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12018245号
第三章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实质及其发展阶段
一、选择题Ⅰ:下列每题的选项中,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
1.马克思认为:剩余价值和“资本不能从流通中产生,又不能不从流通中产生。它必须既在流通中产生又不在流通中产生。”这句话的意思是:
A.剩余价值可以在流通中产生,也可以在生产中产生
B.剩余价值既不在流通中产生,也不在生产中产生
C.剩余价值在生产中产生,但要以流通为条件
D.剩余价值在流通中产生,但要以生产为条件
[命题说明]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剩余价值的产生领域。
从形式上看,资本总公式G—W—G'是同价值规律相矛盾的。价值规律要求按照等价交换的原则进行,交换的结果只会是价值的形式发生变化,而价值量不会变化。但资本总公式表明,货币作为资本在流通中发生了增殖,这就是资本总公式的矛盾。但是,在流通过程中,无论是等价交换还是不等价交换,都不会产生剩余价值。离开流通,货币所有者把货币贮藏起来,货币永远也不能转化为资本,商品所有者也只能同自己的商品发生关系,剩余价值无从产生。剩余价值不能在流通中产生,因为流通只是为价值增殖过程做准备,而这个过程是在生产领域中进行的;又不能离开流通而产生,因为它是以流通为媒介,它以在商品市场上购买劳动力为条件。这是解决资本总公式矛盾的条件。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C选项。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116页;《大纲解析》第85页。
2.马克思指出:“原预付价值不仅在流通中保存下来,而且在流通中改变了自己的价值量,······正是这种运动使价值转化为资本。”这说明作为流通手段的货币和作为资本的货币的根本区别在于:
A.能否买到商品
B.能否买到生活资料
C.能否买到生产资料
D.能否带来剩余价值
[命题说明]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作为流通手段的货币和作为资本的货币的根本区别。
作为流通手段的货币充当的是商品交换的媒介。简单商品流通——为买而卖——是达到流通以外的最终目的,占有使用价值,满足需要的手段。相反,作为资本的货币的流通本身就是目的,因为只是在这个不断更新的运动中才有价值的增殖。因此,资本的运动是没有限度的。作为这一运动的有意识的承担者,货币占有者变成了资本家。价值在这里已经成为一个过程的主体,在这个过程中,它不断地变换货币形式和商品形式,改变着自己的量,作为剩余价值同作为原价值的自身分出来,自行增殖着。既然它生出剩余价值的运动是它自身的运动,它的增殖也就是自行增殖。因此,作为流通手段交换媒介的货币和作为资本的货币的根本区别就在于货币在运动中能否带来剩余价值。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D选项。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116页;《大纲解析》第85页。
3.马克思说:“G-W-G'事实上是直接在流通领域内表现出来的资本总公式。”通过分析资本流通总公式,可以发现价值增殖只能发生在:
A.G-W阶段的货币上
B.G-W阶段商品的购买行为上
C.W-G阶段中所购买商品价值上
D.G-W阶段中所购买劳动力商品的使用价值上
[命题说明]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劳动力商品的特殊性。
马克思指出:“货币羽化为资本的流通形式,是和前面阐明的所有关于商品、价值、货币和流通本身的性质的规律相矛盾的。”这就是说,资本总公式在表面上是同价值理论、价值规律相矛盾的。马克思提出这个资本总公式的矛盾,实际上提出了这样一个重大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资本家获得的剩余价值是从哪里来的,怎样在价值规律的基础上来说明资本价值的增殖?那么,资本总公式的矛盾怎样解决呢?剩余价值究竟从哪里产生的呢?我们知道,资本运动过程包括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马克思首先分析了资本的流通过程,认为剩余价值和“资本不能从流通中产生,又不能不从流通中产生。它必须既在流通中又不在流通中产生”。这就是解决资本总公式的矛盾的条件。按照这个条件,剩余价值不能发生在G-W阶段的货币上,因为这里的货币只是作为购买手段和支付手段,不会发生价值的增殖。剩余价值也不可能发生在W—G阶段上,因为这一阶段只是使商品从自然形式转化为货币形式,而没有发生价值量的变化。因此,剩余价值只能发生在第一阶段所购买的商品上,但又不是发生在这种商品的价值上,因为根据等价交换的原则,商品是按照价值购买的,因而只能发生在这种商品的使用价值上。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D选项。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115页;《大纲解析》第86页。
4.资本总公式的矛盾是资本价值增殖和货币流通规律的矛盾,要解决资本总公式矛盾,从而使货币转化为资本的最根本的条件是由于:
A.货币作为流通手段的出现
B.货币作为支付手段的发展
C.劳动力商品使用价值的特性
D.劳动力商品价值的特性
[命题说明]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劳动力商品使用价值的特性。
资本总公式的矛盾在于剩余价值不能在流通中产生,但又不能离开流通而产生。既然货币价值的变化,不可能发生在货币本身,也不能发生在商品的出卖上。由于商品交换是价值量间的等量交换,它也不会发生在这种商品的价值上,这样就只能发生在这种商品的使用价值上。因此货币的所有者必须在流通中买到一种特殊商品,它的使用价值不仅是价值的源泉,而且是剩余价值的源泉,这种特殊商品就是劳动力商品。
劳动力商品的价值,同资本家在生产上使用这种商品所获得的价值,是两个不等的量,这种不等的量是生产剩余价值的必要条件。劳动力商品的最主要特点,表现在它的使用价值上。对资本家来说,劳动力商品的使用价值不是由它提供的劳动的某种有用性质即具体劳动来决定的,也不是由具体劳动所创造的某种产品的特殊有用性质决定的,而是由它提供的劳动的抽象性质即抽象劳动决定的,这个抽象劳动所创造的价值量比劳动力价值的量更大。与一般商品不同的是,劳动力商品的消费过程也就是劳动过程。在劳动过程中,能创造出新价值,而且这个新的价值比劳动力自身的价值更大。这里劳动力的买卖并不同价值规律相矛盾,一切都按商品交换的原则办事。在工人将剩余价值生产出来的同时,货币也随之转化为资本了。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C选项。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115页;《大纲解析》第86页。
5.货币本身并不就是资本,货币无论从历史上还是在现实中,都是资本的最初的表现形式。货币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条件是:
A.货币成为一般等价物
B.劳动力成为商品
C.各种生产要素能有效地配置
D.市场秩序规范
[命题说明]这两题考核的知识点是: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条件。
资本是能够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资本是一种社会生产关系,它是一个历史范畴。货币本身并不是资本。货币是资本的最初表现形式,它不论从理论上还是从实际中都是资本的始点。作为货币的货币与作为资本的货币有本质的区别。作为货币的货币是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它只是表现各种商品的价值,并不能够带来剩余价值。作为资本的货币则不同,它借助于商品的买和卖发生增殖。
价值的增值过程经过商品的流通过程,也经过商品的生产过程。如果不是孤立地看这两个过程,而是把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统一起来看,我们就会发现剩余价值产生的源泉。这里的奥秘在于作为资本所有者在流通中买到的是什么商品?如果这种商品的使用价值能够在生产过程中生产出大于自己价值的商品来,那么价值增殖就可能发生。资本所有者在流通领域购买到劳动力商品,在商品生产过程中创造出剩余价值,从而使货币转化为资本。因此,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条件。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B选项。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115页;《大纲解析》第86页。
6.资本流通的总公式是G-W-Gˊ,其中的G′=G+ΔG,ΔG表示预付资本的增加额,即发生了价值增殖。G-W-G′这个资本运动公式,由于它代表了资本运动的一般特征,体现了资本运动的根本目的,因此,它:
A.只适用于产业资本的运动
B.只适用于银行资本的运动
C.只适用于商业资本的运动
D.适用于一切职能资本和借贷资本的运动
[命题说明]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资本总公式的适用条件。
货币是资本的最初表现形式,但货币本身并不是资本。作为资本的货币和作为一般流通媒介的货币是有区别的。如果用G表示货币,W表示商品,商品流通公式是W—G—W;而资本流通公式则是G—W—G′,其中的G′=G+△g,△g表示原预付资本的增加额,这个增加额就是剩余价值。可见,在资本流通的过程中,货币能够在运动中带来剩余价值,发生价值增殖,这时的货币就转化为资本。资本的总公式指的是资本的流通公式。资本的流通公式,概括了产业资本、商业资本、借贷资本和银行资本等各种资本运动的一般特征即价值增殖,所以,通常把它称作资本的总公式。最后,需要明确指出的是:不管在商品流通公式还是在资本流通公式中,都必须遵循价值规律的要求,即要以价值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在资本流通公式中,资本发生了价值增殖,但是这里的增殖并不是在资本的流通过程中发生的,它是在资本主义的生产过程中由于使用了劳动力商品而得以实现的。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D选项。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116页;《大纲解析》第85页。
7.劳动力的价值是由生产和再生产劳动力所需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在劳动力价值构成上,劳动力商品的价值决定与其他商品相比还具有一个突出的特点,这就是:
A.它完全是由市场供求关系决定的
B.它是由劳动者身体素质和健康状况决定的
C.它包含着一个历史的和道德的因素
D.它可以还原为劳动者维持自己及其家属生存所必须的生活资料的价值
[命题说明]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劳动力价值决定的特点。
劳动力商品的价值,和其他商品价值一样,是由生产和再生产它所需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但劳动力商品价值决定的特点还在于,它包含一个历史的和道德的因素,即劳动者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种类、数量和构成,受各国社会经济文化发展水平和自然历史条件的制约。由于不同国家、不同时期,生产力水平、自然条件、文化传统、风俗习惯等方面的差异,决定着生产劳动力所必需的生活资料,在范围、数量和质量上都不相同。这是劳动力价值区别于其他商品的突出特点。题中A项是一切商品的共同点,B项只是劳动力价值的外在转化形式。劳动力的价值是由生产它所需要的生活资料所必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C选项。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115页;《大纲解析》第86页。
8.马克思指出:“作为劳动过程和价值形成过程的统一,生产过程是商品生产过程;作为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生产过程是资本主义的生产过程,是商品生产的资本主义形式。”这说明资本主义生产过程具有的二重性是指:
A.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劳动过程和价值形成过程的统一
B.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
C.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价值形成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
D.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物质资料再生产和生产关系再生产的统一
[命题说明]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
在任何社会,生产过程都是在一定生产关系下,通过生产资料与劳动者的结合生产物质资料的过程。资本主义的生产过程则是:在资本主义所有制下,以资本与雇用劳动相结合的方式生产物质资料的过程。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最突出的特点是:不仅是生产物质资料的劳动过程,还是资本的增殖过程。
资本主义的劳动过程也是物质资料的生产过程。它包括三个基本要素:有目的的劳动、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劳动过程就是劳动者使用劳动资料对劳动对象加工的过程,它的目的性在于通过劳动改变自然界的物质形态,创造出某种人类需要的使用价值的过程。但是和一般人类劳动过程不同,资本主义的劳动过程由两个特点:第一,由于劳动者作为雇佣劳动出卖给资本所有者,所以劳动必须在资本所有者支配和监督下进行。第二,由于生产资料归资本所有者占有,所以劳动产品归资本所有者所有。
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本质特征是使用价值的生产、价值形成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生产过程中生产的使用价值作为商品出卖,以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衡量交换所依据的价值。在生产过程中劳动者耗费劳动创造了这些新价值。如果新价值量相当于能够补偿劳动力的价值,那么生产过程就是价值形成过程。因为劳动过程中劳动者在生产产品时把生产资料的旧价值转移到了新产品中,同时创造出补偿劳动力价值的价值。其结果全部投入的资本价值被重新创造出来。如果劳动力在生产过程中创造的新价值超过了这个量,其差额就是剩余价值,那么生产过程就成了价值增殖过程。
事实上,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由劳动过程的两个特点和生产目的决定,劳动力创造的价值总是尽可能多地大于补偿劳动力的价值。从量的计算上看,资本的价值增殖过程不外是超过劳动力补偿这个一定点,而延长了的价值形成过程。在这一定点上,是劳动过程与价值形成过程的统一,超过了这个点就是劳动过程与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前者是一般商品生产过程;后者是资本主义生产过程。因此,马克思说:“作为劳动过程和价值形成过程的统一,生产过程是商品生产过程;作为劳动过程与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生产过程是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商品生产的资本主义形式。”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B选项。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118页;《大纲解析》第86页。
9.分析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关键是运用:
A.资本区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原理
B.商品二因素原理
C.资本区分为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原理
D.劳动二重性原理
[命题说明]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劳动二重性学说是理解政治经济学的枢纽。
资本主义生产过程具有两重性:一方面是生产使用价值的劳动过程;另一方面是生产剩余价值的价值增殖过程,因此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的过程的统一。这一原理是对马克思的劳动二重性理论的具体应用。马克思运用劳动二重性原理,分析和论证了资本主义的生产过程。一方面,通过雇佣工人的具体劳动生产出新的使用价值,并把耗费的生产资料价值转移到新的产品中去;另一方面,通过工人的抽象劳动创造出新的价值并超过劳动力自身的价值,实现价值增殖。A项是用于进一步揭示剩余价值的来源,说明剩余价值只是由可变资本产生的。B项分析的是商品作为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所具有的两个因素或两种属性;C项则是用于揭示价值转移方式不同的资本对资本周转速度的影响。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D选项。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118页;《大纲解析》第86页。
10.在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劳动力商品所创造的全部价值是劳动力自身价值和资本家获得的剩余价值。劳动力价值是借助于:
A.具体劳动转移到新产品中
B.抽象劳动转移到新产品中
C.具体劳动实现了价值增殖
D.抽象劳动实现了价值增殖
[命题说明]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资本主义生产的劳动过程和价值形成过程。
价值形成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关系。一般地说,价值增殖过程也是价值形成过程,是价值形成过程的特殊的资本主义形式。“价值增殖过程不外是超过一定点而延长了的价值形成过程。如果价值形成过程只持续到这样一点,即资本所支付的劳动力价值恰好为新的等价物所补偿,那就是单纯的价值形成过程。如果价值形成过程超过这一点而持续下去,那就成为价值增殖过程。”
劳动过程和价值形成过程的关系。首先,劳动过程和价值形成过程是生产过程的物质内容和社会形式的关系:劳动过程是具体劳动生产使用价值的过程,是从生产过程的物质内容方面考察的;价值形成过程是具体劳动转移旧价值和抽象劳动形成新价值的过程,是从生产过程的社会形式方面考察的。其次,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是手段和目的的关系:价值增殖过程是资本主义生产的目的。“劳动过程只是价值增殖过程的手段,价值增殖过程本身实质上就是剩余价值的生产,即无酬劳动的物化过程。生产过程的整个性质就是由这一点专门规定的。”因此,在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劳动力价值是借助于抽象劳动实现了价值增殖。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D选项。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118页;《大纲解析》第86页。
11.在资本主义的商品生产过程中,生产资料的价值是借助于生产者的:
A.具体劳动而实现了价值增殖
B.具体劳动转移到新产品中
C.抽象劳动而实现了价值增殖
D.抽象劳动转移到新产品中
[命题说明]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劳动创造价值并转移价值。
在资本主义的生产过程中,土地、设备和原材料等生产资料它们原有的价值是借助于工人的具体劳动,转移到新的劳动产品中去,同时,工人也把一定量的劳动加入新产品,创造出新价值。新价值的创造和原有价值的转移过程,是同一劳动引起的两种不同结果。马克思指出:“在同一时间内,劳动就一种属性来说必然创造价值,就另一种属性来说,必然保存或转移价值。”所以,劳动创造价值并转移价值。生产资料的价值和价值的保存或转移,都是劳动的结果。在资本主义的商品生产过程中,生产资料的价值是借助于生产者的具体劳动转移到新产品中。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B选项。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118页;《大纲解析》第86页。
12.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价值增殖过程,价值增殖过程就是超过一定点而延长的价值的形成过程,这里的“一定点”指的是在生产过程中:
A.工人用于转移生产资料价值的时间
B.工人用于创造新产品使用价值的时间
C.工人用于补偿劳动力自身价值的时间
D.工人用于创造新产品全部价值的时间
[命题说明]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资本主义生产的价值形成过程是价值增殖过程的基础。
资本主义价值形成过程既是物化劳动即生产资料的旧价值转移的过程,同时又是雇佣工人的活劳动创造新价值的过程,即价值增殖过程。价值增殖过程是劳动力价值超过一定点而延长了的价值形成过程。这个“一定点”,就是雇佣工人用于再生产自己劳动力价值的时间,即必要劳动时间。工人劳动超过这“一定点”的时间就是剩余劳动时间。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特征就是使工人的整个劳动时间超过这个“一定点”,这样,价值形成过程就转化为价值增殖过程,成为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C选项。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118页;《大纲解析》第86页。
13.工资形式对资本主义“具有决定性的重要意义。这种表现形式掩盖了现实关系,正好显示出它的反面。”资本主义工资之所以掩盖了剥削,是由于它:
A.表现为劳动的价格
B.是劳动者必要劳动创造的价值
C.是劳动力的价值
D.是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的转化形式
[命题说明]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工资形式掩盖资本主义剥削的原因。
资本主义工资是劳动力价值或价格的转化形式,它的本质是劳动力价值。由于资本家是按劳动时间或劳动成果支付工资的,因而从表面上看,似乎工人表现出来的不是劳动力而是劳动,资本家付给工人的工资不是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而是劳动的价值或价格。这就造成了工人的全部劳动都是有酬劳动,抹煞了必要劳动时间和剩余劳动时间的区别,掩盖了资本家无偿占有工人剩余劳动的剥削关系。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选项。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115页;《大纲解析》第87页。
14.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是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的转化形式,在揭示资本主义工资的问题上,关键是要注意区分:
A.必要劳动和剩余劳动
B.劳动和劳动力
C.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
D.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
[命题说明]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工资形式掩盖了现实剥削关系。
对劳动力和劳动必须科学地加以区分。劳动力是存在于活的人体内的劳动能力,而劳动则是劳动能力在生产中的耗费和发挥,劳动的实现必须以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相结合为条件。劳动力作为生产要素在一定条件下可以成为商品,而劳动在任何条件下都不能成为商品。此哦能够劳动力和劳动的科学区分,可以看出,工人在市场上出卖的不是劳动而是劳动力。资本家购买劳动力付给工人的工资,也不是劳动的价值或价格,而是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这就是说,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是劳动力价值或价格的转化形式。揭示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可以进一步认清资本家于雇佣工人之间的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B选项。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115页;《大纲解析》第87页。
15.资本家支付给工人工资的形式多种多样,资本家以货币形式支付给工人的工资是:
A.名义工资
B.实际工资
C.计时工资本
D.计件工资
[命题说明]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资本主义工资的形式。
资本主义工资的基本形式有计时工资与计件工资两种。所谓计时工资,是指按工人劳动时间支付的工资。在考察计时工资时,必须把工资总额和工资的每小时单价加以区别,因此有必要确定每小时劳动力的价格,为此,马克思借用资产阶级经济学用语“劳动价格”,以表示每小时劳动力的价格。计时工资的变化规律受工资总额、劳动价格和工作日长度三个因素影响。因此,只要延长工作日长度,即使劳动价格不变甚至不断下降,工资总额仍然可以保持不变,甚至可以增加。计时工资是资本家加强剩余价值生产的有力手段。其具体方法有:第一,根据资本增殖需要,利用“小时工资制”交替使用过度劳动和完全失业的办法来加强剥削;第二,运用“付以额外报酬”的方法,变相延长工作日;第三,运用压低劳动价格的方法,刺激工人延长劳动时间;第四,利用工人之间的竞争和资本家之间的竞争压低劳动价格。
所谓计件工资,是指按工人在一定时间内所完成的产品数量或工作量来支付的工资。它以计时工资为基础,并由计时工资演化和换算而成,其公式是:计件工资单价=劳动力日工资/日产品数量。所以,计件工资是计时工资的转化形式。计件工资也是资本家加强剩余价值生产的手段。其特点是:第一,它通过产品本身来控制劳动质量,以克扣工资和进行欺诈;第二,它提供一个确定的计算劳动强度的尺度,并以此压榨工人;第三,劳动的质量和强度都由工资形式来控制,对劳动的监督大部分成为多余的事;第四,它是资本家提高劳动强度和延长工作日的手段;第五,它包含有一种降低平均工资水平的趋势;第六,它还是计时工资的主要支柱。总之,“计件工资是最适合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工资形式”。
名义工资即货币工资,是指工人出卖劳动力所得到的货币数量。实际工资是指工人用货币工资实际买到的各类生活资料和服务的数量。名义工资和实际工资都是表示工资绝对商量的概念;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两者的变动是一致的,即名义工资越高,实际工资也越高,反之亦然。若名义工资增长快于物价上涨,实际工资也增长。不一致的地方:在名义工资不变时,若物价上涨,则实际工资下降;名义工资提高幅度不及物价上涨幅度,实际工资也下降。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选项。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115页;《大纲解析》第87页。
16.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资本是作为资本主义特有的经济范畴,体现着资本家无偿占有雇佣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的一种剥削关系。资本在生产过程中以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两种基本的生产要素形式存在。下列属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资本范畴的是:
A.资本家为备不时之需而持有的现金
B.社会主义国有企业的社会保障基金
C.资本家用来支付工人工资的那部分货币
D.资本家生产出来的、用于销售的汽车
[命题说明]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资本的内涵。
资本能够带来剩余价值,从表面上看,资本总是表现为一定数量的货币和物品,如机器、厂房、原材料、制成品等,但是,这些物品本身并不是资本,只有当它们在资本家手里被用来作为剥削雇佣工人剩余劳动的手段时,才成为资本。资本在本质上反映了资本和雇佣劳动之间的关系。持有的现金没有进行生产活动,当然也不会带来剩余价值;社会主义国有企业并不存在剥削,它的生产设备并没有用于作为剥削工人的手段,也就不是资本;资本家生产的汽车当然也不会自行增殖。而资本家用来支付给工人的工资可以使资本家对工人进行剥削,从而为资本家带来更多的剩余价值。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C选项。
[教材链接]该题相关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117页;《大纲解析》第87页。
17.资本是能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价值增殖是资本的基本特征。生产资料要成为资本,必须:
A.通过市场交换
B.同劳动者的劳动相结合
C.作为剥削雇佣工人占有剩余价值的手段
D.生产出某种使用价值
[命题说明]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生产资料转化为资本的条件。
马克思认为,资本是生产中的有用物,具有相应的物质形态。这是资本的物质自然属性。资本的物质自然属性是直接属于生产力的范畴,它与资本生产使用价值的效率直接相关,即同劳动过程的效率直接相关。诚如马克思所指出的那样,资本的组成部分“从劳动过程的角度看,是作为客观因素与主观因素,作为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相区别的”。作为自然属性的资本表现为各种具有某种使用价值的生产要素;或者说,资本是生产使用价值的使用价值。然而,生产使用价值并不是资本所有者的目的。资本的所有者的目的是生产一个比他预付的资本价值更大的价值,即价值增量或剩余价值。正因为如此,资本虽然是以资本所有者所拥有的机器、厂房、原材料等形式出现,但是,机器、厂房、原材料等生产资料本身并不是完全意义上的资本。只有当它们在价值形成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中发挥作用,即只有当它们成为剥削雇佣工人生产价值和剩余价值时,才是完全意义上的资本。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C选项。
[教材链接]该题相关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116页;《大纲解析》第86页。
18.马克思指出:黑人就是黑人。只有在一定的关系下,他才成为奴隶。纺纱机是纺棉花的机器。只有在一定的关系下,它才成为资本。脱离了这种关系,它也就不是资本了。这说明:
A.资本表现为一定的生产资料,所有的生产资料都可以转化为资本
B.资本本质上是一种社会生产关系,体现的是资本所有者对雇佣工人的剥削
C.资本是能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价值增殖是资本的基本特征
D.资本在任何社会形态下都是资产阶级剥削雇佣工人的社会经济关系
[命题说明]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生产资料转化为资本的条件。
资本在生产过程中不仅仅具有物质自然属性,而且具有体现在物质上的社会生产关系。在马克思指出:“作为资本家,他只是人格化的资本。他的灵魂就是资本的灵魂。而资本只有一种生活本能,这就是增殖自身,获取剩余价值……”。历史上和当代的资产阶级经济学者把资本说成是同生产工具一起出现的、超越历史的范畴,否认资本是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从而将资本主义解释成为一种永恒的社会制度。马克思深刻地批判了这种谬论,指出:“黑人就是黑人。只有在一定的关系下,他才成为奴隶。纺纱机是纺棉花的机器。只有在一定的关系下,他才成为资本。脱离了这种关系,它也就不是资本了。”所以“资本不是物,而是一定的、社会的。属于一定历史社会形态的生产关系,它体现在一个物上,并赋予这个物以特有的社会性质”资本这一范畴并不仅仅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存在。在整个市场经济体制的历史长河中,资本作为一种生产要素及其由此产生的人与人之间的社会生产关系,都是一种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作为一种社会生产关系,资本必然要为其所有者带来增加价值。只要存在生产资料的不同所有权和市场经济体制,资本作为资源配置中须臾不可少的基本要素,就必然内在于社会生产力和社会生产关系之中。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本作为生产要素存在,但是由于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公有性质,劳动者的地位的变化改变了资本的社会经济关系的性质。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B选项。
[教材链接]该题相关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116页;《大纲解析》第86页。
19.马克思在研究政治经济学时,把资本区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其根据是资本不同部分:
A.价值周转方式的不同
B.在剩余价值生产过程中的作用不同
C.在使用价值生产中所起的作用不同
D.周转速度的不同
[命题说明]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把资本区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依据。
在政治经济学史上,马克思第一个科学地揭示了资本的本质,并进而将资本区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恩格斯对此作了高度评价,他说:“这个区别提供了一把解决经济学上最复杂的问题的钥匙。”资本是依靠剥削工人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在资本主义社会中,资本总是表现为一定的物,但物本身并不天生是资本,从本质上说,资本是被物的外壳所掩盖的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之间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在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资本家的资本概括起来不外两个部分,即以生产资料形态存在的资本和以劳动力形态存在的资本。马克思依据这两部分资本在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中的不同作用,把资本区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B选项。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117页;《大纲解析》第87页。
20.马克思在对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分析中,把资本区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这两种资本的区别就在于:
A.不变资本是固定资本,可变资本是流动资本
B.不变资本是生产资本,可变资本是货币资本
C.不变资本不转移价值,可变资本转移价值
D.不变资本不发生价值增殖,可变资本发生价值增殖
21.马克思对资本进行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区分。不变资本是以生产资料形式存在的资本,可变资本是以劳动力的形式存在的资本。这两种资本属于职能资本的是:
A.货币资本
B.生产资本
C.商品资本
D.流动资本
[命题说明]这两题考核的知识点是: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区别和联系。
由厂房、机器、设备、原材料等生产资料构成的资本,在生产过程中以不同的形式参加生产过程,其使用价值以不同形式被消耗掉。但不论生产资料价值转移的方式如何不同,它们只能把自己原有的价值转移到新产品中去,而不会发生价值增殖。它们的价值在进入生产过程以前,就已经由生产它们时所耗费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了;在生产过程中被消耗的只是使用价值,而它们的价值只是在新产品中再现出来,因此生产资料转移到新产品上的价值决不会大于它们在参加生产过程时被消耗了的自身所具有的价值。因此,马克思把生产资料构成的资本称作不变资本,用C表示。考生要注意的是:虽然不变资本在生产过程中并没有改变自己原有的价值量,但并不排斥生产资料有发生价值变动的可能。当生产某种生产资料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发生变化时,或是由于新的发明使同种生产资料可由较少的劳动再生产出来,原有的生产资料就会贬值,因而转移到新产品上的价值也相应减少。但这种价值变动,是在生产过程以外发生的,并不会改变不变资本的性质。
资本中以劳动力形态存在的部分,在生产过程中不存在价值转移问题,因为劳动力的价值已经以工资形式支付给工人,并被工人消费掉,不可能转移到新产品中去。这部分劳动力的价值可由工人的劳动再生产出来。工人的劳动具有二重性:作为具体劳动,它改变生产资料的物质形态,使一种使用价值变成另一种使用价值,并将消耗掉的生产资料价值转移到新产品中去;作为抽象劳动,它创造出新价值,这个新价值既包括劳动力价值的等价,用来补偿劳动力的价值,还包含超过劳动力价值的价值,即剩余价值,从而使这部分资本量发生了变化。所以马克思把它称为可变资本,用v表示。
不变资本中部分以固定资本的形式存在,同时,它也可能以流动资本的形式存在。货币资本是指用以购买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的资本,这是的资本形式是以货币的形式存在的,因此,无论是生产资料形式存在的不变资本还是以劳动力形式存在的可变资本都不是货币资本;资本家用货币资本购买到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不仅发挥着一般生产要素的作用,而且成为资本家获取剩余价值的手段,因而取得了生产资本的形式。因此,不论是不变资本还是可变资本都是生产资本。
因此,第20题的正确答案是D选项;第21题的正确答案是B选项。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117页;《大纲解析》第87页。
22.在现实的资本主义经济运行中,资本家为了提高资本对雇佣工人的剥削程度,通常会采用的两种基本方法是:
A.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与超额剩余价值的生产
B.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与超额剩余价值的生产
C.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与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
D.超额剩余价值的生产与垄断市场和价格
[命题说明]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剩余价值的两种生产方法。
绝对剩余价值生产是指在雇佣工人的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工作日的绝对延长而进行的剩余价值生产。资本家之所以能采用延长工作日的方法来获得更多的剩余价值,是因为工作日是一个可变量,它可以在一定的限度内变动。但是,靠绝对地延长工作日来获得更多的剩余价值是有很大局限的。因为工作日的延长限度既取决于劳动力的生理界限,又取决于社会和道德的界限。
相对剩余价值生产是指在工作日长度不变的条件下,由于缩短必要劳动时间,相应延长剩余劳动时间而进行的剩余价值生产。为了生产相对剩余价值,必须缩短必要劳动时间。要缩短必要劳动时间就必须降低劳动力的价值。由于劳动力价值由维持劳动者及其家属生活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所构成,并且这些生活资料的价值与生产它的劳动生产率成反比,因此,要降低生活资料的价值,就必须提高生活资料生产部门的劳动生产率。生活资料生产部门的劳动生产率提高了,生活资料的价值就会降低,劳动力价值也随之下降,再生产劳动力价值的必要劳动时间便会缩短,剩余劳动时间则相应延长,从而生产出相对剩余价值。所以,相对剩余价值生产是以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为条件的。
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是生产剩余价值的两种方法。本题的正确的答案是C选项。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118页;《大纲解析》第88页。
23.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是指在保证劳动时间不变的前提下,通过缩短必要劳动时间,从而相对延长剩余劳动时间来获得更多的剩余价值的方法。它的获得是:
A.个别企业靠延长工作日和增加劳动时间的结果
B.个别企业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结果
C.个别企业劳动生产率高于社会劳动生产率的结果
D.整个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的结果
[命题说明]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相对剩余价值的获取途径。
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是以整个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为前提条件的。首先,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不是个别资本家的行为,而是整个社会的行为,因为要缩短必要劳动时间,就必须减少雇佣工人的劳动力价值,必须降低雇佣工人劳动力价值构成要素的价值。其次,雇佣工人及其家属所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与生产它们的劳动生产率成反比。因此,首先要提高生活资料生产部门的劳动生产率,还要提高生产这些生活资料的生产资料生产部门的劳动生产率。只有这些部门的劳动生产率得到提高,才会使生活资料的价值下降,从而劳动力的价值才会下降。所以,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有赖于整个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这样才会降低劳动力的价值,缩短必要劳动时间,从而相应地延长剩余劳动时间,最终实现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D选项。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118页;《大纲解析》第88页。
24.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指的是在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情况下,通过延长劳动时间或提高劳动强度从而绝对地延长剩余劳动时间来生产剩余价值的方法。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主要存在于:
A.资本主义发展初期
B.资本主义工场手工业阶段
C.资本主义机器大工业时期
D.资本主义的现代化阶段
[命题说明]本题考核的知识点都是: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
马克思指出:“我把通过延长工作日而生产的剩余价值,叫做绝对剩余价值”。延长工作日是生产绝对剩余价值的主要方法。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工人的工作日分为必要劳动时间和剩余劳动时间两部分。在必要劳动时间已定的条件下,延长工作日就可以提供和增加剩余劳动时间,从而提供和增加剩余价值。“把工作日延长,使之超出工人只生产自己劳动力价值的等价物的那个点,并由资本占有这部分剩余劳动,这就是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绝对剩余价值生产构成资本主义体系的一般基础,并且是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起点,因为相对剩余价值生产也是以工作日延长到必要劳动时间以上为前提的。在资本主义发展的早期阶段,生产技术水平较低,发展相对缓慢,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占主要地位。此外,个别企业采用提高劳动强度的方法而生产的剩余价值,也是一种绝对剩余价值。因为这种方法同延长工作日一样,工人也要消耗更多的体力和脑力,但并不能降低劳动力价值。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选项。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118页;《大纲解析》第88页。
25.(2002年文科第6题)资本家普遍获得相对剩余价值是:
A.单个资本家采用先进技术降低商品个别价值的结果
B.单个资本家压低劳动力价值缩短工人必要劳动时间的结果
C.资本家延长工人劳动时间增加工人剩余劳动时间的结果
D.各个资本家追求超额剩余价值的结果
[命题说明]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
相对剩余价值是在工作日长度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必要劳动时间的缩短,从而相应地延长劳动时间而产生的剩余价值。超额剩余价值生产的条件是个别企业首先改进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使之高于部门平均劳动生产率。这样,生产它的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按社会价值出售商品,就能够比其他企业获得更多的剩余价值,即超额剩余价值。
从个别资本家来看,出于对更多的超额剩余价值的追求,他必须不断地提高劳动生产率,使其商品的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但是当所有的资本家都仿效这一做法,都提高了劳动生产率时,个别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差额就消失了,超额剩余价值也就不存在了。由于资本家竞相追求超额剩余价值,使社会劳动生产率普遍提高;根据单位商品价值量和劳动生产率成反比的原理,生活资料价值随之下降;再根据劳动力价值决定的原理,劳动力价值会由此下降,再生产劳动力价值的必要劳动时间缩短,剩余劳动时间相应延长,从而实现了相对剩余价值生产。所以各个资本家追求超额剩余价值的结果,是超额剩余价值消失了,但实现了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D选项。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118页;《大纲解析》第88页。
26.超额剩余价值的生产是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前提条件。资本家普遍获得相对剩余价值是由于各个资本家竞相追求超额剩余价值的结果,而超额剩余价值的获得则是:
A.个别企业靠延长工作日和增加劳动时间的结果
B.个别企业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结果
C.个别企业劳动生产率高于社会劳动生产率的结果
D.整个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的结果
[命题说明]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超额剩余价值的源泉。
超额剩余价值是个别资本家通过提高劳动生产率,使自己商品的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而比一般资本家多得的那部分剩余价值。在现实的经济过程中,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总是从个别企业开始的。个别企业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直接动机,并不是降低劳动力价值,而是追求超额剩余价值。个别企业采用新技术,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就可以缩减生产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使商品的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但在销售商品时,仍然按照社会价值出卖。超额剩余价值是商品的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的差额。超额剩余价值在本质上的仍然是剩余价值,而且只是个别企业获得的,所以其来源仍然是该企业雇佣工人的剩余劳动。个别企业获得超额剩余价值是一种暂时的现象。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C选项。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118页;《大纲解析》第88页。
27.某资本家工厂共有资本200万元,其中一次生产耗费不变资本100万元,购买劳动力部分为80万元,生产出商品价值300万元。该资本的剩余价值率是:
A.300%
B.200%
C.150%
D.100%
[命题说明]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剩余价值率的公式。
剩余价值率是由剩余价值和可变资本之间的比率形成的。它反映的是资本家对雇佣工人的剥削程度。剩余价值率可表示为m’=m/v。资本家要获得更多的剩余价值,可以通过两条途径:提高对工人的剥削程度和增加可变资本总量。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剩余价值率有提高的趋势。
要求出本题的剩余价值率,必须首先计算出剩余价值量:300-100-80=120万元。根据剩余价值率的计算公式:m’=m/v,即m’=120/80=150%。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C选项。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118页;《大纲解析》第87页。
28.在社会平均劳动率条件下,每个工人8小时内生产20个电子元件,每个电子元件生产资料价值为10元,工人活劳动创造的价值为100元,剩余价值率为100%。某资本家企业率先采用新技术,并加强作业管理,使每个工人8小时内生产30个电子元件。这时,这家企业的每个工人完成的超额剩余价值为:
A.150元
B.100元
C.50元
D.40元
[命题说明]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超额剩余价值的计算方法。
超额剩余价值是指由于个别资本家首先采用先进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使商品的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但仍按社会价值出售而取得的更多的剩余价值。超额剩余价值是指个别劳动生产率高于社会劳动生产率而形成的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的差额。
考生要特别注意的是:不要把超额剩余价值的来源于说成是依靠商品的不等价交换获取的。这是因为:在使用新的机器时,如果大量生产还继续以旧的生产资料为基础,资本家就可以把商品高于它的个别价值出售。因为,这种情况似乎是,对资本家来说,剩余价值来源于出售——对其他商品所有者的欺骗,而不是来源于缩短必要劳动时间和延长剩余劳动时间。但是,这不过是一种假象。超额剩余价值的产生是由于个别生产者提高劳动生产率,就会使他生产的商品中所包含的个别劳动时间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劳动生产率特别高的个别劳动,就可以化为较多的或者说是倍加的社会必要劳动,从而形成更多的社会价值。马克思指出:“生产力特别高的劳动起了自乘的劳动的作用,或者说,在同样的时间内,它所创造的价值比同种社会平均劳动要多”。个别资本家提高劳动生产率,该企业雇佣工人提供的个别劳动就会成为倍加的社会劳动,从而就会形成更多的社会价值,为资本家创造出超额剩余价值。
根据试题提供的有关信息,考生必须首先计算出v和m。因为:v+m=100;m’=m/v=100%。从而可以计算出:v=50;m=50。因此,每个工人每天的个别价值=(20×10)(c)+50(v)+50(m)=300元。
每个电子元件的价值=300/20=15(元)。
采用新技术和作业管理后,每个工人每天的个别价值=(30×10)(c)+50(v)+50(m)=400元。
每个工人每天的社会价值=30×15=450(元)。超额剩余价值=450-400=50(元)。
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C选项。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118页;《大纲解析》第88页。
29.剩余价值的本质是由雇佣工人创造的价值中超过劳动力价值而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那部分价值。资本家在市场上购买劳动力商品所遵循的商品交换规律是:
A.把工作时间规定为法定的8小时
B.把工作时间规定为12小时
C.把工作时间规定为等于必要劳动时间
D.把工作时间设定为一个超过必要劳动的时间
[命题说明]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方法。
绝对剩余价值,是在生产技术条件不变和工人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条件下,通过工作日的绝对延长而生产的剩余价值,叫做绝对剩余价值。而这种提高剩余价值率的方法,就叫做绝对剩余价值生产。例如,一个工作日为12小时,必要劳动时间为6小时,剩余劳动时间6小时,则m’=6/6=100%。如果必要劳动时间不变,工作日延长到15小时,则剩余劳动时间增加到9小时,m’=9/6=150%。
资本家之所以能够采取绝对剩余价值生产的方法,是因为工作日可以在一定界限内伸缩。首先,工作日的最低界限必须大于必要劳动时间。其次,工作日的最高限度取决于两个因素,即生理因素和道德因素:生理因素是工人在一天中用于吃饭、睡眠等以满足生理需要的时间;道德因素是工人用于家庭生活、文化活动和社会交往的时间,这种需要的范围是由一个国家的经济和文化的发展状况决定的。
可见工作日的长度可以在一定范围内变化,而劳动力的买卖关系并不能决定劳动力的使用时间。在这里,由商品交换的同一原则产生了两种互相对抗的权利,资本家要尽量延长工作日,因为他享有使用一天劳动力的权利;工人则反对延长工作日,因为工人要求工作日长度不损害他的健康,以便他能继续出卖自己的劳动力。马克思指出:“于是这里出现了二律背反,权利同权利相对抗,而这两种权利都同样是商品交换规律所承认的。在平等的权利之间,力量就起决定作用。”因此,资本家与工人两个阶级之间的力量对比,将最终决定工作日的长度。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D选项。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118页;《大纲解析》第88页。
30.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这两种方法在资本主义发展的不同时期所起的作用不同,这是因为:
A.两者的生产前提条件不同
B.两者的实现方式不同
C.两者的源泉不同
D.两者的物质技术基础不同
31.绝对剩余价值和相对剩余价值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两者的主要区别在于物质技术基础的不同,从而在资本主义发展的不同阶段所起的作用不同。但不论是绝对剩余价值还是相对剩余价值,都是依靠:
A.延长工人工作时间而获得的
B.降低工人的工资而获得的
C.增加剩余劳动时间而获得的
D.提高劳动生产率而获得的
[命题说明]这两题考核的知识点是: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联系与区别。
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从根本上说,它们都是依靠增加工人的剩余劳动时间来增加资本家无偿占有的剩余价值,都是资本家剥削工人和提高剥削程度的方法,都体现资本家对雇佣工人的剥削关系,因此它们在本质上是相同的。作为剩余价值生产的两种形式,两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两者的联系是:首先,绝对剩余价值生产是资本主义体系的一般基础,并且是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起点。因为只有把工作日绝对地延长到必要劳动时间以上,才能生产出绝对剩余价值,也才有可能以此为起点,通过提高劳动生产力来缩短必要劳动时间,进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其次,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方法,同时还是促进绝对剩余价值生产的方法。因为劳动生产力的提高,必要劳动时间的缩短,为延长工作日、增加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创造了新条件、新动机。
两者的区别表现在:第一,它们是生产剩余价值的两种不同方法,具有不同的技术基础。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只同工作日的长度有关,不以生产技术的革命为条件,运用延长工作日的方法把它生产出来;相对剩余价值生产则以劳动的技术过程和社会组织的根本变革为基础,主要运用提高劳动生产力的方法把它生产出来。第二,它们在资本主义发展的不同阶段上起的作用不同。绝对剩余价值生产与资本主义发展的初级阶段相适应并发挥主要作用;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则与资本主义生产较发达的阶段相适应并发挥主要作用。第三,它们所体现的劳动从属于资本的关系不同。与绝对剩余价值生产相适应,劳动形式上从属于资本;与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相适应,劳动实际上从属于资本。第四,在剩余价值量相等的情况下,相对剩余价值生产可以比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具有更高的剩余价值率。
在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这两种方法同时并存,相互补充,共同发挥作用,只不过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具有不同的地位和意义。但是,对于资本主义生产来说,相对剩余价值生产是最具特征意义的剥削方法。
因此,第30题的正确答案是D选项;第31题的正确答案是C选项。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118页;《大纲解析》第88页。
32.资本家竞相改进技术的直接动因是追逐超额剩余价值,而个别企业加强工人的劳动强度而多得的剩余价值属于:
A.超额剩余价值
B.绝对剩余价值
C.相对剩余价值
D.平均利润
[命题说明]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
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主要有两种途径:延长工人的劳动日和提高劳动强度。资本家除了用延长工作日的方法外,还可以用提高劳动强度的方法取得绝对剩余价值。因为,提高劳动强度等于在一个工作日中劳动支出增加了,是变相地延长工作日。
在自由竞争资本主义时期,资本家提高劳动强度的方法主要是加强对工人劳动的监督,实行计件工资等。随着向垄断资本主义过渡,企业规模和商品市场不断扩大,竞争也更加剧烈,原来的方法不能适应新的需要。于是,以所谓“资本主义生产合理化”为目标的“泰罗制”的管理的出现,其特点是:用科学的方法对工人的操作进行时间和动作的分析,在此基础上确定最经济合理的操作方法,并实行相应的刺激工资制度,鼓励工人加劲生产。“泰罗制”作为资产阶级剥削工人的巧妙手段,它的实行大大加快了精确的计算和极其严格的监督,省去了同生产无关的动作,这就大大提高了工人的劳动强度,从工人身上压榨出比原先多几倍的剩余劳动。
在当代科技革命的条件下,由于电子计算机、数控机床的广泛采用,生产的自动化达到了很高的水平,工人从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生产技术的巨大进步,使单靠刺激工人付出最大体力的方法不能满足垄断资本家获取最大利润的需要。为了在新的条件下加强对雇佣工人的剥削,垄断资本家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
首先,提高劳动强度的重点发生改变。在现代的技术水平下,工人的脑力劳动在提高生产效率中已明显地居于重要的地位,这迫使垄断资本家不得不把提高劳动强度的重点,从过去的刺激工人最大限度地消耗自己的体力,转移到尽可能充分地发挥工人的知识水平和智力潜能上。工人在同样长的劳动时间内,支出了更多的脑力和智力,实际上也就等于延长了劳动时间。其次,在科学管理方法的指引下,寻求对工人的新刺激。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人在现代生产中的主动性、创造性越来越重要。垄断资本家感到不能再像过去一样把工人视为机器的附属品,而必须对工人的情绪和精神状态予以关注。他们改变过去强迫命令的严作法,提出“要使工人感到工作的意义,得以工作的满足”,制造“和谐的气氛”,向工人发放津贴,提高福利待遇等。这一切,从根本上说都是为了消除工人在精神上对资本的疏远和反感,提高他们对劳动的兴趣,诱使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这是资本家提高劳动强度的新形式。再次,采取的工资制度,刺激工人不断提高劳动强度。新的工资制度在报酬的计算上大为复杂了,对工人的劳动数量、质量、精确性、操作速度等提出更高的要求,这大大促进工人劳动强度的提高。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B选项。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118页;《大纲解析》第88页。
33.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是整个社会的行为。个别企业不断地改进生产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获得的超额剩余价值是变相的相对剩余价值。这是因为它们都是:
A.通过使用先进机器设备的结果
B.通过延长工作日的结果
C.通过提高科学技术和加强管理的结果
D.通过缩短必要劳动时间的结果
[命题说明]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方法。
所谓相对剩余价值是在工作日长度不变的条件下,通过提高劳动生产率缩短必要劳动时间,相对延长剩余劳动时间而生产的剩余价值。
生产相对剩余价值,必须缩短必要劳动时间。要缩短必要劳动时间,就需要降低劳动力价值,而劳动力价值是由工人及其家庭所必需的生活资料价值所构成的,因而就需要降低这些生活资料的价值,也就是要提高生活资料生产部门的劳动生产率。在现实生活中,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总是先从个别企业开始的。个别企业的资本家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目的,是为了追求超额剩余价值。个别企业如果率先采用先进技术,提高了劳动效率,使产品的个别劳动时间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从而使商品的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但仍按社会价值出售,这个企业就能够获得更多的剩余价值,即超额剩余价值。
但由于市场竞争的规律,超额剩余价值一般难以持久。当整个行业都采用了先进技术,提高了劳动生产率时,超额剩余价值就会消失,随着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单位商品价值下降,劳动力价值也随之下降,再生产劳动力价值的必要劳动时间便会缩短,剩余劳动时间相应延长,从而生产出相对剩余价值。可见,相对剩余价值生产是在各个资本家追求超额剩余价值的过程中实现的。追求超额剩余价值是每个资本家改进生产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直接动机;而各个资本家追求超额剩余价值的结果,使资本家普遍获得相对剩余价值。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D选项。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118页;《大纲解析》第88页。
34.(1999年文科第5题)某资本家经营的企业通过改进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使其生产商品花费的劳动时间比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少10%,由此形成商品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的那部分是:
A.超额剩余价值
B.绝对剩余价值
C.相对剩余价值
D.剩余价值
[命题说明]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超额剩余价值的形成。
超额剩余价值是商品个别价值同社会价值之间的差额。超额剩余价值生产的条件是个别企业首先改进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使之高于部门平均劳动生产率。这样,生产它的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按社会价值出售商品,就能够比其他企业获得更多的剩余价值,即超额剩余价值。因此,相对剩余价值是超额剩余价值产生的结果。试题的题干正好提供了超额剩余价值概念的基本要素,并指出超额剩余价值形成的途径。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选项。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118页;《大纲解析》第88页。
35.资本主义再生产的特征是扩大再生产,这是由资本追逐剩余价值的本性和竞争的外部压力决定的。资本积累的实质是资本家用无偿占有的剩余价值来扩大生产规模,从而占有更多的剩余价值。资本积累和扩大再生产的关系是:
A.资本积累是扩大再生产的源泉
B.扩大再生产是资本积累的源泉
C.资本积累是扩大再生产的结果
D.扩大再生产与资本积累没有关系
[命题说明]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资本积累和扩大再生产的关系。
资本积累是资本扩大再生产的主要源泉。如果说在简单再生产条件下,经过一段时间后,资本家的资本全部为剩余价值所代替,那么在扩大再生产条件下,追加资本一开始就是资本化的剩余价值。积累的追加资本,无非是工人过去劳动创造的剩余价值。工人阶级总是用他们这一年的剩余劳动创造了下一年雇佣追加劳动的资本。追加资本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作为不变资本,购买追加的生产资料,一部分作为可变资本,雇佣追加的劳动力,两者在生产过程中被合并在一起,从而实现了规模扩大的再生产。从这个意义上说,“积累就是资本的规模不断扩大的再生产”。资本积累是扩大再生产的前提,而扩大再生产是资本积累的结果。马克思说:“现在,对过去无酬劳动的所有权,成为现今以日益扩大的规模占有活的无酬劳动的唯一条件。资本家已经积累的越多,就越能更多地积累。”这就是资本积累的实质。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选项。
[教材链接]该题相关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119页;《大纲解析》第89页。
36.通过对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的分析能够揭示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再生产。资本主义再生产过程的实质是:
A.劳动过程和价值形成过程的统一
B.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
C.物质资料再生产与资本主义关系再生产的统一
D.物质资料再生产与劳动力再生产的统一
[命题说明]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资本主义再生产过程的实质。
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是资本家把剩余价值全部用于个人消费基金,而在原有规模上重复进行的再生产。资本主义再生产的特征是扩大再生产,但考察资本主义再生产,必须从简单再生产开始。这不仅是科学的方法论的要求,而且由于简单再生产的重复或连续性,会呈现出资本的一次孤立的生产过程所看不到的新的特征,消除它作为一次孤立过程所具有的虚假特征,从而有助于进一步认识资本主义生产的实质。
首先,从再生产过程来看,资本家用来购买劳动力所支付的工资是由劳动者自己生产出来的。从一个孤立的生产过程来看,资本家是用自己的货币资本来购买劳动力的,这从现象上看似乎拿自己的资本给工人支付工资,是资本家养活了工人。但是,从再生产的角度来考察,情况就不是这样。资本家用来购买劳动力所支付的工资是工人在上一次生产过程中创造的价值的一部分。因此,是工人自己养活了自己,而不是资本家养活了工人。再进一步看,工人所创造的新价值,不仅包含维持劳动力再生产的价值,而且还包含了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剩余价值。所以,工人不仅养活了自己,还养活了资本家。
其次,从再生产过程来看,全部资本都是由工人生产出来的。从现象上看,在资本主义生产过程开始时,资本家所预付的货币资本,好像是与雇佣劳动无关的由原始积累形成的。但从再生产的角度来考察,可以看出资本家投入的全部预付资本,和可变资本一样,是工人创造出来的,是由剩余价值转化而来的。
再次,从再生产过程来看,资本主义再生产又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再生产。从一个孤立的生产过程来看,工人的个人消费是同资本主义生产无关的个人行为。但是,从再生产过程来考察,工人的个人消费只是为资本再生产劳动力,把自己的劳动力不断地出卖给资本家,使资本主义的再生产过程不断地进行下去。所以,从再生产的角度考察,资本主义的生产过程不仅生产商品和剩余价值,而且还不断地再生产出资本家雇佣工人的社会条件,即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
因此,资本主义再生产不仅是物质资料的再生产,而且也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再生产。因而,资本主义再生产是物质资料再生产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再生产的统一。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C选项。
[教材链接]该题相关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119页;《大纲解析》第89页。
37.马克思指出,扩大再生产过程中的追加资本,“它一开始就没有一个价值原子不是由别人的无酬劳动产生的。合并追加劳动力的生产资料,以及维持这种劳动力的生活资料,都不外是剩余产品的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这句话表明:
A.资本积累是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的重要源泉
B.剩余价值是资本积累的唯一源泉
C.追加资本来源于资本家自己的劳动积累
D.资本积累是资本家节欲的结果
[命题说明]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资本积累的来源。
扩大再生产是资本主义再生产的特征。首先,这是由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本质决定的。资本主义生产的直接目的和决定性动机是获取尽可能多的剩余价值。“生产剩余价值或赚钱,是这个生产方式的绝对规律。”这就是说,资本家为了不断地榨取越来越多的剩余价值,就必须进行资本积累,扩大再生产,加强对工人的剥削。其次,这也是由竞争规律所决定的。“竞争使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规律作为外在的强制规律支配着每一个资本家。竞争迫使资本家不断扩大自己的资本来维持自己的资本,而他扩大资本只能靠累进的积累。”在激烈的竞争中,资本规模的大小是决定胜负的重要条件。
资本积累是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的重要源泉,而剩余价值则是资本积累的惟一源泉。马克思指出:扩大再生产过程中的追加资本,“它一开始就没有一个价值原子不是由别人的无酬劳动产生的。合并追加劳动力的生产资料,以及维持这种劳动力的生活资料,都不外是剩余产品的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这是因为:第一,资本家在扩大再生产过程中用来购买劳动力的可变资本即支付给工人的工资,是工人自己创造的。其次,资本家手中的全部资本,也是由工人的劳动创造的。最后,工人的个人消费是从属于资本家追逐剩余价值的需要的,是资本生产和再生产的一个要素。因此,扩大再生产过程中的追加资本从一开始就是雇佣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资本家追加投资的过程就是剩余价值资本化的过程,全部追加资本都是工人的无偿劳动创造的。A项的表述是资本积累与扩大再生产之间的关系。CD两项都是从资本的来源来说的,但都是错误的表述,所以要排除。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B选项。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118页;《大纲解析》第89页。
38.资本家把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或剩余价值的资本化就是资本积累。资本积累是扩大再生产的源泉。下列各项属于资本积累的是:
A.索尼公司用60亿美元收购美国哥伦比亚影片公司
B.某钢铁公司发行股票筹资进行技术改造
C.通用汽车公司将上半年的利润的60%用于通用汽车电子商务网的建设
D.某制造企业运用200亿美元更新陈旧设备
[命题说明]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资本积累的概念。
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是资本家把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的一部分转化为追加资本,从而使生产规模得以扩大的再生产。马克思说:“把剩余价值当作资本使用,或者说,把剩余价值再转化为资本,叫做资本积累。”“积累就是资本的规模不断扩大的再生产。”剩余价值是资本积累的唯一源泉。资本集中是指把原来分散的、众多的中小资本合并成为少数大资本。它既可以采取大资本兼并小资本的形式,也可以采取组织股份公司的形式。因此,试题中的AB选项属于资本集中的范畴。而D项属于简单再生产。
资本主义企业利润的实质是雇佣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的转化,将利润用于电子商务网的建设,实现了剩余价值资本化,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C选项。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118页;《大纲解析》第89页。
39.在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过程中,单个资本总额增大有资本积聚和资本集中两种途径和形式,个别资本通过股份公司使生产规模扩大就是资本集中。资本集中会直接引起:
A.社会总资本急剧增加
B.个别资本规模迅速扩大
C.绝对剩余价值总量快速增长
D.社会财富迅速增加
[命题说明]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资本集中的直接后果。
资本集中是指把原来分散的、众多的中小资本合并成为少数大资本。资本集中是资本个体独立性的消灭,是许多小资本变成少数大资本。
资本集中与资本积累和资本积聚一样,也是单个资本增大的一种形式。但资本集中与资本积累和资本积聚不同之处在于:(1)它不是单个资本依靠自身积累和积聚而增大,而仅仅是以已经存在的并且已经执行职能的资本在分配上的变化为前提,它虽然可以使单个资本增大,但并不改变社会资本总额的量。(2)资本集中的作用范围不受社会财富的绝对增长或积累和积聚的绝对界限的限制。
资本集中的规律在资本主义生产发展过程中具有重大经济作用:(1)资本集中补充了资本积累的作用,使资本家能够突破财富的绝对界限,迅速扩大经营的规模。(2)资本集中在加强和加速资本积累作用的同时,又扩大和加速资本技术构成的变革。因为集中和积累的发展使资本家能够扩大自己的经营规模,而经营规模的扩大,对于科学地应用和技术的提高,对于生产过程的社会化和科学化,对于劳动力和生产资料的有效使用,从而对于劳动生产率的不断提高,都有促进作用。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和生产技术的进步,资本集中,特别是以股份公司形式来实现的资本集中,日益成为扩大个别资本规模的主要形式。
A选项中,社会总资本急剧增加是资本积聚的后果。C选项中,绝对剩余价值总量快速增长可能会引起个别资本迅速增大即资本集中,而并不是资本集中的直接后果。D选项中,社会就业率的提高与资本集中没有直接的关系,所以也不符合题意,应排除。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B选项。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118页;《大纲解析》第89页。
40.资本集中是指把原来分散的、众多的中小资本,合并成为少数大资本。资本集中有兼并(大吃小)的形式和联合即个别资本通过组织股份公司使生产规模扩大的形式。促使资本集中的最强有力的杠杆是:
A.资本积累和资本积聚
B.资本主义竞争和垄断
C.资本主义竞争和信用
D.资本主义垄断和信用
[命题说明]这两题考核的知识点是:资本集中。
资本主义的竞争和信用是资本集中的两个最强有力的杠杆。在竞争中,大资本比小资本具有更多的竞争优势,竞争的结果往往是许多小资本的垮台,他们或者被大资本所吞并,或者归于消灭。信用则像是一根根无形的线把那些分散在社会表面的大大小小的货币资金吸引到单个资本家的手中。它一方面成为竞争中的一个强大的武器,从而加速了资本的吞并过程;另一方面则促进了股份公司的发展,加速了资本的联合过程。因此,资本集中有两种基本形式:一是资本之间的兼并,通过竞争的作用采取大资本兼并中小资本的形式,二是资本之间的联合,通过信用的作用把许多分散的小资本(包括社会闲散资金)集合成为了大资本,如采取组织股份公司的形式。
资本积聚是直接通过资本积累使个别资本增大,就是说资本积累是资本积聚的形式。所以,AB选项均不正确。资本垄断与单个资本总额扩大并没有关系,D选项也不正确。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C选项。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119页;《大纲解析》第89页。
41.资本积聚是指单个资本因积累而在生产规模上的扩大,表现为所支配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的增加。它的实现形式是:
A.对许多分散的小资本的集合
B.大资本对中小资本的吞并
C.通过剩余价值资本化来增大它的总额
D.组建股份公司
[命题说明]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资本积聚的形式。
资本积聚是单个资本通过资本积累即剩余价值资本化来增大它的总额。生产资料或财富在单个资本家手中的积聚,是单个资本因积累而增大的一种表现形式。单个资本的积聚表现为所支配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的增加,特别是生产资料增加的比例更大。每一个资本都是生产资料的积聚,并相应地指挥着一支劳动军。单个资本随着资本积累的增长,生产资料的积聚也随之增进从而它的总额也随之增大。所以,单个资本的生产资料的积聚,是直接以资本积累为基础的,是和积累相伴随并与积累等同的。
社会资本的增长正是通过许多单个资本的积聚来实现的。这种直接以积累为基础的、和积累等同的积聚具有以下几个特征:第一,它是从生产资料和劳动力角度来考察的资本量的增大,而资本积累则是从价值量的角度来考察的资本量的增大。第二,在其他条件不变时,社会生产资料在单个资本家手中积聚的增进,会受到社会财富增长程度的限制。比如:社会生产的某种机器供不应求,单个资本应用这种机器的积聚就会受到限制。第三,通过积累和积聚所形成的执行职能的资本的增长,受到新资本的形成和旧资本的分裂的阻碍。社会资本分散在许多单个资本家手中,他们作为独立的相互竞争的商品生产者彼此对立着,表现为许多单个资本的相互排斥。ABD三项都属于资本集中的形式。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C选项。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119页;《大纲解析》第89页。
42.分析资本有机构成的理论前提是把生产资本划分为可变资本和不变资本。在资本积累过程中,随着资本有机构成的不断提高,这意味着在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关系中:
A.不变资本的比重不断增加
B.可变资本的比重不断增加
C.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比重同步增加
D.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比重同步下降
[命题说明]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资本有机构成提高过程中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变化趋势。
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机器大工业的出现,科学技术的进步,资本积累的增长,资本有机构成有不断提高的趋势。马克思把资本积累进程中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叫做资本构成质的变化。其原因是,资本追求剩余价值的内在冲动和资本相互竞争的外在压力,迫使资本家努力提高劳动生产率,减少单位产品劳动耗费。因此,资本家就要采用先进的技术装备,提高劳动效率,促进资本技术构成提高。而资本技术构成提高的结果是:总资本中的不变资本的增长速度相对加快,使资本价值构成提高并导致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个别企业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会引起部门及整个社会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选项。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120页;《大纲解析》第89页。
43.资本的技术构成是指由生产技术水平决定的:
A.固定资本流动资本的比例
B.固定资本和劳动力的比例
C.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比例
D.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的比例
44.资本的价值构成是:
A.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比例
B.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比例
C.购买原料价值和购买劳动力价值的比例
D.劳动者转移生产资料和新创造价值的比例
[命题说明]这两题考核的知识点是:资本有机构成的含义。
为了更加深入地研究资本积累对资本主义发展的影响,马克思创造性地提出了资本有机构成的范畴。资本有机构成范畴是建立在劳动二重性学说、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学说的基础上的。
马克思认为,资本构成要从双重意义上来理解,即可以从物质形式和价值形式两个方面考察。
首先,从在生产过程中发挥作用的资本的物质方面来看,每一个资本都分为生产资料和劳动力,这种资本构成是由所使用的生产资料量和为使用这些生产资料而必需的劳动量之间的比率来决定的。这种比率是随着生产技术和劳动生产力的提高而改变的,但在一定时间内则是一定的。这种由生产技术水平决定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之间的量的比例,叫做资本的技术构成。
其次,从资本的价值的形式来看,资本是由一定比例的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构成的。由于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之间存在着一定的比率,所以用于购买生产资料的不变资本和购买劳动力的可变资本之间也应该相应地保持一定的比率关系。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比率,就是资本的价值构成。
资本的技术构成和价值构成之间存在密切联系:价值构成以技术构成为基础,资本技术构成变化一般会引起资本价值构成变化,资本价值构成变化一般也反映资本技术构成变化。马克思说:“为了表达这种关系,我把由资本技术构成决定并且反映技术构成变化的资本价值构成,叫做资本的有机构成。”
因此,第43题的正确答案是D选项;第44题的正确答案是B选项。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120页;《大纲解析》第89页。
45.某企业投入到企业的资本是100万元,其资本有机构成是4/1,经过生产过程生产出的商品价值为120万元,其剩余价值率是:
A.20%
B.80%
C.100%
D.120%
[命题说明]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通过资本有机构成考察剩余价值。
资本有机构成可用C∶V表示。企业投入到企业的资本是100万元,其资本有机构成是4/1。因此,资本的有机构成中的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关系可以表示为:C∶V=4∶1,即C=4V。又由C+V=100(万元),可以计算出:C=80(万元),V=20(万元)。
由试题得知经过生产过程生产出的商品价值为120万元,因此可以得出不变资本创造的剩余价值为120-100=20(万元)。再根据剩余价值率M’=M/V=20/20=100%,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C选项。
[教材链接]该题相关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119页;《大纲解析》第89页。
46.相对人口过剩是资本主义制度造成的,是资本主义的必然产物,是资本主义所特有的人口规律,是资本主义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产生相对过剩人口的直接原因是:
A.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
B.劳动力供给的增加
C.资本积累
D.资本积聚与集中
[命题说明]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相对过剩人口产生的直接原因。
资本积累是要转化为追加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的,它也要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如果追加资本有机构成与原有资本有机构成相同,即在资本有机构成不变的情况下,那么,随着总资本的增加,可变资本也会按同一比例增加,这时资本的积累率和对劳动力的需要量也会同比例地增加。资本积累越多,对工人的需要量也越大。这样,资本积累对劳动力的需要,就会超过劳动力的供给,在劳动市场的供求规律作用下,就会引起工资的提高。但是在这种情况下,并不能改变工人为资本家生产剩余价值的状况,不会改变雇佣劳动对资本的从属关系和受剥削的地位。
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意味着可变资本的相对减少,从而引起对工人的需求相对减少。当然,在资本积累增长进程中,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虽然会导致可变资本的相对量减少,但这并不排斥可变资本绝对量随着资本总量增大而增加。同时,由于小生产者、中小资本家的破产,女工和童工的使用,使劳动力的供给增加。上述情况决定,劳动力的增加比可变资本的相对减少更为迅速,就必然产生出相对过剩人口。所谓相对过剩人口,是指这部分劳动者不能给资本家带来平均的剩余价值,而不是说劳动者绝对的过剩了。资本主义相对过剩人口既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必然产物,又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所以,相对过剩人口产生的直接原因是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选项。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120页;《大纲解析》第89页。
47.资本家为了追求更多的剩余价值和增强竞争能力,会不断地改进企业的技术、装备水平,提高劳动生产率,从而提高资本的有机构成。资本有机构成提高的前提是:
A.个别资本增大
B.社会资本普遍增大
C.剩余价值率的降低
D.剩余价值率的提高
[命题说明]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资本有机构成提高的前提。
各个企业资本有机构成的变化,一般是与各个企业资本总额的增大相联系的。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是以个别资本增大为前提的。个别资本的增大是通过资本积聚和资本集中两种形式来实现的。资本积聚就是个别资本通过剩余价值的资本化而增大其规模的一种形式。通过这一形式来实现资本规模的扩大,在客观上要受到剩余价值量的限制。资本集中则是把分散的中小资本合并为大资本,它是通过大资本吞并中小资本或组织股份公司的方式来进行的。它可以在短时期内迅速集中大量的资本。因此,资本积累和集中的结果必然导致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而资本有机构成提高的结果必然导致相对过剩人口的产生。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选项。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120页;《大纲解析》第89页。
48.(2001年文科第4题)某棉纺厂因棉花价格上涨而增加了资本的垫支,它影响该厂的:
A.资本技术构成
B.资本价值构成
C.资本物质构成
D.资本有机构成
[命题说明]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马克思的资本有机构成理论。
资本的构成可以从物质形式和价值形式两方面考核:从物质形式上看,资本由一定数量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构成,两者的比例关系由生产的技术要求和水平决定,叫做资本的技术构成。从价值形式上来看,资本由一定数量的不变资本(即生产资料的价值)和可变资本(即劳动力的价值)构成。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比例叫做资本的价值构成。资本的技术构成和价值构成之间存在着内在的有机联系。一般情况下,资本技术构成的变化会引起价值构成的变化。马克思把这种由资本技术构成决定并且反映其变化的资本的价值构成,叫做资本的有机构成,通常用C:V表示。
回答该题首先要明确两点:第一,对棉纺厂来讲,棉花是原料,属于不变资本,其价格的变化不会影响到生产资料和劳动力搭配的比例关系,即资本的技术构成。因为技术构成的变化是生产技术水平决定的,只有生产技术水平的提高,每个工人可以支配的生产资料的数量的增加,才会改变资本的技术构成。第二,棉花价格上涨,使得采购棉花需要垫支的不变资本增加,从而影响到从价值形态角度考察的资本的构成。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B选项。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120页;《大纲解析》第89页。
49.马克思指出:“剩余价值,作为全部预付资本的这样一种观念上的产物,取得了利润这个转化形式。”这说明:
A.剩余价值和利润的实质是一样的
B.剩余价值和利润的实质不一样
C.剩余价值就是全部预付资本的产物
D.利润率与剩余价值率是相等的
50.(2000年文科第5题)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是因为剩余价值被看作是生产商品中所:
A.耗费的可变资本的增加额
B.预付的不变资本的增加额
C.预付的全部资本的增加额
D.耗费的全部资本的增加额
[命题说明]这两题考核的知识点是: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
在资本主义的生产过程中,不仅耗费的资本在资本主义的生产过程中发挥着作用,预付资本中暂时没有消耗掉、还没有转移到新产品的那部分不变资本也同样参与了商品的生产过程,同样是剩余价值生产的不可缺少的物质要素,这样剩余价值就进一步表现为全部预付资本的增加额。
当不把剩余价值看作是雇佣工人剩余劳动的产物,而是把它看作是全部预付资本的产物或增加额时,剩余价值就转化为利润。因此,马克思指出:“剩余价值,作为全部预付资本的这样一种观念上的产物,取得了利润这个转化形式。”可见,利润和剩余价值本是同一个东西,所不同的是,剩余价值是对可变资本而言的,而利润是对全部预付资本而言的。因此,剩余价值是利润的本质,利润是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即从现象上表现出来的形式,利润常常只是剩余价值的一部分。
因此,第49题的正确答案是A选项;第50题的正确答案是C选项。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121页;《大纲解析》第90页。
51.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同时剩余价值率也就转化为利润率。资本主义利润率等于剩余价值与全部预付资本之比。它反映了:
A.生产资本的增殖程度
B.预付不变资本的增殖程度
C.预付可变资本的增殖程度
D.全部预付资本的增殖程度
[命题说明]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资本主义利润率的本质。
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剩余价值率就转化为利润率。利润率是剩余价值与全部预付资本的比率,反映的是全部预付资本的增殖程度。利润率和剩余价值率是同一个剩余价值量与不同资本数量的对比得出的不同比率。剩余价值率揭示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利润率表示全部预付资本的增殖程度,而且在量上总是小于剩余价值率,从而掩盖了资本主义的剥削程度,而不是揭示了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所以A选项是错误的。资本家的全部资本按能否增殖可以分为可变资本和不变资本,其中不变资本是不能增殖的,所以B选项的说法错误。而C项所说反映了预付可变资本的增殖程度的正是剩余价值率,也不正确。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D选项。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121页;《大纲解析》第90页。
52.在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生产出商品的生产成本或成本价格是:
A.同资本主义生产费用是不同的量
B.是商品价值的转化形式
C.生产过程中所耗费的c+v之和
D.生产过程中所耗费的全部生产资料
[命题说明]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商品的成本价格。
在资本主义的生产中,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耗费表现为生产成本或成本价格,即资本主义的生产费用,这是资本家在生产商品时所耗费的费用。资本主义企业生产的商品价值包括不变资本、可变资本和剩余价值三个部分,即W=C+V+M。其中C是生产过程开始时资本家预付的不变资本的价值,它用于购买生产资料。这部分价值通过雇佣工人的具体劳动转移到商品中去,构成商品价值的一部分。V是资本家在生产过程中开始时预付的可变资本,当这部分价值以工资的形式支付给劳动者后,劳动者就把它消费了,然后劳动者再在必要劳动时间内把这部分价值重新创造出来,至于M则是劳动者在剩余劳动时间内创造的新价值。商品价值的这三个部分,是生产商品实际耗费的劳动量。但是,这同资本家在生产商品时所耗费的费用是两个完全不同的量。对资本家来说,生产商品耗费的只是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两者之和构成商品的成本价格,即K=C+V。成本价格这一范畴抹杀了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之间的区别,掩盖了它们在价值增殖过程中的不同作用。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C选项。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91页;《大纲解析》第90页。
53.在平均利润形成后,部分企业仍能够获得超额利润。超额利润是个别生产价格低于社会生产价格的差额,它反映的是:
A.产业部门和商业部门资本家之间的关系
B.职能资本家和非职能资本家之间的关系
C.不同部门资本家之间的关系
D.同一部门内部不同企业资本家之间的关系
[命题说明]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平均利润形成后对超额利润的认识和理解。
利润率转化为平均利润,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并不排斥各部门中技术先进的少数企业仍可获得超额利润。因为分析平均利润率形成时,是把每个部门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的。同一生产部门生产同类商品的企业在不同生产经营条件下为获得超额剩余价值以提高利润率,不断改进技术,加快资本周转,提高劳动生产率,努力使商品个别价值低于商品的社会价值而展开的相互竞争的经济行为。由于商品的社会价值是通过部门内部的市场竞争形成的,所以又叫做市场价值。市场价值一方面应看作是该部门所生产商品的平均价值,另一方面又应看作是该部门在平均条件下生产数量很大的那种商品的个别价值。只有在特殊情况下,最劣等条件或最优等条件企业生产的商品才会调节市场价值。市场价值的货币表现叫市场价格,简称为市价。追逐更多剩余价值的内在冲动和激烈竞争的外在压力,使资本家总是不断扩大投资规模,并把资本更多地运用于改进技术、更新设备等不变资本的投入上,从而不断提高单个企业的资本有机构成。由生产技术水平决定的部门内部企业间竞争的强度又会导致了不同企业之间资本有机构成高低的差别,从而决定了不同企业利润率水平的差别。因此,在平均利润形成后,部分企业仍能够获得超额利润。这里的超额利润反映的是同一部门内部不同企业资本家之间的竞争关系。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D选项。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122页;《大纲解析》第92页。
54.商品的生产价格是由商品的社会平均成本价格加上平均利润构成的。生产价格形成的前提条件是:
A.成本价格的形成
B.平均利润率的形成
C.价值的形成
D.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
[命题说明]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平均利润率的形成是生产价格形成的前提条件。
马克思指出:“平均利润率是在互相竞争的资本家势均力敌的时候出现的”。竞争可以造成这种均势,但平均利润本身并不是竞争创造的,利润的水平在利润率平均化过程前就已经确定,竞争只是使不等的特殊利润率平均化了。随着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商品价值也就转化为生产价格。在平均利润形成后,企业不能再按商品价值出售,否则除掉成本它只能获得剩余价值。生产价格的形成,实际上是商品价值中的剩余价值部分在不同生产部门进行平均分配的结果。企业要得到平均利润,必须按生产成本加平均利润所构成的价格出售。生产价格是由生产成本加平均利润构成。所以,生产价格的形成必须以平均利润的形成为前提条件。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B选项。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123页;《大纲解析》第91页。
55.平均利润和平均利润率的形成从根本上来说是资本本性的内在要求。平均利润率是一种利润率平均化的总的趋势。平均利润和平均利润率的形成是:
A.不同部门的资本家之间竞争的结果
B.同一部门资本家之间竞争的结果
C.资本有机构成平均化的结果
D.各部门资本家之间的协商的结果
[命题说明]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平均利润和平均利润率的形成。
部门之间的竞争是指不同生产部门的资本家为争夺有利的投资场所而展开的竞争。竞争的结果是使各个部门之间原本不一致的利润率趋于一致,从而形成平均利润率。因此,不同部门之间的竞争过程就是平均利润率的形成过程。平均利润率是通过资本在部门之间转移的方式形成的。资本家为了获得更多的利润,就会把资本从利润率低的部门撤出,转移到利润率高的部门。通过资本的转移,那些利润率高的部门,资本数量增加,生产规模扩大;那些利润率低的部门,资本数量减少,生产规模缩小。这种由竞争引起的资本的转移和投入不外乎是资本主义生产的内在规律的实现形式。
随着资本的转移和投入,会引起各部门供求关系及商品价格的变动,在市场需求不变的情况下,利润率高的那些商品供给增加,会导致供过于求,从而商品价格下降,利润率也随之下降;而利润率低的部门情况正好相反,由于资本的向外转移,商品供给减少,会导致供不应求,从而商品价格上涨,利润率也随之上升。资本的这种转移以及由此引起的利润率的变动,一直要持续到各部门的利润率大致相等时才会停止。因此,平均利润率是社会各个生产部门不同利润率的平均数,即剩余价值总量与社会总资本的比率。由此可见,利润率的平均化是社会总资本运动的客观必然趋势,它是不同部门的资本家之间竞争的结果。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选项。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122页;《大纲解析》第91页。
56.(1997年理科第3题)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是:
A.同一部门内部不同企业之间竞争的结果
B.不同部门之间的竞争的结果
C.国内企业与国外同类企业之间的竞争的结果
D.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竞争的结果
[命题说明]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
当剩余价值被看作是全部预付资本的产物时,便取得了利润这个转化形式。但是,这并不直接导致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平均利润形成后,由于剩余价值在各部门资本家之间重新分配,商品就不能再按照价值出售,而只能按成本价格加平均利润即生产价格出售,否则,就不可能取得平均利润。这样,价值便转化为生产价格,使剩余价值在社会的范围内按照资本的原则进行分配。同一部门内部不同企业之间竞争的结果,是实现了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的价值量;而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竞争的结果,只能影响价格水平的高低;国内企业与国外同企业之间竞争的结果,只会导致它们的市场占有份额的变化。因此,只有在不同部门之间的竞争下形成平均利润和平均利润率,价值才能转化为生产价格。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B选项。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123页;《大纲解析》第91页。
57.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后,价值规律作用的实现形式也发生了变化。市场价格自发地以生产价格为中心波动,是价值规律在:
A.垄断资本主义商品经济中的作用形式
B.简单商品经济中的作用形式
C.自由竞争资本主义商品经济中的作用形式
D.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中的作用形式
[命题说明]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
价值规律是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经济规律。价值规律存在和发挥作用的经济条件就是商品经济的存在和发展。只要存在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价值规律就必然存在并发挥作用。在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中,价值规律的实现形式就是价格围绕价值自发地上下波动。货币产生以后,商品的价值是通过价格来表现的;同样,价值规律的作用也必然通过价格的运动来表现。
在自由竞争资本主义阶段,价值规律作用的表现形式就是价格围绕生产价格上下波动。商品的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以后,商品的市场价格不再以价值为中心,围绕着价值上下波动,而是以生产价格为中心,围绕着生产价格上下波动。这样,价值规律的实现形式就发生了变化。而且,随着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在各个特殊的生产部门内,不仅利润率同剩余价值率之间有差别,而且利润量同剩余价值量也不再一致,似乎利润的多少只同资本的数量有关。这样,就把利润的本质和起源完全掩盖起来了。
资本主义由自由竞争阶段发展到垄断阶段以后,自由市场经济也发展到现代市场经济,市场经济运行和发展中的经济规律和经济机制也发生了变化,有了新的特点。在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垄断占据统治地位以后,出现了垄断价格。这时,价值规律作用的表现形式就是价格围绕垄断价格上下波动。
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C选项。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123页;《大纲解析》第91页。
58.生产价格不是市场价格,它是一种相对稳定的、具有内在标准的价格。市场价格则是价值的外在表现形式,它要受供求关系的影响。生产价格的变动归根到底是由:
A.商品价值变动引起的
B.商品供求关系的变动引起的
C.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引起的
D.国家的经济政策所决定的
[命题说明]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决定生产价格变动的根本原因。
生产价格是价值的转化形式。从它的质的规定性、量的规定性及其变动来看,生产价格不仅没有否定价值概念和价值规律;相反,它是以价值理论和价值规律为基础的。这是因为:
(1)从概念上或质的规定性来说,商品的生产价格是从商品的价值引申而来的,是在商品价值的基础上形成的。马克思说:“生产价格以一般利润率的存在为前提;而这个一般利润率,又以每个特殊生产部门的利润率已经分别化为同样大的平均率为前提。这些特殊的利润率在每个生产部门都=M/C,并且它们要从商品的价值引伸出来。没有这种引伸,一般利润率(从而商品的生产价格),就是一个没有意义、没有内容的概念。”
(2)从生产价格的量的规定性来看,虽然从每个生产部门看,商品的生产价格和价值是不一致的,但从全社会来看,利润总和与剩余价值总和是相等的,生产价格总和与价值总和是相等的。这就是所谓“总和相等两命题”。在个别生产部门中,生产价格和价值的偏离情况确实是存在的,但从全社会来说,这种偏离情况是可以“互相抵消”的,“一部分商品出售时比自己的价值高多少,另一部分商品出售时就比自己的价值低多少”。“如果把社会当作一切生产部门的总体来看,社会本身所生产的商品的生产价格的总和等于它们的价值的总和”。
(3)从生产价格的变动来说,它是由商品价值的变动引起的。因为成本价格和平均利润率的变动,都是由商品价值的变动决定和引起的,而且平均利润率的变动一般是比较缓慢的。所以,生产价格的变动,归根到底是由商品价值变动引起的,是以商品价值变动为基础的。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选项。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123页;《大纲解析》第91页。
59.在资本主义社会,部门之间竞争的特征是资本在不同的部门之间转移,其实质是:
A.各部门的资本家都获得了超额剩余价值和超额利润
B.全社会的剩余价值在各部门的资本家之间重新分配
C.各部门的资本家都搞技术创新、提高劳动生产率
D.商品生产者和商品购买者之间相互竞争、相互妥协
[命题说明]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平均利润形成的实质。
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按照价值理论,如果商品按价值出售,那么,不同生产部门即使剩余价值率相等,但由于资本有机构成和资本周转速度不同,等量资本将推动不等量劳动,生产不等量剩余价值,因而会具有极不相同的利润率。资本有机构成低的部门利润率高,资本有机构成高的部门利润率低。也就是说,不同生产部门都有自己的特殊利润率。然而,在资本的实际运动中,不管各生产部门的资本有机构成和资本周转速度多么不同,等量资本在相同时间内会提供等量利润,它们的利润率都是相等或接近相等的。因此,价值理论同现实运动是矛盾的。这个矛盾就是价值规律同平均利润率的矛盾。解决这个矛盾,实际上是要在价值理论的基础上解释平均利润率的形成。
马克思指出,利润率的“这种平均化显然是结果,而不可能是起点”。实际上,利润率的平均化是通过不同生产部门之间的资本竞争而实现的,而这种竞争的主要方式则是资本在不同生产部门之间的自由转移。每个部门的资本都力图追逐较高的利润率,把资本从利润率较低的部门转移到利润率较高的部门。这样,利润率较高的部门会由于资本大量流入、生产规模扩大和产品供给增加,导致商品价格降低和利润率下降;而利润率较低的部门则会由于资本大量流出,生产规模缩小和产品供给减少,导致商品价格上升和利润率提高。资本的这种转移以及由此引起的利润率的变动,一直要持续到各部门的利润率大致相等时才会停止。因此,平均利润率是社会各个生产部门不同利润率的平均数,即剩余价值总量与社会总资本的比率。用公式表示为:平均利润率=剩余价值总量/社会总资本。
平均利润率的形成过程,反映了各生产部门资本家重新瓜分剩余价值的过程。各个生产部门的资本家按照平均利润率所获得的利润,就是平均利润。马克思的平均利润学说,说明平均利润仍是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平均利润只是各部门资本家通过部门间的竞争,对雇佣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重新分配的结果。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B选项。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122页;《大纲解析》第91页。
60.商业资本是从产业资本运动中分离出来,专门从事商品买卖,独立发挥资本职能以获取商业利润为目的的一种资本形式。商业利润的实质是:
A.商品贱买贵卖的收益
B.商品售卖劳动创造的价值
C.商品的批发价和零售价的差额
D.雇佣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的一部分
61.纯粹的商品买卖活动是不创造剩余价值的。商业加价只是商业资本家获取商业利润的方式,而不是商业利润的真正来源。商业利润的源泉是:
A.商业资本家从商品的贱买贵卖中获得的
B.产业资本家让利给商业资本家的
C.商业资本家剥削其雇佣工人获得的
D.产业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
[命题说明]这两题考核的知识点是:商业利润的来源和实质。
商业资本是指在流通领域专门从事商品买卖,以获取剩余价值为目的的职能资本。它是从产业资本中分离出来的,独立地在流通领域中发挥作用的资本。商业资本作为职能资本,其职能是通过商品的买卖,实现商品的价值和剩余价值。
商业利润是商业资本家投资于商业经营活动所获得的利润。从表面上来看,商业利润是商品销售价格高于商品购买价格的差额。但商业利润的真正来源是产业工人在生产过程中创造的剩余价值。由于商业资本家承担了产业资本家的部分职能,因此产业资本家不能占有全部的剩余价值,而必须把剩余价值的一部分让渡给商业资本家。同时,商业资本家专门从事商业活动,可以使产业资本家节省流通费用,增加生产资本,带来更多的剩余价值,这比产业资本家自己经营商业更为有利。因此,产业资本家也愿意让渡一部分剩余价值给商业资本家。产业资本家让渡利润的方法就是将商品按低于生产价格的价格出售给商业资本家。然后,商业资本家再按照商品的生产价格把商品销售出去,获得商业利润。由此可见,商业利润在实质上不过是产业工人所创造剩余价值的一种转化形式。因此,第60题的正确答案是D选项;第61题的正确答案是D选项。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124页;《大纲解析》第92页。
62.商业资本的职能是专门销售商品,实现包含着剩余价值的价值。从事商业经营活动的商业资本所获得的利润相当于平均利润。这是:
A.商业部门和银行部门之间竞争和资本转移的结果
B.商业部门和产业部门之间竞争和资本转移的结果
C.银行部门和产业部门之间竞争和资本转移的结果
D.商业资本家剥削商业店员并对商品贱买贵卖的结果
[命题说明]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商业利润的来源。
商业资本作为社会总资本中执行流通职能的资本,理应同产业资本一样获得利润。然而资本在流通领域内的纯粹职能,只是实现商品形态变化,既不生产价值,也不生产剩余价值。但是在社会总资本的运动中,商业资本是起中介作用的资本,它媒介着资本价值和剩余价值的实现,媒介着商品的实际交换。因此,商业资本同在生产领域内执行生产职能的产业资本一样,也要获得平均利润。同样,这是通过商业部门的资本和产业部门的资本之间的竞争和转移而获得的。“因为商人资本本身不生产剩余价值,所以很清楚,以平均利润的形式归商人资本所有的剩余价值,只是总生产资本所生产的剩余价值的一部分。”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B选项。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124页;《大纲解析》第92页。
63.凡是职能资本所获得的利润,在数量上都相当于平均利润。一般情况下,获利水平低于平均利润率的资本是:
A.产业资本
B.商业资本
C.银行资本
D.借贷资本
[命题说明]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借贷资本和职能资本。
职能资本是指生产或实现剩余价值的资本。在资本的各种具体形式中,产业资本、商业资本、银行货币资本是职能资本。借贷资本不是职能资本,而是从职能资本运动中游离出来的闲置货币资本转化而来的一种独立的资本形式。借贷资本是生息资本的一种形式,是为了获得利息而暂时转让给职能资本家使用的货币资本。持有闲置货币资本的资本家贷款给急需货币资本的资本家使用,于是就形成了货币资本的借贷关系。这部分闲置的货币资本就从职能资本的运动中独立出来,转化为借贷资本。所以,借贷资本是在职能资本运动的基础上产生并为职能资本服务的。它从属于职能资本,归根到底是从职能资本循环中独立出来的一种特殊的资本形式。在资本的各种具体形式中,职能资本都要参与平均利润的分配。借贷资本家获得的利息只是他转让给的职能资本家获得的平均利润的一部分。借贷资本家获得的利息率要低于职能资本家,通常在平均利润率和零之间波动。一般情况下,利息要低于平均利润,否则职能资本家得不到任何利益,就不会借款了。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D选项。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125页;《大纲解析》第92页。
64.银行资本从所有权来看,其构成是自有资本和借入资本两部分。资本主义银行利润的最终来源是:
A.存款利息低于贷款利息的差额
B.存款利息高于贷款利息的差额
C.银行雇员创造的剩余价值
D.产业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
[命题说明]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银行利润的最终来源。
在资本主义社会,货币资本的借贷主要是通过银行来进行的。银行是经营货币资本,充当贷款和借款中介的企业。主要职能是:一方面,通过吸收存款的方式,把社会上闲置的货币资本和居民手中暂时不用的货币集中起来;另一方面,通过发放贷款的方式,把货币资本贷给职能资本家使用。银行资本,从所有权看由两部分构成:一部分是银行资本家投资办银行的自有资本;另一部分是吸收存款的借入资本。借入资本是银行资本的主要部分。从经营借贷资本并以自身资本用作借贷资本看,银行资本属于借贷资本的范围;从经营一种资本主义企业并获得平均利润来看,银行资本又具有职能资本的特点。
银行资本家的目的也是为了获取利润,而且也必须取得平均利润。这也是产业部门、商业部门和银行部门之间竞争的结果。银行利润是由借款的利息(高)和存款的利息(低)的差额减去银行的业务费用构成的。银行利润主要来自贷款的利息,而贷款利息是职能资本家所获得利润的一部分。银行资本家兼具借贷资本家和职能资本家的特点。所以,银行利润也是来源于产业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银行资本家之所以能够以银行利润的形式分占一部分剩余价值,是由于依靠了银行雇员的劳动。银行雇员和商业雇员一样,他们本身不创造价值和剩余价值,但是能够实现剩余价值。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D选项。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125页;《大纲解析》第93页。
65.利息率是指利息量与借贷资本量的比率,简称利率。利息率和平均利润率的关系是:
A.利息率等于平均利润率
B.利息率高于平均利润率
C.利息率的最低界限是平均利润率
D.利息率的最高界限是平均利润率
[命题说明]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利息率和平均利润率的关系。
利息是职能资本家因使用借贷资本而让渡给借贷资本家的一部分剩余价值,它是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借贷资本家是凭借资本的所有权获得利息,参与剩余价值的瓜分。但从现象形态上,利息表现为资本所有权的产物,企业利润表现为职能资本家经营企业的报酬。平均利润分为利息和企业利润,进一步掩盖了资本主义的剥削关系。实质上,利息既是借贷资本家和职能资本家共同剥削雇佣工人的关系的体现,又是借贷资本家和职能资本家之间共同瓜分剩余价值的关系的体现。
利息率是指利息量与借贷资本量的比率,简称利率。在一般情况下,利息率要低于平均利润率,否则,职能资本家得不到任何利益,就不会借款了。利息率也不能等于零,否则就没有人愿意贷出货币资本了。因此,利息率总是在平均利润率和零之间波动。从理论上看,利息率的水平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平均利润率的高低;二是借贷资本的供求状况。但是在现实的经济生活中,影响利息率的因素还有:借贷风险的大小;借贷时间的长短;价格变动的预期;国家的货币金融政策以及宏观经济形势。此外,在上述条件下,利息率的高低还取决于一个国家的习惯和法律传统。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D选项。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125页;《大纲解析》第92页。
66.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借贷资本是指货币资本所有者为了取得利息而贷给职能资本家(产业资本和商业资本)使用的货币资本。借贷资本所有者贷出货币时虽然放弃了使用权,但却凭借其所有权获得利息。借贷资本利息的本质是:
A.通过G-Gˊ形式从流通中产生
B.剩余价值的特殊转化形式
C.资本家使用借贷资本支付的报酬
D.借贷资本的所有权的产物
[命题说明]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借贷资本利息的本质。
借贷资本的形成和产业资本的循环过程有着直接的联系。在产业资本循环过程中,必然形成大量的暂时闲置的货币资本和用于积累但尚未进行投资的剩余价值。与此同时,社会上也有一部分资本家因手中的货币资本的不足而需要补充。借贷资本是生息资本的一种形式,是为了获得利息而暂时转让给职能资本家使用的货币资本。持有闲置货币资本的资本家贷款给急需货币资本的资本家使用,于是就形成了货币资本的借贷关系。这部分闲置的货币资本就从职能资本的运动中独立出来,转化为借贷资本。所以,借贷资本是在职能资本运动的基础上产生并为职能资本服务的。它从属于职能资本,归根到底是从职能资本循环中独立出来的一种特殊的资本形式。
由于借贷资本的所有权和使用权分离,同一个资本取得双重存在,都对利润拥有某种索取权。在资本主义社会中,货币资本除了作为货币具有的使用价值外,还具有作为资本来执行职能的使用价值,也就是生产剩余价值或利润的职能。与此相适应,职能资本家使用借贷资本所获得的平均利润也相应地分割成为两个部分:借贷资本获得利息,职能资本获得企业利润。由于平均利润只是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因此,借贷资本的利息也只是平均利润的一部分,来源于产业工人创造的、由职能资本家让渡给借贷资本家的一部分剩余价值的特殊的转化形式。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B选项。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125页;《大纲解析》第92页。
67.银行利润是由借款的利息(高)和存款的利息(低)的差额减去银行的业务费用构成的。资本主义银行利润的最终来源也是产业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资本主义的银行利润按其自有资本计算:
A.等于平均利润
B.低于平均利润
C.高于平均利润
D.高于商业利润
[命题说明]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对银行利润的理解。
资本家经营银行所获得的利润叫银行利润。银行利润是存款利息和贷款利息的差额,再扣除经营银行业务的费用后形成的。银行利润来源于职能资本家支付的贷款利息的一部分,实质上是产业工人在生产过程中创造的剩余价值。所以,银行利润也是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它反映了银行资本家凭借银行雇员的剩余劳动占有产业部门工人创造的一部分剩余价值的关系。由于银行也是独立经营的资本主义企业,所以银行资本的自有资本部分也要求取得与其投入资本相适应的社会平均利润,也就是说银行利润在量上相当于银行资本家自有资本所获得的平均利润。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选项。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125页;《大纲解析》第93页。
68.由于资本所有权与使用权的分离,平均利润可分割为:
A.商业利润和利息
B.产业利润和银行利润
C.企业利润和利息或股息
D.银行利润和企业利润
[命题说明]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对借贷资本的掌握。
借贷资本是和职能资本相对立的所有权资本,也就是财产资本。它的存在,使资本所有权与使用权相分离。借贷资本所有者把货币作为资本时所取得的一种追加的使用价值,即生产利润的能力,让渡给职能资本家,但保留了对货币资本的所有权,并凭借其所有权取得了平均利润的一部分,即利息。
利息只能是平均利润的一部分,这是因为:职能资本家使用借入资本经营企业时,一般都能获得平均利润,他必须从中拿出一部分付给借贷资本家。因此,从本质上来说,利息是借贷资本家从职能资本家那里分割来的平均利润的一部分;归根到底说,它是社会总资本在生产过程中生产的剩余价值的一部分的特殊转化形式。这样,平均利润就要分割为两个部分:一部分是借贷资本家出让资本使用权而得到的利息,另一部分是职能资本家进行生产经营而得到的企业主的收入,即企业利润。企业主收入是在利息存在的情况下,产业利润和商业利润的总称,是平均利润和利息的差额。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C选项。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125页;《大纲解析》第92页。
69.股份公司是通过法定程序发行股票合资经营的企业,是一种以集资入股为特征的现代企业资本的组织形式和经营方式,是现代公司制企业的典型形式。股份公司的建立表明:
A.劳动者成了企业的主人
B.公有制代替了私有制
C.经理阶层代替了资本家
D.社会资本代替了单个私人资本
[命题说明]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股份有限公司的建立。
股份公司是以招募股份或发行股票的方式筹集资本(股份资本),统一经营的企业。资本主义初期,企业多是资本家独资经营或合伙经营的。随着大工业的发展,特别是重工业的出现和铁路的修建等,所需资本数额日益增大,而单个资本家所拥有的资本数额有限。为解决这个矛盾,股份公司便迅速发展起来。所以,股份公司的发展是社会化大生产的产物,而与资本主义私有制没有必然联系。
股份公司的发展,促进了资本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资本的私人所有制和企业的雇佣劳动制度的根本性质并没有改变,但资本私有制的实现形式发生重大变化:私人资本已由股份公司统一占有、支配和使用,取得了社会资本的形式。私人企业已由股份公司统一经营,取得了社会企业的形式。这是作为私人财产的资本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本身范围内的扬弃。这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一种调整。这种调整顺应了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加强了资本的集中,优化了资源配置,培养了经理阶层,提高了企业和资本的运作效率,有力地推动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股份公司的发展不可避免的会滋生投机和欺诈活动,又深化了资本主义内在矛盾,并为新的生产方式的出现提供了过渡形式。股份公司的出现使得资本私有制的实现形式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但并没有改变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关系,正如马克思说的,“这是作为私人财产的资本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本身范围内的扬弃”。不仅如此,垄断阶段的股份公司的控股权掌握在大股东即垄断资本手里,是有利于垄断资本控制和支配中小资本和社会各阶层货币收入,以扩大垄断资本支配范围的生产组织形式。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D选项。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126页;《大纲解析》第93页。
70.有一股份公司每份股票的票面额是1000元,股东某年度可从股份公司每股分得10元股息,而当时银行的利息率为4%,其每股股票的价格是:
A.400元
B.300元
C.250元
D.200元
[命题说明]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股票价格的计算。
股票在市场上的转卖价格不等于股票的票面价值,而是依照股票收入资本化原则来确定的。理论上,股票价格是未来各期股息的折现值。股票基础价格与预期股息成正比,与银行存款利率成反比。用公式表示为:股票价格=股息量/利息率。由于股息量为股票面额乘以股息率,股票价格公式还可表示为:股票价格=股票面额×股息率/利息率。股票价格=预期股息收入/银行存款利息率。根据此公式,股票价格=10元/4%=250元。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C选项。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126页;《大纲解析》第94页。
71.上海《新世纪》商城的股票,某年某月每股价格为13.30元。该股票价格是:
A.股票所代表的投入企业的实际资本价值的货币表现
B.股息收入的资本化
C.按股票面额可从公司盈利中分得的一部分利润额
D.社会、经济形势变化的晴雨表
72.股票是其持有者向股份公司投资入股并有权取得股息收入的凭证。理论上,股票价格是未来各期股息的折现值。股票价格是:
A.股票价值的货币表现
B.股票的票面金额
C.股票所代表的实际资产价值
D.股息收入的资本化
[命题说明]这两题考核的知识点是:股票价格的实质。
股票是投资者投入股份公司的实际资本的代表,或者说股票是投资者入股的股权凭证,或者说是投资者的所有权、收益权的凭证,都是一个意思。股票持有人对相应的资本份额具有所有权和利润的分配权。股票的购买者是投资者,购买股票后,不能再抽回本金,但可以出售转让资本所有权,因而可以作为一种特殊商品进行买卖,从而有了股票价格。可见,股票不是一般的商品,而是一种特殊的商品。股票本身没有价值,但由于股票能带来股息收入,因而可以作为特殊商品进行买卖,从而也有价格。
股票价格不是它所代表的投入企业的实际资本价值的货币表现,也不等于股票的票面额,而是以银行存款利息为参照系数,将股息收入折算成的一笔货币资本,即股息收入的资本化。也就是说,它应该等于这样一笔货币资本,将这笔货币资本存入银行取得的利息和股票取得的股息相等。而股息不以利润率来计算是因为用于购买股票的资本不是职能资本,它与借贷资本类似,是从职能资本运动中游离出来的闲置货币转化而来的,不参与利润的平均化。
预期的股息收入与银行存款的利息率是影响股价的两个基本因素。在现实的经济生活中,股票价格受股票供求关系的影响。影响股票供求的因素,除了公司的经营业绩和银行存款的利息率外,还受到国内外的政治、经济和军事等方面的影响。引起股市波动的因素主要有:股票收益、银行利率、通货膨胀率、汇率变动和国内国际局势。股市行情往往成为一国经济的晴雨表。
因此,第71题的正确答案是B选项;第72题的正确答案是D选项。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126页;《大纲解析》第94页。
73.资本主义地租是指资本主义土地所有者凭借其土地所有权取得的一种剥削收入。资本主义的“地租是土地所有权在经济上借以实现即价值增殖的形式。”在本质上,资本主义地租是:
A.平均利润转化来的
B.垄断利润转化来的
C.超额利润转化来的
D.企业利润转化来的
[命题说明]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资本主义地租的本质。
地租是一个历史的范畴,在不同的社会中,由于土地所有制的性质不同,地租的性质、内容和形式也不相同,体现着不同的生产关系。
资本主义地租是租地农业资本家为取得土地使用权交给土地所有者的超过平均利润的那部分剩余价值;资本主义地租实际上是资本主义土地所有权在经济上实现自己、增殖价值的一种形式。就农业而论,农业资本家租入土地后,购置生产资料、雇佣农业工人进行生产。农业工人是实际的土地耕作者,他们为租地农业资本家和地主创造剩余价值。由于实行资本主义方式的经营,因而,平均利润的规律在这里同样起着调节作用。如果农业资本家得不到平均利润,他就不会投资于农业。农业资本家所获得的剩余价值,必须大于平均利润。其中相当于平均利润的那部分剩余价值归农业资本家所有,而超过平均利润以上的那部分剩余价值(超额利润)则作为地租交给土地所有者。因此,资本主义地租的来源是农业雇佣工人创造的超过平均利润以上的那部分剩余价值,是超额利润的转化形式。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C选项。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126页;《大纲解析》第94页。
74.在资本主义社会,土地的资本主义经营垄断使农产品的社会生产价格决定于农业生产中的:
A.优等地的生产条件
B.中等地的生产条件
C.劣等地的生产条件
D.社会平均生产条件
75.资本主义地租是指资本主义土地所有者凭借其土地所有权取得的一种剥削收入。资本主义级差地租形成的原因是:
A.土地的资本主义私有权垄断
B.土地的资本主义经营垄断
C.农业资本有机构成低于社会平均资本有机构成
D.土地肥沃程度和位置的差别
[命题说明]这两题考核的知识点是:级差地租形成的原因。
级差地租产生的原因在于土地的有限性造成的资本主义经营垄断。在工业中,有的企业会获得超额利润,但工业中的超额利润不仅不像农业中那样稳定,而且工业中的超额利润只有先进的企业可以获得,而农业中的超额利润却是经营优等地和中等地都可以获得。由于土地数量的有限性,决定了农业中存在着对土地的资本主义经营垄断。而由于对土地经营的垄断决定了农产品的社会生产价格只能由劣等地来决定。因为土地数量有限,仅仅依靠优等、中等土地生产的农产品不能满足社会需要,还必须投资经营劣等地。若产品的社会生产价格由中等地生产条件决定,则经营劣等地的农业资本家就将因得不到平均利润而将其资本转移到其他部门中去,农产品因供不应求而价格上涨,涨至投资劣等地也能获得平均利润时为止。因此,农产品的社会生产价格是由劣等地的生产条件决定的。这样,经营优等地、中等地的农业资本家的农产品个别生产价格就低于社会生产价格,能够从中获得超额利润。又由于优等地、中等地数量的有限性和对土地经营的垄断,限制了各个农业资本家之间的竞争。因此,那些租种较好土地的资本家就能够稳定而持久地保持超额利润,并把它作为级差地租交给土地所有者。
因此,第74题的正确答案是C选项;第75题的正确答案是B选项。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127页;《大纲解析》第95页。
76.绝对地租是指租种任何土地都必须缴纳的地租。绝对地租产生的原因是:
A.土地的资本主义私有权垄断
B.土地的资本主义经营垄断
C.土地肥沃程度和地理位置的优势
D.对同一土地连续追加投资的生产率的差别
[命题说明]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绝对地租的产生的原因。
绝对地租产生的原因就在于土地所有权垄断本身。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土地所有者不会把土地无偿地交给别人使用,即使出租最贫瘠、最偏远、最劣等的土地,也要求得一份地租。既然劣等地也要交纳地租,那么农产品的市场价格就不能由它的生产价格来调节,而应该在生产价格上再加上一个可以用来交纳地租的余额。也就是说,经营劣等地不仅要提供平均利润,而且要在平均利润以上提供一个超额利润,以便转化为地租。在这里,土地所有权本身就是引起农产品市场价格上涨到生产价格以上的原因,也是要在平均利润以上提供超额利润的原因。因此,马克思指出:“土地所有权本身已经产生地租。”马克思把这种由于土地私有权的存在,农业资本家租用任何土地都必须交纳的地租就是绝对地租。
当前,在某些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由于农业资本有机构成在不断提高,有的甚至超过了工业部门。在这种情况下,那些包含在农产品价值之内的绝对地租也就消失了。当今一些主要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农场经营主一般同时是土地所有者,不需要交纳绝对地租。另外,只要没有消灭土地私有制,出租土地,哪怕是劣等地,也必须带来地租收入。这种地租与上述绝对地租的来源是不同的,它或者来自农业利润和工资的扣除,或者来自于农产品的市场价格超过价值的余额,即来自垄断价格。B选项是级差地租形成的原因;CD选项分别是级差地租Ⅰ和级差地租Π形成的条件。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选项。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127页;《大纲解析》第95页。
77.级差地租产生的条件是由于土地的自然生产条件的不同造成的。由于土地肥沃程度不同或地理位置不同所产生的地租是:
A.级差地租Ⅰ
B.级差地租Ⅱ
C.绝对地租
D.垄断地租
78.某农业资本家原来租种偏僻山区的土地从事经营,后改租某城市郊区同样面积的土地进行经营,由此,他每年多付1万美元地租。这多付的1万美元地租属于:
A.绝对地租
B.垄断地租
C.级差地租Ⅰ
D.级差地租Ⅱ
79.北京某繁华地段上一家店铺的月租金为5万元,另一地段上相同店铺的租金为3万元。前者多交纳2万元属于:
A.绝对地租
B.级差地租Ⅰ
C.级差地租Ⅱ
D.垄断地租
[命题说明]这三题考核的知识点是:级差地租Ⅰ的基本内涵。
级差地租是与土地等级相联系的地租形式,是租种较优土地的农业资本家获得的、归土地所有者占有的农业超额利润,是农产品的个别生产价格低于社会生产价格的差额。土地自然条件的差别是级差地租产生的条件。土地肥沃程度和地理位置的差别,使农业资本家的等量资本在不同等级土地上有着不同的劳动生产率和产量收益。生产条件好的土地劳动生产率高,产量多,其产品的个别生产价格就会低于社会生产价格,产生超额利润,形成不同等级土地的地租。
级差地租由于形成条件的不同分为两种形态:级差地租I是由于土地肥沃程度不同和不同地块的地理位置的差别而引起的资本生产率的差别性而形成的级差地租;级差地租Ⅱ是由于在同一块土地上连续追加投资造成劳动生产率不同而形成的级差地租。围绕争夺形成级差地租Ⅱ的超额利润,农业资本家和土地所有者在土地租期的长短上展开了激烈斗争。
第78题中农业资本家多付的1万美元地租是由于偏僻山区和城市郊区这两个不同的地理位置的差异而造成的。第81题中造成两家店铺月租金不同的直接原因是地段繁华程度的不同。马克思指出:“这种地租的特征,首先是位置在这里对级差地租具有决定性的影响。”城市土地因为位置不同会有繁华程度、交通条件、基础建设、科技教育等方面的不同,这些因素又会直接导致顾客稠密程度与营业额的不同,由此带来的超额利润转化成地租的形式就是级差地租Ⅰ。
因此,第77题的正确答案是A选项;第78题的正确答案是C选项;第79题的正确答案是B选项;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127页;《大纲解析》第95页。
80.假设工业资本的有机构成是50C:30V,按照马克思的绝对地租理论,符合产生绝对地租条件的农业资本有机构成应该是:
A.60C:30V
B.50C:50V
C.70C:30V
D.30C:10V
[命题说明]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绝对地租产生的条件。
绝对地租产生的条件是农业资本有机构成小于社会平均有机构成,这样,农产品的价值便高于社会生产价格,农产品实际上按照其价值出售,价值高于社会生产价格之间的差额所产生的超额利润,便形成绝对地租。绝对地租的产生是使农产品的社会生产价格由劣等地来决定,从而优等地和中等地都可以取得超额利润。级差地租是指租种较好土地而缴纳的有等级差别的地租。级差地租实质上是由于优等地和中等地生产的农产品的个别生产价格低于劣等地生产条件所决定的农产品的社会生产价格而形成的超额利润。级差地租产生的原因是土地的资本主义经营垄断,垄断使农产品的社会生产价格由劣等生产条件决定,而不像工业那样由中等生产条件决定。
在试题中,A选项的资本有机构成为:2;B选项的资本有机构成为:1;C选项的资本有机构成为:2.33;D选项的资本有机构成为:3;而工业资本的有机构成是:1.67。通过比较只有B选项的资本有机构成低于工业资本的有机构成。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B选项。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127页;《大纲解析》第95页。
81.租种一块土地每年须付级差地租800元,绝对地租200元,当时的银行利率为5%,这块土地的价格为:
A.40000元
B.32000元
C.25000元
D.20000元
[命题说明]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影响土地价格的因素。
土地价格机制作用的特点。(1)土地价格中的预期因素使其变动比一般商品价格变动更加复杂;(2)土地价格涨落对土地供给的调节作用很小,土地价格并不能像一般商品价格那样刺激生产率的提高,调节土地的合理利用。
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地租有上涨的趋势,利息率有下降的趋势,因而土地价格有上涨的趋势。从长期发展看,它具有不断上涨的趋势。原因主要有:(1)经济发展与人口增加引起的占用农业土地,必然导致土地供不应求,土地价格上涨。(2)土地需求的增长导致了土地所有权垄断的加强和绝对地租的增长,从而推动了土地价格的上涨。(3)土地投机活动对土地价格的上涨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4)从长期看,平均利息率的下降趋势必然会引起土地价格的不断上涨。
因此,影响土地价格的因素从理论上来讲主要有两个,一是地租收入的多少(成正比),二是银行利息率的高低(成反比)。因此,土地价格等于地租量除以利息率,即:土地价格=地租量/利息率。这就是说,土地价格相当于这样一笔资本,如果用它生息,每年按照银行利率获得的利息相当于这块土地的地租收入。这是土地市场价格形成的基础。试题中的土地价格=(800+200)/5%=20000(元)。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D选项。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127页;《大纲解析》第95页。
82.在农业资本有机构成低于社会平均资本有机构成的条件下,农产品的生产价格总和应该:
A.等于级差地租和绝对地租之和
B.等于农产品价值总和
C.小于农产品价值总和
D.大于农产品价值总和
83.在资本主义社会,农产品按照:
A.社会生产价格出售
B.成本价格加平均利润出售
C.农产品的价值出售
D.资本家自定的垄断价格出售
[命题说明]这两题考核的知识点是:农产品的生产价格和农产品价值的关系。
在资本主义农业生产中,农业资本有机构成低于社会平均资本有机构成,导致农产品的价值高于它的生产价格,农业生产中的剩余价值就会高于社会平均利润,于是农业超额利润就产生了。
(1)资本主义地租的来源。在资本主义农业中,在大土地所有者存在的条件下,资本家要投资于农业,必须向土地所有者租佃土地,再雇佣工人进行农业生产劳动,并且要把农业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的一部分作为地租,交给土地所有者。农业资本家作为产业资本家的一部分,投资农业与投资于工业和商业一样,也要求获得平均利润。这一事实决定了农业资本家从农业工人那里攫取的剩余价值必须大于平均利润而分成两部分:其中相当于平均利润的那部分剩余价值归农业资本家;超过平均利润以上的那部分剩余价值,则以地租形态付给大土地所有者。所以,资本主义地租来源于农业工人创造的超过平均利润以上的那部分剩余价值。土地所有者以获取地租的方式参加剩余价值的分配。从资本主义地租的来源可以知道: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农业资本家获得的平均利润+土地所有者的地租(绝对地租和级差地租)。
(2)资本主义级差地租的产生。由于自然条件优越的土地是有限的,劣等土地是绝大多数。而好地一旦被某些农业资本家租佃,就排斥其他农业资本家再来使用上好的土地。这就是所谓土地的资本主义经营垄断,是级差地租产生的经济原因。土地的资本主义经营垄断的客观存在,一方面使租种较好土地的农业资本家能够比较稳定地拿到农业超额利润;另一方面,不得不租种劣等土地的多数农业资本家按照等量资本获取等量利润的原则也要求获得平均利润,因为如果仅仅依靠租种好地而搁荒劣等地,势必引起社会上农产品的严重供不应求,导致农产品价格上涨,这样客观上使租种劣等地的农业资本家能拿到平均利润。这使得农产品的社会生产价格不是中等地生产条件决定,而是由劣等地的生产条件决定。以此出售产品,优等地和中等地农业资本家能获得超额利润,向土地所有者缴纳级差地租。而租种劣等地的农业资本家也能获得平均利润。
(3)资本主义绝对地租的产生。农产品按价值而不是按生产价格出售,即不参与利润率平均化的经济原因是农业中的土地私有权垄断。在自由竞争时代,工业部门的一切生产条件都可以由资本自己创造或自由支配,没有不能克服的外力。由于工业部门之间资本的自由转移,剩余价值被平均化,形成平均利润,商品要按生产价格来出售,超额利润只能在同一生产部门内由社会生产价格和个别生产价格之间的差额发生。而在农业部门中,土地是不能由资本自己创造和自由支配的,独立于资本之外,存在着与资本相对立的土地私有权的垄断。这使资本对农业产业的进入构成一种壁垒或限制。这个壁垒不是排除工农业之间的自由竞争,而是决定了资本如不缴纳地租,不论租种优等地、中等地、劣等地,在事实上都是不可能的。所以,正是土地私有权垄断的存在使得农产品按价值不是按生产价格出售,并把农产品价值超过生产价格以上的余额截留下来转化为绝对地租。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得到如下关系:
(1)农产品的生产价格=农业资本家的生产成本(C+V)+农业资本家取得的平均利润
(2)农产品的生产价格=农产品的价值-土地所有者的地租。
(3)农产品的价值=农业资本家的生产成本(C+V)+雇佣农业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
(4)雇佣农业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农业资本家取得的平均利润+农业超额利润
(5)农业超额利润=土地所有者的地租(绝对地租+级差地租)
因此,在农业资本有机构成低于社会平均资本有机构成的条件下,农产品的生产价格总和应该小于农产品的价值,这样,农产品按照农产品的价值出售,土地所有者就能获得地租收入。
因此,第82题和第83题的正确答案都是C选项。
关于资本主义地租的问题下面再引入两个概念进行说明:“虚假社会价值”和“总地租”。
要准确把握资本主义地租的真正含义,还必须区分租金和真正意义上的地租。前者不仅包括后者,而且包括土地固定资本的折旧和利息,以及农业资本家的一部分平均利润和农业工人的一部分工资。
(1)农业超额利润与工业超额利润的区别:农业超额利润具有稳定性,工业超额利润具有暂时性;农产品社会生产价格由劣等生产条件决定,经营优中等地都可以获得超额利润;工业产品社会生产价格由中等生产条件决定,只有少数先进企业才能获得超额利润。级差地租就是指等量资本投在等面积而等级不同的土地上提供的产量不同,而产生的超额利润转化成的地租。它是农业超额利润的转化形式。
(2)级差地租与虚假社会价值。由于农产品社会生产价格是由劣等地生产条件决定,劣等地产品个别生产价格就高于优中等地的个别生产价格,因而农产品的社会生产价格总额就大于各级土地产品个别生产价格的总和,其差额就是虚假社会价值,它等于级差地租的总和,一切级差地租都是虚假社会价值。虚假社会价值是由竞争实现的市场价值决定的。这就是不同地理位置的地块所需付出不同租金的根本原因。
(3)绝对地租与超额利润。就是由土地所有权垄断决定的租用任何等级土地都绝对必须缴纳的地租。农业资本有机构成低于社会资本平均构成是绝对地租形成的条件。它使农产品价值高于其社会生产价格,农产品按价值出售而不是按生产价格出售,其价值高于生产价格的余额,构成不同于构成级差地租实体的超额利润,即绝对地租的实体。土地所有权的垄断是绝对地租形成的根本原因。由于土地所有权的垄断,构成绝对地租实体的农产品价值高于其社会生产价格的超额利润,并不参与利润平均化过程,而是留在农业部门,并转化为绝对地租。
(4)总地租。前面的分别分析说明,级差地租量等于个别生产价格低于社会生产价格的差额,绝对地租量等于价值高于社会生产价格的余额。把它们综合起来分析,即分析总地租。由于农产品价格按价值而不按生产价格出售,级差地租量和绝对地租量的规定必须作一修正。在农产品按价值出售的条件下,级差地租量的规定就是个别价值和社会价值之间的差额。绝对地租量的规定就变为个别价值与个别生产价格之间的差额。各级等面积土地的绝对地租量相等。这样,级差地租和绝对地租的总和就等于个别生产价格和社会价值之间的差额,总地租就是这一差额的转化形式。用公式表示的关系为:
级差地租=个别价值—社会价值;绝对地租=个别价值—个别生产价格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127页;《大纲解析》第95页。
84.资本主义地租体现的是土地所有者和租地资本家共同瓜分雇佣劳动者创造的剩余价值的经济关系。资本主义地租根据其产生的条件和原因的不同,可分为两种基本形态:
A.绝对地租和级差地租
B.级差地租Ⅰ和级差地租Ⅱ
C.建筑地段地租和矿山地租
D.绝对地租和垄断地租
[命题说明]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资本主义地租的两种基本形态。
资本主义地租除了级差地租和绝对地租两种基本形式以外,还有其他形式的地主:
(1)垄断地租。它是由某些特殊地块生产的稀有名贵产品的真正垄断价格所带来的超额利润化而成的地租。垄断地租形成的条件是某些特殊地块的特别优越的自然条件。稀有名贵产品垄断价格高于价值的部分,构成垄断超额利润。垄断地租形成的原因是土地经营权垄断。
(2)建筑地段地租。它是建筑资本家为取得建筑用地使用权而支付给土地所有者的地租。建筑地段地租的特点:地理位置差异对级差地租具有决定性影响;包含明显的垄断地租因素;城市土地经营的巨资性和土地投机对建筑地租有很大影响。
(3)矿山地租。它是采掘业资本家为取得矿藏开采权而向矿山所有者缴纳的地租。
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选项。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126页;《大纲解析》第94页。
85.土地本身纯粹是一种自然资源,不是劳动产品,没有价值。土地价格是:
A.土地价值的货币表现
B.资本化的绝对地租
C.土地的价值或价格
D.资本化的地租收入
[命题说明]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土地价格的实质。
土地本身纯粹是一种自然资源,不是劳动产品,没有价值。在资本主义社会里,土地被资本主义私人占有,能给它的所有者带来地租收入,因而也有价格。土地价格不是土地价值的货币表现,而是资本化的地租,即土地价格相当于一定量的货币资本,把这一定量的货币资本存入银行,每年所得利息等于购买这块土地后通过出租每年所获得的地租。土地买卖的经济意义是获取地租这种权益的转让。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D选项。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127页;《大纲解析》第95页。
86.垄断统治是垄断资本主义的经济实质和根本经济特征,获取垄断利润是垄断统治在经济上的实现形式。垄断资本主义最基本的经济特征是:
A.通过垄断组织实现的垄断资本统治在经济生活中起决定性作用
B.在金融资本的基础上形成金融寡头的统治
C.资本输出有了特别重要的意义
D.瓜分世界的资本家国际垄断同盟已经形成
[命题说明]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垄断资本主义最基本的经济特征。
垄断资本的统治是通过垄断组织实现的。垄断组织就是指在资本主义经济的一个部门或几个部门中,居于垄断地位的大企业或大联合企业。垄断组织拥有的资本叫做垄断资本。垄断组织的建立,实质在于获取高额垄断利润。垄断组织的主要形式有卡特尔、辛迪加、托拉斯和康采恩。卡特尔主要是指生产同类商品的企业,通过签订划分销售市场、规定产品产量、确定商品价格的协定而建立起来的垄断组织,是比较初级的垄断组织形式,如欧佩克。辛迪加是由同一部门的几个大企业通过签订统一销售商品和采购原料的价格协议而建立起来的垄断组织。托拉斯指的是由生产同类商品的大企业或生产上有密切联系的大企业组织的联合体,是比较发达的垄断组织。它本身是一个独立的企业,由其董事会全面地掌握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参加的企业完全丧失了其自身的独立性。康采恩则是由不同部门的许多企业联合组成的一种结构复杂、规模庞大的企业集团,是一种纵向联合的公司组织形式。它以金融控制为基础,主要靠控制各加入企业的股份来实现其垄断统治。混合联合公司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内垄断组织的主要形式,其特点是多样化的经营,其目的是分散经营的风险。由于垄断组织规模大,它在经济生活中必然起着决定性作用。
列宁概括了垄断资本主义的经济特征:主要有(1)垄断组织在经济生活中起决定性作用。(2)在金融资本的基础上形成金融寡头的统治。(3)资本输出有了特别重要的意义。(4)瓜分世界的资本家国际垄断同盟已经形成。(5)最大资本主义列强已把世界上的领土分割完毕。其中,最基本的经济特征是通过垄断组织实现的垄断资本统治在经济生活中起决定性作用。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选项。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128页;《大纲解析》第95页。
87.金融资本是在生产资本和银行资本高度集中的基础上,工业垄断资本和银行垄断资本日益融合起来形成的一种新的资本形态。金融寡头即掌握庞大金融资本的资本家或资本家集团。金融寡头在经济上实现统治的形式是:
A.混合联合公司
B.个人联合
C.跨国公司
D.参与制
[命题说明]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金融寡头在经济上实现统治的形式。
金融资本是在生产资本和银行资本高度集中的基础上,工业垄断资本和银行垄断资本日益融合起来形成的一种新的资本形态。金融资本是现代资本主义国家占统治地位的垄断资本主义形式。金融资本形成的主要途径:一是信贷关系,即垄断的大银行和大工业企业之间长期的固定的巨额资金的借贷;二是资本纽带,即彼此向对方领域的投资、参股和控股;三是人事结合,即互相兼任对方的主要职务。金融寡头即掌握庞大金融资本的资本家或资本家集团。金融资本的统治,包括对经济和政治生活的全面控制。金融资本在经济领域中的统治,主要是通过“参与制”实现的;对政治生活的控制,主要是通过同政府的“个人联合”来实现的。金融寡头控制了全部的经济生活和政治、文化、教育等上层建筑,成为垄断资本主义国家真正的统治者。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D选项。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129页;《大纲解析》第97页。
88.列宁指出,垄断资本主义的特点“恰恰不在于工业资本的统治,而在于金融资本的统治”,这说明,在现代资本主义国家占统治地位的垄断资本主义形式是:
A.工业资本
B.产业资本
C.金融资本
D.银行资本
[命题说明]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金融资本的地位。
垄断的银行资本和垄断的工业资本融合或混合生长而形成金融资本。金融资本是现代资本主义国家占统治地位的垄断资本形式。在金融资本的基础上,形成了金融寡头,它是现代资本主义国家事实上的主宰者,通过“参与制”实现对经济的统治,进而控制政治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从而实现其对整个国家的全面统治。工业资本是在资本主义自由竞争时代占统治地位;产业资本是指在资本的循环运动中,依次采取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和商品资本形式,接着又放弃这些形式,并在每一种形式中完成着相应职能的资本。在银行业垄断形成之前就存在着银行资本,银行垄断资本只有和工业垄断资本相结合,才形成金融资本,因此,在垄断资本主义阶段,银行资本并不是单独存在的。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C选项。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128页;《大纲解析》第96页。
89.垄断资本的统治是通过一定的垄断组织来实现的,垄断组织在经济生活中起决定性作用。当代资本主义国际垄断组织的主要形式是:
A.国际卡特尔
B.混合联合企业
C.跨国公司
D.国际康采恩
[命题说明]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当代资本主义国际垄断组织的主要形式。
跨国公司,是指以一国的总公司为基地,通过直接投资,在国外设立子公司和分支机构,从事跨国生产、销售和其他经营活动的国际性企业,跨国公司是当代国际垄断的主要形式。早期的跨国公司产生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特别是50年代中期以后,跨国公司无论是其规模还是活动范围,都获得了飞速的发展。
战后跨国公司迅速发展的原因,主要有:第一,跨国公司是符合生产力发展要求的,适应了生产力发展的需要,因此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和良好的发展前景;第二,科技革命推动生产力和国际分工的巨大发展,生产专业化和分工协作,要求在世界范围内进行资源的重新配置;第三,通过对外直接投资,就地生产和销售,可以绕过关税壁垒,降低成本,增强竞争力,开辟和占领更多的市场;第四,旧殖民体系的瓦解,迫使垄断企业采取比较隐蔽的方式对外扩张和掠夺,而跨国公司为当代帝国主义国家对外扩张和掠夺的新方式——资本输出提供了方便;第五,现代化交通和通讯设施的发展,政府的鼓励和支持。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跨国公司获得了飞速发展,已成为当代国际范围内生产和资本运动的主要组织形式,经济全球化的主要载体。大型的跨国经营的公司不仅可以加深国际分工,促进科技进步和生产力发展,而且可以在全球范围内作出生产要素的最优结合,使生产更接近原材料、能源和销售市场,可以利用工资的国民差异在低工资国家安排劳动密集型产品或零件的生产,可以增加出口,可以转嫁风险等,从而更有利于资本的增值。战后跨国公司的迅速发展,他们在国际生产、国际贸易、国际金融、国际投资等领域占有越来越多的份额,成为国际经济中举足轻重的力量。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C选项。
[教材链接]该题相关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129页;《大纲解析》第97页。
90.垄断是指一个大企业和少数几个大企业为了获取高额垄断利润,联合起来对某个和若干个部门的生产和销售市场实行独占或控制。私人垄断的产生是由于:
A.实行殖民政策的结果
B.资本主义生产和资本越来越集中的必然结果
C.资本家追求剩余价值的直接结果
D.资本家攫取高额垄断利润的结果
[命题说明]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私人垄断产生的原因。
垄断的形成是自由竞争资本主义发展的必然结果。在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过程中,由于客观经济规律的作用,自由竞争会引起生产集中。生产集中是指在市场竞争过程中,生产资料和劳动力日益集中于少数大企业,使它们在整个社会生产中所占份额不断增大。自由竞争引起生产集中的客观经济条件在于:
第一,自由竞争中资本的集中,导致生产集中。在自由竞争中,各资本家在追求尽可能多的剩余价值的利益驱动下,以及在竞争的外部压力下,不断将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进行资本积累,以满足资本扩大生产规模的需要。这就使个别资本的规模迅速增大,社会资本的集中度也越来越高。资本集中借助于竞争和信用这两大经济杠杆,通过大资本吞并小资本,以及以股份公司为主要形式的资本联合,使资本和生产越来越集中于少数大企业,从而产生了生产集中的趋势。
第二,19世纪70年代后出现的第二次科技革命,提供了生产集中的物质基础,大大加快了生产集中的步伐。在科技革命的推动下,重工业取代轻工业开始处于主导地位。产业结构的这一显著变化,在客观上要求生产的进一步集中。因为重工业生产规模大,它的发展需要集中大量资本,集中大量生产资料和劳动力,正是适应这种需要,资本主义股份公司这时才迅速发展起来,从而极大地促进了生产集中。
第三,股份公司的发展加快了生产集中的速度。在竞争和信用作用下,股份公司得到了巨大发展,为企业能够有效地组织管理规模巨大的工业化大生产提供了保证,从而大大加快了生产集中的速度。
第四,经济危机的频繁爆发,也加速了资本和生产的集中。危机加速了中小企业的破产和大企业对中小企业的兼并,同时也促进了企业之间的联合与合并,从而使生产集中程度提高。
自由竞争引起生产集中,而生产集中达到一定高度时,就会自然而然地走向垄断。所谓垄断,是指少数资本主义大企业为了获取高额垄断利润而结成联盟,以控制和操纵一定部门的产品生产和销售市场。生产高度集中之所以会形成垄断,一是因为生产集中达到很高程度时,垄断的形成便有了可能。在生产集中程度不高时,一个部门的生产由众多的中小企业分散进行,它们之间很难达成某种协议,即使一些企业形成某种联合,也难以左右整个部门的生产和流通。而当生产高度集中时,情况就不同了,这时一个部门的生产已经集中在少数大企业和大公司手里,它们之间就比较容易达成某种协议,通过联合控制本部门的生产和市场。二是因为生产的高度集中,在一定程度上造成竞争的困难,从而导致垄断的趋势。当少数大企业控制了一个部门的生产和流通时,该部门的中小企业由于实力不济,难以与之竞争,其他部门的资本也很难转移到该部门,建立新的企业,从而保持了大企业的独占地位。三是因为生产高度集中后,也产生了垄断的必要性。一个部门中的少数大企业之间进行竞争,由于它们的经济实力很接近,结果会造成两败俱伤。为了避免发生这种竞争,这些大企业之间就会谋求暂时的妥协,为共同控制生产和销售,获取高额垄断利润而达成协议,从而形成垄断。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B选项。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128页;《大纲解析》第96页。
91.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垄断资本为扩大垄断势力和进行垄断竞争采取了多种兼并形式。为分散经营的风险,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私人垄断组织的国内主要形式是:
A.托拉斯和康采恩
B.卡特尔和辛迪加
C.金融寡头的统治
D.跨行业部门的混合联合企业
[命题说明]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私人垄断组织的国内主要形式。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垄断组织的经营向多样化和综合化方面发展,跨部门进行多元化经营的混合联合公司成为主要形式。混合联合公司的发展,意味着垄断程度进一步提高,巨大的垄断组织已经成为控制许多部门的生产和流通,乃至全部经济生活的无所不包的经济王国。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D选项。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128页;《大纲解析》第96页。
92.私人垄断资本同国家政权相结合,形成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从根本上说是:
A.国内、国际市场竞争激化的结果
B.垄断组织在经济生活中起决定作用的结果
C.金融寡头在经济上加强垄断统治的结果
D.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不断发展和变化的结果
[命题说明]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产生和发展的原因。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的原因从根本上说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发展。首先,科学技术的发展,生产社会化程度的进一步提高,客观上要求在全社会范围内对国民经济进行宏观管理,要求作为总资本家的国家加强对经济活动的调节和干预,以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其次,生产迅速发展与市场需求相对不足之间的矛盾加深,导致经济危机频繁爆发,资本家单靠自己的力量已无力克服,要求国家采取反危机措施,如国家采购、社会福利政策、出口补贴等。再次,伴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而发生的劳资矛盾、阶级矛盾、社会矛盾,单靠个别资本家或资本家集团也是无法解决的。这些客观条件的变化,客观上要求作为总资本家的国家在全社会范围内对国民经济进行宏观管理,对私人垄断资本进行扶持和帮助,以缓和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克服私人垄断资本单纯追求高额垄断利润的狭隘界限,为私人垄断资本的发展开辟道路。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D选项。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131页;《大纲解析》第99页。
93.在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垄断价格已成为一种主要的价格形式和价格体系。垄断价格形成的基础条件是:
A.垄断利润
B.自由竞争
C.垄断统治
D.资本主义私有制
[命题说明]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垄断价格的形成基础条件。
垄断价格就是垄断组织在销售商品时或购买生产资料时,凭借其垄断地位规定的、旨在保证最大限度利润的市场价格。在销售商品时实行垄断高价,在购买材料时实行垄断低价。垄断高价和垄断低价之所以能够长期实行和长期维持,是因为垄断组织控制了大部分的生产和市场,限制了资本的流动和自由竞争。因此,“垄断统治”是垄断价格形成的基础。A选项是垄断价格形成后利润的一种转化形式;B选项是资本主义自由竞争时期价格形成的基础;D选项中资本主义私有制是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基础,而不是垄断价格形成的基础条件。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C选项。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130页;《大纲解析》第98页。
94.垄断条件下的竞争同自由竞争时期的竞争相比,在竞争的目的、手段、范围和后果上,都具有新的特点。正如列宁指出的:正是竞争和垄断这两个相互矛盾的原则的结合才是帝国主义的本质。这说明垄断统治形成以后:
A.垄断消除了自由资本主义时期形成的竞争关系
B.垄断消除了以资本主义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
C.垄断并没有消除竞争,而是与竞争并存并使竞争更加剧烈
D.自由竞争仍然存在,但不只局限于数量占优势的中小企业中
[命题说明]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垄断条件下的竞争。
垄断是作为自由竞争的对立物而产生的,但是它没有,也不可能消除竞争,而是与竞争并存。在垄断资本主义阶段仍然存在着竞争是因为:第一,垄断并没有消除以资本主义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而竞争是商品经济存在和发展的核心机制和内在规律。第二,在资本主义社会,不存在由一个垄断组织囊括一切部门、一切行业的绝对的垄断。第三,已形成垄断的部门,绝大部分是几个垄断企业并存,这些垄断企业之间本质上依然是相互竞争的关系。
垄断条件下的竞争同自由竞争时期的竞争相比,在竞争的目的、手段、范围和后果上,都具有新的特点。在垄断资本主义阶段,自由竞争仍然存在,但只局限于数量占优势的中小企业中。垄断条件下的竞争的内容主要包括:垄断组织内部为争夺产销份额和领导权的竞争;垄断组织之间的竞争;垄断组织与非垄断组织之间的竞争;非垄断企业之间的自由竞争。竞争的目的和动机是为了取得高额垄断利润,而不是平均利润,进一步巩固、扩大已有的垄断地位。竞争的手段更加多样化,不仅是经济手段,还有政治手段,甚至暴力手段。竞争的范围不仅是国内市场,而且发展到国际市场。竞争的程度更加激烈,时间更加持久,破坏性后果更加严重。正如列宁指出的:正是竞争和垄断这两个相互矛盾的原则的结合才是帝国主义的本质。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C选项。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129页;《大纲解析》第98页。
95.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垄断资本主义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在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经济生活中起着主导作用。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挥主导作用的主要表现是:
A.国家垄断资本在数量上的优势
B.国私合营企业
C.国家对经济生活进行干预和调节
D.私人垄断资本的主导地位
[命题说明]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特征。
资本主义从自由竞争发展到垄断阶段后,社会生产力获得较快发展,实现了生产和管理的全面社会化。特别是垄断资本统治的范围从国内扩展到国外,形成国际垄断,生产社会化达到更高的程度。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兴起,正是垄断资本主义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要求,进一步承认它的社会本性而在资本主义生产范围内所做的重大调整,即通过私人垄断资本同国家政权相结合,强化和扩大国家的经济职能,促使国家对社会经济生活进行经常的、广泛的干预和调节。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C选项。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132页;《大纲解析》第99页。
96.“世界上没有一种力量能够挽救资本主义免于崩溃”和“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这两句话的主要依据是:
A.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B.生产社会化与资本主义私人占有生产资料的矛盾不可调和
C.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斗争的尖锐化
D.个别企业生产的有组织和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
[命题说明]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主要原因。
社会主义必然取代资本主义,反映了生产关系要适合生产力发展要求的规律和客观要求。生产社会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同以私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与之相适应。也就是说,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主要是由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决定的。在当代资本主义的发展中,无论资本主义国家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做出怎样适合生产力发展要求的调整,无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都不可能消除资本与雇佣劳动之间的对立关系,不可能改变雇佣劳动者的阶级地位,也不可能真正解决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在资本主义的今后发展中,资本主义国家还会继续对自身的生产关系进行调整,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还会继续发生变化,资本主义还会继续得到发展,但是,这种调整只能暂时缓解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而不会改变资本主义的性质,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还会以新的形式表现出来。因而,资本主义走向社会主义是历史发展的必然。ACD三项都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表现形式。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B选项。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132页;《大纲解析》第100页。
97.不合理的国际经济旧秩序是造成南北经济差距进一步扩大的根源,谋求世界各国经济共同发展的根本途径是:
A.推动南北对话
B.加强南南合作
C.建立公正、合理、平等、互利的国际经济新秩序
D.加速各国经济结构的调整
[命题说明]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谋求世界各国经济共同发展的根本途径。
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迅猛发展,但与此同时却出现的是南北经济贫富差距在进一步拉大。关于造成南北经济差距进一步扩大的根源问题的认识,在当今世界上仍然是争论不休。西方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看法是极不相同的。发达国家往往把此归咎于发展中国家的内部原因,如经济结构的不合理等;发展中国家(包括中国)则认为这是不合理的国际经济旧秩序造成的,因此,谋求各国共同发展的根本途径在于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C选项。
[教材链接]该题相关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133页;《大纲解析》第101页。
98.生产社会化与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资本主义这一基本矛盾是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而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周期性的物质基础是:
A.生产的日益社会化
B.大规模的固定资本更新
C.国内有效需求的扩大
D.生产集中程度的提高
[命题说明]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周期性。
经济危机的周期性是指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危机每隔若干年就爆发一次,周期性地反复出现,它是和资本主义再生产的周期紧密相联系的。资本主义再生产具有的周期性使得资本主义的再生产的周期表现为:危机、萧条、复苏和高涨几个阶段。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周期性是以固定资本的更新为物质基础的。这是因为:①固定资本的大规模的更新,刺激了对生产资料的需求,当资本主义的经济出于萧条阶段时,那些熬过了危机阶段,力图早日走出萧条状况的资本家,往往通过更新固定资本,投资于新的更高效率的机器设备,来求得生存和发展,从而为经济复苏和高涨准备了物质条件;②固定资本的大规模的更新促使了生产力的进一步的发展,导致了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和相对人口过剩人口的增长,使资本积累的矛盾进一步地加剧,从而为新的危机的到来准备了基础。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B选项。
[教材链接]该题相关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134页;《大纲解析》第101页。
二、选择题Ⅱ:下列每题的选项中,至少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少选、多选、错选。该题不得分。
1.作为货币的资本和作为资本的货币具有根本不同的性质和内容,这种差别通过商品流通公式和资本流通公式对比表现出来,其区别表现在:
A.买与卖的顺序不同,前者是先买后卖,后者是先卖后买,且流通的起点与终点不同
B.前者的目的在于获取使用价值,后者的目的在于获取更多的货币
C.前者的目的在于获取更多的货币,后者的目的在于获取使用价值
D.流通中的媒介不同,前者以商品为媒介,后者以货币为媒介
[命题说明]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商品流通形式与资本流通形式的区别。
马克思在论述货币转化为资本的问题时,为了揭示作为资本的货币(即资本)和作为货币的货币(即单纯的货币)的区别,讨论了资本流通和简单商品流通的区别。简单商品流通的形式是W—G—W,资本流通的形式是G-W—G。它们的两个对立的流通阶段即买和卖,具有相反的次序,因而运动的起点和终点不同,流通的媒介不同。简单商品流通和资本流通这两种不同的流通形式,表明隐藏在这种形式区别背后有经济内容上的区别,具有根本不同的性质。
第一,这两种流通的目的不同。简单商品流通的目的是为了消费,是追求能满足某种需要的使用价值。资本流通的目的是为了追求交换价值本身。
第二,这两种流通的内容不同。简单商品流通的两极是具有不同使用价值的商品,这一运动的内容体现着社会劳动的不同物质的变换。资本流通的两极是同质的货币,只有当最后从流通中取出的货币多于起初投入的货币时才具有意义。因此,它的流通过程的完整形式应该是G—W—G′。而不能是G—W-G,其中G′=G+ΔG,ΔG是原预付货币额G的一个增加额,即剩余价值。
第三,这两种流通在运动限度上不同。简单商品流通是为买而卖,目的是为了占有某种使用价值,因而其运动以满足某种需要为限度。资本流通是为卖而买,目的是获取交换价值,作为交换价值在量上总是相对有限的,其使命是通过量的增大以接近绝对的富,所以运动是没有限度的。
最后,这两种流通中的价值运动情况不同。在简单商品流通场合,流通过程一结束,价值的运动也就消失了。在资本流通场合,价值运动永不消失,资本价值成为自动的主体,在运动中保存自己,增大自己,不断地自行增殖着。
总之,资本流通不同于简单商品流通的最本质特点在于:它能够发生价值增殖,并且是无止境的自行增殖,也正是这种价值自行增殖的运动,使货币变成了资本。马克思说:“预付价值不仅在流通中保存下来,而且在流通中改变了自己的价值量,加上了一个剩余价值,或者说增殖了。正是这种运动使价值转化为资本。”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BD选项。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116页;《大纲解析》第85页。
2.马克思指出:“劳动力的价值也是由生产从而再生产力这种特殊物品所必需的劳动时间决定的。”因此,劳动力商品的价值构成包括:
A.维持劳动者生存所需要的生活资料价值
B.劳动者进行生产活动所必须的生产资料价值
C.养育子女所需要的生活资料价值
D.劳动者的教育和培训费用
[命题说明]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劳动力商品价值决定的特点。
作为买卖对象的劳动力商品,具有一般商品的共性,即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由于劳动力是特殊商品,它的价值和使用价值又具有不同于普通商品的特点。“劳动力的价值也是由生产从而再生产这种特殊物品所必需的劳动时间决定的。”由于劳动力的生产以劳动者的存在为前提,因此,生产劳动力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可以还原为生产维持工人正常生活所需要的生活资料的劳动时间,或者说,其价值就是维持劳动力所有者生存所需要的生活资料的价值。具体包括三个部分:第一,在正常状况下维持工人本人生活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总和。第二,维持工人家属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第三,劳动者的教育和训练费用。即劳动力的价值是由生产、发展、维持和延续劳动力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构成的。B选项指的是商品价值创造的物质前提,而不是劳动力商品价值的内涵。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CD选项。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115页;《大纲解析》第86页。
3.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在这一过程中,工人具体劳动的作用是:
A.生产新的使用价值
B.创造剩余价值
C.转移劳动力的价值
D.转移生产资料的价值
[命题说明]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对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认识。
任何商品生产过程都是劳动过程和价值形成过程的统一。在劳动过程中,具体劳动创造商品的使用价值;在价值形成过程中,抽象劳动形成商品的价值。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不仅是生产使用价值的劳动过程,同时是生产剩余价值的价值增殖过程。价值形成过程是价值增殖过程的基础。价值形成过程既是活劳动所创造新价值的过程,又是物化劳动即生产资料的旧价值的转移过程。这两过程是以生产商品化的劳动二重性为基础的。只要明白“价值是由抽象劳动创造”的道理,则可排除B选项;劳动力的价值是由新创造的价值补偿,不是由具体劳动来转换,故C选项也可排除。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D选项。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118页;《大纲解析》第86页。
4.资本主义生产的劳动过程对工人来说是一种经济强制性的劳动。同其他劳动的过程相比较,资本主义劳动过程具有一定的特点:
A.工人在资本家监督下劳动,他们的劳动属于资本家
B.劳动产品归资本家所有
C.劳动者有人身自由,可以自由出卖自己的劳动力
D.创造新的使用价值和价值
[命题说明]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资本主义劳动过程的特点。
资本主义劳动过程与其他社会的劳动过程具有一般的共同性,它们都是生产使用价值的过程,都具有三个简单的或基本的要素。劳动过程的三个简单要素是:有目的的活动或劳动本身,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劳动过程就是这三个简单要素的有机结合:“在劳动过程中,人的活动借助劳动资料使劳动对象发生预定的变化。过程消失在产品中。”劳动过程的结果是产品。产品是使用价值,是经过形式变化而适合人的需要的自然物质。劳动过程是人类社会的永恒的自然条件,是一切社会形式所共有的。因此,任何生产商品的劳动都包含两方面:一是创造使用价值的具体劳动,二是形成商品价值的抽象劳动。
资本主义劳动过程区别于其他社会劳动过程的特征是:第一,“工人在资本家的监督下劳动,他的劳动属于资本家”,这同佃农的“自由”劳动是不同的;第二,“产品是资本家的所有物,而不是直接生产者工人的所有物”,而工人得到的只是资本家支付的工资。
C选项是劳动力成为商品的条件,也不是只存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在资本主义制度下,资本家不仅占有生产资料,而且获得劳动力的使用权。D选项创造新的使用价值和价值是一切劳动过程所包含的,而不是资本主义劳动过程所独有。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B选项。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115页;《大纲解析》第86页。
5.资本是一个历史范畴。资本不是静止物,而是一种运动。要全面认识资本主义制度下资本的本质,对资本应该理解为:
A.资本就是生产资料
B.资本是能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
C.资本是以物为媒介的社会生产关系
D.是一种以价值为主体的运动
[命题说明]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资本主义制度下资本的本质。
马克思在《资本论》第1卷的最后一章揭示了资本的本质:“资本不是一种物,而是一种以物为媒介的人和人之间的社会关系。”即资本家无偿占有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的关系。资本的惟一目的和动机就是占有尽可能多的剩余价值。剩余价值虽然是雇佣工人在直接生产过程中创造出来的,但是它必须以流通过程为前提,在流通过程中得到实现。因此,资本是在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相统一的运动中实现价值增殖的。产业资本的运动要经历三个互相联系的阶段,即购买、生产和售卖阶段;包含两个过程,即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采取三种职能形式,即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和商品资本。在购买阶段,资本采取货币资本形式,其职能是购买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为剩余价值生产准备人和物两个方面的条件;在生产阶段,资本采取存在于生产资料和劳动力这两种生产要素上的生产资本形式,其职能是生产剩余价值;在售卖阶段,资本采取商品资本形式,其职能是实现预付资本价值和剩余价值。而且,这三种职能形式的资本都可以作为出发点,形成自身的循环形式,即货币资本循环、生产资本循环和商品资本循环。
因此,产业资本的运动,就是资本不断地从一个阶段转向另一个阶段,从一种职能形式转化为另一种职能形式的循环过程,也是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相统一的运动过程,也是三种循环形式相统一的运动过程。资本运动越顺利越快,它所占有的剩余价值也就越多。所以说,资本不仅是一种特定的生产关系,而且“是一种运动,是一个经过各个不同阶段的循环过程,这个过程本身又包含循环过程的三种不同的形式。因此,它只能理解为运动,而不能理解为静止物”。马克思还指出:“那些把价值的独立性看作是单纯抽象的人忘记了,产业资本的运动就是这种抽象的实现。在这里,价值经过不同的形式,不同的运动,在其中它保存自己,同时使自己增殖,增大。”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BCD选项。
[教材链接]该题相关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116页;《大纲解析》第85页。
6.G-W-G′之所以被称为资本的总公式,是因为它概括了各种资本运动的一般特征,体现了资本运动的根本目的。通过对资本总公式的分析,可以发现:
A.剩余价值的产生,既不在流通领域,又离不开流通领域
B.资本流通的目的是价值增殖,资本是能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
C.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条件
D.资本的价值增殖和价值规律的要求在实质上并不矛盾
[命题说明]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资本总公式的矛盾及其解决条件。
资本的总公式就是G-W-G′,它是资本运动的最一般的形式。因为这个公式表明资本运动的最根本的特点,是把一个价值额投入流通,为的是从流通中取出一个更大的价值额。资本是能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资本流通的目的就是实现价值增殖。
资本总公式的这个根本特点,适合于资本运动的各种具体形式。产业资本运动的典型形式是G一W···P···W′一G′,它虽然增加了一个生产过程,但它丝毫不会改变资本运动的一般形式;商业资本运动的形式是G一W一G′,从现象上看它同资本运动的一般形式是完全一致的;生息资本运动的形式是G一G′,只不过把资本运动的一般形式简化为一种没有中介的结果,表现为一种简练的形式。所以,马克思说:“G—W—G′事实上是直接在流通领域内表现出来的资本的总公式。”
从表面上看资本总公式有矛盾,资本总公式的矛盾是指价值增殖和价值规律的矛盾。按照价值规律的要求,流通中的不等价交换不能产生价值增殖;流通以外的生产中,生产者只能创造价值不能得到除所创造以外的额外价值,但资本在运动中却发生了价值增殖。这就是说,资本总公式在表面上是同价值理论、价值规律相矛盾的。马克思提出这个资本总公式的矛盾,实际上提出了这样一个重大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资本家获得的剩余价值是从哪里来的,怎样在价值规律的基础上来说明资本价值的增殖?那么,资本总公式的矛盾怎样解决呢?剩余价值究竟从哪里产生的呢?
因此,要解决资本总公式矛盾的矛盾,必须首先解决货币转化为资本的条件,即资本是怎样带来价值增殖的。马克思首先分析了资本的流通过程,认为剩余价值和“资本不能从流通中产生,又不能不从流通中产生。它必须既在流通中又不在流通中产生。”这是因为:(1)价值增殖不能在流通领域产生。在流通领域,无论是等价交换,还是不等价交换,都不能实现价值增殖。(2)离开流通领域,也不能实现价值增殖。因为离开流通领域,商品生产者只和自己的商品发生联系,不能使商品价值增殖。(3)货币转化为资本的条件是既不在流通领域,又不能离开流通领域。关键是在流通领域找到一种特殊的商品,这种商品离开流通领域到生产领域,能创造比自己价值更大的价值。这种特殊的商品就是劳动力。实际上,剩余价值就是由于劳动力商品在生产过程中的使用而产生的。从而劳动力成为商品就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条件。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BCD选项。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116页;《大纲解析》第85页。
7.不变资本是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价值量不变的资本,它是:
A.以生产资料形式存在的资本
B.以劳动力形式存在的资本
C.价值转移到新产品中去的资本
D.价值发生增殖的资本
[命题说明]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不变资本的内涵。
资本是依靠剥削工人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在资本主义社会中,资本总是表现为一定的物,但物本身并不天生是资本,只有当它们成为资本家的私人财产,并用来成为剥削雇佣工人的手段、生产出剩余价值时才成为资本。因此,资本从本质上说是被物的外衣所掩盖的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之间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在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资本家的资本概括起来不外两个部分,即以生产资料形态存在的资本和以劳动力形态存在的资本。马克思依据这两部分资本在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中的不同作用,把资本区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
由厂房、机器、设备、原材料等生产资料构成的资本,在生产过程中以不同的形式参加生产过程,其使用价值以不同形式被消耗掉。但不论生产资料价值转移的方式如何不同,它们只能把自己原有的价值转移到新产品中去,而不会发生价值增殖。它们的价值在进入生产过程以前,就已经由生产它们时所耗费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了;在生产过程中被消耗的只是使用价值,而它们的价值只是在新产品中再现出来,因此,生产资料转移到新产品上的价值决不会大于它们在参加生产过程时被消耗了的自身所具有的价值。因此,马克思把生产资料构成的资本称作不变资本,用c表示。
虽然不变资本在生产过程中并没有改变自己原有的价值量,但并不排斥生产资料有发生价值变动的可能。当生产某种生产资料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发生变化时,或是由于新的发明使同种生产资料可由较少的劳动再生产出来,原有的生产资料就会贬值,因而转移到新产品上的价值也相应减少。但这种价值变动,是在生产过程以外发生的,并不会改变不变资本的性质。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C选项。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117页;《大纲解析》第87页。
8.马克思根据资本在剩余价值生产过程中所起的作用的不同,把资本区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恩格斯高度评价说“这个区别提供了一把解决经济最复杂的问题的钥匙。”这一区分的意义:
A.进一步揭示了剩余价值的真正源泉
B.为计算剩余价值率提供了科学依据
C.为计算资本周转速度提供了依据
D.为资本有机构、平均利润、生产价格理论奠定了基础
[命题说明]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资本区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意义。
在政治经济学史上,马克思第一个科学地揭示了资本的本质。马克思运用劳动二重性理论,以资本的不同构成部分在价值增殖过程中的不同作用为依据,把资本区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马克思对资本的这一区分具有重大意义。
首先,将资本划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两部分,阐明了资本家占有的剩余价值并不是由他垫支的全部资本创造的,更不是由其中的不变资本创造的,而是由可变资本即工人的劳动力创造的,从而揭示了剩余价值的真正来源,进一步揭露了剩余价值形成的实际过程,使剩余价值理论更加完善和科学。
其次,将资本划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揭示了资本家剥削工人的真实程度。既然剩余价值是可变资本创造的,因此在考察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时,不应当拿剩余价值同全部预付资本相比,更不应同不变资本相比,而是应当同可变资本相比。剩余价值同可变资本的比率,就是剩余价值率,又叫资本主义剥削率,能准确地表示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
最后,将资本区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为研究资本主义生产总过程及其历史趋势奠定了理论基础。马克思正是以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区分为基础,提出了资本有机构成理论,在此基础上,他又揭示了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创立了再生产理论和剩余价值的分割理论,这些对于研究并揭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发展及其灭亡,具有极其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试题中的C选项是区分固定资本和不变资本的意义。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BD选项。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117页;《大纲解析》第87页。
9.从资本的不同分类来看,以劳动资料形式存在的资本属于:
A.不变资本
B.固定资本
C.流动资本
D.生产资本
[命题说明]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资本的分类。
在生产过程中,依据资本的这两部分在剩余价值生产过程中所起的不同作用,可以区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不变资本是指以厂房、机器、原材料等生产资料形式存在的资本,在生产过程中不发生价值增殖。按资本价值周转方式的不同,生产资本可分为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固定资本是指以机器、设备、厂房、工具等劳动资料形式存在的生产资本。它在物质形态上全部参加生产过程,它的价值却是按照在使用过程中的磨损程度一部分一部分地转移到新产品中去,并随着产品的出售一部分一部分地收回。无论是固定资本还是流通资本,都属于生产资本。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BD选项。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117页;《大纲解析》第87页。
10.纺织厂的资本家在购买用于生产的棉花属于:
A.不变资本
B.可变资本
C.固定资本
D.流动资本
[命题说明]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对资本的不同区分。
首先,考生要搞清楚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和商品资本这三组不同含义的概念之间的区别与联系:资本在生产过程中是以生产资料和劳动力这两种生产要素的形式存在的。用于购买生产资料的那部分资本,在生产过程中,借助于工人的具体劳动,把原有价值转移到新产品中去,价值量没有发生变化,叫做不变资本;用于购买劳动力的那部分资本,在生产过程中由于劳动力的使用创造出大于自身价值的价值,使预付资本价值量发生了变化,叫做可变资本。固定资本是以厂房建筑、机器设备等劳动资料形式存在的生产资本。这部分资本一经投入,便以实物形式全部发挥作用,供多次生产过程使用,并始终保持其实物形式不变。而它们的价值则按照每次生产过程中损耗的程度,一部分一部分的转移到新产品当中去,并随着产品的销售,而一部分一部分周转回来。所以,所谓的固定,不是说这部分资本的实物形式在地理位置上固定在一点不能移动,而是指这部分资本在生产过程中能较长时间的保持实物形式,没有转移的价值能固定在实物形式上;流动资本则是以原料,燃料,辅助材料等形式存在的和购买劳动力的资本,全部价值在生产过程中一次转移到商品中去。产业资本是指投在物质生产部门生产剩余价值的资本,它的三个运动阶段是购买、生产、消费,在不同的运动阶段又分别表现为三种职能形式,即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和商品资本。
其次,在此基础上考生要懂得将产业资本从不同的角度作出的不同划分:①依据资本的各个部分在价值增殖中作用的不同划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②依据价值周转方式的不同划分为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③依据它在商品生产和流通过程中经过的阶段和采取的职能形式的不同,划分为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和商品资本三种形式。
试题中的纺织厂用于生产的棉花是原料,它是以原料形式存在的资本,根据剩余价值生产的作用属于不变资本,根据价值周转方式的特点属于流动资本,根据产业资本运动中在生产阶段发挥职能的形式则属于生产资本。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D选项。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117页;《大纲解析》第87页。
11.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是劳动力价值或价格的转化形式。关于资本主义工资的问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科学地区分劳动和劳动力是揭示资本主义工资本质的关键
B.资本主义工资的基本形式分为计时工资和计件工资两种
C.资本主义工资小于工人在生产劳动中创造的新价值
D.资本主义工资掩盖了雇佣工人的必要劳动和剩余劳动的区别
[命题说明]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资本主义工资的实质。
马克思研究了资本主义工资理论,揭示了工资的本质,阐述了工资的基本形式。在资产阶级社会的表面,工人的工资表现为劳动的价格,表现为对一定量劳动支付的一定量货币,表现为对一定量劳动的报酬。这好像工人出卖的是劳动。工人的劳动是有价值和价格的商品。这种看法是完全错误的。这是因为:第一,价值是由劳动决定的,说劳动是商品具有价值,则是无谓的同义反复。第二,商品必然是劳动的物化形式,说工人出卖的劳动是商品,就否定了工人作为雇佣劳动者的存在。第三,说同资本相交换的劳动是商品,如果承认少量资本价值换得了工人创造的多量价值的事实,那就消灭了价值规律。如果要遵守价值规律,则剩余价值无从产生,那就消灭了资本主义生产自身。因此,说工资是劳动的价值或价格,完全是一个“虚幻的用语”。因此,科学地区分劳动和劳动力是揭示资本主义工资本质的关键。
资本主义工资的基本形式有计时工资与计件工资两种。所谓计时工资,是指按工人劳动时间支付的工资。记件工资是以工作量来支付的工资。它以计时工资为基础,并由计时工资演化和换算而成,其公式是:计件工资单价一劳动力日工资/日产品数量。所以,计件工资是计时工资的转化形式。
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表现为工资形式、劳动的价值或价格、劳动的报酬,就“消灭了工作日分为必要劳动和剩余劳动、分为有酬劳动和无酬劳动的一切痕迹。全部劳动都表现为有酬劳动”,从而掩盖了资本主义剥削关系。正因为工资形式掩盖了现实关系,所以它对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会具有决定性的重要意义。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BCD选项。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116页;《大纲解析》第87页。
12.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条件下,工资表现为劳动的价值或价格,这是由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特点决定的。这是因为:
A.资本家购买劳动力,工人则出卖劳动,工资表现为劳动的价格
B.工人一般在提供了劳动之后才能得到工资,工资被看作是全部劳动的报酬
C.工资按照工人劳动时间长短和劳动熟练程度的不同而不同
D.资本主义工资抹杀了必要劳动时间和剩余劳动时间的区别,掩盖了资本主义的剥削关系
[命题说明]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资本主义工资的实质。
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条件下,工资表现为劳动的价值或价格,而实际上,工资应该是劳动力的价格。这是由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特点决定的。这是因为:
第一,在人们的感觉上,以为资本和劳动的交换同普通商品买卖一样,资本家付出一定量货币,卖者付出某种物品。只要这种交换行为遵守了对等权利,人们并不注意买卖的对象是劳动还是劳动力。同时,由于商品的交换价值和使用价值是不同质和不可比的,人们习以为常地讲某种物品的价值或价格,似乎讲“劳动的价值”、“劳动的价格”也没有什么不合理的地方。
第二,从工人方面看,他把自己从事的劳动作为获得一定量工资的购买手段,也以为自己出卖的是劳动;从资本家方面看,他也总把工资说成是对工人劳动的报酬。
第三,从工资的实际运动来看,一方面工资量随工作日长度而变化,另一方面熟练劳动的工资比非熟练劳动的工资要多,这两种情况也似乎表明工资是劳动的报酬。这进一步加深了工资是劳动的价值或价格的表现的假象。
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表现为工资、劳动的价值或价格、劳动的报酬等等“这类虚幻的用语是从生产关系本身中产生的”,具有必然性和存在理由。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BCD选项。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116页;《大纲解析》第87页。
13.劳动力在任何社会中都是生产的基本要素,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可以成为商品,而劳动则在任何条件下,都不能成为商品。劳动和劳动力的区别还在于:
A.劳动力是蕴藏在人们身体中的脑力和体力的总和,它是存在于活的人体内的劳动能力
B.劳动则是劳动力在生产过程中的耗费和发挥
C.劳动力的存在以健康人的生存为条件
D.劳动的实现必须以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相结合为条件
[命题说明]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劳动和劳动力的区别。
劳动力和劳动是两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范畴。劳动力是指人的劳动能力,即蕴藏在人们身体中的脑力和体力的总和,它是存在于活的人体内的劳动能力,劳动则是劳动力在生产过程中的耗费和发挥;劳动力的存在以健康人的生存为条件,而劳动的实现必须以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相结合为条件;劳动力在任何社会中都是生产的基本要素,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可以成为商品,而劳动则在任何条件下,都不能成为商品。由此可看出,工人在市场上出卖的不是劳动而是劳动力。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BCD选项。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115页;《大纲解析》第86页。
14.资本主义工人工作日的最高界限取决于工人的生理因素和社会的道德因素。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工人的工作日有所缩短,这表明:
A.资本家减轻了对工人的剥削程度,良心越来越好了
B.科学技术得到很大的发展,社会劳动生产率得到明显提高
C.为掌握科学技术和管理知识,工人需要更多培训和学习时间
D.工人必要劳动时间大为缩短,相对剩余价值成为主要的剥削形式
[命题说明]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资本主义的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
工作日的长度是一个可变的量。但工作日的变动不是漫无边际的,它只能在一定界限内变动,工作日的长短有最低限和最高限。工作日的最低限是很难确定的。资本主义生产的本质决定了工人的必要劳动时间只能是工作日的一部分,而不能是它的全部。因为,如果工作日和必要劳动时间相等,资本家就无法得到剩余价值,资本主义也就失去了存在的基础。所以,工作日无论如何不会缩短到与必要劳动时间相等。
工作日的最高界限是可以确定的,它决定于两个因素:一是它受工人生理因素的限制,工人在一天24小时中,总要拿出一定时间来吃饭、睡觉、休息,以满足他们生理上的需要,从而恢复体力;二是受社会和道德因素的制约,工人必须有一定的时间来从事文化学习和照顾家庭生活的需要,这是满足他们精神生活和社会活动的需要,这种需要的范围的数量,由一个国家的经济、文化发展状况决定。由以上两个因素所决定,劳动日的最高限不能等于一昼夜的自然长度——24小时。但是,生理界限和社会道德界限都有很大的伸缩性,因而在资本主义现实生活中,有各种长短不一的工作日。工作日的实际长度是由劳动力买卖双方的力量对比决定的。
根据商品交换的规律,资本家按照劳动力的日价值购买了劳动力,于是就取得了劳动力一天的使用权,唯利是图的资本家总是尽量延长工作日;同样,根据商品交换的规律,工人坚持卖者的权利,要求把工作日限制在一个正常的长度内,反对资本家过度延长工作日,过度地使用他的劳动力。“于是这里出现了二律背反,权利同权利相对抗,而这两种权利都同样是商品交换规律所承认的。在平等权利之间,力量就起决定作用。”因此,工作日的实际长度就取决于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之间的力量对比。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工人的工作日有所缩短,这主要是因为:(1)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文化水平的提高,社会劳动生产率得到明显提高。(2)随着需求结构的变化,生产中对新技术和专业知识的要求不断提高。为掌握科学技术和管理知识,工人需要更多培训和学习时间。(3)虽然工人必要劳动时间大为缩短,但是因为相对剩余价值成为主要的剥削形式,因而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并不是减轻了,反而是更加重了对工人的剥削程度。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BCD选项。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118页;《大纲解析》第88页。
15.英国有个皮尔先生购置了5万英镑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打算到澳大利亚的斯旺河一带去创办工厂。他还非常有远见地带去了3000名男工、女工和童工。可是,他没有料到,英国工人一到地广人稀、物产丰富极易生存的澳洲,就跑得无影无踪,结果连一个替他铺床或到河边打水的仆人都没有了。这个故事说明:
A.资本总是要表现为一定的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
B.资本的本质不是物,而是体现在物上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
C.生产资料要成为资本,必须作为剥削雇佣工人占有剩余价值的手段
D.只要劳动者拥有自己的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就不可能建立
[命题说明]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资本的本质是体现在物上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
在资本主义现实生活中,资本总是表现为一定数量的货币和物品,如机器、设备、厂房、原材料、制成品等,但是,这些物品本身并不就是资本,它们作为物,其自然属性并不能使它们成为资本,只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它们担负着特殊的社会经济职能时,才成为资本。资本家的生产资料或货币之所以是资本,是因为它被用于榨取雇佣工人的剩余劳动。生产资料成为资本,劳动力成为商品,不能脱离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这一条件。这里重要的是,要把物的自然属性同物在一定条件下所体现的生产关系区别开。
马克思深刻地指出:“黑人就是黑人。只有在一定的关系下,他才成为奴隶。纺纱机是纺棉花的机器。只有在一定的关系下,他才成为资本。脱离了这种关系,它也就不是资本了。”所以“资本不是物,而是一定的社会的、属于一定历史社会形态的生产关系,它体现在一个物上,并赋予这个物以特有的社会性质”。因此,资本的本质不是物,而是以物为媒介的社会生产关系,即被物的外壳掩盖的资本和雇佣劳动之间剥削和被剥削的生产关系。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BCD选项。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116页;《大纲解析》第85页。
16.如何正确处理土地、设备、原材料等生产要素在商品价值生产中的作用与劳动创造价值的关系,十六大报告确立了“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参与价值分配表明:
A.其实质是生产要素所有权在经济上的实现
B.各种非劳动生产要素参与了社会财富的创造并且是价值创造的物质条件
C.各种非劳动生产要素是价值的源泉
D.各种非劳动生产要素和劳动力要素(工人的劳动)共同创造价值
[命题说明]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土地、设备、原材料等生产要素在商品生产中的作用。
从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分析,把资本区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出,土地、设备、原材料等生产要素本身不创造价值,它们仅是商品生产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物质条件。,它们和劳动者的具体劳动相结合生产出使用价值,但不会创造价值。抽象劳动才是价值的唯一源泉。在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土地、设备、原材料等生产要素是工人活劳动的吸收器,是给资本家带来剩余价值的必要条件。
在资本主义的生产过程中,土地、设备和原材料等生产要素它们原有的价值是借助于工人的具体劳动,转移到新的劳动产品中去,同时,工人也把一定量的劳动加入新产品,创造出新价值。新价值的创造和原有价值的转移过程,是同一劳动引起的两种不同结果。马克思指出:“在同一时间内,劳动就一种属性来说必然创造价值,就另一种属性来说,必然保存或转移价值。”所以,劳动创造价值并转移价值。生产资料的价值和价值的保存或转移,都是劳动的结果。
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下,不同的资本集团凭借对各种生产要素的占有,参与对劳动创造的价值的分配,因此,生产要素与价值分配,其实质是这些生产要素所有权在经济上的实现。价值由劳动创造和生产要素与价值分配是两个不同的范畴。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B选项。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117页;《大纲解析》第87页。
17.资本主义再生产过程是物质资料再生产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再生产的统一。对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过程分析的意义在于揭示:
A.资本主义再生产过程中资本运动所采取的形式
B.可变资本是工人创造的价值的一部分
C.不仅可变资本而且全部资本都是工人的劳动创造的
D.工人的个人消费不过是为资本家再生产劳动力
[命题说明]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过程分析的意义。
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是资本家把剩余价值全部用于个人消费基金,而在原有规模上重复进行的再生产。资本主义再生产的特征是扩大再生产,但考察资本主义再生产,必须从简单再生产开始。这不仅是科学的方法论的要求,而且由于简单再生产的重复或连续性,会呈现出资本的一次孤立的生产过程所看不到的新的特征,消除它作为一次孤立过程所具有的虚假特征,从而有助于进一步认识资本主义生产的实质。
(1)资本家用来购买劳动力的可变资本即支付给工人的工资,是工人自己创造的。在孤立的生产过程中,劳动力的买卖是生产的前提条件,因而工人得到的工资表现为资本家从私人基金中预付的价值。而在连续不断的再生产过程中,工人在为资本家生产剩余价值的同时还再生产出自身的劳动力价值。资本家不过是用工人上一个生产过程已经再生产出来的劳动力价值来进一步雇佣工人。
(2)资本家手中的全部资本,也是由工人的劳动创造的。不仅资本家手中的原始资本是依靠剥削、掠夺劳动者获得的,而且即使撇开一切积累因素的简单再生产,经过若干年或若干个再生产周期资本家原预付资本就会被资本家用于生活消费而消失,他现在手中的任何资本都变成了资本化的剩余价值,都是由剩余价值转化而来的。
(3)工人的个人消费是从属于资本家追逐剩余价值的需要的,是资本生产和再生产的一个要素。工人的个人消费并不是生产过程以外的事情,它不过重新再生产出可供资本家剥削的劳动力。
综上所述,从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过程考察,“它不仅生产商品,不仅生产剩余价值,而且还生产和再生产资本关系本身:一方面是资本家,另一方面是雇佣工人”。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BCD选项。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118页;《大纲解析》第86页。
18.剩余价值率反映的是资本家对雇佣工人的剥削程度。剩余价值率是:
A.剩余价值与预付资本的比率
B.剩余价值与不变资本的比率
C.剩余价值与可变资本的比率
D.工人剩余劳动时间与必要劳动时间的比率
[命题说明]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剩余价值率公式。
资本主义生产过程重要的是价值增值过程,即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在资本主义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中,工人的整个劳动时间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再生产劳动力价值的时间即必要劳动时间,在必要劳动时间里进行的劳动叫做必要劳动;另一部分是无偿地为资本家生产剩余价值的时间即剩余劳动时间,在剩余劳动时间里进行的劳动叫做剩余劳动。
剩余价值率反映的是资本家对雇佣工人的剥削程度。它通常用两种方法来表示:一是物化劳动表示法:m′=剩余价值/可变资本=m/v;二是活劳动表示法:m′=剩余劳动时间/必要劳动时间。以活劳动的形式表示资本对雇佣工人的剥削程度是为了说明:在一个工作日中,有多少时间是用来补偿劳动力价值的,有多少时间是用来替资本家生产剩余价值的。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剩余价值率有提高的趋势,它表明资本家对工人剥削程度的加深。A选项是利润率公式,反映预付资本的增殖情况;B选项是明显的干扰项。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CD选项。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118页;《大纲解析》第87页。
19.资本家榨取剩余价值的方法有两种,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它们在本质上都:
A.体现着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关系
B.为了延长剩余劳动时间
C.为了增加剩余价值量
D.为了延长必要劳动时间
[命题说明]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绝对剩余价值和相对剩余价值的关系。
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指的是在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情况下,通过延长劳动时间或提高劳动强度从而绝对地延长剩余劳动时间来生产剩余价值的方法。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工人的工作日分为必要劳动时间和剩余劳动时间两部分。在必要劳动时间已定的条件下,延长工作日就可以提供和增加剩余劳动时间,从而提高和增加剩余价值。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是指在保证劳动时间不变的前提下,通过缩短必要劳动时间,从而相对延长剩余劳动时间来获得更多的剩余价值的方法。提高劳动生产力是生产相对剩余价值的主要方法。这是因为,要缩短必要劳动时间,就必须降低劳动力价值;而要降低劳动力价值,就必须降低工人及其家庭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以及生产这些生活资料所耗费的生产资料的价值;而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变革劳动过程的技术条件和社会条件,从而变革生产方式本身,以提高劳动生产力。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同时工人为缩短工作时间的斗争的加强,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就成为资本家主要的剥削方法。但在现实的经济生活中,这两种方法往往交替使用。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BC选项。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118页;《大纲解析》第88页。
20.绝对剩余价值生产、相对剩余价值生产和超额剩余价值生产的关系是:
A.绝对剩余价值生产是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出发点
B.相对剩余价值生产是绝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出发点
C.超额剩余价值生产是变相的相对剩余价值生产
D.超额剩余价值生产是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前提
[命题说明]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绝对剩余价值、相对剩余价值和超额剩余价值之间的关系。
绝对剩余价值生产构成资本主义体系的一般基础,并且是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起点,因为相对剩余价值生产也是以工作日延长到必要劳动时间以上为前提的。在资本主义发展的早期阶段,生产技术水平较低,发展相对缓慢,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占主要地位。此外,个别企业采用提高劳动强度的方法而生产的剩余价值,也是一种绝对剩余价值。因为这种方法同延长工作日一样,工人也要消耗更多的体力和脑力,但并不能降低劳动力价值。相对剩余价值生产则是资本的内在的冲动和经常的趋势,这种趋势是通过每个资本家提高劳动生产力,追逐超额剩余价值的激烈斗争来实现的。劳动生产力的提高是一个逐渐发展的过程,简单协作、分工和工场手工业、机器和大工业是资本提高劳动生产力的三个阶段,也是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三种形式。同绝对剩余价值生产相比,相对剩余价值生产是一种更隐蔽、更适合资本本性的剥削方法。随着劳动的技术过程和社会组织发生根本变革,随着社会劳动的生产力的发展,相对剩余价值生产越来越占统治地位。此外,当各生产部门以至整个社会普遍提高劳动强度并成为社会平均强度时,也会缩短必要劳动时间,这也是一种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方法。
超额剩余价值是指个别劳动生产率高于社会劳动生产率而形成的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的差额。个别资本主义企业由于首先采用新技术、改善经营管理,提高了劳动生产力,使它生产的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从而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但它仍按社会价值出卖,因此超过一般企业而多获得的一部分剩余价值就是超额剩余价值。它实际上也是靠缩短工人的必要劳动时间和相应延长剩余劳动时间生产出来的,它仍然是劳动生产力较高企业的工人的剩余劳动创造的。追逐超额剩余价值是个别资本家生产的直接动机。它只是存在于个别企业的暂时现象,一旦生产技术和管理方法由于竞争而被普遍采用,超额剩余价值就转化为所有资本家都能获得的相对剩余价值。因此,超额剩余价值的生产是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前提条件。但是,更新的生产技术和管理方法还会出现,因此个别企业追求超额剩余价值的动机和实践是不会停止的,从而个别企业获得超额剩余价值的现象始终是存在的。各个资本家竞相追求超额剩余价值的结果是使资本家普遍地获得相对剩余价值。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CD选项。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118页;《大纲解析》第88页。
21.资本主义积累过程总是伴随着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资本有机构成提高的直接后果是:
A.单个资本的增大
B.科学技术的进步
C.生产资料的优先增长
D.平均利润率的下降
[命题说明]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资本有机构成提高的直接结果。
资本的构成可以从物质形式和价值形式两个方面考察。从物质形式上看,资本由一定数量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构成,两者的比例由生产的技术水平决定。这种由生产技术水平决定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之间的量的比例,叫做资本的技术构成。另一方面,从价值形式上看,资本由一定数量的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构成,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之间的比例,叫做资本的价值构成。资本的技术构成和价值构成之间存在着内在的有机联系,一般情况下,资本技术构成的变化会引起价值构成的变化,而资本价值构成的变化又大体上反映技术构成的变化。马克思把这种由资本技术构成决定并且反映资本技术构成变化的资本的价值构成,叫做资本的有机构成,通常用c:v表示。
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机器大工业的出现,科学技术的进步,资本积累的增长,资本有机构成有不断提高的趋势。马克思把资本积累进程中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叫做资本构成质的变化。其原因是,资本追求剩余价值的内在冲动和资本相互竞争的外在压力,迫使资本家努力提高劳动生产率,减少单位产品劳动耗费。因此,资本家就要采用先进的技术装备,提高劳动效率,促进资本技术构成提高。资本有机构成有不断提高,引起的直接后果有:全部资本中不变资本所占的比重增大(生产资料的优先增长),可变资本的比重减少(对劳动力的需求减少)。正是由于这两方面的变化,从而会引起平均利润率的下降。个别资本增大是资本有机构成提高的前提,资本有机构成提高是科学技术进步的结果,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CD选项。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120页;《大纲解析》第89页。
22.资本主义积累中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使资本对劳动力的需求日益相对减少,表现为:
A.原有资本有机构成不变,追加资本有机构成提高,资本对劳动力需求的绝对量增加,相对量减少
B.原有资本有机构成提高,资本对劳动力的需求就会相对减少,从而出现机器排挤工人
C.原有资本和追加资本有机构成都提高,资本对劳动力需求的绝对量和相对量都增加
D.原有资本和追加资本有机构成都提高,资本对劳动力需求的绝对量和相对量都减少
[命题说明]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资本有机构成与相对剩余人口之间的关系。
资本对劳动力的需求取决于可变资本的大小。如果追加资本有机构成与原有资本有机构成相同,即在资本有机构成不变的情况下,那么,随着总资本的增加,可变资本也会按同一比例增加,这时资本的积累率和对劳动力的需要量也会同比例地增加。资本积累越多,对工人的需要量也越大。
在资本积累过程中,如果追加的资本有机构成提高,这就意味着可变资本在社会资本总额中所占的比重缩小,从而引起资本对劳动力的需求必然会相对减少甚至绝对减少。同时,随着资本积累的增长和资本总额的增加,可变资本的绝对量虽然也会增加,但由于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可变资本的相对量则日益下降。而且,当有些部门或企业采用新的技术设备,迅速提高资本有机构成时,资本对劳动力的需求还会绝对减少,从而出现机器排挤工人现象的发生。
当然,在资本积累增长进程中,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虽然会导致可变资本的相对量减少,但这并不排斥可变资本绝对量随着资本总量增大而增加。同时,由于小生产者、中小资本家的破产,女工和童工的使用,使劳动力的供给增加。上述情况决定,劳动力的增加比可变资本的相对减少更为迅速,就必然产生出相对过剩人口。所谓相对过剩人口,是指这部分劳动者不能给资本家带来平均的剩余价值,而不是说劳动者绝对的过剩了。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B选项。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120页;《大纲解析》第89页。
23.资本家把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或剩余价值的资本化就是资本积累。影响资本积累数量的因素有:
A.对劳动力的剥削程度
B.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水平
C.预付资本量的大小
D.所用资本和所耗资本之间的差额
[命题说明]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影响资本积累数量的因素。
影响资本积累的因素主要有:第一,对劳动力的剥削程度,即剩余价值率的高低,二者同方向变化。通过提高劳动强度、延长工作日、压低工资等办法都会促进资本的积累。第二,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水平,二者同方向变化。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一方面,由于消费资料价值降低,资本家可以在不减少甚至在增加个人消费的情况下,把一部分消费资料转化为积累资金;另一方面,由于劳动力价值和生产资料价值的下降,同量追加资本可以购买更多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从而扩大了剩余价值的生产,增加积累。第三,所用资本和所费资本之间的差额。所用资本是指在生产过程中发挥作用的全部劳动资料的价值。所费资本是指在每次生产过程中实际耗费并转移到新产品中去的劳动资料的价值。两者差额越大,就越有利于积累。第四,预付资本量的大小。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预付资本量越多,雇佣工人人数增加,生产的剩余价值量也就越多,因而越能增加积累。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BCD选项。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119页;《大纲解析》第89页。
24.资本积聚和资本集中的区别表现在:
A.资本集中不受社会财富规模的限制
B.资本积聚以资本积累为前提
C.资本集中比资本积聚迅速
D.积聚既能增大单个资本又能增大社会资本
[命题说明]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资本积聚和资本集中的区别与联系。
资本积聚和资本集中是单个资本总额增大的两个途径和形式。资本积聚是单个资本通过资本积累即剩余价值资本化来增大它的总额。资本集中是指把原来分散的、众多的中小资本,合并成为少数大资本。资本集中有兼并(大吃小)的形式和联合即个别资本通过组织股份公司使生产规模扩大的形式。资本集中的这两种方式,是借助于竞争和信用这两个强有力的杠杆来实现的。
资本积聚和资本集中的区别表现在:第一,资本积聚会使社会资本总额增大;而资本集中是原有资本在资本家之间的重新分配和重新组合,并不会增大社会资本总额。第二,资本积聚的增长要受到社会财富(包括追加的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的绝对增长的限制,因此,它的增长比较缓慢;而资本集中则不存在这种限制,它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迅速集中起大量的资本。
资本积聚和资本集中的联系表现在:第一,资本积聚使个别资本的总额增大,增强了大资本的经济实力和竞争能力,从而加快了资本集中的速度;第二,在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过程中,资本集中的直接后果是个别资本的规模迅速扩大,从而有利于获得更多的剩余价值,增大了资本积累的规模,又会反过来加快资本的积聚。因此,两者相互联系、相互促进,使资本积累不断增大,资本有机构成迅速提高。
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BCD选项。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119页;《大纲解析》第89页。
25.资本的技术构成是用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的比例关系表现的资本构成,它:
A.是从物质方面考查的资本构成
B.是从价值方面考查的资本构成
C.反映生产技术水平的资本构成
D.能够反映资本价值构成变化的资本形式
[命题说明]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对资本技术构成的理解。
马克思考察资本积累理论的任务在于,研究资本增长对工人阶级命运产生的影响,而在这种研究中,最重要的因素就是资本的构成和它在积累过程中所起的质的变化。资本构成特指资本的能动组成部分和它的被动组成部分的比率。资本的构成要从双重意义上来理解,即从物质层面和价值层面两个方面来理解。
从物质形态上看,资本是由一定比例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构成,这种比例关系是由生产技术水平决定的,这种由生产技术水平决定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之间的量的比例,叫做资本的技术构成。生产资料量和劳动量之间的比率是建立在技术基础上,因而是资本有机构成的真正基础。资本的技术构成,在不同产业部门往往是极不相同的。在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特别是在资本主义机器大工业的物质技术基础建立以后,资本的技术构成随着资本积累过程中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而不断提高。资本技术构成的变化会反映在资本的价值构成上,使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比率也会发生变化。所以,在资本积累过程中,资本技术构成的提高,就为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提供了基础,这对研究资本增长对工人阶级的影响有重要意义。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C选项。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120页;《大纲解析》第89页。
26.马克思关于资本有机构成学说论证了:
A.相对过剩人口的形成
B.技术进步条件下生产资料生产的优先增长
C.平均利润的形成
D.利润率的下降趋势
[命题说明]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资本有机构成学说的理论意义。
资本有机构成指由技术构成决定并反映技术构成变化的价值构成。资本有机构成概念是建立在劳动二重性学说、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学说的基础上的。马克思创立的资本有机构成及其变动学说,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对立运动规律的具体运用。它表明,由于社会生产力发展引起的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会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发生重大作用,会对工人阶级命运产生重大影响。
资本有机构成理论在马克思的《资本论》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它对于许多重要经济理论问题的研究都是极为重要的。这是因为:
第一,这一理论对于说明资本积累对工人阶级命运的影响是一个关键。随着资本积累的发展,资本有机构成有提高趋势,即资本总额中不变资本部分日益增多,而可变资本部分则相对地日益减少。这样的结果减少了对劳动力的相对需求,必然导致相对过剩人口和产业后备军的形成,为揭示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无产阶级贫困的必然性、资本主义积累的历史趋势,提供了理论前提。
第二,这一理论对于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的研究也很重要。由于在技术进步条件下,社会资本平均构成在不断提高,第Ⅰ部类为本部类提供生产资料的部门和为第Ⅱ部类提供生产资料的部门,以及第Ⅱ部类提供生活资料的部门,它们的发展速度是不同的。在技术进步和资本有机构成提高的条件下,社会扩大再生产过程中生产资料生产的增长会比消费资料生产的增长更快。为使社会生产能够按比例发展,必须研究资本有机构成不断提高这一重要因素。
第三,这一理论同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的形成也有直接关系。资本有机构成不同的各部门的特殊利润率会由于竞争而平均化,使等量资本获得等量利润的平均利润率规律得以实现,解决了价值规律同平均利润率规律的矛盾。由于不同部门的资本有机构成高低不同,利润率也不同,这将促成平均利润率的形成。
第四,运用这一理论还可以揭示平均利润率下降趋势。随着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的日益发展,资本积累的不断增长,资本有机构成的不断提高,平均利润率呈下降趋势。平均利润率下降规律内部各种矛盾的展开和尖锐化,以及由此引起的经济危机,同一资本获得的剩余价值的相对额减少,表明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也在深化和发展,进一步论证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历史暂时性。
第五,运用这一理论还可以说明绝对地租的形成。由于在资本主义发展的一定阶段,农业资本有机构成低于工业,农产品价值高于生产价格;又由于土地私有权的垄断,农产品按照高于生产价格的价值出卖而形成的超额利润,便转化为绝对地租。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BCD选项。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120页;《大纲解析》第89页。
27.相对人口过剩是资本主义制度造成的,是资本主义的必然产物,是资本主义所特有的人口规律,是资本主义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资本主义相对人口过剩是:
A.资本积累的必然产物
B.资本有机构成提高的前提条件
C.资本有机构成提高的直接结果
D.相对于资本需求而过剩的人口
[命题说明]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资本主义相对过剩人口的形成。
相对过剩人口是指超过资本增殖平均需要而形成的相对多余的劳动力。通常指资本主义社会中的失业和半失业的劳动力。过剩人口只是一种社会现象,是由特定的经济条件即一定的社会生产方式决定的。
相对过剩人口是资本积累发展的必然产物,同时又是资本主义积累的杠杆。在资本主义社会,随着资本积累的增长和资本有机地成的提高,使资本总额中可变资本所占的比重相对地减少,从而对劳动力的需求相对地减少,并且随着资本总额的增长以递增的速度减少。虽然随着资本总额的增长,可变资本部分即并入总资本中的劳动力也会增加,但增加的比例越来越小。可是,由于种种原因劳动力的供给却在日益增加。其结果是,劳动力供过于求,使一部分工人相对于资本增殖的平均需要来说成为“过剩人口”,即相对过剩人口。因此,资本主义相对过剩人口是资本积累的必然产物和资本有机构成提高的直接结果。
相对过剩人口是资本主义社会所特有的人口规律。它除了随着资本主义再生产阶段的更替而具有周期反复的形式外,经常具有三种形式:流动的形式、潜在的形式和停滞的形式。
资本主义相对过剩人口既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必然产物,又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这是因为:第一,相对过剩人口是劳动力的蓄水池,可以适应资本主义经济间歇式发展的需要。第二,相对过剩人口的存在还会对现役劳动者造成巨大的压力,有利于加重对他们的剥削。相对过剩人口或产业后备军的累进生产,必然造成无产阶级的贫困。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CD选项。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120页;《大纲解析》第89页。
*28.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各部门之间或同一部门里的不同企业,它们的资本有机构成是不同的。平均利润率形成以后,资本有机构成的变化直接影响着平均利润率的变化。资本有机构成与平均利润率的关系是:
A.资本有机构成高的部门获得的平均利润量要小于本部门创造的剩余价值
B.资本有机构成高的部门获得的平均利润量要高于本部门创造的剩余价值
C.平均利润率下降的根本原因是剩余价值率的降低和工人劳动时间的缩短
D.平均利润率下降的直接原因是社会生产技术的进步和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
[命题说明]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资本有机构成与平均利润率的关系。
所谓平均利润率就是按照社会总资本平均计算的利润率,是社会的剩余价值总额与社会总资本的比率。平均利润率形成以后,各不同生产部门的资本家就都只能按照平均利润率的高低来计算和取得利润了。各不同部门的资本家按平均利润率的高低计算和取得的利润就是平均利润。在平均利润形成后,各个部门之间,有机构成高的部门,所获得的平均利润大于本部门实际生产的剩余价值;有机构成低的部门,所获得的平均利润,小于本部门实际生产的剩余价值。这是因为:平均利润形成以后,各部门获得的平均利润总量=部门预付的资本总量×社会平均利润率。但是在资本主义社会中,由于各个部门之间的有机构成不同,因而它们各自的利润率也不同。在剩余价值率和劳动力价值不变的情况下,资本有机构成越高,在总资本中,不变资本的比重越大,可变资本的比重越小,同量资本所使用的劳动力就越少,因而生产出来的剩余价值量就越少,该部门的利润率就越低。所以,利润率的高低与资本有机构成的高低按相反方向变化的。换句话来说,就是在单个的部门里,如果资本有机构成越高,该部门的利润率就将低于社会平均利润率。因此,该部门创造的剩余价值总量就要低于该部门通过社会利润率平均化后获得的平均利润总量。
但是,考生还要注意的是:在每个具体的时间、地点,各部门之间和各部门内部各企业之间,利润率水平都不一样。利润率高低与资本有机构成高低按相反方向变化,是从一个生产部门来说的,而不是就一个部门的个别企业来说的。因为在一个生产部门内部,如果在剩余价值率和劳动力价值不变的情况下,生产同类商品的个别企业提高了资本有机构成,说明该企业生产技术先进,劳动生产率高,那么,该企业商品的个别价值就低于社会价值,因而可以获得超额剩余价值,或超额利润。这样,该企业的利润率就比本部门内部生产同类商品的其他的利润率就高。平均利润反映的是各个部门之间关系,超额利润反映部门内部各企业之间的关系。
关于平均利润率下降的根本原因问题,这又是一个重点和难点:
平均利润率下降的规律是马克思对平均利润生产价格理论进行总结性研究所揭示出来的一条重要规律,是剩余价值规律和资本主义积累一般规律的进一步发展的必然表现形式。
(1)平均利润率下降趋势这个规律产生的条件是: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的日益发展,资本积累的不断增长,资本有机构成的不断提高。马克思指出,一般利润率趋向下降的直接原因是社会平均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其根源在于以剩余价值生产为特征的资本主义制度。个别资本为追逐较高利润所采用的方法,归根到底成为促使一般利润率下降的手段。一般利润率日益下降的趋势,只是劳动的社会生产力日益发展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所特有的表现。利润率的下降和绝对利润量的增加是同时发生和同一些原因引起的。在实际的资本积累过程中,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总资本的不断扩大,可变资本的绝对量会增长,资本所支配的劳动军会扩大,资本对雇佣劳动的剥削程度会提高,从而资本所榨取的利润绝对量也必然会增加。利润率的下降和利润量的增长同时产生于资本积累过程,是资本积累规律在利润领域中所引起的两重结果。所以,利润率下降规律是平均利润率的下降和绝对利润量的同时增加的“二重性的规律”。
(2)阻止平均利润率下降趋势的因素。马克思指出,在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进程中,利润率的下降只是一种趋向,因为同时还有阻碍它下降的多种因素。这就是说,引起利润率下降的同一些原因,又会产生反作用,阻碍、延缓并且部分地抵消这种下降的趋势。起反作用的因素主要有:劳动剥削程度的提高;工资被压低到劳动力的价值以下;不变资本的物质要素变得便宜;相对过剩人口的存在使劳动力价格便宜;对外贸易的发展;股份资本的增加,它们只作为生息资本来使用,不参加一般利润率的平均化过程,等等。战后以来西方国家由于新技术革命不断发展,就并未出现平均利润率下降的趋势。
(3)平均利润率下降趋势的后果和意义。一般利润率下降规律包含着利润率趋于下降和绝对利润量趋于增加的矛盾。这一规律的作用使资本主义各种矛盾更加尖锐。这些矛盾是:剩余价值生产和剩余价值实现的矛盾,生产扩大和价值增殖的矛盾,在人口过剩同时存在的资本过剩,资本主义国家内部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之间、资本主义各国资产阶级之间、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矛盾等。这些矛盾的存在和发展,使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更加尖锐。经济危机是这些矛盾尖锐化的结果,也是这些矛盾的暂时的暴力的解决。所有这一切表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是一种有限的、相对的、历史的生产方式。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BD选项。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122页;《大纲解析》第91页。
29.马克思指出:“我们在这里最初看到的利润,和剩余价值是一回事,不过它具有一个神秘的形式,而这个神秘化的形式必然会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中产生出来。”恩格斯也指出:“马克思一有机会就提醒读者注意,决不要把他所说的剩余价值同利润或资本赢利相混淆。”对这两段话的正确理解是:
A.利润是剩余价值的一种具体形式
B.剩余价值是利润的本质内容
C.剩余价值是资本的赢利
D.利润常常只是剩余价值的一部分
[命题说明]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利润的本质。
在资本主义的生产中,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耗费表现为生产价格或成本价格,即资本主义的生产费用,这是资本家在生产商品时所耗费的费用。资本主义企业生产的商品价值包括不变资本、可变资本和剩余价值三个部分。商品价值的这三个部分,是生产商品实际耗费的劳动量。但是,这同资本家在生产商品时所耗费的费用是两个完全不同的量。对资本家来说,生产商品耗费的只是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两者之和构成商品的成本价格。成本价格这一范畴抹杀了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之间的区别,掩盖了它们在价值增殖过程中的不同作用。
在资本主义的生产过程中,不仅耗费的资本在资本主义的生产过程中发挥着作用,预付资本中暂时没有消耗掉、还没有转移到新产品的那部分不变资本也同样参与了商品的生产过程,同样是剩余价值生产的不可缺少的物质要素,这样剩余价值就进一步表现为全部预付资本的增加额。当不把剩余价值看作是雇佣工人剩余劳动的产物,而是把它看作是全部预付资本的产物或增加额时,剩余价值就转化为利润。
可见,利润和剩余价值本是同一个东西,所不同的是,剩余价值是对可变资本而言的,而利润是对全部预付资本而言的。因此,剩余价值是利润的本质,利润是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即从现象上表现出来的形式,利润常常只是剩余价值的一部分。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BD选项。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121页;《大纲解析》第90页。
30.关于生产价格、生产价值和竞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部门之间竞争的结果是使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
B.部门内部的竞争结果使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
C.部门内部的竞争结果形成商品的社会价值
D.部门内部的竞争结果形成商品的生产价格
[命题说明]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生产价值和生产价格。
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是资本主义生产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是不同部门之间竞争的结果。平均利润的形成是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的前提条件。平均利润的形成是不同部门之间竞争,即争夺有利投资场所和更高利润率的竞争的结果。由于不同部门的资本有机构成和资本周转速度等因素的不同,它们的利润率高低也是不同的,资本要获得尽可能高的利润率的本性,决定了资本家必定展开以资本转移为特点的部门之间竞争,即资本从利润率低的部门抽出,投向利润率高的部门,由此引起部门之间生产规模、产品供求以及价格的变化,从而使不同部门的利润率趋于平均化,形成了平均利润率。按照平均利润率得到的利润就是平均利润,它实现了按资分配的等量资本获得等量利润的原则。
当剩余价值被看作是全部预付资本的产物时,便取得了利润这个转化形式。但是,这并不直接导致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平均利润形成后,由于剩余价值在各部门资本家之间重新分配,商品就不能再按照价值出售,而只能按成本价格加平均利润即生产价格出售,否则,就不可能取得平均利润。这样,价值便转化为生产价格,使剩余价值在社会的范围内按照资本的原则进行分配。生产价格的形成,实际上是商品价值中的剩余价值部分在不同生产部门进行平均分配的结果。
考生还要注意的是:生产价格和商品的价值在量上却经常的不一致。资本有机构成高的生产部门,平均利润大于剩余价值,从而生产价格高于价值;资本有机构成低的生产部门,平均利润小于剩余价值,从而生产价格低于价值。而同一部门内部不同企业之间竞争的结果,是实现了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的价值量,从而形成商品的社会价值和部门利润率。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C选项。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123页;《大纲解析》第91页。
31.在商品经济中,价值规律始终发挥作用。但在资本主义商品经济发展的各个阶段,价值规律发挥作用的表现形式却有所不同。价值规律发挥作用的表现形式有:
A.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B.价格围绕交换价值上下波动
C.市场价格围绕生产价格上下波动
D.市场价格围绕垄断价格上下波动
[命题说明]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不同时期价值规律的不同表现形式。
商品交换以货币为媒介,商品的价值通过商品的价格表现出来,因此,价格运动就成了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价值规律在三个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三种不同的表现形式:
在简单商品经济条件下和资本主义发展初期,也就是说在平均利润形成前,价值是商品交换的基础。从价值和价格的关系看,价值决定价格,价格应与价值相一致。但从供求关系与价格的关系看,一方面是以供求关系影响价格,使价格背离价值,另一方面是价格变动对供求关系又起反作用,使价格对价值不会偏离太远,并使偏离的价格再向价值靠拢。因此,从较长时期来看,价格始终围绕价值这个中心上下波动。价格随着供求关系的变化而围绕价值上下波动,正是价值规律在这个时期强制贯彻其作用的表现形式。
随着大机器工业的发展,资本市场和劳动力市场的形成,银行信用制度发展起来以后,资本和劳动力可以在各部门之间自由流动,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平均利润形成后,商品就不能再按照价值出售,而必然按生产成本加平均利润的价格出售,商品的成本加平均利润就构成生产价格。这时,生产价格是商品交换的基础,价值规律的作用形式也发生了变化,变为价格随着供求关系的变化而围绕生产价格上下波动。
在垄断阶段出现了垄断价格,即垄断组织在销售商品或购买生产资料时,凭借其垄断地位规定的、旨在保证最大限度利润的市场价格。垄断价格的形成,进一步改变了价值规律的作用形式,即歪曲地表现为大部分商品的市场价格采取了垄断价格的形式。
但要注意,生产价格不等于成本价格。成本价格是资本家所付的资本,即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生产价格则是成本价格加上平均利润。产品不可能按照成本价格出售,否则资本家就不可能获利,也就不会有资本主义的生产。生产价格也不等于商品的价值。商品的价值由不变资本、可变资本和剩余价值三部分组成,生产价格则由不变资本、可变资本和平均利润组成。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CD选项。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123页;《大纲解析》第91页。
32.利润率表示预付资本的增殖程度,它的变动与:
A.剩余价值率同方向变化
B.资本有机构成高低反方向变化
C.资本周转速度的快慢反方向变化
D.不变资本的节省程度同方向变化
[命题说明]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利润和利润率。
利润率(P’)是剩余价值(m)和全部预付资本(c+v)的比率,即P’=m/(c+v),剩余价值率(m’)是剩余价值和可变资本(v)的比率,即m’=m/v,反映的是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利润率和剩余价值率是同一个剩余价值量和不同资本数量的对比得出的不同比率,所以说,利润率是剩余价值率的转化形式。利润率从质和量两个方面掩盖了剩余价值率。
由公式P’=m/(c+v)可见,影响利润率的因素主要有:第一,剩余价值率。利润率与分子上的剩余价值量是同方向的变化,而剩余价值量又直接与剩余价值率相联系,剩余价值量越高,剩余价值率越大,利润率越高,反之,则低。两者按同方向变化。第二,资本有机构成。资本有机构成越高,利润率越低;反之,则高。两者按反方向变化。第三,资本周转速度。资本周转速度快,所需预付资本越少,年利润率高;反之,则低。两者按同方向变化。第四,不变资本的节省。节省不变资本,可以减少预付资本,又可以降低生产成本,会使利润率提高;反之,则低。两者按同方向变化。第五,原料价格的变动。原料价格上涨,不变资本增加,成本提高,利润率降低;反之,则提高。两者按反方向变化。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BD选项。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121页;《大纲解析》第90页。
33.资本主义企业的生产成本是指生产商品所耗费的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在经济现象中,如果把利润看成是全部预付资本的产物,那么通过资本主义“生产成本”这个范畴就掩盖了资本主义剥削的真相。这是因为它混淆了:
A.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区别
B.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区别
C.生产资本和商业资本的区别
D.利润和剩余价值的区别
[命题说明]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资本主义“生产成本”范畴掩盖了资本主义剥削的真相。
资本主义企业生产的商品价值构成主要由不变资本的转移价值+可变资本的补偿价值+剩余价值三部分构成。用公式表示为:W=c+v+m,其中c为物化劳动的消耗,是原有价值的转移;v+m是活劳动的消耗,是工人新创造的价值。对于工人来说,生产一个商品的真实耗费应当包括:必要劳动的耗费和剩余劳动的耗费,即全部劳动的耗费v+m。对于资本家来说,生产一个商品的真实耗费应当包括:生产资料的耗费和劳动力耗费所补偿的工资,即资本的耗费c+v。而生产商品的实际劳动耗费:就是马克思认为的工人的全部劳动的耗费,因为剩余价值中并没有资本家的任何耗费。
成本价格是指商品价值中所耗费的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价值总和的转化形式。商品价值构成:W=c+v+m=k+m,其中c+v转换为k,作为成本价格独立存在。成本价格在资本主义经济生活中的重要意义在于:第一,资本家经营企业的盈亏界限,即就是资本家出售商品的价格底线。第二,成本价格是决定资本家竞争能力的大小,其他条件一定的情况下,成本价格越高,市价一定而利润空间越小,竞争能力越小,反之越大。第三,成本价格的实质在于掩盖了资本主义剥削关系:掩盖剩余价值形成的真相,商品价值在成本上产生增加额;造成流通中产生剩余价值的假象,剩余价值是超出商品售价的余额。
在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利润率转化为平均利润率后,资本主义的剥削关系被进一步掩盖和歪曲。这是因为:首先,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是第一次掩盖,但剩余价值与利润在质上不同的,在量上是相同的;人们能够意识到利润的创造与工人劳动的关系。其次,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进一步掩盖了利润和剩余价值的真正来源。因为利润与剩余价值在量上也不同了,同量资本生产剩余价值量大的部门同生产价值量小的部门却取得了同样的利润量。最后,利润无论是从性质还是从数量看,都是预付资本的产物,是资本家付出的成本的产物,而不是工人创造为资本家无偿占有的部分。利润的真正来源被彻底地遮蔽起来了。因此,资本主义“生产成本”这个范畴混淆了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区别,并最终混淆了利润和剩余价值的区别。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D选项。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121页;《大纲解析》第90页。
34.随着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商品价值也就转化为生产价格。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形成后:
A.生产商品的个别生产价格低于社会生产价格的企业能获得超额利润
B.个别资本家既能获得平均利润,也能获得超额利润
C.资本有机构成高的先进企业能获得超额利润
D.不同部门资本家间的竞争使所有企业的利润平均化
[命题说明]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生产价格和利润的关系。
生产价格形成后,各部门之间的利润趋于平均化,但这并不排除各部门中各个企业之间利润率的差别。原因是,现实中,各个企业的资本有机构成和资本周转速度是有差别的,由于生产条件不同,生产的产品的个别生产价格也不同。但是,商品必须按照部门平均的生产条件所决定的社会生产价格出售,于是,生产力水平高于部门平均水平,即个别生产价格低于社会生产价格的先进企业,就可以获得超过平均利润的超额利润。超额剩余价值不会被社会平均化,它转化为超额利润。因此,超额利润反映的是同一部门内部各企业之间的关系,而平均利润反映的是部门之间的关系。所以,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形成以后,并不排斥部门内部的先进企业仍然可以获得超额利润,资本家之间为了获取超额利润不断地在部门内部进行着激烈的竞争。D选项错在“所有企业”,利润平均化是针对各部门,而不是针对具体某个企业而言的。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BC选项。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123页;《大纲解析》第91页。
35.资本主义各生产部门资本有机构成的不同,决定了各生产部门具有不同的利润率。对于资本家来说,要求等量资本要求获得等量利润,这就要求利润率趋于平均化,形成平均利润。平均利润的形成:
A.是部门之间竞争的结果
B.是通过资本的转移实现的
C.是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和剩余价值在各部门分割的过程
D.是不同生产部门利润率趋于平均化的过程
[命题说明]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平均利润的形成过程。
平均利润的形成是部门之间竞争的结果。部门之间的竞争是指不同生产部门的资本家为争夺有利的投资场所而展开的竞争。竞争的结果是使各个部门之间原本不一致的利润率趋于一致,从而形成平均利润率。因此,部门之间的竞争过程就是平均利润率的形成过程。平均利润率是通过资本在部门之间转移的方式形成的。资本家为了获得更多的利润,就会把资本从利润率低的部门撤出,转移到利润率高的部门。通过资本的转移,那些利润率高的部门,资本数量增加,生产规模扩大;那些利润率低的部门,资本数量减少,生产规模缩小。平均利润率的形成过程,反映了各生产部门资本家重新瓜分剩余价值的过程。马克思的平均利润学说,说明平均利润仍是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平均利润只是各部门资本家通过部门间的竞争,对雇佣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重新分配的结果。从以上分析也可以得出平均利润的形成也是不同生产部门利润率趋于平均化的过程。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BCD选项。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122页;《大纲解析》第91页。
36.剩余价值的分割,清晰地反映出资本主义社会剥削阶级对剩余价值的共同瓜分,从而进一步揭示出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的实质。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有:
A.产业利润
B.商业利润
C.借贷利息
D.地租
[命题说明]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
在资本主义经济运行中,存在着多种具体的资本形式,如商业资本、借贷资本、银行资本、农业资本等,与不同的资本形式相对应,剩余价值也分割为商业利润、利息、银行利润、资本主义地租等多种具体形式。剩余价值的分割,清晰地反映出资本主义社会剥削阶级对剩余价值的共同瓜分,从而进一步揭示出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的实质。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BCD选项。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123页;《大纲解析》第92页。
37.在资本主义经济运行中,存在着多种具体的资本形式,与此相对应的剩余价值也分割为多种具体形式,下列剩余价值形式在数量上相当于平均利润的剥削收入有:
A.地租
B.商业利润
C.借贷利息
D.银行利润
[命题说明]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平均利润及其转化形式。
凡是职能资本所获得的利润,在数量上都相当于平均利润。商业资本和产业资本都是职能资本,即对剩余价值的生产和实现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因此从整体上来看,都能获得平均利润。在资本主义条件下,非职能资本所获得的利润一般要低于平均利润,但是由于银行在资本主义经济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因而作为特例,它也获得平均利润。职能资本家使用借贷资本获得的平均利润要分割成两大部分:一部分采取企业利润的形式为职能资本家所有;另一部分采取利息的形式付给借贷资本的所有者,作为出让资本使用权的报酬。借贷资本家获得的利息率要低于职能资本家,通常在平均利润率和零之间波动。由于资本主义土地私有权的垄断,土地所有者不参与利润平均化过程,他获得的地租同样不是平均利润,而是租种土地的资本家缴给土地所有者的超过平均利润的那部分剩余价值。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BD选项。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124页;《大纲解析》第92页。
38.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商业资本是独立执行产业资本循环中商品资本的职能。这有利于:
A.使产业资本家集中精力从事生产,增加利润总额
B.节省社会总资本中用于流通领域的资本,增加生产领域的资本
C.加速商品流通,缩短流通时间
D.加速整个产业资本的周转
[命题说明]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商业资本的职能。
商业资本的运动形式是G—W—G,即不断地用货币购买商品,再把商品卖出去收回货币,也就是不断地重复为卖而买的行为。商业资本运动包括商品的买进(G—W)和卖出(W—G)活动,只是为了把生产者的商品资本转化为货币资本所必须完成的活动,只是对商品资本在流通过程和再生产过程中的职能起中介作用的活动。因此,商业资本的职能无非就是原先商品资本的职能。产业资本运动中商品资本的职能是实现资本价值和剩余价值,商业资本的职能也是帮助产业资本实现资本价值和剩余价值。
商业资本对产业资本的经营和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首先,商业资本对产业资本的生产过程具有直接的促进作用。第一,它使产业资本家减少流通过程中的资本,增加生产过程中的资本,集中力量从事商品生产活动,增加利润总额。第二,它有利于节省社会资本中用于流通过程的资本,增加用于生产过程的资本,从而对产业资本和资本主义生产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其次,商业资本作为社会总资本的一个组成部分,在社会总资本运动中也具有独特作用。由于商业资本专门从事商品买卖活动,使社会专门用于商品流通的资本就会比原来由产业资本经营时要更少;不仅使个别产业资本家能够加快地实现商品到货币的转化,而且使整个社会的商品资本能够较快地完成这种形态转化;商业资本的一次周转不仅可以代表一个生产部门许多个别资本的周转,而且可以代表不同生产部门许多个别资本的周转。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BCD选项。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124页;《大纲解析》第92页。
39.下列有关商业资本的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A.商业资本的出现有利于产业资本集中力量从事生产活动,增加利润总额
B.当商业资本的数量不超过社会必要比例上限度时,它能提高社会总资本的利用效率
C.商业资本执行的是产业资本运动中的商品资本职能
D.商业资本是通过商品销售,实现其中的价值和剩余价值
[命题说明]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商业资本的有关知识。
商业资本是从产业资本中分离出来,专门从事商品买卖,独立发挥资本职能,以获得商业利润为目的的一种资本形式。从这一定义上可以得出,商业资本的出现有利于产业资本集中力量从事生产省城,增加利润总额。当商业资本的数量不超过社会必要比例上限度时,它增加社会总资本中的生产资本量,减少流通资本量,因而也就可以提高社会总资本的利用效率。商业资本执行的是商品资本的职能。它是处于流通领域的商品资本的转化形式,即它是一种流通领域的资本,流通不创造价值和剩余价值,它只是实现其中的价值和剩余价值。纯粹的商品买卖活动是不创造价值和剩余价值的。但是商业资本要实现价值和剩余价值又必需通过商品的销售来实现。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BCD选项。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124页;《大纲解析》第92页。
40.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商业资本的经营形式也日益多样化,商业内部的分工和专业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出现了多种商业形式和买卖方式。资本主义商业形式主要有:
A.批发商业
B.期货市场
C.零售商业
D.消费信贷
[命题说明]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资本主义商业形式。
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商业资本的经营形式也日益多样化,商业内部的分工和专业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出现了多种商业形式和买卖方式。资本主义商业形式主要有:批发商业,即专门从事批量贸易而在制造商与制造商、制造商与零售商之间进行交易。大宗商品的货样交易通常在商品交易所进行,有现货交易和期货交易两种方式;零售商业,即商人直接对广大消费者出卖商品的营业活动;消费信贷,即由银行、商店等机构向消费者提供赊销服务和消费支出贷款而形成的新型信贷形式和新型商品销售形式,具体包括:使用信用卡、分期付款、短期信用贷款、中长期抵押贷款。无形产品的交易形成的市场,主要有服务市场、技术市场和信息市场等。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BCD选项。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124页;《大纲解析》第92页。
41.借贷资本是一种资本商品,它和其他职能资本相比,其特点是:
A.一种作为财产的资本
B.一种独立形式的资本
C.采取G-G′的运动形式
D.能够获得平均利润
42.借贷资本所有者贷出货币时仅仅是转让了资本使用权,它仍然拥有资本所有权。借贷资本作为转化为资本的货币,其双重的使用价值是:
A.商品的使用价值
B.货币的使用价值
C.资本的使用价值
D.产业资本的使用价值
43.借贷资本是为了获得利息而暂时转让给职能资本家(产业资本家、商业资本家)使用的货币资本。与职能资本相比,它具有以下特点:
A.一种商品资本
B.资本的所有权与使用权相分离
C.具有特殊的运动形式G-G′
D.最具有拜物性质的资本
[命题说明]这三题考核的知识点是:借贷资本的特点。
借贷资本的运动公式是:G—G’。把借贷资本和职能资本联系起来,其运动的完整公式为:G—G—W…P…W’一G’一G’,或G—G—W—G’一G’。开端的G—G表示借贷资本家把货币资本贷给职能资本家使用;中间的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表示惜入的货币资本在职能资本家手里发挥资本职能并实现增殖;最后的G’一G’表示职能资本家把原来借入的货币资本和由它带来的利润的一部分偿还给借贷资本家。这里的两个G’是不同的量,前者大于后者。
借贷资本是一种资本商品,它和其他职能资本相比,其特点是:
第一,借贷资本是作为资本的商品,即资本商品。在这里,货币作为价值额的独立表现,具有双重的使用价值,即除了作为货币具有一般等价物的使用价值外,又多了一种追加的使用价值——生产剩余价值的能力。正因为借贷资本具有资本的使用价值,所以它可以作为商品来让渡;同时,借贷资本只是可能的资本,所以必须通过让渡才成为现实的资本。这种商品具有特殊属性,由于它的使用价值的被消费,它的价值和它的使用价值不仅会保存下来,而且会增加。
第二,借贷资本是一种所有权资本,而与职能资本相对立。借贷资本在借出时只让渡了使用权,并没有放弃所有权。正是凭借这种所有权,不仅要从职能资本家手中收回贷出的资本,而且要取得一定的收人。所以,借贷资本使同一资本具有了二重存在:对于借贷资本家来说,它是所有权资本,即只对它拥有所有权,而没有发挥资本的职能;对于职能资本家来说,它是职能资本,即只对它拥有使用权,让它发挥资本的生产和流通的职能,生产和实现剩余价值,但没有所有权。
第三,借贷资本的运动表现为与职能资本运动相脱离的特殊运动形式。借贷资本与职能资本联接起来的完整运动过程,既包括借贷资本运动,也包括职能资本运动,表现了它实际经历的全部过程,体现了它包含的全部经济关系。但是就借贷资本本身来说,它作为资本商品和所有权资本,仅仅表现为只和职能资本发生借贷关系,包括贷出(G—G)和偿还(G’一G’)两个行为,至于这两个行为之间的职能资本的运动,是在这个关系之外进行的。所以,从现象上看,借贷资本的运动形式只有G—G’,即贷出一定量货币,然后带回更多的货币,而作为媒介的职能资本的现实运动是看不见的,从而表现为与职能资本运动相脱离的运动。
最后,借贷资本是最富有拜物教性质的资本形式。在产业资本运动形式上包含有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在商业资本运动形式上包含有流通过程,因而在这两种场合,利润都表现为某种社会关系的产物。但在借贷资本场合,仿佛货币不需要经过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的任何中间操作,只要经过一段时间,它就能够生出更多的货币来。在这里,全部社会关系都被物化为物自身的关系,即货币生出更多货币的关系,这个多出来的货币的来源被彻底掩盖了。
第40题的正确答案是AC选项;第42题的正确答案是BC选项;第43题的正确答案是ABCD选项。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125页;《大纲解析》第92页。
44.银行资本家投资办银行,目的也是为了取得利润。资本主义银行的利润:
A.是由存款利息和贷款利息的差额减去银行业务费用构成的
B.在数量上相当于平均利润
C.来自产业工人创造的一部分剩余价值
D.是由银行雇员在剩余劳动时间实现的
[命题说明]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资本主义银行利润的本质。
在资本主义社会,货币资本的借贷主要是通过银行来进行的。银行是经营货币资本,充当贷款和借款中介的企业。主要职能是:一方面,通过吸收存款的方式,把社会上闲置的货币资本和居民手中暂时不用的货币集中起来;另一方面,通过发放贷款的方式,把货币资本贷给职能资本家使用。银行业务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形成银行资本的业务;向工商企业发放短期贷款;开展中间业务,充当的是支付中介。
银行资本,从所有权看由两部分构成:一部分是银行资本家投资办银行的自有资本;另一部分是吸收存款的借入资本。借入资本是银行资本的主要部分。从经营借贷资本并以自身资本用作借贷资本看,银行资本属于借贷资本的范围;从经营一种资本主义企业并获得平均利润来看,银行资本又具有职能资本的特点。银行资本家投资办银行,目的也是为了取得利润,而且也必须取得平均利润。这也是产业部门、商业部门和银行部门之间竞争的结果。银行利润是由借款的利息(高)和存款的利息(低)的差额减去银行的业务费用构成的。银行利润主要来自贷款的利息,而贷款利息是职能资本家所获得利润的一部分。银行资本家兼具借贷资本家和职能资本家的特点。所以,银行利润也是来源于产业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银行资本家之所以能够以银行利润的形式分占一部分剩余价值,是由于依靠了银行雇员的劳动。银行雇员和商业雇员一样,他们本身不创造价值和剩余价值,但是能够实现剩余价值。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BCD选项。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125页;《大纲解析》第93页。
45.利息率是指利息量与借贷资本量的比率。利息率的高低受下列哪些因素影响:
A.平均利润率的高低和借贷资本的供求关系
B.借贷风险的大小和借贷时间的长短
C.习惯或法律传统的影响
D.国家的货币金融政策以及宏观经济形势
[命题说明]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影响利息率的因素。
利息率是指利息量与借贷资本量的比率,简称利率。在一般情况下,利息率要低于平均利润率,否则,职能资本家得不到任何利益,就不会借款了。利息率也不能等于零,否则就没有人愿意贷出货币资本了。因此,利息率总是在平均利润率和零之间波动。从理论上看,利息率的水平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平均利润率的高低;二是借贷资本的供求状况。但是在现实的经济生活中,影响利息率的因素还有:借贷风险的大小;借贷时间的长短;价格变动的预期;国家的货币金融政策以及宏观经济形势。此外,在上述条件下,利息率的高低还取决于一个国家的习惯和法律传统。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BCD选项。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125页;《大纲解析》第93页。
46.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积极推行公有制的多种有效实现形式,大力发展国有资本、集体资本和非公有资本等参股的混合所有制经济,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使股份制成为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这表明:
A.股份制本身不具有公有还是私有的性质
B.有公有制经济参股的就是公有制
C.公有制经济占控股地位就具有明显的公有性
D.这是我国公有制实现形式认识的重大突破,为公有制经济的实现形式开辟了新的道路
[命题说明]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股份制的内涵。
股份制是现代企业的一种资本组织形式,有利于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有利于提高企业和资本的运作效率。资本主义可以用,社会主义也可以用,不能笼统地说股份制是公有还是私有,股份制的性质,关键要看控股权掌握在谁的手中,由国家和集体控股,就具有明显的公有性质。在十六届三中全会上,令人瞩目地首次提出了大力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使股份制成为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这是一个很大的突破。以前的提法主要表明股份制是公有制的一种实现形式,而如今则明确提出了“使股份制成为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的方针。这意味着,我国在如何全面理解公有制方面有了新的思路,已完全摆脱了计划经济条件下对公有制的理解,国有企业多元化的速度会大大加快。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CD选项。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126页;《大纲解析》第93页。
47.股份公司是与社会化大生产相适应的,可以说股份公司的产生是资本主义企业组织的重大变化,表现在:
A.资本所有权和使用权分离
B.资本的经营方式发生变化
C.资本私有制的实现形式发生变化
D.资本分散化
[命题说明]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股份公司的本质。
(1)资本主义股份公司是在信用事业广泛发展的基础上产生的。单个货币所有者或商品所有者要蛹化为资本家,他必须握有最低限度的价值额或资本额。在资本主义发展初期,某些生产部门所需要的最低限度的资本额在单个人手中是不容易达到的。因此,一方面需要国家对私人进行补助,“另一方面,促使对某些工商业部门的经营享有合祛垄断权的公司的形成,这种公司就是现代股份公司的前驱”。“信用制度是资本主义的私人企业逐渐转化为资本主义的股份公司的主要基础”。
(2)股份公司的出现,促进了资本的集中,推动了生产的发展。股份公司作为资本集中的一种形式,促进了耗资巨大的资本主义企业的出现和大工程的兴建。马克思说:“假如必须等待积累去使某些单个资本增长到能够修建铁路的程度,那末恐怕直到今天世界上还没有铁路。但是,集本通过股份公司转瞬之间就把这件事完成了。”股份资本对资本主义生产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他说,由于“股份公司的成立”,生产规模惊人地扩大了,个别资本不可能建立的企业出现了。同时,这种以前由政府经营的企业,成了公司的企业”。
(3)股份资本是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本身范围内对私人资本的一种扬弃。马克思指出,股份资本是“建立在社会生产方式的基础上并以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的社会集中为前提的资本”。在这里,股份公司是“直接联合起来的个人的资本”,“直接取得了社会资本的形式,而与私人资本相对立,并且它的企业也表现为社会企业,而与私人企业相对立。这是作为私人财产的资本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本身范围内的扬弃”。
(4)股份公司的最重要的特征是资本两权即资本所有权和资本经营权的分离。马克思说“与信用事业一起发展的股份企业,一般地说也有一种趋势,就是使这种管理劳动作为一种职能越来越同自有资本或借入资本的所有权相分离”。在股份公司内,资本职能已经同资本所有权相分离,劳动也已经完全同生产资料所有权和剩余劳动所有权相分离。在股份公司内,实际执行职能的资本家转化为经理,即别人资本的管理人,而资本所有者则转化为单纯的所有者,即单纯的货币资本家。
(5)资本主义股份公司是通向一种新的生产形式的单纯过渡点。马克思指出:“资本主义生产极度发展的这个结果,是资本再转化为生产者的财产所必需的过渡点。不过这种财产不再是各个互相分离的生产者的私有财产,而是联合起来的生产者的财产,即直接的社会财产。另一方面,这是所有那些直到今天还和资本所有权结合在一起的再生产过程中的职能转化为联合起来的生产者的单纯职能,转化为社会职能的过渡点”。这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本身范围内的扬弃,因而是一个自行扬弃的矛盾,这个矛盾首先表现为通向一种新的生产形式的单纯过渡点。”
股份公司的发展促进了资本所有权和使用权的分离,使得资本经营方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资本私有制的实现形式发生了重大变化,但不没有改变资本所有权性质。事实上,资本私有制和企业的雇佣劳动制度的根本性质并没有改变;资本不但没有走向分散化反而得到了集中。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BC选项。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126页;《大纲解析》第94页。
48.股市行情往往成为一国经济的晴雨表。引起股市波动的因素主要有:
A.股票收益
B.银行利率和汇率变动
C.通货膨胀率
D.国内国际局势
[命题说明]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引起股市波动的因素。
在现实的经济生活中,股票价格受股票供求关系的影响。影响股票供求的因素,除了公司的经营业绩和银行存款的利息率外,还受到国内外的政治、经济和军事等方面的影响。引起股市波动的因素主要有:股票收益、银行利率、通货膨胀率、汇率变动和国内国际局势。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BCD选项。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126页;《大纲解析》第94页。
49.资本主义地租根据其产生的原因和条件不同,分为级差地租和绝对地租。其中级差地租产生的条件有:
A.土地肥沃的程度不同
B.土地距市场远近的不同
C.同一块土地连续追加投资的生产率不同
D.具有特殊优越条件的土地的稀缺
[命题说明]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级差地租产生的条件。
级差地租是指由于租种不同等级的土地而交纳的地租。级差地租由于形成条件的不同分为两种形态:级差地租I是由于土地肥沃程度不同和距离市场远近不同而形成的级差地租;级差地租Ⅱ是由于在同一块土地上连续追加投资造成劳动生产率不同而形成的级差地租。土地经营权的垄断是级差地租产生的原因。级差地租的源泉是优等地和中等地的农业雇佣工人创造的超额剩余价值。
由于土地的有限性尤其是优等地和中等地的稀缺性,无法满足人口、经济和社会增长的需要,必须将劣等地也经营起来,因此,土地所有者便可以利用这种稀缺性肆意抬高地租,占有级差地租,因此,可以说D项是对级差地租产生的原因即对土地的资本主义对土地的资本主义经营垄断的解释,而不是级差地租产生的条件,所以D选项不正确。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BC选项。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126页;《大纲解析》第95页。
50.垄断地租是指租用极少数自然条件特殊,因而能生产稀有名贵产品的土地而缴纳的高额地租。垄断地租产生的条件是:
A.土地的资本主义私有制
B.土地的资本主义经营的垄断
C.对某种特殊优越的土地的垄断
D.对特殊优越土地产品的需求
[命题说明]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垄断地租产生的条件。
垄断地租是由土地产品垄断价格超过其生产价格和价值的余额形成的超额利润的转化形式。它是资本主义地租的一种特殊形式。垄断地租产生的条件,是某种土地的自然条件特别有利和这种土地特别稀少。因此,其产品或特别珍贵,或经常供不应求,它的价格就不由生产价格和价值决定,而是由购买者的需要和支付能力决定,即这种土地产品按垄断价格出售。于是,由垄断价格高于生产价格和价值的余额所构成的超额利润,便由资本家转交给土地所有者而形成垄断地租。这种超额利润产生的原因是资本对某种自然条件特别有利的、特别稀少的土地经营权的垄断,它转化为垄断地租的原因也是土地所有权的垄断。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CD选项。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127页;《大纲解析》第95页。
51.建筑地段地租是指为建造住宅、工厂、商店等租用土地而缴纳给土地所有者的地租。建筑地段的地租的显著特征有:
A.土地的地理位置起着决定性作用
B.土地的肥沃程度起着决定性作用
C.垄断地租占有显著优势
D.级差地租占有显著优势
52.某市相同建筑结构的居民住房的月租,在繁华的路段为35元/平方米,在郊区为10元/平方米。这种差别产生的原因在于住房的:
A.地理位置不同和经营垄断
B.土地所有权垄断
C.租用者的用途不同
D.供求状况的不同
[命题说明]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建筑地段的地租。
建筑地段的地租是职能资本家为租地建筑各种建筑物而向土地所有者交纳的地租。它属于非农业用地的地租,但其基础是农业地租,既有级差地租、绝对地租,也有垄断地租。它除与农业地租具有相同的特征外,又有自己的特点:(1)对于建筑地段级差地租,土地的肥沃程度并不起决定作用,而土地位置起决定性作用,这对城市建筑用地尤为重要。土地位置离城市中心越近,地租就越高。(2)建筑地段的土地所有者具有“明显的完全的被动性”,即他们的寄生性和对社会发展成果的榨取性。(3)垄断价格在许多情况下起重要作用,特别在剥削城市贫民方面起决定作用。随着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城市人口的急剧增长,城市建筑地段的地租呈上升趋势。(4)垄断地租越来越占优势。城市建筑地段,特别是繁华市区土地的地租不断上涨,形成高额垄断地租。建筑地段地租的提高,还通常是城市房租上涨的主要原因。
第52题中,居民住宅的租用者用途的差异并不构成月租费差异的原因;由于地理位置的差异而造成的住宅的供求状况发生变化,这是造成月租费用差异的一个原因之一;但是造成这种月租费用差异的根本原因是由于地理位置的不同以及土地经营权的垄断造成。
因此,第51题的正确答案是AC选项;第52题的正确答案是AD选项。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127页;《大纲解析》第95页。
53.土地所有者从租种他的优等地的农业资本家那里获得的地租是农产品的:
A.市场价格与成本价格的差额
B.生产价格与成本价格的差额
C.个别生产价格与社会生产价格的差额
D.价值与生产价格的差额
[命题说明]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级差地租产生的条件。
级差地租是与土地等级相联系的地租形式,是租种较优土地的农业资本家获得的、归土地所有者占有的农业超额利润,是农产品的个别生产价格低于社会生产价格的差额。
由于自然条件优越的土地是有限的,劣等土地是绝大多数。而好地一旦被某些农业资本家租佃,就排斥其他农业资本家再来使用上好的土地。这就是所谓土地的资本主义经营垄断,是级差地租产生的经济原因。土地的资本主义经营垄断的客观存在,一方面使租种较好土地的农业资本家能够比较稳定地拿到农业超额利润;另一方面,不得不租种劣等土地的多数农业资本家按照等量资本获取等量利润的原则也要求获得平均利润,因为如果仅仅依靠租种好地而搁荒劣等地,势必引起社会上农产品的严重供不应求,导致农产品价格上涨,这样客观上使租种劣等地的农业资本家能拿到平均利润。这使得农产品的社会生产价格不是中等地生产条件决定,而是由劣等地的生产条件决定。以此出售产品,优等地和中等地农业资本家能获得超额利润,向土地所有者缴纳级差地租。而租种劣等地的农业资本家也能获得平均利润。
因此,构成级差地租实体的超额利润,来源于支配着一种被垄断的自然力的个别资本的个别生产价格和该部门一般资本的一般生产价格的差额。也就是说,它的来源是土地产品(农产品)社会生产价格超过它的个别生产价格的差额。土地产品(农产品)的市场价格即社会生产价格是由劣等生产条件企业(劣等地)的个别生产价格调节的,从而优等、中等生产条件企业(优、中等地)能够获得一个超额利润。由于租种优等地的农业资本家的个别生产价格是由该资本家的农业雇佣工人创造的。因此,租种优等地的农业资本家的个别生产价格(K)=W=C+V+M。也就是说,土地所有者从租种他的优等地的农业资本家那里获得的地租是农产品的个别生产价格与社会生产价格的差额或价值与生产价格的差额。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CD选项。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126页;《大纲解析》第95页。
54.列宁说:“从自由竞争中生长起来的垄断并不消除竞争,而是凌驾于这种竞争之上,与之并存,因而产生许多特别尖锐特别剧烈的矛盾、磨擦和冲突。”垄断并不能消灭竞争,其原因在于:
A.垄断资本主义的基础仍然是生产社会化
B.垄断资本主义经济仍然是商品经济
C.垄断资本主义仍然是私有制经济
D.不存在“绝对的集中”和“纯粹的垄断”
[命题说明]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垄断不能消除竞争的原因。
垄断不能消除竞争的原因主要有:第一,垄断没有也不可能消除以资本主义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商品经济是竞争产生的客观经济条件,竞争又推动着商品经济的发展,所以,只要资本主义商品经济仍然存在,竞争就不可避免。第二,垄断组织不可能囊括所有的生产部门和企业。在垄断组织占统治地位的条件下,还存在着大量非垄断的企业。在非垄断企业之间,以及非垄断企业和垄断企业之间势必会展开激烈的竞争。第三,垄断组织之间的竞争也始终存在。垄断组织在确立了自己的统治地位后,为了扩大统治范围,它们之间进行着剧烈的竞争。由于各垄断组织的发展总是不平衡的,它们的实力对比经常发生变化,因而它们之间的竞争也始终存在。竞争是与商品经济和私有制相联系的,资本主义垄断不可能是绝对的集中或纯粹的垄断,因而竞争便不可避免。竞争与生产社会化没有必然联系,A选项不选。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BCD选项。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129页;《大纲解析》第98页。
55.垄断是生产集中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是“资本主义发展的一般和基本的规律”。生产集中指社会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日益集中到少数大的企业,使它们在社会生产中所占的份额日益增大。它:
A.包括行业范围内的集中和全社会范围内的跨部门集中
B.是私人垄断形成的物质基础
C.是生产力发展和自由竞争的必然结果
D.是生产社会化和资本社会化的重要表现
[命题说明]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生产集中。
垄断是从生产集中产生的。在资本主义社会中一直存在着生产和资本集中的趋势。这是由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方面的原因引起的。一方面,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会不断涌现出各种大型的高效率的机器设备。这既为大生产提供了可能,也对大生产提出了要求。因为这些技术装备只有在大企业中才能加以推广和利用。另一方面,除追逐利润外,自由竞争也在迫使资本家不断地扩大生产规模,获得规模效益,以使自己在竞争中处于有利的地位,竟争的一般趋势总是大企业战胜小企业,大资本吞食或控制小资本。同此伴随着生产扩大而来的必然是生产日益集中于少数大企业。资本主义生产扩大的过程中,同时也就是生产不断集中的过程。当生产和资本集中发展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就自然而然地走向垄断。
生产集中指社会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日益集中到少数大的企业,使它们在社会生产中所占的份额日益增大。生产集中有行业范围内的集中和全社会范围内的跨部门集中两种形式。生产集中是生产力发展和自由竞争的必然结果,是生产社会化和资本社会化的重要表现,是私人垄断形成的物质基础。垄断是生产集中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是“资本主义发展的一般和基本的规律”。所谓垄断,是指在生产集中和资本集中高度发展的基础上,一个大企业和少数几个大企业为了获取高额垄断利润,联合起来对某个和若干个部门的生产和销售市场实行独占或控制。垄断的表现形式:第一,在生产领域,垄断表现为对绝大部分生产要素和产品的排他性占有,形成进入壁垒。第二,在流通领域,垄断表现为控制市场的供给量和需求量,并控制价格。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BCD选项。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128页;《大纲解析》第96页。
56.垄断利润是指垄断资本家凭借它在生产和流通中的垄断地位而取得的超过平均利润的高额利润。它的来源包括:
A.垄断企业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以及通过国家的再分配手段获得的收益
B.通过垄断低价购买非垄断企业和小生产者的产品,掠夺它们的部分剩余价值和价值
C.通过对外扩张、资本输出、不等价交换等形式获得的海外利润
D.通过垄断高价出售自己的产品,侵占工人和其他劳动群众的一部分收入
[命题说明]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垄断利润的来源。
垄断利润只能来源于工人和劳动群众所创造的价值和剩余价值。具体说来,垄断利润的来源不外两个方面:一是垄断企业内部职工创造的剩余价值,这是垄断利润的基本来源;另一个是存在于企业外部但通过价格等机制转移到垄断企业中的价值或剩余价值,企业外部包括国内和同外。这种来源包括:第一,工人和劳动群众的必要劳动创造的一部分价值通过购买消费品时的垄断高价转化为垄断利润;第二,非垄断企业的一部分价值或剩余价值通过购买生产资料时的垄断高价转化为垄断利润;第三,小企业和小生产者的一部分价值或剩余价值通过出售原材料时的垄断低价转化为垄断利润;第四,社会已经形成的一部分价值和剩余价值,通过资产阶级国家对国民收入的再分配转化为垄断利润。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BCD选项。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130页;《大纲解析》第98页。
57.资本主义垄断阶段的垄断价格是垄断资本家获取垄断利润的主要手段,它:
A.使价值规律进一步改变了表现形式
B.要考虑到生产价格和供求的影响
C.包括按低于生产价格出售商品的垄断低价和按高于生产价格购进商品的垄断高价
D.包括按高于生产价格出售商品的垄断高价和按低于生产价格购进商品的垄断低价
[命题说明]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资本主义垄断阶段垄断价格的形成。
垄断价格是指垄断组织凭借自己对生产和市场的垄断地位而制定的为保证最大限度利润的市场价格。垄断价格由生产成本和垄断利润两部分构成,它包括垄断高价和垄断低价两种形式。垄断高价是指垄断组织在销售商品时所规定的大大高于商品价值或生产价格的价格;垄断低价是指垄断组织在购买商品时所规定的低于这些商品生产价格的价格。垄断价格既然是获取垄断利润的基本工具,因而也可以说,垄断价格就是能够带来垄断利润的产品价格。以垄断高价为例,它包括三个构成邵分:一是成本价格;二是平均利润;三是垄断利润。
垄断价格的基本特征主要有:(1)垄断价格是一种高价格(指垄断高价)。垄断部门产品的售卖价格通常高于该产品在假定没有垄断势力条件下可能形成的生产价格。(2)垄断价格具有相对稳定性。也就是说,垄断价格的变动相对不频繁,它们在同期波动中的幅度也相对较小。(3)垄断价格具有只上涨不下跌的趋势。垄断价格的这些特征必然对资本主义经济产生重大影响。但是,垄断价格的确定并不是任意的,它在客观上受到资本主义商品经济一般条件的限制。(1)垄断价格受到对商品需求的制约。(2)垄断价格还受到商品供给的限制。(3)垄断价格还要受到商品成本的限制。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BD选项。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130页;《大纲解析》第98页。
58.垄断高价和垄断低价并不否定价值规律,垄断价格的形成只是使价值规律改变了表现形式。因为:
A.垄断价格不能完全脱离商品的价值
B.按垄断低价的买卖行为,仍然是等价交换
C.从整个社会看,商品价格总额和商品价值总额是一致的
D.垄断高价是把其他商品生产者的一部分利润转移到垄断高价的商品上
[命题说明]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资本主义垄断阶段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
垄断价格的形成,并没有否定价值规律。第一,垄断价格的规定不能完全脱离商品的价值,价值仍是垄断价格的基础。垄断企业不能任意提高或降低商品的价格,垄断价格在不同程度上总要受到市场竞争和供求关系的制约。第二,垄断价格没有也不可能增减商品所包含的价值。从全社会来看,商品的价格总额和价值总额仍是一致的,整个社会的商品价值依然只由生产它们的社会必要劳动创造。第三,垄断价格的制定和变化,归根到底取决于生产该商品所耗费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及其变化。第四,通过垄断价格实现的垄断利润,其来源仍然是雇佣工人劳动创造的剩余价值和其他劳动者创造的一部分价值。因而,垄断价格的形成并没有否定价值规律,只是使价值规律改变了表现形式,即现在是通过垄断价格发生作用。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CD选项。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130页;《大纲解析》第98页。
59.银行垄断形成后,银行的作用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使银行和工业之间的相互关系日益密切,进而形成了工业垄断资本和银行垄断资本的融合,即金融寡头。金融寡头的统治途径主要有:
A.经济上通过“参与制”
B.政治上通过“个人联合”
C.生产上通过“企业联合”
D.经营上通过“协议制”
[命题说明]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金融寡头的统治途径。
金融寡头是帝国主义的实际上的统治者,金融寡头在经济上,主要是通过“参与制”来实现的。“参与制”是指金融寡头通过掌握股票控制额的办法来层层控制企业的制度。并进而控制着整个国民经济。他们还进一步通过同政府进行“个人联合”,即由金融寡头或其代理人担任政府要职,或把卸任的军政官员聘请到企业担任要职,从而控制整个国家机器,使资产阶级政府成为其实行政治统治的工具。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为AB选项。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128页;《大纲解析》第97页。
60.美国第32届总统富兰克林·罗斯福在1933-1939年期间,为应付和缓解1929-1933年大危机,政府在金融、工业、农业、公共工程和社会保障等方面所采取的一系列干预经济的措施。“新政”的实施,把美国经济从几乎崩溃中挽救过来。这段历史说明:
A.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生产力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客观结果
B.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对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C.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可以从根本上消除资本主义社会所固有的各种矛盾
D.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能缓和资本主义社会的矛盾
[命题说明]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对国家经济生活的调节。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生产力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客观结果。这是因为:
首先,科学技术的发展,生产社会化程度的进一步提高,客观上要求在全社会范围内对国民经济进行宏观管理,要求作为总资本家的国家加强对经济活动的调节和干预,以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其次,生产迅速发展与市场需求相对不足之间的矛盾加深,导致经济危机频繁爆发,资本家单靠自己的力量已无力克服,要求国家采取反危机措施。
再次,伴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而发生的劳资矛盾、阶级矛盾、社会矛盾,单靠个别资本家或资本家集团也是无法解决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对缓和资本主义社会矛盾、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尽管是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范围内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进行局部调整,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使之适应于生产社会化和科技革命发展的需要。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不可能从根本上消除资本主义社会所固有的各种矛盾,伴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而发生的劳资矛盾、阶级矛盾、社会矛盾,单靠个别资本家或资本家集团也是无法解决的。这就要求作为总资本家的国家,从垄断资产阶级的整个利益和长远利益出发,采取各种调节政策和措施,以缓解阶级矛盾和社会矛盾,为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提供一个比较稳定的社会环境。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BD选项。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132页;《大纲解析》第99页。
61.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国家垄断资本发展的新现象有:
A.生产集中发展到跨部门集中
B.相当数量的大型企业之间的联合与兼并加剧
C.私人垄断加速向国家垄断的转变
D.跨国公司成为垄断组织的主要形式
[命题说明]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国家垄断资本发展的新现象。
二战以后,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经历了广泛而深刻的兼并浪潮,其特点为:①被兼并企业规模的扩大,被兼并或合并的企业中,除中小企业外,还有相当数量的大企业;②兼并的形式发生变化,从横向和纵向兼并为主,变为以混合兼并为主,从而使生产集中发展到跨部门集中,为巨型企业的增长和垄断组织的规模迅速扩大提供了条件;③垄断程度有提高的趋势,又表现在垄断组织的经营向多样化和综合方向发展,出现许多混合联合公司。混合联合公司是战后垄断组织的主要形式。
选项A指的兼并方式的新现象;选项B指的兼并对象的新现象,都是二次大战后生产集中的新发展。选项C指的战后私人垄断加速向国家垄断转变,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在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生活中起着主导作用,成为战后垄断资本主义的一个显著特征。选项D指垄断组织经营方式的新变化,由个单部门经营向多样化综合化方向发展,出现了跨部门的多样化经营的混合联合公司,成为战后私人垄断的主要组织形式。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BCD选项。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131页;《大纲解析》第99页。
62.垄断成为资本主义的重要经济基础,这是因为:
A.垄断组织在经济生活中起决定性作用
B.在金融资本的基础上形成金融寡头的统治
C.资本输出有了特别重要的意义
D.瓜分世界的资本家国际垄断同盟已经形成
[命题说明]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垄断资本主义的经济特征。
列宁根据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现实,把垄断资本主义的经济特征概括为:
第一,垄断组织在经济生活中起决定性作用。第二,在金融资本的基础上形成金融寡头的统治。第三,资本输出有了特别重要的意义。第四,瓜分世界的资本家国际垄断同盟已经形成。第五,最大资本主义列强已把世界上的领土分割完毕。
列宁概括的垄断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特征,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其表现形式有了很大变化,例如,垄断组织的规模、金融资本统治的范围进一步扩大,跨国公司、跨国银行和国际财团取得了对世界经济的支配地位,资本的国际流动出现了新的特点:国外直接投资、金融资本国际流动的规模空前增大,国家出面的国际垄断调节活动频繁,经济走向区域化、全球化,旧殖民主义瓦解后新殖民主义的出现,国际经济发展不平衡加剧等。这些新情况的出现,大都是列宁概括的基本经济特征的扩大和发展,有的是改变了表现形式,有的是帝国主义经济实质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产物。而列宁揭示的垄断是垄断资本主义经济实质,是垄断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生活和社会生活最深厚的基础,垄断统治使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激化和其他固有矛盾进一步发展,这些基本理论和观点,仍然是我们认识当代资本主义经济的理论指导。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BCD选项。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128页;《大纲解析》第96页。
63.私人垄断资本同国家政权相结合,形成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其原因有:
A.国内外市场竞争激化与垄断经济加强的结果
B.反映了生产社会化进一步发展的客观要求
C.能允许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具体形式的变化
D.生产社会化与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制之间矛盾发展的结果
[命题说明]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首先,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在私人垄断进一步发展的基础上产生的,是资本主义生产社会化与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制之间矛盾发展的结果。随着私人垄断资本的发展,生产社会化、资本社会化程度空前提高,而生产和社会财富却更加集中到少数大垄断资本家手中。同时,国内外市场竞争激化与垄断经济加强,使资本主义在其新的发展过程中又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危机,不仅已经无法继续固守19世纪自由竞争的做法,而且单靠私人垄断的力量也无法克服和缓解诸多矛盾。所以,当私人垄断资本已经不能适应社会化大生产的发展要求时,资产阶级国家便不得不出面对社会经济活动进行一定的干预和调节。于是国家政权和私人垄断资本结合在一起,私人垄断资本主义就发展到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反映了生产社会化进一步发展的客观要求。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世界范围内出现的第三次科技革命及其成果的广泛应用,引起了新兴产业和相关产业的发展,引起了社会经济结构和生活方式的变化,推动了生产的社会化和社会生产力的高度发展。面对这些变化,私人垄断资本已无法与之相适应,例如,大规模经济建设所需要的巨额资金是私人垄断资本无法满足的,大规模公共设施建设是私人垄断资本不愿承担的,基础性、前瞻性的科学研究项目是私人垄断资本不愿涉足的,缓解由生产力的发展所引起的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激化,也是私人垄断资本无能为力的。因此,就需要由代表资产阶级利益的国家,对市场进行干预和调节,驾驭日益发展的社会化大生产,保证资本主义再生产的正常进行,维护资本主义制度。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BCD选项。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131页;《大纲解析》第99页。
64.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国家跨国公司迅速发展是由于:
A.科技革命推动生产力和国际分工的巨大发展
B.国内外市场竞争以及争取国际垄断地位的需要
C.资本输出和攫取高额垄断利润的需要
D.现代化交通和通讯设施的发展,政府的鼓励和支持
65.跨国公司是指在国外设立子公司,从事跨国界的生产、销售和其他业务活动的国际性的垄断企业。其特点主要表现在:
A.从全球战略出发来安排自己的经营活动
B.实行高度集中的管理体制
C.跨国公司的剥削程度大大高于非跨国公司
D.以公司的整体长远利润而不是以某一子公司的暂时局部利益为决策依据
[命题说明]这两题考核的知识点是:跨国公司的发展。
跨国公司,是指以一国的总公司为基地,通过直接投资,在国外设立子公司和分支机构,从事跨国生产、销售和其他经营活动的国际性企业,跨国公司是当代国际垄断的主要形式。早期的跨国公司产生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特别是50年代中期以后,跨国公司无论是其规模还是活动范围,都获得了飞速的发展。
战后跨国公司迅速发展的原因,主要有:第一,跨国公司是符合生产力发展要求的,适应了生产力发展的需要,因此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和良好的发展前景;第二,科技革命推动生产力和国际分工的巨大发展,生产专业化和分工协作,要求在世界范围内进行资源的重新配置;第三,通过对外直接投资,就地生产和销售,可以绕过关税壁垒,降低成本,增强竞争力,开辟和占领更多的市场;第四,旧殖民体系的瓦解,迫使垄断企业采取比较隐蔽的方式对外扩张和掠夺,而跨国公司为当代帝国主义国家对外扩张和掠夺的新方式——资本输出提供了方便;第五,现代化交通和通讯设施的发展,政府的鼓励和支持。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跨国公司获得了飞速发展,已成为当代国际范围内生产和资本运动的主要组织形式,经济全球化的主要载体。大型的跨国经营的公司不仅可以加深国际分工,促进科技进步和生产力发展,而且可以在全球范围内作出生产要素的最优结合,使生产更接近原材料、能源和销售市场,可以利用工资的国民差异在低工资国家安排劳动密集型产品或零件的生产,可以增加出口,可以转嫁风险等,从而更有利于资本的增值。战后跨国公司的迅速发展,他们在国际生产、国际贸易、国际金融、国际投资等领域占有越来越多的份额,成为国际经济中举足轻重的力量。
因此,第64题的正确答案是ABCD选项;第65题的正确答案是ABCD选项。
[教材链接]该题相关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129页;《大纲解析》第97页。
66.垄断取代自由竞争,标志着资本社会化的进一步发展,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内部的进一步调整。表现在:
A.资本占有形式从股份资本向垄断资本发展
B.企业经营方式从一般股份公司经营向垄断集团经营发展
C.资本主义生产的目的也从获取平均利润转为获得高额垄断利润
D.垄断的形成是自由竞争发展的必然结果,是垄断资本主义阶段的主要标志和基本经济现象
[命题说明]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垄断取代自由竞争,标志着资本社会化的进一步发展。
随着生产力的高度发晨,自由竞争资本主义发展到垄断资本主义,自由市场经济过渡到现代市场经济。在垄断资本主义发展阶段,在市场经济的发展过程中,资本运行的规律、机制发生了新的变化,资本的统治有了新的特点。在私人垄断资本主义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不仅推动了生产的社会化和科学技术的发展,而且也以资本主义国家与垄断资本结合的程度、范围和方式适应了生产力发展的需要。
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自由竞争资本主义发展为垄断资本主义,垄断在经济生活中占据了统治地位。从自由竞争的资本主义发展成为垄断资本主义的必然性根源于生产的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制之间的矛盾,即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垄断取代自由竞争,标志着资本社会化的进一步发展,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内部的进一步调整。表现在:第一,资本占有形式从股份资本向垄断资本发展;第二,企业经营方式从一般股份公司经营向垄断集团经营发展;第三,资本主义生产的目的也从获取平均利润转为获得高额垄断利润。垄断的形成是自由竞争发展的必然结果,是垄断资本主义阶段的主要标志和基本经济现象。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BCD选项。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128页;《大纲解析》第96页。
67.经济全球化成为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趋势,其明显表现有:
A.跨国公司越来越成为世界经济的主导力量
B.国际贸易成为各国经济发展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C.国际金融交易的总额大大超过了国际贸易的总额
D.国际直接投资迅速增长,投资格局多元化
[命题说明]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经济全球化发展的表现。
经济全球化是国家、民族经济关系跨越自身疆界的显著变化,是生产力发展的要求,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新科技革命推动的结果,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趋势。从根本上说,经济全球化是生产力和国际分工高度发展的产物,是经济生活国际化的一个新阶段。科技革命带动了生产力的发展,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加深了各国经济的国际化,促进了世界贸易的发展,加强了各国经济的相互依赖,导致了地区经济集团的建立和壮大,加速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趋势加速发展的主要体现。第一,贸易自由化进程大大加快,国际贸易日益成为国际交往中最活跃的环节和各国经济发展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全球的贸易规则日趋统一。第二,国际投资增长,带来了资本的国际化。第三,跨国公司日益成为世界经济的主导力量。第四,金融国际化,国际金融交易大大超过全世界生产和商品的交易。国际金融作为世界经济运行的核心,其全球化的程度日趋加深。第五,以科技为先导的生产国际化不断加强,区域集团化向广度和深度发展。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BCD选项。
[教材链接]该题相关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129页;《大纲解析》第97页。
68.当代垄断资本主义国家的生产和技术,在一定时期内仍能迅速发展的原因有:
A.垄断的统治并没有消除竞争
B.新科技革命的推动
C.对第三世界国家的不等价交换
D.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
[命题说明]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当代垄断资本主义国家的生产和技术发展的原因。
垄断阶段,生产和技术能迅速发展的原因,主要有:第一,生产力有自身的发展规律,新的科技革命的推动;第二,追逐高额垄断利润的驱动和国内外竞争的压力;第三,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为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空间,第四,向外扩张掠夺,争夺军事优势的斗争,客观上也会刺激科学技术的发展。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BCD选项。
[教材链接]该题相关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131页;《大纲解析》第99页。
69.马克思说:“资本正是以此自觉不自觉的为一个更高级的生产形式创造条件。”这些条件包括:
A.为社会主义创造物质条件
B.为社会主义准备精神文化条件
C.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具有社会主义的因素
D.为社会主义管理社会经济、发展生产力提供了组织形式和可借鉴的经验
[命题说明]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为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准备条件。
资本主义条件下生产社会化的全面发展,使管理过程和管理机构也日益社会化。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用资本的社会化来适应和推动生产社会化,个别资本股份化、私人资本国家化、民族资本国际化,表明把资本变为社会公有财产的物质条件日趋成就,而无产阶级力量随着生产社会化发展而不断壮大和提高,则为制度的变革准备了社会力量。而社会主义精神文化必须在无产阶级革命取得胜利以后才能进行建设,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并不具有社会主义因素。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D选项。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132页;《大纲解析》第100页。
70.马克思指出:“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社会主义最终取代资本主义,需要经历一个很长的历史时期,这是因为:
A.资本主义已经积累了雄厚的经济实力和丰富的统治经验
B.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还有调整的余地,在一定程度上允许生产力继续发展
C.落后国家首先走上社会主义道路,在物质技术基础上超过资本主义需要相当长时期
D.社会主义在一国或几国首先胜利,面对国外敌对势力的破坏,可能出现倒退和反复
[命题说明]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的长期性。
生产力的发展,科技革命的影响,使社会财富极大增长,资产阶级获得了缓和矛盾的物质条件。生产力的社会化,迫使资产阶级在不触动其根本制度和根本利益的前提下对生产关系做局部调整,这在一定程度和一定范围内会允许生产力的发展。落后国家首先走上了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增加了建设社会主义的艰巨性和复杂性。社会主义国家要和资本主义国家长期共存,时时面临各种威胁,还有可能倒退和反复。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BCD选项。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133页;《大纲解析》第101页。
来源未注明“中国完美·体育(中国)官方网站,WANMEI SPORTS网”的资讯、文章等均为转载,本网站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来源注明“中国完美·体育(中国)官方网站,WANMEI SPORTS网”的文章,若需转载请联系管理员获得相应许可。
联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扫码关注
了解完美·体育(中国)官方网站,WANMEI SPORTS最新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