才。方向主干课程包含了批判性话语分析,语料库,文化学等多种人文和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具有国际前沿的学术视野。
本专业方向具有一支高职称、高学历的教师队伍,均为海内外名校博士毕业,多为学科带头人、优秀教师或各级人才项目入选人,有较高的学术影响力。本中心与英国杜伦大学、全球中国比较研究中心(伦敦)、全球中国出版社(伦敦)等海外高校与机构有合作关系,最大限度地为学生拓展国际视野,提高学术能力和业务水平提供条件与舞台。 |
来源未注明“中国完美·体育(中国)官方网站,WANMEI SPORTS网”的资讯、文章等均为转载,本网站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来源注明“中国完美·体育(中国)官方网站,WANMEI SPORTS网”的文章,若需转载请联系管理员获得相应许可。
联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扫码关注
了解完美·体育(中国)官方网站,WANMEI SPORTS最新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