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12018245号
第三章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和基本经验
一、单项选择题Ⅰ:下列每题的选项中,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
1.毛泽东在1939年指出,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要解决好的三个基本问题是:
A.武装斗争、土地革命、根据地建设
B.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
C.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
D.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自我批评
2.毛泽东总结中国革命经验,提出民主革命三大法宝的著作是:
A.《<共产党人>发刊词》
B.《新民主主义论》
C.《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
D.《论联合政府》
[命题分析]这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和《<共产党人>发刊词》。考试大
1939年10月,毛泽东在《<共产党人>发刊词》这篇文章中回顾了中国共产党走过的十八年革命历程,提出了关于中国革命三个主要法宝的著名论断。毛泽东指出:“十八年的经验,已使我们懂得: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个法宝,三个主要的法宝。这是中国共产党的伟大成绩,也是中国革命的伟大成绩。”毛泽东同时指出,“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建立或被迫分裂革命的民族统一战线和主要的革命形式是武装斗争,这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过程中的两个基本特点;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是中国革命的两个基本武器,而党的组织是掌握这两个武器对敌冲锋陷阵的英勇战士。”毛泽东这些论述深刻而形象地点明了新民主主义革命中三个基本问题: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和党的建设。只有正确理解这三个问题及其相互关系,才能真正地理解中国革命。
第1题中选项A是武装割据的内容,选项C是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选项D是中国共产党的三大优良作风。因此,第1题的正确答案是B选项。第2题的正确答案是A选项。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217页;《大纲解析》第155页。
3.在新民主主义革命中,无产阶级政党的基本策略路线是:
A.统一战线
B.分清敌友
C.革命军队的创建
D.党的建设
[命题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统一战线。
统一战线是无产阶级政党的基本策略路线,无论是资本主义国家的无产阶级革命,还是殖民地国家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民主革命,无一例外地都需要正确解决这一关系革命成败的关键问题。只有对社会各阶级、各阶层和各种政治派别进行科学地分析,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才能建立广泛的统一战线。
统一战线是中国革命进程中的一个基本特点,是中国革命的又一个主要的法宝。毛泽东指出:如果中国共产党没有正确的统一战线政策,不能正确地处理各个阶级的关系,以达到团结和壮大自己和瓦解敌人的目的,那么革命就不可能胜利,甚至可能遭到失败。毛泽东把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看做是“革命的根本政策”、党的“最基本的政治纲领”。在国内,在工人阶级的领导下,结成国内统一战线,并由此发展到建立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在国外,联合世界上以平等待我的民族和各国人民,结成国际统一战线,这就是中国人民已经取得的主要的和基本的纲领。
分清敌友是中国革命的首要问题,只有分清敌友,才能团结真正的朋友以攻击真正的敌人。革命军队的创建是无产阶级政党进行革命的重要保障,党的建设是革命取胜的组织保障。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选项。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223页;《大纲解析》第159页。
4.中国革命的特点和优点是:
A.它是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革命
B.它的目标是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
C.它以反帝反封建作为两大革命任务
D.它是以武装的革命反对武装的反革命
5.斯大林指出,中国革命的特点就是武装的革命反对武装的反革命,这是因为:
A.中国革命的敌人是强大的,在城市占优势,而在广大的农村比较薄弱
B.中国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内部没有民主制度,外部没有民族独立
C.中国的民主革命实质是农民革命和农民战争,农民是革命的主力军
D.中国经济以地方性农业经济为主,便于在农村实行“工农武装割据”
6.中国革命斗争的主要的﹑长期的形式是:
A.罢工斗争
B.议会斗争
C.地下斗争
D.武装斗争
[命题分析]这三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武装斗争是中国革命主要的、长期的形式。
斯大林指出:“在中国,是武装的革命反对武装的反革命。这是中国革命的特点之一,也是中国革命的优点之一。”这一论断表明,中国革命必须以长期的武装斗争为主要形式。
第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特殊国情决定了中国革命只能以长期的武装斗争为主要形式。近代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在内部没有民主制度而受封建制度的压迫,在外部没有民族独立而受帝国主义压迫;因此,中国革命无议会可以利用,无组织工人举行罢工的合法权利。这种特殊的国情决定了中国共产党应当一开始就掌握革命武装,进行长期的武装斗争。
第二,中国革命的敌人是异常强大的,也是异常凶狠的,这就决定了中国革命必须以长期的武装斗争为主要形式。首先,中国的反动统治阶级,凭借强大的反革命武装对中国革命进行异常残酷的镇压和独裁统治。其次,武装斗争是中国革命的优点,是党在领导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大法宝之一。毛泽东强调:在中国,离开了武装斗争就没有无产阶级和共产党的地位,就不能完成任何的革命任务。
第三,中国革命武装斗争的长期性。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帝国主义和国内各派军阀之间的矛盾,国内反动统治集团之间的矛盾,敌人的强大和人民军队的相对弱小,以及中国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状态,规定了中国革命的武装斗争必须经历一个长期而曲折的过程。革命力量只有在长时间内才能聚集和锻炼成一个足以战胜敌人的力量,在长时期内磨炼和发挥自己的顽强性,才能坚持自己的阵地和夺取敌人的阵地。
第四,中国革命以长期的武装斗争为主要形式,但同时需要其他的斗争形式作为补充。开展其他各种非武装的斗争形式(诸如工人运动、农民运动、青年运动、学生运动、妇女运动以及思想政治战线的各种斗争,等等),也是非常必要的。这些非武装斗争的形式要围绕着武装斗争,而不能脱离武装斗争;反之,没有其他各种形式的革命斗争的配合与支持,武装斗争也难以取得最后的胜利。解放战争时期,在共产党领导下的国民党统治区形成的以学生为主,包括各阶级、阶层人民参加的大规模爱国民主运动,有力地支援了人民解放战争,成为中国革命的第二条战线。
因此,第4题的正确答案是D选项,第5题的正确答案是B选项,第6题的正确答案是D选项。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218页;《大纲解析》第156页。
7.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理论成为全党的指导思想,是在:
A.八七会议后
B.古田会议后
C.中共六大后
D.遵义会议后
[命题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遵义会议。
20世纪20年代后期和30年代的初期,在中国共产党内盛行着一种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把俄国革命经验神圣化的错误倾向,特别是王明的“左”倾冒险主义,顽固地坚持“城市中心论”,反对毛泽东“以乡村为中心”、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理论,排斥了毛泽东在中央革命根据地党和红军的领导职务,导致了第五次反“围剿”斗争的失败,红军被迫转移,损失严重。1935年1月,遵义会议的召开,结束了王明“左”倾冒险主义在党内长达四年之久的统治,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新中央的正确领导,从而使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思想在全党的贯彻有了保证。遵义会议后,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成为全党的指导思想。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D选项。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220页;《大纲解析》第158页。
8.毛泽东提出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转移到城市,在城市工作中以发展生产力为中心工作是在:
A.《在中国共产党第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二次会议上的报告》
B.《为争取国家财政经济状况的基本好转而斗争》
C.中共七大
D.洛川会议
9.毛泽东指出“从现在起,开始了由城市到乡村,由城市领导乡村的时期”是在:
A.遵义会议
B.晋绥干部会议
C.七届二中全会
D.八届六中全会
[命题分析]这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在中国共产党第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报告》的内容。
在全国革命胜利前夕的1949年5月,中国共产党召开了极其重要的七届二中全会,毛泽东主持会议并作了《在中国共产党第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报告》,报告不仅制定了迅速夺取全国胜利的各项政策,而且确立了革命胜利后建设人民民主专政新国家的蓝图,并为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的转变指明了道路,在政治、思想、理论上作了准备。会议的主要内容有:
第一,会议提出了促进革命迅速取得全国胜利和组织这个胜利的各项方针,还根据形势的发展提出人民解放军永远是一支战斗队,同时又是一支工作队。在一定的条件下主要担负工作队的任务。毛泽东指出,“从一九二七年到现在,我们的工作重点是在乡村,在乡村聚集力量,用乡村包围城市,然后取得城市。采取这样一种工作方式的时期现在已经完结。从现在起,开始了由城市到乡村并由城市领导乡村的时期。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转移到了城市。”这表明在全国胜利的局面下,党的工作重心必须由乡村转到城市,必须把恢复和发展生产作为党的中心任务。
第二,指出了中国由农业国变为工业国,由新民主主义社会转变为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指明了中国由农业国变为工业国,由新民主主义社会转变为社会主义社会的总任务和主要途径。毛泽东指出:“在革命胜利以后,迅速地恢复和发展生产,对付国外的帝国主义,使中国稳步地由农业国变为工业国,把中国建设成为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这就是党在由新民主义社会转变为社会主义社会的总任务。阐述了革命在全国胜利后所面临的基本矛盾和党在全国胜利后在政治、经济、外交方面所采取的基本政策。特别着重分析了当时中国的五种经济成分的发展状况和党必须采取的正确政策。
第三,毛泽东估计了中国人民民主革命胜利后国内外的阶级斗争的新形势,及时地向全党发出警告资产阶级的“糖衣炮弹”将成为对于无产阶级的主要危险。号召全党务必继续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继续保持艰苦朴素的作风。因此,第8正确答案是A选项,第9题的正确答案是C选项。
[教材链接]相关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233页;《大纲解析》第167页。
10.中国共产党进入创建红军和根据地的新时期的标志是:
A.中共中央“八七”会议的召开
B.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广州起义
C.遵义会议确立毛泽东为代表的新的党中央领导
D.古田会议
[命题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中国共产党早期举行的三大起义。
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工作重心在城市,主要开展合法的罢工、游行等活动,对农民问题、军队建设问题不是很重视。随着国民革命运动的发展,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已经开始意识到农民和军队问题的重要性。在大革命失败后,为了挽救革命,中国共产党举行了三次大的武装起义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和广州起义,三大起义都失败了,但起义的剩余部队在毛泽东、朱德、邓小平、贺龙等人的带领下转入农村,分别在湘、鄂、赣等地建立了红色政权,中国共产党自己的军队——红军也逐步获得发展,中国革命进入新的时期。
中共中央“八七”会议的召开是中国共产党确立武装斗争和土地革命的开始,遵义会议是结束以王明为代表的“左”倾路线在党中央的领导和确立毛泽东为代表的新的党中央领导的开始,古田会议是解决了在农村环境中如何建设党和新型人民军队的问题。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B选项。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218页;《大纲解析》第156页。
11.“一国之内,在四周白色政权的包围中,有一小块或若干小块红色政权的区域长期地存在,这是世界各国从来没有的事。这种奇事的发生,有其独特的原因。”这种独特的原因指的是:
A.近代中国社会矛盾错综复杂
B.近代中国社会矛盾极其尖锐
C.近代中国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D.统治阶级内部不团结
12.中国红色政权能够存在和发展的根本原因是:
A.革命形势的不断高涨
B.中国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C.近代中国社会矛盾的尖锐化
D.相当力量正式红军的存在
[命题分析]这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中国红色政权能够存在和发展的根本原因。
11题的引文出自《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毛泽东在这篇文章中分析了原因,指出,第一,半殖民地半封建中国的经济发展的极端不平衡,造成微弱的资本主义经济和严重的半封建经济同时存在,近代的若干工商业城市和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为主体的广大农村同时存在的状况,形成了近代中国的特殊的城市与乡村的关系,农村对城市的依赖很小,可以脱离城市而相对独立的存在;第二,中国的政治发展不平衡。地方性的农业经济占着主导地位,中国没有形成统一的资本主义经济。这种经济基础造成了政治上的大小封建军阀割据的局面。同时,中国不是某个帝国主义国家直接统治的殖民地,而是许多个帝国主义国家间接统治的半殖民地。不同帝国主义国家支持的各派军阀相互间进行着持续不断的纷争。中国统治集团内部不统一,存在矛盾和冲突。由于近代中国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使一小块或若干小块的共产党领导的红色区域,能够在四周白色政权的包围中发生和坚持下来。因此,第11题的正确答案是C选项,12题的正确答案是B选项。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220页;《大纲解析》第157页。
13.毛泽东指出:半殖民地中国在无产阶级领导之下的农民斗争的最高形式是:
A.反对帝国主义的武装斗争
B.抗捐抗税、打倒土豪劣绅
C.红军、游击队和红色区域的建立和发展
D.打倒土豪劣绅,一切权力归农会
[命题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工农武装割据”在中国革命中的地位和作用。
毛泽东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中指出:“工农武装割据”“是半殖民地中国在无产阶级领导之下的农民斗争的最高形式,和半殖民地农民斗争发展的必然结果;并且无疑义地是促进全国革命高潮的最重要因素。”说明了工农武装割据在中国革命中具有重要的地位。毛泽东明确指出:那种全国范围的、包括一切地方的、先争取群众后建立政权的理论,是于中国革命的实情不适合的,而有根据地的,有计划地建设政权的,深入土地革命的,扩大人民武装的路线,无疑义地是正确的。这些论述有力地反驳了坚持城市中心论的教条主义的错误思想。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C选项。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221页;《大纲解析》第157页。
14.在创建农村革命根据地时期,毛泽东总结井冈山革命斗争的经验,提出的“工农武装割据”的基本思想包括:
A.武装斗争、土地革命、根据地建设
B.武装斗争、统一战线、党的建设
C.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
D.游击战争、红色政权、革命中心的团结
15.毛泽东在《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一文中指出:虽有很好的工农群众,若没有相当力量的正式武装,便决然不能造成割据局面,更不能造成长期的和日益发展的割据局面。这里的“割据”指的是:
A.武装斗争、群众路线
B.武装斗争、土地革命、根据地建设
C.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
D.游击战争、红色政权、根据地建设
[命题分析]这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工农武装割据”的内容。
“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即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以土地革命为基本内容,以武装斗争为主要形式,以农村革命根据地为战略阵地的三者密切结合的思想。土地革命、武装斗争和农村根据地建设三者相辅相成、紧密联系。土地革命、武装斗争和根据地建设,既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重要内容和主要形式,也是农村包围城市革命道路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一,土地革命是“工农武装割据”的基本内容。只有进行土地革命,消灭封建土地所有制,才能使农民得到看得见的物质利益,才能广泛动员和组织占人口绝大多数的农民群众参加武装斗争,巩固和扩大农村革命根据地。
第二,武装斗争是“工农武装割据”的主要斗争形式。武装斗争是中国革命的主要形式。只有建立一支强大的革命武装,才能有效地开展土地革命,保卫和巩固农村的革命根据地。
第三,农村根据地是“工农武装割据”的战略阵地。只有建设巩固的农村革命根据地,才能使土地革命有坚实的基础,武装斗争才有可靠的依托。没有根据地,武装斗争就成为流寇式的武装,是不能持久的;没有根据地,土地革命也无法进行。因此,第14题正确答案是A选项,第15题的正确答案是B选项。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221页;《大纲解析》第157页。
16.“工农割据”的中心内容是:
A.武装斗争
B.土地革命
C.革命根据地的建设
D.党的领导
[命题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工农武装割据”。
“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以土地革命为基本内容,以武装斗争为主要形式,以农村革命根据地为战略阵地的三者密切结合,它是实现农村包围城市的必由之路。考试大
土地革命是“工农武装割据”的中心内容。只有实行土地革命,才有可能把农民主力军充分发动起来,摧毁帝国主义和封建地主阶级反动统治的基础,红军和红军战争才能得到广大农民支持,根据地才能得到巩固和发展。武装斗争是“工农武装割据”的主要斗争形式。所谓割据,必须是武装的。不建立强大的红军和没有红军战争的胜利,土地革命就没有保障,农村革命根据地也不能存在和发展。农村革命根据地是“工农武装割据”的战略阵地。革命根据地是进行武装斗争和实行上地革命的依托。没有根据地,武装斗争就是流寇主义。没有根据地,土地革命就无法开展。因此,只有把农村建设成先进的、巩固的革命根据地,才能与占据着中心城市的敌人进行长期有效的斗争。
以上三者,是相辅相成、紧密联系、缺一不可的。“‘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是共产党和割据地方的工农群众必须充分具备的一个重要的思想。”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B选项。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221页;《大纲解析》第157页。
17.“不要城市就是否认共产党是无产阶级政党,就是否认无产阶级对农民的领导,结果共产党只有变成小资产阶级农民党。(你们)在斗争的布置上有用乡村包围城市的企图,这种倾向是极危险的。”这段话的实质在于:
A.共产党不夺取城市就不是无产阶级政党
B.共产党不坚持对农民的领导就不是无产阶级政党
C.共产党不夺取城市就容易变成小资产阶级农民党
D.坚持城市中心论,反对乡村包围城市
[命题分析]命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中国革命的特殊道路。
题干中的引文出自1929年2月中共中央致湖北省委的信。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共产党内关于革命道路存在两种主要观点: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从中国国情出发,坚持农村包围城市革命道路的观点和以李立三为代表的左倾教条主义者盲目照搬苏联经验,坚持“城市中心论”的观点。题干中的引文就体现了城市中心论的观点,认为不要城市,共产党就不是无产阶级政党,就会变成小资产阶级农民党,反对乡村包围城市。中国革命历史实践证明,毛泽东关于中国革命走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政权的道路是正确的。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D选项。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220页;《大纲解析》第158页。
18.确定中国红军建党建军原则的会议是:
A.古田会议
B.八七会议
C.中共六大
D.遵义会议
[命题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中共古田会议。
1929年12月下旬,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第九次党的代表大会在福建上杭县古田镇召开。会议总结了红四军建军以来的经验教训,批判了红四军党内存在的各种错误思想,提出要以无产阶级思想建设人民军队。会议通过了毛泽东主持起草的《中国共产党红军第四军第九次代表大会决议案》,《决议案》指出了红四军党内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的表现、来源及纠正方法;强调要把党的思想建设放在首位,同时加强党的组织建设;阐明红军是一个“执行革命的政治任务的武装集团”,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决定着军队的性质和面貌,这是红军建设的根本原则;规定红军除了要进行打仗消灭敌人的军事活动之外,还要担负起宣传群众、组织群众、武装群众、帮助群众建立革命政权以至于建立共产党的组织等项重大任务。《决议案》还阐明了必须在军内外建立起正确的官兵、兵民关系,阐明了对待敌军应该采取的正确政策。这个《决议案》是中国共产党和红军建设的纲领性文件,对党和军队的建设与发展起了重大指导作用。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选项。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222页;《大纲解析》第159页。
19.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战争实践中,中国共产党逐步确立的人民军队建设的根本原则是:
A.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B.党指挥枪
C.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政治方向
D.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的作用
20.人民军队区别于中外一切剥削阶级军队的最根本的标志是:
A.注重思想政治工作
B.不仅是一支战斗的军队,同时是一支工作队、生产队
C.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
D.废除了雇佣制
[命题分析]这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人民军队建设的根本原则。
党指挥枪,即坚持中国共产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是人民军队建设的根本原则,这是因为:第一,无产阶级的军队,必须服从无产阶级的意志,忠实地为无产阶级政党的纲领路线服务。第二,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是我军取得胜利的根本保证。第三,只有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才能使军队在长期的农村环境中,不断克服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保持无产阶级的革命性。第四,只有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才能使军队充分发挥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忠实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执行革命的政治任务。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是保持人民军队的无产阶级性质和建军宗旨的根本前提。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是通过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的领导来实现的。全心全为人民服务是人民军队的宗旨,马克思主义是人民军队的指导思想,思想政治工作是人民军队治军的原则。人民军队的任务是:人民军队不仅是一支战斗的军队,同时是一支工作队、生产队。所以,第19题的正确答案为B选项,第20题的正确答案是C选项。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222页;《大纲解析》第158页。
21.毛泽东首次将枪杆子提高到夺取政权的高度来认识是在:
A.中共五大
B.中共六大
C.中共八七会议
D.中共湘赣边界一大
[命题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八七会议。
1927年8月7日,中共中央在汉口召开紧急会议。会议在中国革命的危急关头,总结了大革命失败的经验教训,就国共两党关系、土地革命、武装斗争等问题进行了讨论。会议坚决纠正了以陈独秀为代表的右倾投降主义,确定实行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并把发动农民举行秋收起义作为当前党的主要任务。在军事工作问题上,毛泽东尖锐地指出:“从前我们骂中山专做军事运动,我们则恰恰相反,不做军事运动专做民众运动。”他着重强调:“以后要非常注意军事,须知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毛泽东将“枪杆子”提升到夺取政权的高度来认识,这是一个对中国革命有着极其重要意义的论断。这个论断是从大革命失败的血的教训中取得的,它指出了中国革命的特点,实际上提出了以军事斗争作为党的工作重心的问题。他建议“此次会议应重视此问题,新政治局常委要更加坚强起来注意此问题”。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C选项。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218页;《大纲解析》第156页。
22.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确定的政治路线是:
A.继续推行全面抗战的政策
B.发展进步势力,争取中间势力,孤立顽固势力
C.基本上是游击战,但不放弃有利条件下的运动战
D.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在我党的领导下,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国人民,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的中国
[命题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中共七大制定的政治路线。
1945年4月23日至6月11日,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延安隆重举行,中共七大的历史功绩是:第一,制定了党的政治路线,这就是“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在我党的领导下,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国人民,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的中国”。大会指出,当前最重要、最迫切的任务,就是立即废止国民党的一党专政,建立联合政府;如果国民党发动内战,人民就用革命的战争,打到反动派,建立新中国。第二,总结了武装斗争、统一战线、党的建设等中国革命基本问题的经验与教训,指出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和自我批评是党的三大优良作风。第三,确立了毛泽东思想在全党的指导地位。七大通过的新党章规定:“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与中国革命的实践之统一的思想——毛泽东思想,作为自己的一切工作的指针,反对任何教条主义的或经验主义的倾向。”第四,选举产生了以毛泽东为首的新领导集体,使全党在组织上达到了空前的团结。大会选举中央委员44人、候补中央委员33人。6月19日,七届一中全会选出13名中央政治局委员,选举毛泽东、朱德、刘少奇、周恩来、任弼时等5人为中央书记处书记,选举毛泽东为中央委员会主席、中央政治局主席、中央书记处主席。选项A、C是洛川会议制定的政策,选项B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方针。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D选项。
23.在三届三次国民参政会上,代表中共中央提出结束国民党一党专政,建立民主联合政府主张的是:
A.毛泽东
B.周恩来
C.林伯渠
D.刘少奇
[命题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中国共产党在政权问题上的主张。
1944年9月15日,林伯渠根据中共中央的指示,在三届三次国民参政会上正式提出了召集各党各派、各抗日部队、各地方政府、各人民团体的代表,召开国事会议,组织各抗日党派联合政府的主张。之后,中国共产党又以书面方式向国民党当局提出建立民主联合政府的方案。中国共产党的号召得到民主党派的热烈拥护。他们要求彻底结束国民党一党专政,召开国事会议,建立联合政府。很快,争取建立联合政府的运动在国统区开展起来。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C选项。
24.“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的发展道路,是在同中国资产阶级的复杂关联中走过来的”,毛泽东提出这一思想的著作是:
A.《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
B.《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
C.《<共产党人>发刊词》
D.《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
[命题分析]命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共产党人>发刊词》的内容。
题干中的引文出自《<共产党人>发刊词》。毛泽东在1939年发表了《<共产党人>发刊词》一文。在文章中,毛泽东总结了中国共产党进行革命十八年来的经验教训。指出,这十八年是和资产阶级复杂关联的十八年,同他们建立过民族统一战线,又由于这种统一战线的破裂,同大资产阶级及其同盟者进行过严重的武装斗争。最近三年,则又处于同资产阶级建立民族统一战线的时期中。这十八年的革命经验证明,与资产阶级关系的好坏,直接关系到革命的成败。因此,要特别注意处理同资产阶级的关系,采取正确的策略。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C选项。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223页;《大纲解析》第160页。
25.无产阶级政党建立统一战线要解决的是:
A.与资产阶级关系的问题
B.无产阶级的领导权问题
C.无产阶级同盟军的问题
D.与农民阶级的关系问题
[命题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建立统一战线的实质。
统一战线,是无产阶级及其政党为了反对当前的主要敌人,逐步实现自己的历史使命,同一切可以联合的阶级、阶层、政党或集团在一定的目标下结成的广泛的政治联盟。党建立革命的统一战线从本质上讲,就是如何争取同盟军的问题。
中国无产阶级要战胜强大的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及其支持者帝国主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艰巨任务,就必须从国情出发,照顾农民、小资产阶级和其他中间阶级的利益,必须同这些阶级结成广泛的统一战线。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利用一切机会来获得大量的同盟军,以便集中力量反对最主要的敌人,这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策略思想,也是中国革命取胜的重要法宝。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C选项。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223页;《大纲解析》第160页。
26.中国共产党确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新政策的会议是:
A.六届五中全会
B.遵义会议
C.瓦窑堡会议
D.巴西会议
[命题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中共在瓦窑堡召开的关于制定统一战线策略的内容。
瓦窑堡会议是在1935年12月,为了实现党在新形势下政治路线和革命策略的转变,迎接抗日新高潮的来临,中共中央在陕北瓦窑堡召开的政治局会议,会议通过了《关于目前政治形势与党的任务决议》,确定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总路线。会议还对红军的战略的转变和加强党的建设等问题作了讨论,明确指出:中国共产党队伍的扩大和巩固是实现抗日民族统一战线领导权,争取抗日战争胜利的基本条件。瓦窑堡会议从理论和政策上解决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问题,从而解决了遵义会议没有来得及解决的重要的党的政治路线问题,保证了中国共产党在新的形势下运用正确的战略和策略团结全国人民争取抗日民族战争的胜利,掌握了政治上的主动权。
中共六届五中全会。1934年1月15日——18日在江西瑞金召开。博古主持会议,并作了《目前的形势与党的任务》的报告,陈云作了《国民党区域中的工人经济斗争与工会工作》的报告,张闻天作了《中国苏维埃运动与它的任务》的报告。全会全面肯定了四中全会以来的“左”倾错误路线,并通过了一系列“左”倾错误理论和政策,使以王明为代表的“左”倾冒险主义错误发展到了顶点,最终导致了中央革命根据地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
遵义会议。1935年1月15日至17日,在遵义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遵义会议主要作出四项决定:①改组了党中央领导机构,推选毛泽东为政治局常委;②指定张闻天起草决议;③常委中再进行适当的分工;④取消了博古、李德的最高军事指挥权,决定仍由中央军委主要负责人朱德、周恩来指挥军事,周恩来是下最后决心的负责者。张闻天接替博古在党内负总责。随后,又成立了由毛泽东、周恩来、王稼祥组成的三人团(又称军事指挥小组),周恩来任团长。遵义会议结束了王明“左”倾机会主义路线在党中央的统治,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新的中央正确领导,把党的路线转到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轨道上来。遵义会议,在中国革命的危急关头,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是我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次独立自主地运用马列主义基本原理解决自己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的会议。它是中国共产党从幼年的党走上成熟的党的标志。从此,中国革命就在毛泽东为代表的正确路线指引下走上胜利发展的道路。
巴西会议。1935年8月底,右路军(中央红军)穿过茫茫草地到达班佑、巴西一带,等待与左路军会合。但张国焘率左路军到达阿坝后,违抗中央命令,拒不与右路军会合,并要挟右路军和党中央南下,甚至企图危害党中央。针对这种情况,中央政治局于9月2日在巴西召开会议。9月9日上午,张国焘给陈昌浩来了份密电,参谋长叶剑英首先看到此电,电报的大意是命陈昌浩率右路军立即南下,并提出“彻底开展党内斗争”,企图危害党中央。叶剑英识破了这一阴谋,立即报告了毛泽东。毛泽东、张闻天、博古随即赶到了三军团驻地巴西,连夜召开了政治局紧急会议。会议分析了红一、四方面军会师后张国焘分裂党和红军,抗拒中央命令的种种表现,分析了张国焘仗优势兵力,妄图凌驾和危害党中央的危险处境。毛泽东等同志一致认为,在此种危急关头,再继续说服、等待张国焘率领左路军北上,不仅没有可能,而且会招致严重后果。为了坚持北上建立川陕甘根据地的方针,同时为了给整个红军北上开辟道路,会议决定采取果断措施,立即率红一、三军、军委纵队一部,组成临时北上先遣队,到阿西集合,继续北上,向甘南前进,并通知已到俄界的林彪、聂荣臻,行动方针有变,要一军在原地等待。会议还决定以后右路军统归军委副主席周恩来指挥,并委托毛泽东起草《中共中央为执行北上方针告同志书》。9月10日凌晨党中央率直属纵队离开巴西地区向甘肃俄界进发,同时发布《为执行北上方针告同志书》。这次匆匆开始、匆匆结束的会议就是著名的“巴西会议”。巴西会议又一次将红军从危机中解救了出来。巴西会议是决定党和红军前途命运的一次关键会议,在中共党史上有着重要的历史地位。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C选项。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225页;《大纲解析》第161页。
27.1937年中共洛川政治局扩大会议指出,争取全民族抗战胜利的关键是:
A.放手发动群众,争取抗日民主
B.坚持共产党在统一战线中的独立自主原则
C.实行全面抗战路线,反对片面抗战路线
D.开展抗日游击战争,建立敌后根据地
[命题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中共洛川政治局扩大会议。
1937年8月25日,为了动员一切力量争取抗战的胜利,具体制定党领导抗战的纲领和策略,中共在陕北洛川召开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会议通过了著名的《抗日救国十大纲领》,明确地提出了党关于抗日救国的正确主张,是全面抗战路线的具体化。会议指出:抗日战争是一场艰苦的持久战,争取抗战胜利的关键是实行党的全面抗战路线,反对国民党的片面抗战路线。题中A、B、D各项是实行全面抗战路线的具体体现,是服从于这条全面抗战路线的。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C选项。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225页;《大纲解析》第161页。
28.中国共产党把抗日游击战争放在战略地位上加以考察的根据是:
A.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一场持久战
B.中国是一个处于进步时代的大而弱的国家
C.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的存在
D.国民党正面战场的溃退,日军占地甚广
[命题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论持久战》的主要内容。
《论持久战》是抗日战争爆发后不久毛泽东发表的一篇重要著作。其主要目的就是为了批驳当日广泛存在的“亡国论”和“速胜论”的思想。毛泽东通过对中日双方在这场战争中相互矛盾的四个基本特点的分析,即敌强我弱,敌小我大,敌退步我进步,敌寡助我多助。并由此入手分析为什么中国抗日战争是持久战,最后胜利是属于中国的,批驳了“速胜论”、“亡国论”,指出中国既不会亡国,也不会速胜,中国的抗日战争只能是持久战。科学地预见了抗日战争中的防御、相持和反攻三个阶段,阐明了兵民是胜利之本的思想,即要依靠人民来争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
毛泽东指出由于日本发动的这场战争的帝国主义性质,使这场战争带有特殊的退步性和野蛮性,这是日本战争必然失败的主要根据;与此相反,中国有了比任何一个历史时期更为进步的因素,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军队就是这种进步因素的代表。中国进行的持久战必须依靠人民群众,采用正确的战略方针和战略战术,最后的胜利一定属于中国。
因此,中国共产党从抗日战争时期的中国实际出发来制定自己的战略,把抗日游击战争放在战略地位上加以考察,其依据只能是当时中国的国情,即“中国是一个处于进步时代的大而弱的国家”。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一场持久战正是这一基本国情的必然的结论。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B选项。
29.1946年,毛泽东在《和安娜••路易斯•斯特朗的谈话》中,提出的一个著名论点是:
A.战略上藐视敌人,战术上重视敌人.
B.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
C.不但必须打败蒋介石,而且能够打败蒋介石
D.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
[命题分析]命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毛泽东在《和安娜••路易斯•斯特朗的谈话》中提出的著名论点。
1946年8月6日,毛泽东在和美国记者安娜·路易斯·斯特朗的谈话中指出:“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看起来,反动派的样子是可怕的,但是实际上并没有什么了不起的力量。从长远的观点看问题,真正强大的力量不是属于反动派,而是属于人民。”这对解放战争时期,革命人民和军队战胜装备上强大的敌人,起到了巨大的精神鼓舞作用。它是列宁关于帝国主义的本质是“泥足巨人”这一论断的发挥。1958年12月1日,毛泽东在中共八届六中全会期间有发表了《关于帝国主义和一切反动派是不是真老虎的问题》一文,指出:“从本质上看,从长期上看,从战略上看,必须如实地把帝国主义和一切反动派,都看成纸老虎。从这点上建立我们的战略思想。”从此,“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和“帝国主义和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成为中国人民在思想上、战略上藐视一切貌似强大的敌人的口号。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B选项。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222页;《大纲解析》第159页。
30.毛泽东关于人民战争战略战术思想的核心是:
A.集中优势兵力打歼灭战的思想
B.积极防御的思想
C.战略进攻和战略决战的思想
D.战略上藐视敌人,战术上重视敌人
[命题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人民战争战略战术思想的核心。
战略防御思想,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战争的全局上,坚持积极防御的战略思想,这是毛泽东关于人民战争战略战术思想的核心。毛泽东从敌我双方客观实际出发,在《论持久战》等著作中,创造性地阐明了战略防御的理论。首先,毛泽东认为战略防御有积极防御和消极防御。其次,毛泽东把积极防御的战略方针,具体化为“防御中的进攻,持久中的速决,内线中的外线”的作战方针,即实行主动的、灵活的、有计划的战略防御中的战役和战斗的进攻战,战略持久中的战役和战斗的速决战,战略内线中的战役和战斗的外线作战。最后,积极防御要求我军创造条件,进行有效的战役战斗中的进攻战。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B选项。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222页;《大纲解析》第159页。
31.毛泽东在下列哪篇文章中科学分析了中国革命战争的四个特点:
A.《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
B.《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
C.《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D.《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
[命题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的内容。
在《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一文中,毛泽东分析了中国革命战争的四个特点:第一,中国是一个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半殖民地的大国,而且经过了1924—1927年的革命;第二,敌人的强大;第三,人民军队的弱小;第四,共产党的领导和土地革命。第一、第四两个特点规定了中国人民军队的可能发展和可能战胜其敌人;第二、第三两个特点又规定了中国人民军队的不可能很快发展和不可能很快战胜其敌人,这就决定了战争的持久性。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D选项。
32.中共六届六中全会纠正的错误倾向是:
A.陈独秀右倾投降主义
B.王明右倾投降主义
C.王明“左”倾教条主义
D.李立三“左”倾冒险主义
[命题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中共六届六中全会的主要内容.
1938年9月29日至11月6日,中国共产党在延安举行扩大的六届六中全会。会上,王稼祥传达了共产国际的指示。毛泽东作题为《论新阶段》的政治报告和会议总结,要求全党同志认真地负起领导抗日战争的重大历史责任。全会通过《中共中央扩大的六中全会政治决议案》,批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央政治局的路线。全会确定,要不断巩固和扩大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用长期合作来支持长期战争,同时,批判了统一战线问题上只讲联合不讲斗争的迁就主义和那种把抗战胜利的希望寄托于国民党军队、把人民的命运寄托于国民党统治区合法运动的错误。全会重申党的独立自主地放手组织人民抗日武装斗争的方针,确定把党的主要工作放在战区和敌后,大力巩固华北、发展华中。全会强调全党必须自上而下地努力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善于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和国际经验应用于中国的具体环境.这次会议基本上克服了王明右倾投降主义的错误,统一了全党的步调,为实现党对抗日战争的领导进行了全面的战略规划,推动了各项工作的迅速发展。?
中国共产党历史上曾经出现过的错误有:国民革命时期的陈独秀右倾投降主义;土地革命时期的三次“左”倾错误:瞿秋白“左”倾盲动主义、李立三“左”倾冒险主义、王明“左”倾教条主义;抗日战争初期的王明右倾投降主义,主张“一切服从统一战线”,反对统一战线中的独立自主原则。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B选项。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225页;《大纲解析》第162页。
33.标志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的是:
A.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B.中国国民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
C.国民党五届二中全会
D.国民党五届三中全会
[命题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的标志。
1936年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推动了国共两党的合作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1937年2月10日,为了实现国共两党合作抗日,中共中央致电国民党,提出停止内战、实行民主自由、召开各党派会议、迅速准备抗日和改善人民生活等五项要求;并向国民党作出停止武装暴动方针、红军改变名称、根据地实行民主制度和停止没收地主土地等四项保证。得到了全国人民的拥护,进一步推动了国民党内部的斗争。在2月15日至22日于南京召开的国民党五届三中全会上,宋庆龄、何香凝、冯玉祥等为响应中共的建议,提出恢复孙中山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紧急议案,并同亲日派汪精卫进行了激烈斗争,迫使会议通过了与中共的要求相接近的决议。这次会议标志着第二次国共合作的初步形成。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D选项。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225页;《大纲解析》第161页。
34.下列措施中,最能体现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的是:
A.“三三制”原则
B.精兵简政
C.大生产运动
D.整风运动
[命题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三三制”原则。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政权组成人员上实行“三三制”,即共产党员(代表无产阶级和贫农)、进步分子(代表小资产阶级)、中间分子(代表民族资产阶级和开明士绅)各占1/3。这种“三三制”既保证了工人阶级的领导地位和工农联盟为基础,又团结了广大的中间力量和一切赞成抗日的民主人士,孤立了顽固派,有利于结成最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B项“精兵简政”和C项“大生产运动”是中国共产党在抗日相持阶段,为打破日本和国民党的封锁,使革命根据地生存和发展而采取的政策。D项“整风运动”是中国共产党进行思想教育和建设的一种形式。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选项。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209页;《大纲解析》第148页。
35.正确分析了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阐述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必要性和可能性的文章是:
A.《八一宣言》
B.《新民主主义论》
C.《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
D.《为争取千百万群众进入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而斗争》
[命题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的主要内容。
1935年12月在中央政治局瓦窑堡会议之后,毛泽东在党的活动分子会议上作了《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报告。报告根据瓦窑堡会议决议指出,中日民族矛盾已上升为最主要的矛盾,在国内形势发生变化之后,和民族资产阶级在抗日条件下重新建立统一战线是有可能而且很重要,同时着重指出共产党在统一战线中具有决定意义的领导作用。
《八一宣言》发表于1935年,号召全国同胞团结起来,停止内战,抗日救国,组织全国统一的国防政府和抗日联军。
《为争取千百万群众进入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而斗争》写于1937年5月,文章指出抗日与民主互为条件;回答革命前途问题,指出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是文章的“上篇”和“下篇”的关系。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C选项。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209页;《大纲解析》第148页。
36.毛泽东对参加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各部分力量进行了区分,其中的“顽固势力”主要是指:
A.亲日派的大地主大资产阶级
B.地方实力派
C.地主
D.亲英美派的大地主大资产阶级
[命题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的阶级构成和统一战线的策略方针。考试大
国共合作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后,随着战争的进一步发展和日本帝国主义的诱降政策,国民党发动了一系列的反共事件。为了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坚持抗日,毛泽东在1940年先后写了《目前抗日统一战线中的策略问题》和《论政策》等重要文件,阐明了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发展进步势力,争取中间势力,孤立顽固势力的策略总方针。
顽固势力是指英美派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其代表就是国民党蒋介石集团。蒋介石集团在政治上是当权派,他们实行表面上合作抗日和实际上摧残进步势力的两面政策。共产党必须以革命的两手对付他们,既要坚持团结抗日,争取他们留在统一战线中,又要同他们在政治上、思想上、军事上进行坚决的斗争。在中国革命的统一战线中,要争取民族资产阶级参加,并且在特定条件下把一部分大资产阶级也包括在内,以求最大限度地孤立和打击最主要的敌人。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D选项。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228页;《大纲解析》第163页。
37.参加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阶级包括:
A.工人、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
B.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资产阶级
C.工人、农民、地主、国民党统治集团
D.工人、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亲英美派的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和其他拥护抗日的阶级、阶层和集团
[命题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阶级构成。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和第一次国共合作不同,具有广泛的民族性和极大的复杂性。它不仅包括工人、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而且还包括中小地主、甚至包括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当权派国民党蒋介石集团。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D选项。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225页;《大纲解析》第161页。
38.1935年召开的瓦窑堡会议制定的路线、方针,解决了中国共产党的:
A.思想路线
B.政治路线
C.组织路线
D.军事路线
39.在1935年12月瓦窑堡会议上中央政治局通过的文件是:
A.《关于目前政治形势与党的任务的决议》
B.《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策略》
C.《抗日救国十大纲领》
D.《关于目前的形势和我们的任务》
[命题分析]这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瓦窑堡会议的内容。
瓦窑堡会议是在1935年12月,为了实现党在新形势下政治路线和革命策略的转变,迎接抗日新高潮的来临,中共中央在陕北瓦窑堡召开的政治局会议,会议通过了《关于目前政治形势与党的任务决议》,确定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总路线。会议还对红军的战略的转变和加强党的建设等问题作了讨论,明确指出:中国共产党队伍的扩大和巩固是实现抗日民族统一战线领导权,争取抗日战争胜利的基本条件。瓦窑堡会议从理论和政策上解决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问题,从而解决了遵义会议没有来得及解决的重要的党的政治路线问题,保证了中国共产党在新的形势下运用正确的战略和策略团结全国人民争取抗日民族战争的胜利,掌握了政治上的主动权。因此,第38题的正确答案是B选项,第39题的正确答案是A选项。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225页;《大纲解析》第161页。
40.解放战争时期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主要目标是:
A.发展人民民主运动
B.消灭日本帝国主义残余力量
C.消灭封建剥削制度
D.推翻美国支持的蒋介石反动政权
[命题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主要任务。
统一战线在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任务。抗日战争胜利后,为了打败蒋介石,建立新中国,中国共产党领导建立了包括工人、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开明绅士、其他爱国人士、少数民族和海外侨胞在内的广泛的人民民主统一战线。人民民主统一战线,以多党派合作为主要内容,以反对美帝国主义和蒋介石为主要任务。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D选项。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226页;《大纲解析》第162页。
41.土地革命时期,王明“左”倾关门主义错误的特征是:
A.一切联合,否认斗争
B.又团结又斗争
C.团结﹑争取中间势力
D.一切斗争,否认联合
[命题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左”倾关门主义错误的特征。
土地革命时期,在对待民族资产阶级的问题上,王明采取了关门主义的态度,认为民族资产阶级是革命的敌人,应实行坚决斗争的政策,只讲斗争,不讲联合,扩大了革命斗争的范围,削弱了革命力量。1935年在瓦窑堡会议上,毛泽东分析了国内形势的变化,提出反对关门注意,采取广泛的统一战线,联合民族资产阶级共同完成抗日的目标。针对民族资产阶级的特点,毛泽东提出既联合又斗争的政策。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D选项。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225页;《大纲解析》第162页。
42.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坚持独立自主原则的实质是:
A.坚持无产阶级在统一战线中的领导权
B.保持共产党在思想上、政治上和组织上的独立性
C.有效地与敌人做斗争
D.正确处理民族斗争和阶级斗争的关系
43.中国革命统一战线的根本问题是:
A.同盟军问题
B.工农联盟问题
C.正确处理同资产阶级关系的问题
D.实现无产阶级领导权问题
[命题分析]这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无产阶级对统一战线的领导权。
独立自主,是指在统一战线中,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必须保持政治、思想和组织上的独立性。在统一战线中坚持独立自主,是为了实现对统一战线的领导,因为领导权问题是统一战线的根本问题。坚持共产党在统一战线中的领导权,既是马克思主义统一战线学说的基本原则,也是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的根本经验。中国共产党建立最广泛的统一战线,其目的是为了增强革命力量,反对最主要的敌人。在统一战线中,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斗争,集中地表现在对统一战线领导权的争夺上。哪一个阶级掌握了统一战线的领导权,决定着革命走哪一条道路,决定着革命的前途。坚持独立自主,既对立又统一,能有效地坚持对统一战线的领导。因此,第42题的确答案是A选项,第43题的正确答案是D选项。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227页;《大纲解析》第162页。
44.毛泽东提出实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策略方针的中心环节是:
A.“有理﹑有利﹑有节”
B.发展进步势力
C.争取中间势力
D.孤立顽固势力
[命题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方针。
毛泽东在1940年先后写了《目前抗日统一战线中的策略问题》和《论政策》等重要文件,阐明了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发展进步势力,争取中间势力,孤立顽固势力的策略总方针。发展进步势力,就是要放手发动工人、农民和城市小资产阶级参加抗日斗争,积极扩大人民武装力量,广泛地建立抗日民主根据地,发展共产党的组织。这是发展和壮大自身力量的重要策略。因而,发展进步势力,是争取中间势力、孤立顽固势力和争取抗战胜利的基本条件,是三个环节的中心一环。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B选项。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227页;《大纲解析》第163页。
45.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建立统一战线的实践中,基本的、主要的联盟是:
A.工人阶级和其他劳动人民的联盟
B.工农联盟
C.工人阶级同民族资产阶级的联盟
D.工人阶级同可以合作的非劳动人民的联盟
[命题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革命统一战线中的两个联盟。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统一战线,包含着两个联盟。一是无产阶级和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的联盟,即无产阶级同其他劳动人民的联盟;二是工人阶级同可以合作的非劳动人民的联盟,主要是无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联盟,也包含特定历史条件下,无产阶级和一部分地主阶级、带买办性的大资产阶级的联盟。
第一个联盟即以工农联盟为主体的工人阶级同其他劳动者的联盟,是基本的、主要的。参加这个联盟的属于进步势力的阶级、阶层和集团,人数上占绝对优势,政治上具有极强的革命性,是统一战线的基础。只有首先巩固和发展这个联盟,统一战线才能从根本上坚强有力,使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有深厚的群众基础,才能推动中间势力向革命靠拢,才可建立、巩固第二个联盟,最终孤立、分化、瓦解直至消灭敌人。在巩固和发展工农联盟的同时,中国共产党也必须注意统一战线中的第二个联盟,即无产阶级和非劳动者之间的联盟,特别是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尤其是民族资产阶级的联盟。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选项。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226页;《大纲解析》第163页。
46.“本党承认苏维埃管理制度,把工人、农民和士兵组织起来,并承认党的根本政治目的是实行社会革命;中国共产党彻底断绝与黄色的知识分子阶层以及其他类似党派的一切联系。”这一表述错误的实质在于:
A.只组织工人、农民和士兵进行革命
B.未区分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
C.忽视无产阶级的领导权
D.未联合其他阶级和政党,采取了“关门主义”的立场
[命题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在统一战线策略中的错误倾向。
题干中的引文出自《中国共产党第一个纲领》,当时中国共产党刚刚诞生,还缺乏革命斗争的实践,对中国社会状况和革命性质还需要一个认识过程。在党的一大通过的决议规定,中国共产党不同其他党派建立任何关系,这说明这时党对统一战线策略还缺乏认识,不懂得和民族资产阶级以及其他政党联合,采取了“关门主义”的立场。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D选项。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225页;《大纲解析》第161-162页。
47.1942年延安整风运动的中心任务是:
A.反对党八股以整顿文风
B.反对宗派主义以整顿党风
C.反对主观主义以整顿学风
D.反对自由主义以整顿作风
48.整风是我党创造的进行马克思主义思想教育的好形式。整风运动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是整顿学风,在这里,学风问题的实质是:
A.对待实践的态度问题
B.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态度问题
C.对待群众的态度问题
D.调查研究的工作方法问题
49.20世纪40年代开展的整风运动是一次思想解放运动,这主要是指:
A.摆脱资产阶级思想的影响
B.摆脱封建主义思想的影响
C.冲破共产国际和以王明为代表的教条主义束缚
D.摆脱小资产阶级思想的影响
[命题分析]这三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整风运动的主要内容。
1935年1月召开的遵义会议结束了王明“左”倾路线在党内的统治,确立了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马克思列宁主义路线的正确领导,使中国革命获得了空前的发展。但是,党内历次“左”、右倾错误思想,特别是以王明为代表的“左”倾机会主义、教条主义尚未肃清,党内仍然存在着党风不正、学风不正和文风不正的问题。党内反复出现的右倾和“左”倾机会主义错误,从思想根源来说,都是主观主义,都表现为理论同实际相脱离,主观同客观不相符合。犯这些错误的领导干部,对问题的认识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不是从实际出发,而是从书本出发,或从主观愿望出发,或照搬外国经验。其结果是给党带来严重危害,几乎葬送了中国的革命事业。革命实践证明,能不能在指导思想上坚决地反对并纠正主观主义,对党是一个生死攸关的问题。因此,党中央为了统一全党思想,争取抗日战争的胜利,领导全党进行了以反对主观主义为中心内容的整风运动,目的就是要冲破共产国际和以王明为代表的教条主义束缚。
中国共产党和毛泽东在建设马克思主义政党的过程中,创造了通过整风运动进行普遍的马克思主义思想理论教育的好形式。毛泽东所作的《改造我们的学习》、《整顿党的作风》、《反对党八股》等报告,成为指导整风运动的重要文献。这次整风运动的主要内容是反对主观主义以整顿学风;反对宗派主义以整顿党风;反对党八股以整顿文风。而其中最主要的是反对主观主义以整顿学风。学风问题,是思想方法的问题,是对待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态度问题,是工作态度的问题,归根结底是要端正党员的思想路线的问题。毛泽东主张实事求是的来学习和运用马克思主义,将马克思主义原理和中国实际相结合,理论联系实际,这是党的唯物主义的思想路线,也是党的一贯的思想作风。只有发扬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作风,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才能正确的指导中国的革命和建设,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也同时得到发展。整风运动以整顿学风为重点和中心内容,体现了思想建设作为党的建设的一个突出特点。
因此,第47题的正确答案是C选项,第48题的正确答案是B选项,第49题的正确答案是C选项。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232页。
50.在中国共产党历史上有多种开展党内斗争的方式,其中毛泽东在1942年延安整风运动所主张实行的方针是:
A.残酷斗争,无情打击
B.家长制,一言堂
C.既要防“左”也要防右,但主要是防“左”
D.惩前毖后,治病救人
[命题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延安整风运动的方针。
在20世纪30年代“左”倾错误盛行时期,开展党内斗争的方式主要是残酷斗争,无情打击,打击了一大批人,使革命力量遭受了损失,毛泽东吸取经验教训,在整风运动期间提出了处理党内矛盾、开展党内斗争必须遵循的方针:“惩前毖后、治病救人”,“既要弄清思想,又要团结同志”这就是处理党内矛盾、开展党内斗争必须遵循的方法。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D选项。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232页。
51.标志全党整风运动胜利结束的文献是:
A.《整顿党的作风》
B.《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C.《反对党八股》
D.《新民主主义论》
[命题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标志全党整风运动胜利结束的文献。
1945年党的六届七中全会通过的《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是在全党延安整风的基础上形成的。在整风中,党的高级干部通过讨论党的历史,总结党的历史经验,对许多重大历史问题取得了更深刻的认识,对中国民主革命的基本问题的认识达到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基础上的一致。考试大
《决议》详尽地总结了建党20多年来的历史教训,对党在历史上的若干问题,包括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瞿秋白、李立三的“左”倾盲动主义,特别是对以王明为代表、以教条主义为特征的“左”倾错误作了结论。《决议》着重分析了产生这些错误的社会根源,指出各次“左”、右倾错误都不是偶然发生的,而是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的产物。阐明了正确开展党内斗争的方针,从政治、军事、组织和思想根源,提出了克服错误的方法。《决议》指出,要克服错误的“左”倾思想和右倾思想,必须进行深入细致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教育,提高全党对于无产阶级思想和小资产阶级思想的鉴别能力,并在党内发扬民主,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进行耐心地说服教育工作,具体地分析错误的内容及其危害,说明错误之历史的和思想的根源及其改正办法。《决议》强调,坚持“惩前毖后,治病救人”,“既要弄清思想又要团结同志”的方针,是马克思列宁主义者克服党内错误的应有态度。指出对那些犯错误的同志应采取分析的态度,不要否定一切。《决议》为七大的顺利召开奠定了思想基础,促进了中国革命事业的发展。至此,整风运动顺利结束。
《整顿党的作风》、《反对党八股》、《改造我们的学习》等文章是整风学习的重要文件。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B选项。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232页。
52.无产阶级实现对中国革命的领导权的根本保证是:
A.建立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广泛的统一战线
B.加强无产阶级政党的建设
C.建立一支强大的革命武装
D.与资产阶级争夺对革命的领导权
[命题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加强党的建设是党实现对中国革命的领导权的根本保证。
党争取和实现革命领导权的基本经验之一就是加强党的建设,这是党实现对中国革命的领导权的根本保证。只有党的建设搞好了,党自身具有非常的先进性,才能确保中国革命始终在党的领导下顺利进行。选项A、C是党战胜敌人的两个基本武器;D项是决定革命性质的主要因素。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B选项。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228页;《大纲解析》第164页。
53.毛泽东系统总结中国共产党的三大优良作风是在:
A.《反对本本主义》
B.《<共产党人>发刊词》
C.《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
D.《论联合政府》
[命题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论联合政府》的内容。
1945年4月,毛泽东在中共七大上所作的《论联合政府》的报告中,在把新民主主义的一般纲领具体化为现阶段的行动纲领和具体任务后,号召全党团结起来,为实现党的任务而斗争时,指出:“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思想武装起来的中国共产党,在中国人民中产生了新的工作方法,这主要就是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作风,和人民群众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作风以及自我批评的作风”。概括了共产党人区别其他任何政党的显著标志,即理论联系实践,密切联系群众和自我批评的三大作风。这三大作风是中国共产党显著区别于其他政党的主要标志,也反映了中国共产党人对待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对待人民群众和对待自己及周围同志的正确态度。理论联系实践、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三大优良作风,互相联系,互相促进,不可分割。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是党的工人阶级先锋队的性质决定的,是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决定的,是无产阶级世界观和方法论在党内生活和党群关系上的表现。只有坚持三大优良作风,克服各种歪风邪气,才能把党的自身建设搞好。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D选项。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232页;《大纲解析》第166页。
54.党从成立之日起,就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坚持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建党原则。正是因为列宁建立了那么一个好的党,才取得十月革命的胜利,建立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中,把列宁建党学说发展得最完备的是:
A.毛泽东
B.刘少奇
C.邓小平
D.江泽民
[命题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毛泽东对建党学说的贡献。
《共产党宣言》是国际工人阶级政党的第一个理论和实践的党纲。它的基本原理至今仍然是各国工人阶级政党所必须遵循的行动指南。但是,马克思对于如何进行无产阶级政党的建设没有系统阐述。列宁创立了一个完整的建党的学说,而把列宁的建党学说发展得最完备的是毛泽东同志。在井冈山时期,即红军创建时期,毛泽东同志的建党思想就很明确。在红军第四军第九次党代表大会的决议(即古田会议决议)上,毛泽东提出思想建党的主张。他的完整的建党学说,是经过实践在延安整风时期建立起来的。毛泽东同志对于建立一个什么样的党,党的指导思想是什么,党的作风是什么,都有完整的一套。正是因为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整风中建立了完整的建党学说,并用这个学说来教育我们全党、全军和人民,使我们建立了这么一个好的党,所以才取得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彻底胜利。建国以后,党内生气勃勃,生动活泼。毛泽东同志的建党学说以后又有新的发展。有一个完整的建党学说,这为我党进行自身建设提供了一个有利条件。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选项。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229页;《大纲解析》第164页。
55.无产阶级革命取得胜利的根本保证是:
A.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
B.无产阶级政党的正确领导
C.人民群众革命积极性的极大提高
D.开展土地革命
[命题分析]命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无产阶级对革命的领导权。
无产阶级政党是无产阶级的先锋队,是无产阶级组织的最高形式,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是无产阶级革命取得彻底胜利的根本保证。在1848年欧洲民主革命中,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无产阶级未能掌握领导权、无产阶级缺乏自己政党的领导是革命失败的重要原因。列宁在领导俄国革命中,建立了新型的布尔什维克党,保证了俄国革命的胜利。毛泽东在领导中国革命的长期斗争中,十分强调无产阶级政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中的领导作用,用实践证明和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政党领导权的理论。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B选项。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217页;《大纲解析》第155页。
56.毛泽东在《<共产党人>发刊词》中所说的“伟大的工程”是指:
A.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夺取全国胜利
B.打败日本侵略者,取得抗战胜利
C.建立并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D.建设广大群众性的马克思主义政党
[命题分析]命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党的建设。
毛泽东在1939年10月《<共产党人>发刊词》中指出: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建设一个具有广大群众性的、思想政治和组织上完全巩固的、马克思主义的无产阶级政党,是一项极其艰巨的任务,是一项伟大的工程。中国共产党要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必须加强自身的建设;必须对党的建设的艰巨性和特殊性有清醒的认识;必须根据党所处的环境的特点和自身的特点,确立党的建设的原则,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无产阶级政党的理论具体化、民族化。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D选项。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229页;《大纲解析》第164页。
57.党的思想建设的根本任务是:
A.克服小资产阶级的思想
B.提高全体党员的文化素质
C.提高共产党员的修养
D.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全党
[命题分析]命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思想建设的主要内容。
民主革命时期,由于当时中国社会的特点,我们党的绝大多数党员来自农民和其他劳动者,也有不少来自知识分子,还有来自非劳动者阶层的革命分子。在党内存在大量的小生产者的思想意识和其他非无产阶级思想意识。在斗争实践中,毛泽东提出了着重从思想上建党的原则。只有用无产阶级思想改造和克服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才能从根本上保证中国共产党的工人阶级的先锋队的性质。着重从思想上建党,就是要解决共产党员不仅要从组织上入党,而且要在思想上入党的问题。这就需要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来武装全党,这是思想建设的根本任务。历史经验证明:党员的思想状况如何,直接关系到党的战斗力和革命事业的发展,直接关系到党的无产阶级先锋队的性质。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D选项。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231页;《大纲解析》第165页。
58.毛泽东思想关于党的建设理论最核心的内容和最主要的特点是:
A.发扬优良传统和作风
B.把整风作为马克思主义思想教育的主要形式
C.着重于从思想上建党
D.加强党员的党性修养
[命题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党的思想建设。
在中国共产党自身建设的诸多难题中,最大的困难是如何在工人阶级人数很少而战斗力很强,农民和其他小资产阶级占人口大多数的国家,建设一个具有广大群众性的、马克思主义的工人阶级政党。毛泽东建党学说中最具特色的是解决了这个难题,着重从思想上建设党,提出党员不但要在组织上入党,而且要在思想上人党,经常注意以无产阶级思想改造和克服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毛泽东指出:“掌握思想教育,是团结全党进行伟大政治斗争中的中心环节。如果这个任务不解决,党的一切政治任务是不能完成的。”党的建设中最主要的问题,就是思想建设问题,就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这一无产阶级的科学思想去教育与改造全体党员,用无产阶级思想克服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从根本上保证中国共产党的工人阶级先锋队性质。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C选项。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229页;《大纲解析》第164页。
59.毛泽东曾经指出,中国共产党内最普遍﹑最大量存在的矛盾是:
A.无产阶级思想同资产阶级思想的矛盾
B.无产阶级思想同农民阶级思想的矛盾
C.无产阶级思想同非无产阶级思想的矛盾
D.无产阶级思想同封建主义思想的矛盾
[命题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思想建设的必要性。
民主革命时期,由于当时中国社会的特点,我们党的绝大多数党员来自农民和其他劳动者,也有不少来自知识分子,还有来自非劳动者阶层的革命分子。在党内存在大量的小生产者的思想意识和其他非无产阶级思想意识。同时,由于中国无产阶级诞生较晚,大多来自破产的农民,与农民有着天然的联系,即使是工人阶级出身的党员,也会受到非无产阶级思想的影响,并将这种意识带入到党内。因此,无产阶级与非无产阶级思想的矛盾是普遍存在的。为了解决这种矛盾,必须着重从思想上建设党,用无产阶级思想来克服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保持无产阶级政党的性质。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C选项。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230页;《大纲解析》第164页。
60.在毛泽东关于党的建设思想中,提到世界观和党性原则的高度的思想是:
A.强调从思想上建党
B.坚持党的民主集中制
C.强调党的纪律原则
D.强调党的作风建设
[命题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党的作风建设。
毛泽东在《论联合政府》中,概括了中国共产党的三大优良作风,这就是: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作风,和人民群众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作风以及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作风。毛泽东将这三大作风提到世界观和党性原则的高度。这三大作风是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反映了中国共产党人对待马克思主义理论、对待人民群众和对待自己及周围同志的正确态度。
理论联系实际的作风,就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作风。它体现了党的思想路线,是党的科学世界观在行动中的表现,这是和其他一切政党的主要区别。密切联系群众的作风,是党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在工作作风上的具体体现,也是无产阶级政党阶级性的体现。与最广大的人民群众保持最密切的联系,是中国共产党强大的生命力之所在。为人民群众谋利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作风,适当依靠自身力量纠正缺点错误,这是正确进行党内斗争的方法,也是达到党内和革命团体的团结使之利于战斗的武器。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D选项。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232页;《大纲解析》第166页。
61.民主集中制是中国共产党根本的:
A.政治原则
B.思想原则
C.组织原则
D.军事原则
[命题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民主集中制是中国共产党根本的组织原则。
中国共产党从诞生之日起,就是依照这样的组织原则建立起来的。党能够战胜敌人,完成自己的历史使命,就必须使自己成为有组织的统一的队伍。党的组织的集中与民主的高度统一,是党的力量之所在。民主集中制是在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在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的统一。民主集中制的基本要求是:个人服从组织,少数服从多数,下级服从上级,全党服从中央。坚持集体领导,健全党委制度,是党的组织建设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坚持民主集中原则的具体表现。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C选项。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231页;《大纲解析》第166页。
二、选择题Ⅱ:下列每题的选项中,至少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少选、多选、错选。该题不得分。
1.毛泽东在《<共产党人>发刊词》中指出的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过程中的基本特点是:
A.无产阶级和农民阶级结成巩固的联盟
B.主要的革命形式是武装斗争
C.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建立或被迫分裂革命的民族统一战线
D.无产阶级团结、争取城市小资产阶级
2.毛泽东在《<共产党人发>刊词》中阐明了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的几个基本问题,认为正确地理解了这些问题及其相互关系,就等于正确地领导了全部中国革命。这些基本问题是: 考试大
A.革命的道路问题
B.统一战线问题
C.武装斗争问题
D.党的建设问题
3.毛泽东在《〈共产党人〉发刊词》一文中总结了中国革命的基本经验,指出中国共产党战胜敌人的基本武器是:
A.土地革命
B.统一战线
C.党的建设
D.武装斗争
[命题分析]这三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共产党人〉发刊词》的主要内容。
1939年10月,毛泽东在《<共产党人>发刊词》这篇文章中回顾了中国共产党走过的十八年革命历程,提出了关于中国革命三个主要法宝的著名论断。毛泽东指出:“十八年的经验,已使我们懂得: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个法宝,三个主要的法宝。这是中国共产党的伟大成绩,也是中国革命的伟大成绩。”“正确地理解了这三个问题及其相互关系,就等于正确地领导了全部中国革命。”
毛泽东在该文中指出: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的发展道路,是同中国资产阶级的复杂关联中走过的。同时,由于中国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发展不平衡的国家,半封建经济优势而又土地广大的国家,这就不但规定了中国现阶段革命的性质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性质,革命的主要对象是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基本的革命动力是无产阶级、农民阶级和城市小资产阶级,而在一定的时期中,一定的程度上,还有民族资产阶级参加,并且规定了中国革命斗争的主要形式是武装斗争。“这样:(一)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建立或被迫分裂革命的民族统一战线,(二)主要的革命形式是武装斗争,——就成了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过程中的两个基本特点。这里,我们没有把党同农民阶级和党同小资产阶级的关系作为基本特点,这是因为:第一,这种关系,世界各国的共产党原则上都是一样的;第二,在中国,只要一提到武装斗争,实质上即是农民战争,党同农民战争的密切关系即是党同农民的关系”。
接着,毛泽东把这两个特点概括为“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并进一步论述“党的建设”是同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密切地联系着的。这就是党在中国革命中的三个主要法宝。在文章最后,毛泽东总结性地指出:“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是战胜敌人的两个基本武器。统一战线是实行武装斗争的统一战线。而党的组织,则是掌握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这两个武器以实行对敌冲锋陷阵的英勇战士。这就是三者的相互关系。”这是对中国革命经验的科学总结,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科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人不仅懂得了中国革命的特点和规律,而且懂得了中国革命的方式、方法以及中国革命中的各种联系,掌握了战胜敌人、夺取革命胜利的基本武器。
因此,第1题的正确答案是BC选项;第2题的正确答案是BCD选项;第3题的正确答案是BD选项。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217页;《大纲解析》第155页。
4.毛泽东在《〈共产党人〉发刊词》中指出,中国革命三大法宝之间的相互关系是:
A.统一战线是实行武装斗争的统一战线
B.只有加强党的建设才能有效地领导和开展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
C.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是党领导的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过程中的两个基本特点
D.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是战胜敌人的两个基本武器,而党的组织则是掌握这两个武器的英勇战士
[命题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中国革命三大法宝之间的相互关系。
1939年10月,毛泽东在《<共产党人>发刊词》中指出,“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建立或被迫分裂革命的民族统一战线和主要的革命形式是武装斗争,这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过程中的两个基本特点;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是中国革命的两个基本武器,而党的组织是掌握这两个武器对敌冲锋陷阵的英勇战士。”毛泽东这些论述深刻而形象地点明了新民主主义革命中三个基本问题: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和党的建设。只有正确理解这三个问题及其相互关系,才能真正地理解中国革命。
(1)统一战线和党的建设的关系。中国革命的历史表明,当党的政治路线是正确地处理同资产阶级建立统一战线或被迫分裂统一战线的问题时,党的发展、巩固就前进一步;反之,我们党的发展、巩固就要后退一步。因此,只有切实加强党的建设,提高全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党才能充分认识到在中国革命各个不同阶段建立广泛的革命统一战线的必要性,推动革命统一战线的建立,并在统一战线中始终坚持自己的独立性和领导权,实行各项正确的政策和策略;只有切实加强党的建设,才能充分发挥党的干部和广大党员在统一战线中的先锋模范作用,从而增强统一战线的吸引力和凝聚力,保持革命统一战线的持久性和战斗力;只有切实加强党的建设,党才能科学地总结各个阶段革命统一战线的经验教训,从而促进马克思主义统一战线理论的丰富和发展。
(2)党的建设和武装斗争的关系。只有切实加强党的建设,党才能在极端的白色恐怖下,坚定共产主义的信念不动摇,以大无畏的革命精神,高举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大旗,揭开中国革命历史新的一页;只有切实加强党的建设,党才能从实际出发,走上符合中国国情要求的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并认真研究和解决为坚持这条道路所必须解决的一系列重大问题,创建起一块革命根据地;只有加强党的建设,党领导的人民军队的素质和党领导的武装斗争的水平才能不断提高,从而为人民民主专政的建立奠定坚强的武装力量的基础。考试大
(3)统一战线与武装斗争的关系。统一战线是实现武装斗争的统一战线,是中国共产党政治路线的重要组成部分。统一战线必须以人民军队为支柱才能巩固和发展。只有依靠人民的军队,才能开创根据地,才能为发动群众、组织群众创造条件,从而为巩固和壮大党的队伍奠定基础。在中国,离开了武装斗争,就没有无产阶级的地位,就没有人民的地位,就没有共产党的地位。因此,统一战线是实行武装斗争的统一战线。如果党不在联合资产阶级时又同它进行坚决的、严肃的、“和平”的斗争,党就会瓦解,革命就会失败;同样,如果党在被迫同资产阶级、主要是大资产阶级分裂时,不进行坚决的、严肃的武装斗争,党也会瓦解,革命也会失败。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BCD。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217页;《大纲解析》第155-156页。
5.毛泽东指出,中国的武装斗争,实质上是无产阶级领导的农民革命战争,其原因在于:
A.中国革命的基本问题是农民问题
B.农民是反帝反封建的主力军
C.农民是中国社会的主要群众,是中国军队的主要来源
D.传统的农民革命无法起到推进社会变革的作用,必须要由无产阶级来领导
[命题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武装斗争实质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农民为主体的革命战争。
第一,中国革命实质上是农民革命,农民问题是中国革命的基本问题。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这就决定了农民是中国革命的主要力量,是反帝反封建的主力军。农民是封建势力的主要压榨对象和帝国主义的主要掠夺对象,因而它们是中国革命最广大的动力。
第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武装斗争,基本上是农民为主体的革命战争。农民是中国军队的主要来源,不同时期的人民武装力量——红军、八路军和新四军、中国人民解放军,绝大部分是穿着军装的农民。人民军队的产生和发展是依靠农村,依靠农民,依靠根据地的建设。
第三,中国革命进行长期的武装斗争,主要的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农民游击战争。传统的农民战争不能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变革,必须有一支新的阶级力量来完成历史赋予的重任。无产阶级及其政党适应了历史的发展要求,并深刻意识到农民在中国革命中的重要性。为着革命的最后胜利,要准备、积蓄和锻炼自己的力量,避免在力量不够的时候和强大的敌人作决定胜负的战斗,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就必须到落后的农村去创建先进的巩固的根据地,依靠广大农民,开展游击战,把农村造成军事上、政治上、经济上、文化上的伟大的革命阵地。借以反对利用城市进攻农村区域的凶恶敌人,借以在长期的战斗中逐步地夺取革命的全部胜利。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BCD。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218页;《大纲解析》第156页。
6.斯大林指出“在中国,是武装的革命反对武装的反革命,这是中国革命的特点之一,也是中国革命的优点之一。”斯大林得出这一结论的原因是:
A.中国革命的敌人是异常强大的,也是异常凶狠的
B.近代中国内部没有民主制度,外部受帝国主义压迫
C.中国革命无议会可以利用,无组织工人举行罢工的合法权利
D.统治阶级凭借强大的反革命武装对人民实施法西斯恐怖统治
[命题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中国革命必须以武装斗争为主要形式。
第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特殊国情决定了中国革命只能以长期的武装斗争为主要形式。近代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在内部没有民主制度而受封建制度的压迫,在外部没有民族独立而受帝国主义压迫;因此,中国革命无议会可以利用,无组织工人举行罢工的合法权利。这种特殊的国情决定了中国共产党应当一开始就掌握革命武装,进行长期的武装斗争。
第二,中国革命的敌人是异常强大的,也是异常凶狠的,这就决定了中国革命必须以长期的武装斗争为主要形式。首先,中国的反动统治阶级,凭借强大的反革命武装对中国革命进行异常残酷的镇压和独裁统治。其次,武装斗争是中国革命的优点,是党在领导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大法宝之一。毛泽东强调:在中国,离开了武装斗争就没有无产阶级和共产党的地位,就不能完成任何的革命任务。
第三,中国革命武装斗争的长期性。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帝国主义和国内各派军阀之间的矛盾,国内反动统治集团之间的矛盾,敌人的强大和人民军队的相对弱小,以及中国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状态,规定了中国革命的武装斗争必须经历一个长期而曲折的过程。革命力量只有在长时间内才能聚集和锻炼成一个足以战胜敌人的力量,在长时期内磨炼和发挥自己的顽强性,才能坚持自己的阵地和夺取敌人的阵地。
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BCD。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217页;《大纲解析》第156页。
7.毛泽东在《论联合政府》的报告中阐述的人民战争思想的基本点包括:
A.充分依靠人民群众
B.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
C.实行“三结合”的武装力量体制
D.以人民军队为骨干,以根据地为依托
[命题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人民战争思想的基本点。
人民战争是特指广大人民群众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为反抗阶级压迫和民族压迫组织和武装起来进行的革命战争。毛泽东在《论联合政府》的报告中对人民战争的思想作了概括,其基本点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充分依靠广大人民群众,有一支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宗旨的军队作为骨干,有一整套的正确战略战术,善于根据情况的变化,进行游击战和运动战,并以根据地为依托,实行“三结合”的武装力量体制,进行人民战争。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CD。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222页;《大纲解析》第159页。
8.毛泽东对武装斗争和非武装斗争形式间的辩证关系的认识是:
A.中国革命只能以武装斗争为主要形式,其他形式都不重要,或是可有可无的
B.重视武装斗争,也要重视其他形式的斗争,但其他形式的斗争必须围绕武装斗争
C.武装斗争和非武装斗争必须相互配合,否则,武装斗争就不可能取得胜利
D.把党的工作重点放在农村革命根据地,但同时不放弃和忽视城市工作的开展
[命题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武装斗争和非武装斗争形式间的辩证关系。
中国革命以长期的武装斗争为主要形式,但同时需要其他的斗争形式作为补充。开展其他各种非武装的斗争形式(诸如工人运动、农民运动、青年运动、学生运动、妇女运动以及思想政治战线的各种斗争,等等),也是非常必要的。这些非武装斗争的形式要围绕着武装斗争,而不能脱离武装斗争;反之,没有其他各种形式的革命斗争的配合与支持,武装斗争也难以取得最后的胜利。解放战争时期,在共产党领导下的国民党统治区形成的以学生为主,包括各阶级、阶层人民参加的大规模爱国民主运动,有力地支援了人民解放战争,成为中国革命的第二条战线。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BCD。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218页;《大纲解析》第156页。
9.毛泽东指出,中国的红色政权能够存在与发展的主观条件有:
A.几个帝国主义国家间接统治的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大国
B.共产党组织的有力量和它的政策的正确
C.全国革命形势的继续向前发展
D.相当力量的正式红军的存在
10.毛泽东指出,中国的红色政权能够存在与发展的客观条件有:
A.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B.相当力量的红军存在
C.共产党组织的坚强有力和政策的正确
D.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的影响
[命题分析]这三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中国的红色政权能够存在与发展的原因和条件。
毛泽东在《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等著作中系统地论述了农村革命根据地政权存在与发展的原因和条件:
第一,中国是一个政治经济发展极不平衡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大国,这是红色政权能够存在和发展的最根本原因,同时也是中国的基本国情。
第二,国民革命的政治影响是红色政权存在和发展的客观条件之一,这是一个历史性的因素。
第三,全国革命形势的继续发展,是红色政权能够存在和发展的又一个客观条件,也是中国革命继续向前发展的现实条件。随着社会矛盾的激化,中国革命的形势必然继续向前发展,这是中国社会矛盾的客观性所决定的。
第四,相当力量的正式红军存在,是红色政权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这一必要条件可以通过共产党自身的主观努力而实现。
第五,共产党组织的有力量和它的政策的不错误,是保证红色政权能够长期存在和发展最重要的主观条件。
“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是中国的基本国情;“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的影响”是指历史因素;“全国革命形势的继续发展”是指现实条件。这些都是客观存在,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条件。“相当力量的红军存在”和“共产党组织的坚强有力和政策的正确”则是通过红色政权区域的党和红军的主观努力所能做到的,是受主观因素制约、影响的。
因此,第9题的正确答案是BD选项;第10题的正确答案是AD选项。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220页;《大纲解析》第157页。
11.近代中国政治经济文化发展极不平衡,这是由于:
A.中国地域广大
B.中国实际上长期处于军阀割据的状态
C.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仍然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占据优势地位
D.中国是受多个帝国主义国家支配的半殖民地
[命题分析]命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近代中国政治经济文化发展不平衡的原因。
毛泽东在分析近代中国国情时指出,由于帝国主义列强在中国划分势力范围,实行分裂、剥削政策,又由于小农经济的广泛存在,加之中国地域广大,造成中国实际上长期不统一,中国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发展表现出极端的不平衡。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BCD。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220页;《大纲解析》第157页。
12.毛泽东提出的“工农武装割据”思想的主要内容包括:
A.武装斗争
B.统一战线
C.土地革命
D.根据地建设
[命题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工农武装割据”思想的主要内容。
毛泽东在《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一文中指出:虽有很好的工农群众,若没有相当力量的正式武装,便决然不能造成割据局面,更不能造成长期的和日益发展的割据局面。“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以土地革命为基本内容,以武装斗争为主要形式,以农村革命根据地为战略阵地的三者密切结合。土地革命、武装斗争和根据地建设,既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重要内容和主要形式,也是农村包围城市革命道路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CD。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220页;《大纲解析》第157页。
13.毛泽东指出,“工农武装割据”“是半殖民地中国在无产阶级领导之下的农民斗争的最高形式,和半殖民地农民斗争发展的必然结果;并且无疑义地是促进全国革命高潮的最重要因素。”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是:
A.“工农武装割据”在中国革命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B.“工农武装割据”符合中国国情
C.“工农武装割据”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农民战争
D.“工农武装割据”是中国共产党夺取革命政权的惟一斗争形式
[命题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工农武装割据”在中国革命中的地位和在作用。
题干中引用的毛泽东的论述主要说明了工农武装割据在中国革命中具有重要的地位。毛泽东明确指出:那种全国范围的、包括一切地方的、先争取群众后建立政权的理论,是于中国革命的实情不适合的,而有根据地的,有计划地建设政权的,深入土地革命的,扩大人民武装的路线,无疑义地是正确的。这些论述有力地反驳了坚持城市中心论的教条主义的错误思想。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BC选项。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220页;《大纲解析》第157页。
14.土地革命、武装斗争、根据地建设是“工农武装割据”的主要内容,三者各自的地位是:
A.土地革命是基本内容
B.武装斗争是主要形式
C.农村根据地是“工农武装割据”的战略阵地
D.武装斗争是核心内容
[命题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工农武装割据”的主要内容及其关系。
“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以土地革命为基本内容,以武装斗争为主要形式,以农村革命根据地为战略阵地的三者密切结合。土地革命、武装斗争和根据地建设,既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重要内容和主要形式,也是农村包围城市革命道路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一,土地革命是“工农武装割据”的基本内容。只有进行土地革命,消灭封建土地所有制,才能使农民得到看得见的物质利益,才能广泛动员和组织占人口绝大多数的农民群众参加武装斗争,巩固和扩大农村革命根据地。
第二,武装斗争是“工农武装割据”的主要斗争形式。武装斗争是中国革命的主要形式。只有建立一支强大的革命武装,才能有效地开展土地革命,保卫和巩固农村的革命根据地。
第三,农村根据地是“工农武装割据”的战略阵地。只有建设巩固的农村革命根据地,才能使土地革命有坚实的基础,武装斗争才有可靠的依托。没有根据地,武装斗争就成为流寇式的武装,是不能持久的;没有根据地,土地革命也无法进行。
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BC选项。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221页;《大纲解析》第157页。
15.毛泽东指出:中国革命的特点是:“基本地不是经过长期合法斗争以进入起义和战争,也不是先占城市后取农村,而是走相反的道路。”毛泽东提出这一思想的基本依据是:
A.近代中国内部没有民主制度,外部没有民族独立
B.中国的民主革命实质上是农民革命
C.中国革命的敌人强大,主要占据城市
D.农村可以脱离城市而相对独立的存在
[命题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中国革命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必要性。
毛泽东认为,近代中国的特殊国情决定了中国革命必须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
第一,近代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内部没有民主制度,外部没有民族独立。在严酷的反动统治之下,要进行革命,就必须拿起武器,开展武装斗争。
第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武装战争,实质上就是无产阶级领导的农民战争。中国共产党要积蓄和锻炼革命力量,就必须派遣自己的先锋队深入农村,把农民发动起来、组织起来、武装起来,开展土地革命,把落后的农村建成先进的根据地,借此促进革命高潮的到来,在长期的斗争中取得中国革命的胜利。
第三,中国革命的敌人异常强大,主要分布在城市,城市中革命力量的生存和发展面临很多困难,在城市搞武装起义然后夺取政权的难度很大。
第四,农村是敌人统治力量薄弱的环节。近代中国没有形成统一的资本主义经济。这种经济基础造成了政治上的大小封建军阀割据的局面。同时,中国不是某个帝国主义国家直接统治的殖民地,而是许多个帝国主义国家间接统治的半殖民地。不同帝国主义国家支持的各派军阀相互间进行着持续不断的纷争。因此,中国统治集团的不统一和矛盾冲突,为中国革命首先在农村发展并取得胜利提供了可以利用的巨大缝隙和机遇。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BCD。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220页;《大纲解析》第158页。
16.近代中国与资本主义国家的城市乡村问题的区别表现在:
A.近代中国与资本主义国家的国情不同
B.资本主义国家的城市在实质和形式上统治着乡村
C.近代中国的城市无法掌握和控制广大的农村地区
D.近代中国广大的资源不在城市而在农村
[命题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近代中国与资本主义国家的城市乡村问题的区别。
中国的城市乡村问题与资本主义国家的城市乡村问题有着本质的区别。在资本主义国家,城市在实质和形式上都统治着乡村地区,而中国却有所不同:中国的反动统治阶级相当牢靠地掌握着若干近代工商业城市,城市虽带有领导性质,却无法掌握控制广大的农村地区。中国广大的资源不在城市而在农村,乡村在很大程度上仍然处于自然经济状态。革命的乡村在脱离城市的情况下有可能相对独立地生存下去。这就是在农村建立革命根据地,坚持长期武装斗争的物质基础。庞大的反革命军队主要布置在中心城市和主要交通要道,而广大的农村地区则依靠地主阶级及其武装来统治,这样,革命可以在反革命力量比较薄弱的农村地区首先开始,并取得胜利。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BCD选项。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220页;《大纲解析》第158页。
17.毛泽东关于人民军队建设的思想主要包括:
A.保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
B.主要作战形式是游击战和大规模的阵地战
C.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唯一宗旨
D.建立健全军队的政工制度,做好思想政治工作
[命题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人民军队建设的思想。
第一,坚持中国共产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这是人民军队建设的一个根本原则。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战争实践中,中国共产党逐步确立了“党指挥枪”的原则。这是因为:第一,无产阶级的军队,必须服从无产阶级的意志,忠实地为无产阶级政党的纲领路线服务。第二,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是我军取得胜利的根本保证。第三,只有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才能使军队在长期的农村环境中,不断克服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保持无产阶级的革命性。第四,只有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才能使军队充分发挥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忠实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执行革命的政治任务。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是保持人民军队的无产阶级性质和建军宗旨的根本前提。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是通过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的领导来实现的。
第二,人民军队的阶级性质、宗旨和任务。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是一个“执行革命的政治任务的武装集团”,是服从于无产阶级思想领导,并服务于人民革命斗争和革命根据地建设的工具。这支军队的惟一宗旨是“紧紧地和中国人民站在一起,全心全意地为中国人民服务”。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由人民军队的无产阶级性质所决定,并通过人民军队的三大任务体现出来的。这三大任务是:第一,打仗消灭敌人;第二,打土豪筹款子;第三,做群众工作。解放战争时期,毛泽东提出人民解放军不但是一个战斗队,而且主要是一个工作队。
第三,政治建军是无产阶级治军的根本原则,是区别于一切旧式军队的主要标志。毛泽东强调:政治工作是我军的生命线,无此则不是真正的革命军队。军队政治工作的基本原则是:官兵一致、军民一致,瓦解敌军和优待俘虏。与军队政治工作原则相一致,还须在方法上在人民军队内部实行政治、经济和军事三大民主,以保证党的政治路线的正确执行。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CD。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222页;《大纲解析》第159页。
18.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人民军队的最主要的作战形式是:
A.游击战
B.攻坚战
C.阵地战
D.带游击性的运动战
[命题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人民军队的最主要的作战形式。
人民军队的主要的作战形式是游击战和带游击性的运动战。游击战、运动战和阵地战是中国革命战争的三种基本形式,不同的阶段侧重点不同。在土地革命战争的前期,人民军队作战的主要形式是游击战;后期则是具有正规战争性质的运动战;在抗日战争时期的防御与相持阶段主要是游击战,后期主要是具有正规性质的运动战,在解放战争时期则主要是运动战和阵地战。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D。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222页;《大纲解析》第159页。
19.确立共产党对人民军队绝对领导的重大历史事件是:
A.八七会议
B.三湾改编
C.秋收起义
D.古田会议
[命题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中国共产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
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是通过三湾改编和古田会议逐步确立起来的,
三湾改编的主要内容是:第一,把已经不足一千人的部队,缩编为一个团,称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第一团,第二,在部队内部实行民主制度,官兵平等,待遇一样,规定官长不准打骂士兵,士兵有开会说话自由。连以上建立士兵委员会。士兵委员会有很大的权力,参加对部队的行政管理和经济管理,官长要受它的监督。第三,全军由党的前敌委员会统一领导。各级部队分别建立党的确组织:班排设小组,支部建立在连队上,营、团建立党委;连以上设党代表,由同级党组织的书记担任。部队的一切重大问题,都必须经党组织集体讨论决定。这三项措施开始改变了旧式军队的习气和农民的自由散漫作风,三湾改编是建设新型人民军队的重要开端,在人民军队的建军史上有重大意义。三湾改编,是毛泽东建军思想发展史上的里程碑。他的突出贡献就是确立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使之成为真正为无产阶级政党的政治路线服务的武装集团。
古田会议:1929年12月下旬,红军第四军第九次代表大会(即古田会议)在福建上杭县古田召开。大会由陈毅主持。会上,毛泽东根据中央来信的精神和红四军具体情况作政治报告,朱德作军事报告,陈毅传达中央批示信并作反对枪毙逃兵的报告。会议认真总结了红军创建以来党在同各种错误思想、错误倾向作斗争的过程中积累起来的丰富经验,统一了思想认识,一致通过了多种决议案,其中最重要的是关于纠正党内错误思想的决议。这些决议案系统地解决了建党建军的一系列根本问题。在军队建设方面,决议案明确规定了红军的性质,指出“中国的红军是一个执行革命的政治任务的武装集团”,这个军队必须是服从于无产阶级思想领导,服务于人民革命斗争和根据地建设的工具。这个规定,从根本上划清了新型人民军队同一切旧式军队的界限。从这个基本观点出发,决议案阐明了军队同党的关系,指出军队必须绝对服从党的领导,必须全心全意地为着党的纲领、路线和政策而奋斗,批评了那种认为军事和政治是对立的,军事不要服从政治,或者以军事来指挥政治的单纯军事观点。
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BD选项。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222页;《大纲解析》第159页。
20.1929年12月召开的古田会议总结了红四军建军的经验,明确规定了红军的任务是:
A.打仗消灭敌人
B.做群众工作
C.大生产
D.打土豪筹款子
[命题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人民军队的三大任务。
1929年12月下旬,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第九次党的代表大会在福建上杭县古田镇召开。会议总结了红四军建军以来的经验教训,批判了红四军党内存在的各种错误思想,提出要以无产阶级思想建设人民军队。会议通过了毛泽东主持起草的《中国共产党红军第四军第九次代表大会决议案》,《决议案》指出了红四军党内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的表现、来源及纠正方法;强调要把党的思想建设放在首位,同时加强党的组织建设;阐明红军是一个“执行革命的政治任务的武装集团”,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决定着军队的性质和面貌,这是红军建设的根本原则;规定红军除了要进行打仗消灭敌人的军事活动之外,还要担负起宣传群众、组织群众、武装群众、帮助群众建立革命政权以至于建立共产党的组织等项重大任务,即红军的三大任务:打仗消灭敌人;打土豪筹款子;做群众工作。《决议案》还阐明了必须在军内外建立起正确的官兵、兵民关系,阐明了对待敌军应该采取的正确政策。这个《决议案》是中国共产党和红军建设的纲领性文件,对党和军队的建设与发展起了重大指导作用。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BD选项。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222页;《大纲解析》第159页。
21.1947年,毛泽东总结了人民军队同敌人作战的经验,提出了十大军事原则,其中最主要的是:
A.力求在运动中消灭敌人
B.先打分散和孤立之敌,后打集中和强大之敌
C.每战集中绝对优势兵力,四面包围敌人,力求全歼,不使漏网
D.以歼灭敌人有生力量为主要目标,不以保守或夺取城市和地方为主要目标
[命题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人民军队作战的重要军事原则。
1947年12月,毛泽东在《目前的形势和我们的任务》的报告中,科学地总结了人民军队同国内外敌人长期作战的经验,并根据战略进攻后出现的新情况,概括了人民军队的十大军事原则,其中,最重要是集中优势兵力和消灭敌人有生力量的原则。它使人民军队脱离被动,争取主动,改变战争形势,实现军事战略和作战方式的转变,并最终战胜敌人,取得人民战争的最后胜利。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CD选项。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222页;《大纲解析》第159页。
22.毛泽东在《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一文中指出,中国革命战争的主要特点有:
A.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B.敌强我弱
C.共产党的领导
D.土地革命的开展
[命题分析]命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
要取得人民战争的胜利,必须从分析中国革命战争的基本特点着手,才能制定和执行一整套正确的战略战术原则。毛泽东在《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一文中分析了中国革命战争的四个特点:第一,中国是一个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半殖民地的大国,而且经过了1924一1927年的革命。第二,敌人的强大。第三,人民军队的弱小。第四,共产党的领导和土地革命。第一、第四两个特点规定了中国人民军队的可能发展和可能战胜其敌人;第二、第三两个特点又规定了中国人民军队的不可能很快发展和不可能很快战胜其敌人。这就决定了战争的持久性,决定了人民军队在战争全局上,必须坚持积极防御的战略思想。因此,积极防御是人民战争战略战术的核心,而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有生力量是战胜敌人的根本法则,主要的作战形式是游击战和带游击性质的运动战。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BCD选项。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222页;《大纲解析》第159页。
23.毛泽东在《论持久战》中:
A.批驳了亡国论和速胜论
B.分析了中日双方相互矛盾的四个基本特点
C.提出了团结资产阶级抗战的策略方针
D.科学预见了抗日战争发展的三个阶段
[命题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论持久战》的主要内容。
《论持久战》是抗日战争爆发后不久毛泽东发表的一篇重要著作。其主要目的就是为了批驳当日广泛存在的“亡国论”和“速胜论”的思想。毛泽东通过对中日双方在这场战争中相互矛盾的四个基本特点的分析,即敌强我弱,敌小我大,敌退步我进步,敌寡助我多助。并由此入手分析为什么中国抗日战争是持久战,最后胜利是属于中国的,批驳了“速胜论”、“亡国论”,指出中国既不会亡国,也不会速胜,中国的抗日战争只能是持久战。科学地预见了抗日战争中的防御、相持和反攻三个阶段,阐明了兵民是胜利之本的思想,即要依靠人民来争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BD。
24.毛泽东在《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中指出:“中国无产阶级应该懂得:他们自己虽然是一个最有觉悟性和最有组织性的阶级,但是如果凭自己一个阶级的力量,是不能胜利的。而要胜利,他们就必须在不同情形下团结一切可能的革命的阶级和阶层,组织革命的统一战线。”对毛泽东的这段话理解正确的是:
A.中国的无产阶级力量太弱,不能领导中国革命取得成功
B.建立革命统一战线是中国共产党的基本策略
C.无产阶级应该联合农民、小资产阶级和其他中间阶级
D.建立广泛的革命统一战线,在中国革命中具有特别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命题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必要性。
建立广泛的统一战线,在中国革命中具有特别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中国无产阶级要战胜强大的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及其支持者帝国主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艰巨任务,就必须从国情出发,照顾农民、小资产阶级和其他中间阶级的利益,必须同这些阶级结成广泛的统一战线。
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利用一切机会来获得大量的同盟军,以便集中力量反对最主要的敌人,这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策略思想。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里进行的,中国社会阶级结构的特征是两头小、中间大。作为革命领导力量的无产阶级虽然革命性最强,但人数较少,作为革命对象的大地主大资产阶级虽然只占少数,但掌握着中国的政治、经济力量和强大的反革命武装;而最广大的人民群众是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和其他的中间阶级。中国无产阶级要取得中国革命的胜利,就必须依靠这些阶级并同它们结成广泛的革命统一战线。中国反革命的力量大于革命的力量,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必须运用革命统一战线的策略,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组织民众,促使敌我力量对比朝着有利于革命的方向转化。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BCD选项。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223页;《大纲解析》第160页。
25.第二次国共合作的特点包括:
A.国共两个政权、两个军队的合作
B.以孙中山先生的“新三民主义”为指导思想
C.采取党内合作的方式
D.处于一个既有利又复杂的国际环境中
[命题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第二次国共合作的特点。
第二次国共合作的特点:第一,广泛的民族性和极大的复杂性。它不仅包括工人、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而且还包括中小地主、甚至包括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当权派国民党蒋介石集团。第二,这是国共两党两个政权、两个军队的合作。第三,没有双方共同遵守的共同纲领和固定的组织形式。第四,处于一种既有利又极其复杂的国际环境之中。选项B、C是第一次国共合作的特点。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D选项。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225页;《大纲解析》第161页。
26.第一次国共合作建立的统一战线包括:
A.工人阶级
B.农民阶级
C.小资产阶级
D.民族资产阶级
[命题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第一次国共合作建立的统一战线的阶级构成。
第一次国共合作建立的统一战线是国民革命联合战线,目标是打倒列强除军阀。中共三大决定在保持共产党在政治上、思想上和组织上的独立性的条件下,共产党员以个人名义加入国民党,同国民党实行党内合作。这次国共合作正式形成的标志是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国民党一大宣言的解释,孙中山的三民主义与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相联系,有了实质性的进步(如提出反帝要求,民权为一般平民所共有,主张耕者有其田等),发展成为新三民主义,它和中共的民主革命纲领基本上一致,成为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经过改组后的国民党成为资产阶级、无产阶级、农民阶级和小资产阶级四个阶级的联盟,成为国共合作的共同组织形式。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BCD选项。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225页;《大纲解析》第161页。
27.大革命失败后,革命统一战线只剩下:
A.工人
B.农民
C.小资产阶级
D.民族资产阶级
[命题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土地革命时期统一战线的阶级构成。
国民革命失败后,民族资产阶级退出了革命的营垒,当了大资产阶级的尾巴。此时的统一战线是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工农民主统一战线,主要由工人 、农民、小资产阶级构成。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BC选项。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225页;《大纲解析》第161页。
28.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的标志是:
A.国民党五届三中全会
B.《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的发表
C.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D.蒋介石在庐山发表谈话,承认中国共产党的合法地位
[命题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正式形成的标志。
1935年12月,中共瓦窑堡会议及会后毛泽东作的《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策略》,阐述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强调在警惕右倾投降主义倾向的同时,着重克服“左”倾关门主义倾向,圆满地解决了党的政治路线问题。会后,中共由“九·一八”事变后的“反蒋抗日”到1936年5月改为“逼蒋抗日”,再到西安事变后改为“联蒋抗日”。1937年2月,国民党五届三中全会召开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形成。1937年9月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公布《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和蒋介石发表庐山谈话,标志着以国共第二次合作为主体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BD选项。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225页;《大纲解析》第161页。
29.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的中间势力包括:
A.民族资产阶级
B.城市小资产阶级
C.开明绅士
D.地方实力派
[命题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的阶级构成和统一战线的策略方针。
国共合作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后,随着战争的进一步发展和日本帝国主义的诱降政策,国民党发动了一系列的反共事件。为了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坚持抗日,毛泽东在1940年先后写了《目前抗日统一战线中的策略问题》和《论政策》等重要文件,阐明了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发展进步势力,争取中间势力,孤立顽固势力的策略总方针。
所谓中间势力,是指民族资产阶级、开明绅士和地方实力派三部分人。毛泽东指出:“在中国,这种中间势力有很大的力量,往往成为我们同顽固派斗争时决定胜负的因素”。“对于农民和小资产阶级是当作同盟者去争取的;对于中间势力,则是当作反帝国主义的同盟者去争取的。中间势力中的中等资产阶级(即民族资产阶级)和开明绅士,可以同我们共同抗日,也可以同我们一同建立抗日民主政权,但它们害怕土地革命。在对顽固派的斗争中,其中一些人还可以在一定限度内参加,有些则可保持善意的中立,有些则可以保持勉强的中立。地方实力派,则除共同抗日外,只能在同顽固派斗争时采取暂时中立的立场”。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CD选项。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228页;《大纲解析》第162页。
30.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对顽固派作斗争时采取“有理、有利、有节”的原则,这一原则的依据是:
A.中共整个统一战线的政策是综合联合和斗争的两方面的政策
B.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亲英美派和汉奸亲日派是有区别的
C.顽固派在抗日方面有既抗日动摇但不愿投降的两面性
D.顽固派在联共方面有既联共又反共但不愿决裂的两面性
[命题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统一战线中对顽固派的政策。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的顽固势力主要是指英美派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其代表就是国民党蒋介石集团。他们与以汪精卫为代表的亲日派不同。蒋介石集团在政治上是当权派,他们实行表面上合作抗日和实际上摧残进步势力的两面政策。因此,共产党必须以革命的两手对付他们,既要坚持团结抗日,争取他们留在统一战线中,又要同他们在政治上、思想上、军事上进行坚决的斗争。坚持“有理、有利、有节”的斗争原则,以求最大限度地孤立和打击最主要的敌人。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BCD选项。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228页;《大纲解析》第162页。
31.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争取中间势力必须具备的条件是:
A.共产党要有充足的力量
B.对顽固派作坚决斗争并能取得胜利
C.必须尊重中间势力的利益
D.对他们的动摇性进行坚决斗争
[命题分析]命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争取中间势力必须具备的条件。
争取中间势力,就是争取民族资产阶级、开明绅士和地方实力派这三部分人。他们的阶级属性虽然不同,对待土地革命与民主的态度和顽固派也有差异,但他们都可以与共产党合作抗日,党应当而且可以争取他们参加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争取中间势力是中国共产党在抗日统一战线时期的极严重的任务,为了完成这一任务,共产党必须具备以下条件:第一,共产党要有充足的力量;第二,必须尊重中间势力的利益;第三,必须坚决地与顽固派作斗争,并取得胜利。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BC选项。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228页;《大纲解析》第162页。
32.毛泽东在瓦窑堡会议上提出建立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依据是:
A.近代中国社会矛盾的复杂性
B.日本帝国主义加紧侵略要变中国为它的殖民地,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
C.民族资产阶级的一部分可能参加抗日,另一部分可能采取中立态度
D.日本的侵略必然同英美在华利益相冲突,英美派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态度可能有变化,国民党营垒将发生破裂
[命题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可能性。
1935年12月的中共中央瓦窑堡政治局扩大会议及会后毛泽东《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的报告,正确地分析了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论述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第一,近代中国社会矛盾的复杂性是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现实基础。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是近代世界矛盾的焦点。在内部,既有地主阶级和农民的矛盾,又有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的矛盾;在外部,既有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又有帝国主义之间瓜分中国的矛盾。各个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争夺和矛盾,又造成了中国统治阶级的四分五裂,呈现出各种政治派别的矛盾。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不同的问题上,又不断地发生推移、转化,这在客观上为中国共产党利用这些矛盾,建立革命的统一战线提供了可能。
第二,中日民族矛盾的尖锐性是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现实条件。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广大人民群众长期处于帝国主义的侵略和封建主义的压迫之下,这就决定了无产阶级能够把一切爱国的、不甘心受帝国主义奴役的人们团结在自己的周围,结成广泛的革命统一战线。中国的工人、农民和城市小资产阶级不但占了全国人口的绝大多数,而且革命要求最为强烈,是无产阶级及其政党的基本依靠力量,是统一战线中的左派。同时民族资产阶级一方面由于受到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压迫和束缚,在一定时期和一定程度上能够参加反帝反封建的斗争;另一方面,民族资产阶级由于同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有着一定的联系,缺乏革命的彻底性,具有软弱性和妥协性的特点,因而民族资产阶级是革命的中间派,是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应当努力争取的对象。
第三,中国买办性的大资产阶级,历来是革命的对象,但是由于他们的各个集团是以不同的帝国主义为背景的,在各个帝国主义之间矛盾尖锐化的时候,属于别的帝国主义系统的大资产阶级集团也有可能在一定时期内和一定程度上参加反对某一个帝国主义的斗争。在这种情形下,中国共产党为了削弱敌人和加强自己的后备力量,可以同这一派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建立暂时的统一战线,并在有利于革命的一定条件下尽可能的保持之。在抗日战争时期,以蒋介石为首的一部分买办的大资产阶级由于矛盾的冲突和自身的利益,也表现出一定的抗日要求,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完全可以利用这种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同这部分大资产阶级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BCD。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225页;《大纲解析》第161页。
33.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各部分力量中,属于进步势力的有:
A.八路军、新四军
B.地方实力派
C.城市小资产阶级
D.工人阶级和农民阶级
[命题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进步势力的组成。
毛泽东在1940年先后写了《目前抗日统一战线中的策略问题》和《论政策》等重要文件,阐明了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发展进步势力,争取中间势力,孤立顽固势力的策略总方针。
发展进步势力,就是要放手发动工人、农民和城市小资产阶级参加抗日斗争,积极扩大包括八路军、新四军在内的人民武装力量,广泛地建立抗日民主根据地,发展共产党的组织。发展进步势力,是争取中间势力、孤立顽固势力和争取抗战胜利的基本条件,是三个环节的中心一环。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CD选项。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228页;《大纲解析》第162页。
34.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中国共产党对待顽固派的策略有:
A.利用矛盾,争取多数,孤立少数
B.有理、有利、有节
C.反对其投降、反共倾向,推动其抗日
D.残酷斗争,无情打击
[命题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中国共产党对待顽固派的策略。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中国共产党在整个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经历的情况最复杂的统一战线。毛泽东系统总结这方面的历史经验,提出了发展进步势力,争取中间势力,孤立顽固势力的策略方针。
孤立顽固势力,主要是孤立英美派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其代表就是国民党蒋介石集团。蒋介石集团在政治上是当权派,他们实行抗日和摧残进步势力的两面政策。共产党必须以革命的两手对付之,既要坚持团结抗日,争取他们留在统一战线中,又要同他们在政治上、思想上、军事上进行坚决的斗争。
在对顽固势力的斗争中,中国共产党采取“利用矛盾,争取多数,反对少数,各个击破”和“有理、有利、有节”的策略原则。坚持这些原则,使这种斗争分寸适度,取得成效,切实实现发展进步势力,争取中间势力,孤立顽固势力,真正巩固和扩大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取得全民族抗战的最后胜利。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BC选项。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228页;《大纲解析》第162页。
35.土地革命对峙时期与抗日战争时期相比,中共在政策、策略上所作的调整有:
A.从没收地主土地到减租减息
B.从反蒋抗日到联蒋抗日
C.工作重心从城市转移到农村
D.从建立工农民主专政到建立抗日民主政权
[命题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共在政策上的调整。
抗日战争时期与土地革命对峙时期相比,国内主要矛盾发生了变化,民族矛盾日益尖锐。根据国内形势的变化,党从瓦窑堡会议后开始调整政策,将建立“工农共和国”的口号改为“人民共和国”的口号,后又改变为“民主共和国”的口号。同时,中国共产党对蒋介石为代表的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策略亦由“九一八”事变后的“反蒋抗日”到1936年5月改为“逼蒋抗日”,再到西安事变后改为“联蒋抗日”。为团结地主阶级中的爱国人士抗日,对其政策也由土地革命时期的没收土地转变为减租减息。选项C错误。当时党的工作重心仍然在农村。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BD选项。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225页;《大纲解析》第161页。
36.解放战争时期加入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阶级有:
A.无产阶级﹑农民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
B.少数民族和海外侨胞
C.官僚资产阶级
D.民族资产阶级和开明绅士
[命题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解放战争时期的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阶级组成。
人民民主统一战线,以多党派合作为主要内容,以反对美帝国主义和蒋介石为主要任务。抗日战争胜利后,为了打败蒋介石,建立新中国,中国共产党领导建立了包括工人、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开明绅士、其他爱国人士、少数民族和海外侨胞在内的广泛的人民民主统一战线。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BD选项。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226页;《大纲解析》第162页。
37.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统一战线包括两个联盟,它们是:
A.无产阶级和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的联盟
B.无产阶级同地方实力派的联盟
C.无产阶级同可以合作的非劳动人民的联盟
D.无产阶级同大资产阶级的联盟
[命题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统一战线的两个联盟。
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统一战线,包含着两个联盟。一是无产阶级和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的联盟,而主要是工农联盟;二是工人阶级同可以合作的非劳动人民的联盟,主要是无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联盟,也包含特定历史条件下,无产阶级和一部分地主阶级、带买办性的大资产阶级的联盟。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C选项。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226页;《大纲解析》第162页。
38.毛泽东指出,无产阶级要实现对同盟者的领导必须具备的条件有:
A.率领同盟者向着共同的敌人作坚决的斗争,并取得胜利
B.坚持独立自主的原则,对同盟者实行又联合又斗争的政策
C.对同盟者给以物质福利,至少不损害其利益,同时给予政治教育
D.对同盟者采取“有理、有利、有节”的策略原则
39.毛泽东在《关于目前党的政策中的几个重要问题》一文中,指出无产阶级及其政党要实现对于被领导的阶级、政党的领导,必须具备的条件是:
A.领导的阶级和政党有充足的力量
B.率领被领导者(同盟者)向着共同的敌人作坚决的斗争,并取得胜利
C.对被领导者加以物质福利,至少不损害其利益
D.对被领导者给以政治教育
[命题分析]这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领导权问题是统一战线的根本问题。
中国共产党建立最广泛的统一战线,其目的是为了增强革命力量,反对最主要的敌人。因此,必须在统一战线中,坚持独立自主的原则,制定和实施正确的统一战线的策略方针和原则,实现无产阶级的领导权。在统一战线中,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斗争,集中地表现在对统一战线领导权的争夺上。哪一个阶级掌握了统一战线的领导权,决定着革命走哪一条道路,决定着革命的前途。因此,领导权问题,是革命统一战线的根本问题。
毛泽东在1948年1月《关于目前党的政策中的几个重要问题》一文中论述了处理革命统一战线中领导者和被领导者的关系问题时必须具备的条件。在该文中,毛泽东认为:“领导的阶级和政党,要实现对于被领导的阶级、阶层、政党、人民团体的领导,必须具备两个条件:(甲)率领被领导者(同盟者)向着共同的敌人作坚决的斗争,并取得胜利;(乙)对被领导者给以物质福利,至少不损害其利益,同时对被领导者给以政治教育。没有这两个条件或两个条件缺一,就不能实现领导。”
因此,第38题的正确答案是AC选项;第39题的正确答案是BCD选项。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227页;《大纲解析》第164页。
40.毛泽东在《<共产党人>发刊词》中指出,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的发展道路,是在同中国资产阶级的复杂关联中走过的。在处理同资产阶级复杂关联问题上中国共产党的历史经验有:
A.无产阶级掌握统一战线的领导权
B.区分统一战线中的各派力量
C.对资产阶级既联合又斗争
D.坚持以武装斗争为主要支柱
[命题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统一战线的历史经验。
中国资产阶级包括依附于帝国主义的大资产阶级和既有革命要求又有动摇性的民族资产阶级两部分。中国共产党同中国资产阶级的复杂关联主要表现在同资产阶级建立或被迫分裂革命的统一战线,这是中国革命过程中的一个基本特点。
在大革命时期,党同民族资产阶级建立了统一战线。但在后期,党内陈独秀右倾投降主义对资产阶级妥协退让,统一战线最终破裂。大革命失败后,党领导工农大众同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反动统治进行了坚决的武装斗争;党内“左”倾冒险主义将民族资产阶级看成中国革命最危险的敌人,革命遭受挫折。1935年后,党确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策略,不仅同民族资产阶级再次建立起了统一战线,而且把一大部分大资产阶级也包括在内。党及时纠正了王明的新投降主义错误,制定了发展进步势力,争取中间势力,孤立顽固势力的策略方针,保证了抗日战争的胜利发展。抗战胜利后,党领导人民同发动内战的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统治集团展开了两种命运的决战,建立了包括民族资产阶级在内的广泛的人民民主统一战线,赢得了革命的胜利。
因此,在同资产阶级建立统一战线时必须做到:首先,无产阶级(通过共产党)必须力争并牢牢掌握统一战线的领导权。其次,必须分清统一战线中的左、中、右三种势力,实行“发展进步势力,争取中间势力,孤立顽固势力”的策略总方针。其三,针对中国资产阶级的两面性,实行又联合又斗争的政策。所谓联合,一方面是指在一定时期一定程度上同民族资产阶级甚至一部分大资产阶级建立统一战线,另一方面是指在统一战线破裂时,要注意团结,争取民族资产阶级;所谓斗争,一方面是指在统一战线中,同资产阶级进行必要的斗争,坚持独立自主的原则,另一方面是指在分裂时,同当权的大资产阶级展开武装斗争。其四,必须以武装斗争为支柱。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BCD。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228页;《大纲解析》第163页。
41.建立革命统一战线是中国共产党的政策和策略,在统一战线问题上,我党取得的基本经验有:
A.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必须保持在思想上,政治上和组织上的独立性,坚持独立自主原则
B.对资产阶级采取又联合又斗争的策略
C.正确处理统一战线中两个联盟的关系
D.在被迫同资产阶级分裂时,要敢于并善于同大资产阶级进行坚决的武装斗争,同时要继续争取民族资产阶级的同情和中立
[命题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实施革命统一战线的经验。
第一,无产阶级(通过共产党)必须力争并牢牢掌握统一战线的领导权。
第二,必须分清统一战线中的左、中、右三种势力,正确处理两个联盟之间的关系。以工农联盟为基础,并根据统一战线中各种政治力量的不同特性及其在革命发展某一阶段的不同状况,规定和实行发展进步势力,争取中间势力,孤立顽固势力的不同政策,最广泛地团结一切可能团结的同盟者,最大限度地孤立和打击最主要的敌人,以利于中国革命的最后胜利。
第三,针对中国资产阶级的两面性,实行又联合又斗争的政策。首先,在同资产阶级建立统一战线时,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必须坚持自己的独立性,对他们实行既联合又斗争的策略。在被迫同资产阶级主要是同大资产阶级分裂时,要敢于同大资产阶级进行坚决的武装斗争,同时要继续争取民族资产阶级的同情或中立。其次,民族资产阶级参加统一战线,进行反帝反封建的斗争,从根本而言,是为了实现本阶级的政治理想,建立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使中国走上自由、独立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因此,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在统一战线中必须对资产阶级及其政党进行必要的斗争,克服他们在政治上的动摇性和对于革命的不彻底性。无产阶级同民族资产阶级基本上没有武装力量的联合和斗争,主要是政治上的联合和斗争。斗争的主要手段是批评和教育,其目的是团结。总之,在同资产阶级联合时,主要要防止右的倾向,警惕类似第一次国共合作期间的陈独秀的右倾投降主义和抗战初期王明的右倾机会主义;在同资产阶级分裂时,主要是要防止“左”倾错误的出现,避免类似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王明“左”倾错误。
第四,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统一战线必须以武装斗争为支柱。中国民主革命的全部经验证明,中国革命的统一战线不论在哪一个时期,也不论有没有资产阶级参加,都是“实行武装斗争的统一战线”,统一战线必须有坚强的人民武装作为它的支柱,才能巩固和发展。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BCD选项。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228页;《大纲解析》第163页。
42.延安整风运动中具有指导性作用的文件有:
A.《改造我们的学习》
B.《愚公移山》
C.《整顿党的作风》
D.《为人民服务》
43.中国共产党在延安整风运动中所反对的主观主义的表现形式有:
A.经验主义
B.形式主义
C.教条主义
D.无政府主义
[命题分析]这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整风运动的主要内容。
中国共产党和毛泽东在建设马克思主义政党的过程中,创造了通过整风运动进行普遍的马克思主义思想理论教育的好形式。毛泽东所作的《改造我们的学习》、《整顿党的作风》、《反对党八股》等报告,成为指导整风运动的重要文献。这次整风运动的主要内容是反对主观主义以整顿学风;反对宗派主义以整顿党风;反对党八股以整顿文风。而其中最主要的是反对主观主义以整顿学风。
整风运动以整顿学风为重点和中心内容,体现了思想建设作为党的建设的一个突出特点。主观主义主要表现为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教条主义者满足于书本理论,脱离实践,在实际工作中一切从本本出发,毛泽东把这类人称为思想上的“懒汉”。经验主义者尊重经验而轻看理论,在实际工作中的表现就是埋头日常的具体事务。毛泽东把这类人称为“庸俗的事务主义者”。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两种倾向都有害于党的思想建设,尽管两者的表现不同,甚至相反,但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来说,都是犯了主观主义的错误。主观主义是党内“左”倾和右倾错误的思想根源。反对主观主义整顿学风,要求以实事求是的思想态度来指导我们的行动,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和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相结合。只有当主观主义特别是教条主义得到纠正,才能最终解决党的宗派主义和党八股问题。因此,这两题的正确答案都是AC选项。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232页。
44.中国共产党为克服困难,争取抗日战争最后胜利制定的十大政策中,具有决定意义的是:
A.减租减息
B.建立统一战线的“三三制”政权
C.整风运动
D.大生产运动
[命题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整风运动和大生产运动。
1941年至1942年,是敌后人民抗日战争最困难的时期。中国共产党采取了各种有力的政策措施来克服困难,巩固抗日根据地。为了减轻人民的负担,主力部队和政府机关实行精兵简政;为了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并团结各阶层人士一起抗日,进一步贯彻执行“三三制”政权和减租减息的政策;为了密切军政、军民关系,在军队中开展“拥政爱民”运动,在群众中开展“拥军优属”运动。
在中国共产党采取的一系列政策中,大生产运动和整风运动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为了克服严重的物质生活困难,坚持抗战而又不过于加重人民的负担,抗日根据地进行了大生产运动,农业和工商业的产值迅速增长,人民负担大大减轻,军民生活明显改善,为克服困难,夺取抗战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为了实现党内在思想上政治上的统一和行动上的一致,同心同德地战胜困难,夺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开展了整风运动,使干部在思想上大大地提高,使党达到了空前的团结并进一步成熟起来,为夺取抗战胜利奠定了思想基础。选项A、B主要是为团结抗日力量而采取的措施。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CD选项。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232页。
45.延安整风的方针和宗旨有:
A.惩前毖后,治病救人
B.团结—批评—团结
C.残酷斗争,无情打击
D.既要弄清思想,又要团结同志
[命题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整风运动的方针和宗旨。
整风运动的宗旨是“惩前毖后、治病救人”,毛泽东把这两条宗旨作为处理党内矛盾、开展党内斗争必须遵循的方针。“既要弄清思想,又要团结同志”这就是处理党内矛盾、开展党内斗争必须遵循的方法。这是同“左”倾错误领导所实行的“残酷斗争,无情打击”相反的。政府的方法,是认真阅读整风文件,联系个人的思想、工作、历史以及自己所在地区部门的工作进行检查,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弄清反错误的环境、性质和原因,逐步取得思想认识上的一致,提出努力的方向。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BD选项。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232页。
46.毛泽东在《<共产党人>发刊词》中所说的“伟大的工程”是要把中国共产党建设成一个:
A.掌握全国政权的执政党
B.广大群众性的党
C.全国范围的马克思主义政党
D.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完全巩固的党
[命题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在中国建设一个马克思主义政党是一项伟大的工程。
毛泽东在1939年10月《<共产党人>发刊词》中指出: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建设一个具有广大群众性的、思想政治和组织上完全巩固的、马克思主义的无产阶级政党,是一项极其艰巨的任务,是一项伟大的工程。中国共产党要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必须加强自身的建设;必须对党的建设的艰巨性和特殊性有清醒的认识;必须根据党所处的环境的特点和自身的特点,确立党的建设的原则,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无产阶级政党的理论具体化、民族化。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BCD。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229页;《大纲解析》第164页。
47.在中国建设一个马克思主义政党所遇到的特殊困难有:
A.理论准备不足
B.与资产阶级既联合又斗争的过程中成长
C.党员中农民和小资产阶级出身的占大多数
D.中国封建社会历史较长,封建主义思想影响严重
[命题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中国共产党自身建设面临的特殊困难。
为了实现共产党对革命的领导权,党必须不断地加强自身的建设。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无论是马克思、恩格斯,还是列宁,都是主要在城市环境中、在工人群众中建设无产阶级政党。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的农村和战争环境中开展党的建设,不仅是一个崭新的课题,而且是一项十分艰巨和复杂的历史任务。
第一,中国共产党的理论准备不足。从马克思列宁主义传入中国到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时间相当短,同时,由于中国共产党从一成立就投入革命实践斗争中,使得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学习与研究明显落后于实践。
第二,中国共产党是在一个幅员广大、人口众多,尤其是农民、小资产阶级占人口绝大多数、情况复杂、经济文化落后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里诞生和成长起来的。如何在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包围中,保持党的无产阶级先锋队的性质,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保证党对革命事业的正确领导,是中国共产党自身建设迫切需要解决的一个根本的问题。
第三,中国共产党是在同资产阶级又联合又斗争的复杂关联中成长和发展起来的,同时,在长期的、分散的农村游击战争环境中加强自身的思想政治建设和组织建设也是共产党必须解决的重大问题。
第四,中国延续几千年的封建社会历史,使封建主义思想残余影响相当严重,并侵入到中国共产党的组织中,同时,由于共产国际在较长一段时间内的教条主义倾向和对中国共产党的不恰当的干预,使得中国共产党的建设面临一些特殊的困难。
总之,中国共产党要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就必须加强自身的建设,必须对党的建设的艰巨性和特殊性有清醒的认识,必须根据党所处的环境的特点和自身的特点,确立党的建设的原则,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无产阶级政党的理论具体化、民族化。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BCD选项。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230页;《大纲解析》第165页。
48.为克服中国共产党自身建设面临的困难,毛泽东在民主革命时期提出的主要建党思想包括:
A.着重从思想上建党
B.加强民主集中制
C.保持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
D.正确处理党内矛盾
[命题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毛泽东的建党思想。
在农村环境中,在农民及小资产阶级出身占多数的情况下,能不能和怎样建设一个无产阶级先锋队的政党,这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遇到的一个全新的课题,毛泽东提出了适合中国共产党自身建设的思想和理论,包括:第一,着重从思想上建党,保持党的工人阶级先锋队的性质。第二,坚持党的民主集中制原则,加强党的组织建设。第三,保持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毛泽东在《论联合政府》中,概括了中国共产党的三大优良作风,这就是: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作风,和人民群众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作风以及自我批评的作风。只有坚持三大优良作风,克服各种歪风邪气,才能把党的自身建设搞好。第四,正确处理党内矛盾和开展党内斗争,整风是进行马克思列宁主义教育的好形式。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BCD选项。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230页;《大纲解析》第165页。
49.着重从思想上建党是毛泽东党建思想中最具有中国特色的内容,它要求:
A.必须加强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思想教育
B.认真学习党的宗旨和奋斗目标
C.整风是进行马克思主义教育的好形式
D.充分发挥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的积极作用
[命题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毛泽东的建党思想。
民主革命时期,由于当时中国社会的特点,我们党的绝大多数党员来自农民和其他劳动者,也有不少来自知识分子,还有来自非劳动者阶层的革命分子。在党内存在大量的小生产者的思想意识和其他非无产阶级思想意识。在1927年后农村根据地的斗争实践中,毛泽东首先提出了正确对待和解决在农民中大量发展党员的问题,提出了从政治思想上教育农民出身的党员,用无产阶级思想克服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进而把他们改造成为无产阶级先锋战士的重大任务,解决了在中国这样一个农民占人口绝大多数的国家里如何建设一个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重大课题,形成了着重从思想上建设党的建党思想。1929年,毛泽东在《关于纠正党内的错误思想》一文中,提出了着重从思想上建党的原则。进行思想建设,必须加强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思想教育。倡导运用批评和自我批评的方式,“使党员的思想和党内的生活政治化、科学化”。共产党员必须注意调查研究,按实际情况办事,实事求是。要充分发挥党的先锋模范作用。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BCD选项。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231页;《大纲解析》第165页。
50.中国共产党人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是:
A.理论和实践密切地相结合
B.和最广大的人民群众取得最密切的联系
C.发扬艰苦奋斗的作风
D.有无认真的自我批评
[命题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党的三大优良作风。
1945年4月,毛泽东在中共七大上所作的《论联合政府》的报告中,在把新民主主义的一般纲领具体化为现阶段的行动纲领和具体任务后,号召全党团结起来,为实现党的任务而斗争时,指出:“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思想武装起来的中国共产党,在中国人民中产生了新的工作方法,这主要就是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作风,和人民群众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作风以及自我批评的作风”。概括了共产党人区别其他任何政党的显著标志,即理论联系实践,密切联系群众和自我批评的三大作风。这三大作风是中国共产党显著区别于其他政党的主要标志,也反映了中国共产党人对待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对待人民群众和对待自己及周围同志的正确态度。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三大优良作风,互相联系,互相促进,不可分割。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是党的工人阶级先锋队的性质决定的,是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决定的,是无产阶级世界观和方法论在党内生活和党群关系上的表现。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BD选项。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232页;《大纲解析》第166页。
51.中国共产党根本的组织原则是民主集中制,它的基本要求是:
A.个人服从组织
B.全党服从中央
C.少数服从多数
D.下级服从上级
[命题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民主集中制。
党的政治、组织建设,是党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总结出来的宝贵经验。民主集中制是中国共产党根本的组织原则。民主集中制是在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在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的统一。民主集中制的基本要求是:个人服从组织,少数服从多数,下级服从上级,全党服从中央。坚持集体领导,健全党委制度,是党的组织建设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坚持民主集中原则的具体表现。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BCD选项。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231页;《大纲解析》第166页。
来源未注明“中国完美·体育(中国)官方网站,WANMEI SPORTS网”的资讯、文章等均为转载,本网站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来源注明“中国完美·体育(中国)官方网站,WANMEI SPORTS网”的文章,若需转载请联系管理员获得相应许可。
联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扫码关注
了解完美·体育(中国)官方网站,WANMEI SPORTS最新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