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12018245号
一.学院概况
重庆大学汽车工程学院,始建于1940年的重庆大学机械科自动车组。1950年在苏联专家协助下成立汽车专业,1952年贵州大学、西康技专等学校的汽车相关的科系调整并入重庆大学汽车专业,汽车专业进一步壮大,为国家汽车工业起步培养了急需人才。1976年,为满足国家汽车工业人才急需,恢复成立汽车教研室,举办了多期汽车短训班,1978年开始招收汽车专业本科学生。1989年成立重庆大学汽车工程系,下设汽车底盘设计试验和汽车车身设计两个本科专业方向,1990年设立汽车运用工程专科,1993年增设热力发动机本科专业。1994年,重庆大学成立汽车工程学院。1998年重庆大学进行了院系重大调整,机械类大学科合并,汽车工程学院并入新的机械工程学院,下设汽车工程系。2014年,为满足国家和重庆汽车产业发展对各层次创新人才培养的需要,重庆大学整合机械学院汽车工程系、机械传动国家重点实验室等相关汽车领域资源重新恢复组建汽车工程学院。
专业设置:汽车工程学院设有车辆工程本科专业,设置汽车设计制造与试验、汽车电子、汽车发动机3个专业方向,“车辆工程”本科专业是国家特色专业。拥有“车辆工程”博士学位点、“车辆工程”和“动力机械及工程”硕士学位点,“车辆工程领域”工程硕士学位点,“车辆工程”学科为国家重点学科。
师资力量:学院现有教职工60余人,其中教授21人,副教授14人,教师中博士生导师21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专家1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1人,重庆市两江学者1人,重庆大学百人计划引进人才1人。90%教师有留学美国、日本等海外经历。
学科实力:汽车工程学院以“2011计划”--重庆市自主品牌汽车协同创新中心、机械传动国家重点实验室,拥有国家重点学科1个、博士后流动站1个(共建)、博士点1个、硕士学位授权点2个,是学校“211工程”重点建设学科和“985工程”创新平台重点建设的研究基地。
人才培养:现有在校学生890人,其中博士生50人,硕士生240人,本科生600人。学院所有实验室和基地全面向本科生开放,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申请进入相关实验室或科研团队,学院根据项目需要分配导师,并提供相应的设备和场地。此外,学校和学院有一批创新实践项目资助本科生的创新设计,如: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SRTP),大学生方程式赛车、机械创新设计大赛、汽车创新实践班等。通过这些实践项目,学生提高了解决问题、创新设计、团队协作和工程应用等方面的能力。
合作与交流:学院积极开展各类学术交流活动,先后同美、英、德、新加坡等国以及我国港台地区的高等院校如美国密西根大学、西北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等知名高校开展了院际合作交流、学术讲座、学生交换等,促进了学科、科研和人才的国际化。
汽车工程研究型人才培养实验班——学院成立了汽车工程研究型人才培养实验班,每年从大二学生中选拔出成绩较好、英语水平较高的学生(约15人左右)组成高水平研究型实验班,研究生推免保送向实验班倾斜,培养与国际接轨的高水平创新型研究人才。
二.考试科目
1.初试科目:825机械设计基础(含机械原理)
2.复试科目:面试+笔试
①面试:英语口语能力测试、本专业相关综合知识及综合能力;
②笔试:专业基础课占60%(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电工学、工程材料),专业方向课占40%(共设机械制造技术基础、控制工程、汽车构造、热工基础四门专业方向课,考生可以任选其中一门)。
3.同等学力等加试:①理论力学②材料力学;
4.参考书目:
①初试参考书目:“机械设计基础”参考书目:申永胜主编《机械原理》,清华大学出版社;濮良贵主编《机械设计》,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
②复试参考书目:“理论力学”参考书目:《理论力学》,第三版,高等教育出版社;《理论力学》,第7版,高等教育出版社。“材料力学”参考书目:《材料力学》,第5版,高等教育出版社;《材料力学》,陈天福、冯贤贵主编,重庆大学出版社。“电工学”参考书目:《电工学1-电路与电子技术》,侯世英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4.“工程材料”参考书目:《工程材料》,刘天模、徐幸梓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机械制造技术基础”参考书目:刘英、袁绩乾主编《机械制造技术基础(第2版)》,机械工业出版社。“控制工程”参考书目:杨叔子、杨克冲、吴波等.《机械工程控制基础(第6版)》,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汽车构造”参考书目:《汽车构造》,陈家瑞主编,人民交通出版社上下册5版。《热工基础》(第二版),张学学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③同等学力等加试参考书目:“理论力学”参考书目:《理论力学》,第三版,高等教育出版社;《理论力学》,第7版,高等教育出版社。“材料力学”参考书目:《材料力学》,第5版,高等教育出版社;《材料力学》,陈天福、冯贤贵主编,重庆大学出版社。
三.研究方向
01车辆系统动力学与控制
02车辆结构分析和计算机辅助设计
03车辆动力传动及其综合控制
04新能源汽车
05汽车振动噪声控制
06汽车安全理论与技术
07汽车发动机工作过程及其控制
08汽车电子与智能化
09特种车辆
来源未注明“中国完美·体育(中国)官方网站,WANMEI SPORTS网”的资讯、文章等均为转载,本网站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来源注明“中国完美·体育(中国)官方网站,WANMEI SPORTS网”的文章,若需转载请联系管理员获得相应许可。
联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扫码关注
了解完美·体育(中国)官方网站,WANMEI SPORTS最新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