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12018245号
第六章社会发展规律和历史创造者
单项选择题Ⅰ:下列每题的选项中,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
1.整个宇宙都受着唯一的运动规律即万有引力规律支配,不仅自然界要按照万有引力规律运动,社会也要按照万有引力规律发展。可见,在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的关系上,这种观点的错误在于没有认识到
A.社会规律和自然规律形式相同
B.社会规律和自然规律的本质不同
C.社会规律和自然规律没有共同之处
D.社会规律和自然规律是本质相同但表现形式不同
2.社会规律是“人们自己的社会行动的规律”,同自然规律的区别是
A.自然规律是客观的,社会规律是人造的
B.自然规律是自然界固有的,社会规律是通过人的活动创造出来的
C.自然规律是自发地起作用,社会规律通过人的活动实现出来
D.自然规律无法废弃和改变,社会规律可以废弃和改变
[命题分析]这两题考核的知识点是:社会规律与自然规律的区别。
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自然界的发展都具有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性,这是人类社会史与自然史的相同之处。同时也说明,社会规律和自然规律具有共同的本质,即具有客观性。然而社会发展规律与自然发展规律也有不同的一面,表现在表现形式上的不同。恩格斯指出:“社会发展史却有一点是和自然发展史根本不相同的。在自然界中(如果我们把人对自然界的反作用撇开不谈)全是没有意识的、盲目的动力,这些动力彼此发生作用,而一般规律就表现在这些动力的相互作用中。在所发生的任何事情中,无论在外表上看得出的无数表面的偶然性中,或者在可以证实这些偶然性内部的规律性的最终结果中,都没有任何事情是作为预期的,自觉的目的发生的。相反,在社会历史领域内进行活动的,是具有意识的、经过思虑或凭激情行动的、追求某种目的的人;任何事情的发生都不是没有自觉的意图,没有预期的目的的。”这就是说,自然界发展的规律是由自然界中各种盲目力量相互作用而形成的,自然规律是自发地起作用;而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是由人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而形成的。这并不是说社会发展规律不是客观的,而是说社会规律离不开人的活动,而人的活动总是在意识支配下进行的;社会规律一旦形成就对人的活动起制约作用,也是不可违背的。因此,第2题的正确答案是C选项。
第1题中,试题认为自然和社会受到同一种规律的作用,实际上是认识到了社会规律和自然规律都具有客观性,但是并没有认识到社会规律具有不同于自然规律的特点,社会规律与自然规律具有各自的表现形式。因此,第1题的正确答案是D选项。
[教材链接]该相关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79页;《大纲解析》第57页。
3.认为“社会历史是有规律的,所以历史事件可以重复出现”,这一观点是
A.否认历史规律的重复性
B.否认历史规律的不可重复性
C.否认了历史事件的具体性
D.否认了历史规律的普遍性
[命题分析]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历史事件与历史规律的特征。
这是一道很有现实意义的问题。现代西方历史哲学以历史事件的单一性、人的历史活动具有选择性、历史认识的相对性为依据,否定历史的必然性,并攻击马克思主义。这种思潮对我国也有一定的影响。社会历史规律是社会发展过程中各要素之间本质的必然的联系,它具有客观性、普遍性、重复性的特点。历史规律的重复性指同类历史事件中共同的本质的东西一再发挥作用。只要具备一定的条件,某种合乎规律的现象就会重复出现。自然规律的重复性是显而易见的,社会规律的重复性尽管复杂,但同样存在。历史发展规律的重复性是通过一个个不同的历史事件体现出来的。由于每一个具体的历史事件都是历史主客体多种复杂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是一定时间、地点、人物等条件下发生的有重大历史意义的事件,它总是个别的、具体的、不可重复,因此,不能因为社会历史规律的重复性而否认历史事件的具体性,得出历史事件重复出现的错误结论。该题的前提是正确的,但推论却是错误的,没有搞清楚社会历史规律的必然性和历史事件的偶然性之间的辩证关系。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C选项。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79页;《大纲解析》第57页。
4.在人的自觉活动和社会发展规律的关系问题上,宿命论的错误在于
A.否认人的自觉活动,夸大社会规律的必然性
B.否认社会规律的必然性,夸大人的自觉活动
C.既否认人的自觉活动又否认社会发展规律的必然性
D.承认社会规律的必然性
[命题分析]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宿命论在人的自觉活动和社会规律问题上的观点。
宿命论是认为人的命运和历史的发展受某种不可避免的力量支配的宗教和唯心主义学说。宿命论否认人的一切能动创造作用,要人服从命运或规律的支配,不去作任何改变现实的积极努力,认为即使做出努力也是徒劳无益的,不可能改变事物运动的预定逻辑。其错误表现在人的自觉活动和社会发展规律上就是否认了认的自觉活动,夸大了社会规律的必然性。
中国古代儒家所说的“畏天命”、“死生有命,富贵在天”,道家的“委天知命”,欧洲古希腊罗马斯多葛派“顺应自然”“服从命运”的主张等都是宿命论的观点。宿命论还突出地表现于宗教思想中,基督教认为人的地位、遭遇、祸福等都是由神安排好的,人们必须服从这种安排。宿命论把剥削阶级的统治说成是合理的、在思想上瓦解人民群众反抗这种统治的斗争。宿命论产生于科学知识不发达的历史时期。当人们对事物现象的规律尚不能作出科学解释,并形而上学地割裂必然性和自由的关系,以必然性否认自由时,就会走向宿命论。宿命论与形而上学循环论、神学目的论有密切联系。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选项。
[教材链接]该相关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79页;《大纲解析》第57页。
5.“在历史转折时期,只要充分认识历史的必由之路和自己的历史责任,做出正确的选择,就可以在历史进程中大有作为。”这一观点
A.简化了个人在历史中发挥作用的过程性
B.否认了个人在历史中发挥作用的条件性
C.承认社会历史发展过程是客观规律与人的自觉活动的统一
D.是“英雄创造历史”的观点
[命题分析]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社会历史发展过程是客观规律与人的自觉活动的统一。
命题中“历史必由之路”是指社会发展的必然性即社会规律,“自己的历史责任”属于人的自觉活动范畴。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只有将社会规律和人的自觉活动统一起来才是正确的选择。人类社会的发展是一个合乎规律的自然的历史进程。人是社会历史的主体,人类历史是人的实践活动的结果,社会规律是人们自己行动的规律,社会历史发展过程是客观规律与人的自觉活动的统一。在认识并遵循客观规律的基础上,人的自觉能动性才能得到有效的发挥,并在实践中取得成功。
在具体历史过程中,客观规律只是在总体上、长远趋势上决定历史进程,规定人的活动的大致范围和可能性,而历史活动的具体内容,把可能性变成现实,则取决于活动着的人的选择。这种选择不是主观任意的,它只能在客观规律所提供的可能性范围内进行,并与主体历史形成的素质密切相关。
当今时代正处于历史转折时期,社会主义是历史发展的大趋势。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历史发展规律的客观要求,是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也是中国青年的历史责任。坚定社会主义信念、自觉投身于建设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就是走历史必由之路,这是当代中国青年的正确选择。本题的正确答案为C选项。
[教材链接]该相关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92页;《大纲解析》第81页。
6.认为“人们在创造历史的活动中,谋事在人,成事在天”,这一观点
A.揭示了人的能动性的发挥受规律的制约的正确观点
B.否认了社会规律的客观性的错误观点
C.强调客观规律下的主体具有能动性的正确观点
D.否认了人的主体自觉能动性的错误观点
[命题分析]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社会规律的决定性与人的主体能动性之间的辩证关系。
唯物史观指出,人类社会同自然界本质上是一致的,是客观的、合乎规律的辩证发展过程。人类社会对自然界有着高度的依赖性,人类不能随心所欲地创造历史,人类社会是有规律的动态的过程。
唯物史观在揭示了社会规律的客观性和决定性的同时,也充分重视作为社会历史主体的人在历史过程中的自觉能动性。社会历史是由人的活动构成的,社会历史规律是人们自己的社会行动的规律,社会生活的一切领域都是人自觉进行活动的场所,社会历史的一切都是人的活动所创造的。单个的历史主体总是把自己的追求汇合成一种合力,从而自觉地或不自觉地、直接或间接地去创造历史。社会历史发展蕴涵着客观的规律并表现为一个决定的过程。但这一规律实现的具体形式、途径和方法却是可以选择的。
认为历史活动中“谋事在人”,就是承认社会发展过程的客观规律是通过人的自觉活动得以实现的,承认人的能动作用,这是正确的。但“成事在天”即把办成事情的原因、决定因素归结为外在于人的天意,认为历史活动的成败完全由客观必然性或某种超自然力量所决定的,这是错误的,因为它否认了人的努力在事情成败中的作用,同时也否认了社会规律的客观性,从而陷入了唯心史观和宿命论。本题的正确答案是B选项。
[教材链接]该相关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92页;《大纲解析》第81页。
7.“社会规律是通过人的有目的的活动实现的,因而人在历史活动中的选择是完全自由的”,这一观点
A.意识到社会规律得以存在并发生作用的必不可少的条件是人的有目的有意识的活动的正确观点
B.意识到人是社会历史的主体,人们总是按照自己设定的目标从事社会活动的正确观点
C.否认了社会规律形成于人与自然、人与人的相互作用的实践活动之中的错误观点
D.否认了人在历史事件中的选择是受社会规律制约的错误观点
[命题分析]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人的主体性与社会规律的客观性。
社会发展规律不以任何个人、阶级以至整个人类的意志为转移,并支配人们的活动,决定着社会发展的方向。但是,社会发展规律又的确形成并实现于人的实践活动之中,人是社会历史的主体。人创造历史的活动是自觉的活动,人的一切创造活动始于人的自觉选择。但是,人在历史事件中的选择不是主观任意的,是受社会规律所制约的。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存在于人的自觉活动中,它一经形成又成为制约人们行动的客观力量。因此,人的选择只能在客观规律所提供的可能范围内进行,否则选择就无法实现。认为“人在历史活动中的选择是完全自由的”则否认了社会客观规律对人的活动的制约作用,正确的前提得出了错误的结论。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D选项。
[教材链接]该相关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92页;《大纲解析》第81页。
8.“对每一个卢布工资增加一个戈比,要比任何社会主义和任何政治都更加切实而可靠。”这一观点属于
A.是认为历史过程中的决定因素是现实生活的生产和再生产的唯物史观
B.是认为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的历史辩证法的观点
C.是认为经济是社会发展的惟一因素的经济决定论观点
D.是认为在阶级社会中经济斗争具有首要意义的正确观点
[命题分析]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经济决定论观点的辨析。
“对每一个卢布工资增加一个戈比,要比任何社会主义和任何政治都更加切实而可靠。”这一观点依据现实生活的生产和再生产是历史发展过程中的决定因素,得出在阶级社会中,经济斗争具有首要意义,是对唯物史观的庸俗化,属于经济决定论的观点。经济派(经济决定论)认为,只有无产阶级的经济斗争才具有决定性的意义,并把经济因素看作是社会历史发展的惟一决定因素,没有看到意识形态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不属于历史辩证法的观点。列宁曾经批判经济决定论,他认为:“根据经济利益起决定作用这一点,决不应当做出经济斗争(等于工会斗争)具有首要意义的结论,因为总的说来,各阶级最重大的、‘决定性的’利益只有通过根本的政治改造来满足,具体说来,无产阶级的基本经济利益只能通过无产阶级专政代替资产阶级专政的政治革命来满足。”这就是说,政治是以经济为基础的,但政治又代表着阶级的经济利益,对于经济不是消极的。无产阶级为了增加工资等而进行的经济斗争,是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斗争诸多形式中的一种必要形式,但决不能限于这种形式。无产阶级只有把经济斗争提高到政治斗争,通过政治革命建立无产阶级专政,才能实现自身的根本任务。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为C选项。
[教材链接]该相关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81页;《大纲解析》第59页。
9.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中,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是因为
A.生产力是第一性的,生产关系是第二性的
B.生产决定分配和消费
C.生产力具有客观性,生产关系具有主观性
D.生产力是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生产关系是相对稳定的因素
[命题分析]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原因。
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生产关系的变革。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统一体中,生产力是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生产力的这个特点是由物质资料生产和再生产的本质决定的。人类为了生存必须不断地进行生产,不断地积累生产经验、提高劳动技能、改进生产工具,使生产力处在不断的发展变化之中。生产关系则是相对稳定的,这个特点是由它本身的性质和作用决定的。建立生产关系的目的是为生产服务的,一种生产关系已经形成,就在一定时期内表现为比较固定的形式,可以在一定限度内容纳发展不同程度的生产力。当生产力发展到新的更高水平,旧的生产关系不能适应甚至阻碍生产力发展的时候,就迟早要引起生产关系的变革,用适合生产力状况的新的生产关系取代落后的生产关系。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为D选项。
[教材链接]该相关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80页;《大纲解析》第58页。
10.生产力是在物质生产活动即劳动中形成的,但是“人们无法自由地选择生产力”,这是因为
A.人不具有主体能动性
B.生产力具有客观性
C.人的自由的是相对的
D.人不具有主体选择性
[命题分析]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生产力的客观性特点。
人们无法自由的选择生产力,这是因为生产力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表现在:第一,人们所面对的生产力是一种既得力量,它是前人实践活动的客观结果。第二,构成生产力的诸要素是物质的、客观的。生产力的实体方面是由三个要素组成:以生产工具为主干的劳动资料、由自然物和经过人加工的原材料构成的劳动对象、具有一定生产经验和劳动技能的劳动者,这些都是客观的。第三,生产力的发展有其内在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规律。因此说,“人们无法自由地选择生产力”。本题的正确答案为B选项。
[教材链接]该相关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80页;《大纲解析》第58页。
11.认为“一切社会变迁和政治变革的终极原因,不应当到有关时代的哲学中去寻找,而应到有关时代的经济中去寻找”,这一观点认为
A.哲学不是自己时代精神的精华
B.哲学革命不是政治变革的前导
C.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变革
D.经济基础的革命性变更才是真正的革命
[命题分析]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变革。
恩格斯在《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一书中提出:哲学革命是政治变革的前导。哲学革命之所以会成为政治变革的前导,这在于任何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精神的精华,任何真正的哲学总是以抽象的理论形式最为集中地反映着一定历史时代的客观本质、内在要求和发展趋势。哲学虽是时代的产物,但是社会变迁和政治变革的终极原因却不在于哲学,而是社会经济基础。
恩格斯指出:“生产以及随生产而来的产品交换式一切社会制度的基础;在每个历史地出现的社会中,产品分配以及和它相伴随的社会之划分为阶级或等级,是由生产什么、怎样生产以及怎样交换产品来决定的。所以,一切社会变迁和政治变革的终极原因,不应当到人们的头脑中,到人们队永恒的真理和正义的日益增进的认识中去寻找,而应当到生产方式或交换方式的变更中去寻找;不应当到有关时代的哲学中去寻找,而应当到有关时代的经济中去寻找。”恩格斯的这段话包含着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产生,决定上层建筑的性质以及上层建筑的变革和发展方向。
政治的和哲学的变革最终也必然以经济基础的变革为依归,所以说经济基础的变革是真正的革命。但是D选项与题意无关。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为C选项。
[教材链接]该相关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81页;《大纲解析》第58页。
12.认为“上层建筑只要适合自己的经济基础就能对社会发展起推动作用”,这一观点是
A.违背了历史的辩证法的错误观点
B.陷入了历史唯心主义的错误观点
C.符合历史唯物主义的正确观点
D.曲解历史唯物主义原理的错误观点
[命题分析]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对上层建筑反作用的辨析。
历史唯物主义在肯定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前提下,承认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实际上是说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生产力。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生产力是通过经济基础这个中间环节实现的。因此,上层建筑对社会发展起推动作用,还是其阻碍作用,不是取决于它是否适合自己的经济基础,而是取决于它所服务的经济基础是先进的还是落后的。当上层建筑所服务的经济基础是一种先进的生产关系时,它越是为自己的经济基础服务,就越能促进生产力乃至整个社会的发展;相反,当上层建筑所服务的经济基础是一种落后的生产关系时,它越是为自己的经济基础服务,就越阻碍生产力乃至整个社会的发展。
否认经济基础对上层建筑的决定作用,会陷入历史唯心主义;否认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则违背了历史的辩证法。题干的这一观点,承认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即承认经济基础对上层建筑的决定作用。但是在理解上层建筑的反作用上存在着错误的理解,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为D选项。
[教材链接]该相关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82页;《大纲解析》第60页。
13.上层建筑是指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社会意识形态和与此相适应的政治法律制度及设施。那么,在社会生活中,上层建筑对于社会发展作用的性质取决于
A.国家政权的阶级属性
B.它所服务的经济基础的性质
C.社会意识形态的性质
D.社会生产力的性质
[命题分析]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表现在:第一,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产生。经济基础属于物质领域,上层建筑从实质上说属于思想关系领域。因此,经济基础是第一性的,是上层建筑的根源;上层建筑是第二性的,是经济基础的派生物。第二,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性质。有什么样的经济基础,就有什么样的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社会发展作用的性质不取决于自身的性质与状况,而是取决于它所服务的经济基础的性质;如果所服务的经济基础是适合生产力发展要求的,则对社会发展起促进作用;如果不适合则起阻碍作用。第三,经济基础的变化决定上层建筑的变化。经济基础的变化必然引起上层建筑的变化,而且规定着上层建筑变化、发展的方向。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B选项。
[教材链接]该相关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81页;《大纲解析》第59页。
14.认为“生产力水平越高,民主权利就越真实越广泛”,这一错误观点认为
A.民主不是抽象的、绝对的B.民主没有共性的内容
C.民主问题的实质取决于经济基础D.民主的发展程度决定民主的性质
[命题分析]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经济基础决定民主的性质。
民主权利总是受一定的经济发展水平制约的。民主作为上层建筑,其本质直接由经济基础决定,而不是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的。由于经济基础不同,享有民主的主体不同,因此有不同类型的民主。社会主义民主是比资本主义民主更高类型的民主,其民主的真实性和广泛性都是资本主义民主所不可比拟的。
我们要看到民主的本质与民主的发展程度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两个问题,不能笼统地说生产力水平越高,民主权利就越广泛越真实。否则,就会得出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民主优越于社会主义民主的错误结论。历史唯物主义肯定近代民主、自由的进步作用,认为在人类历史上,在新兴资产阶级和劳动人民反对封建专制的斗争中,形成民主、自由、博爱的观念,是人类精神的一次大解放。民主具有共性的内容,但不能忽视资本主义民主的阶级实质,不能因民主发展的程度而忽视了民主的性质。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D选项。
[教材链接]该相关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81页;《大纲解析》第59页。
15.“政府终归是少数人的政府,不管这些少数人使用一个人的名义,还是使用许多人的名义。”这段话
A.指出了国家对内职能和对外职能的界限
B.明确了国家是具有强制力的机构
C.承认国家是个历史范畴
D.抹杀了国家的阶级本质
[命题分析]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国家的阶级本质。
任何政府都是由少数人组成的,但是政府作为国家政权机关是有阶级性的,是统治阶级利益的代表。在资本主义国家,不管是“使用一个人的名义,还是使用许多人名义”,无论采取何种政体,其政府都是代表资产阶级的利益,“终归是少数人的政府”。在社会主义国家,尽管政府也是由少数人组成的,但它却代表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是为多数人服务的政府。题干的说法混淆了不同国体的本质区别,抹煞和掩盖了国家的阶级本质。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D选项。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74页;《大纲解析》第53页。
16.资产积极思想家以“理性”、“人性”是否客观及实现程度作为社会进步的尺度。马克思主义哲学则认为,社会进步的尺度是客观的、综合性的,其中社会进步的最高标准是
A.文化的发展程度
B.人的全面发展和解放程度
C.生产力的高度发展
D.社会和谐的程度
[命题分析]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社会进步的最高标准。
社会进步的尺度,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1)文化的发展程度,这是社会进步的综合性尺度。考察某一社会是否前进着,要看它与过去相比在文化、文明状态上趋向如何,是在增长还是在衰退、人类文化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是同一个历史过程,社会的进步必然带来文化的发展,而文化的发展程度又标志着社会进步的程度,其中,物质文化是人类文化发展的根本标志,也是社会进步的根本标志,精神文化是一定社会在精神方面的重要标志,是物质文化的必要补充和进一步发展的条件。(2)人的全面发展和解放程度,这是社会进步的目标性尺度。人是社会历史活动的主体和施动者,是社会的构成元素,社会是由人组成的,社会是人的社会。社会的进步同时也就是人的发展。人在创造社会并推动社会前进时,也不断地改变自身、完善自身,追求着人类的解放和自由。社会的进步和人的发展、解放是同一历史过程的两个方面。人的全面发展的含义包括:人的社会性与个性全面发展及有机统一;人的感觉的全面发展;人的自主活动的回归;“自由人的联合体”。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进步的最高目标。(3)生产力的高度发展,这是社会进步的最高动力,也是社会进步的最高标准或根本性尺度。人在社会关系中活动并不断创造社会关系,这种社会关系构成复杂的社会矛盾,正是这些社会矛盾尤其是社会基本矛盾推动社会进步。生产力是社会基本矛盾中最根本的因素,起着决定性作用、没有生产力的高度发展就没有社会的进步,也没有文化的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及自由的实现,生产力的高度发展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物质基础和动力,是社会进步尺度中之根本尺度。本题的正确答案为C选项。
[教材链接]该相关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80页;《大纲解析》第58页。
17.认为“在阶级社会中,阶级斗争是最基本的实践活动”,这一观点是
A.否认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的错误观点
B.夸大了阶级斗争及其作用的错误观点
C.承认社会发展的深刻原因在于阶级斗争的正确观点
D.认为在阶级社会阶级斗争决定其他一切实践活动的正确观点
[命题分析]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社会发展中的最基本的实践活动。
题干的观点是一种片面夸大阶级斗争及其作用的错误观点。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物质生产活动是最基本的实践活动,它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并决定其他一切实践活动。这一观点适合于一切社会发展阶段,包括阶级社会。阶级和阶级斗争的存在只是同生产发展的一定历史阶段相联系,是生产力有一定程度发展而又发展不足的产物,随着生产力的高度发展,它必将被消灭。因此,阶级和阶级斗争也是建立在物质生产发展的基础之上的。在阶级社会中,阶级斗争是处理社会关系实践的主要形式,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但它不是阶级社会的最基本实践活动。物质生产实践仍是阶级社会最基本的实践活动。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为B选项。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83页;《大纲解析》第62页。
18.阶级不是从来就有的,任何时候阶级“都是自己时代的经济关系的产物”。那么,阶级产生的直接原因
A.一部分人对另一部分人的暴力掠夺
B.社会产品的分配不均
C.剩余产品的出现
D.生产资料私有制的形成
[命题分析]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阶级产生的直接原因。
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阶级在任何时候都是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的产物,都是自己时代的经济关系的产物。阶级产生是经济发展的产物,生产资料私有制的形成,即社会上一部分人拥有生产资料,从而能够占有另一部分人的劳动的出现,把这种可能性变成现实,是阶级产生的直接原因。暴力在阶级产生的过程中,起过重要的促进作用,但不是直接的原因,暴力能使财富重新分配,却不能创造财富。社会产品的分配不均也只能促进阶级的形成,不是阶级产生的直接原因;剩余产品的出现是阶级产生的物质前提,为阶级的产生提供了可能性,但不能看成是现实性。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D选项。
[教材链接]该相关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83页;《大纲解析》第62页。
19.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建立以来,阶级斗争的状况发生了根本变化,表现在
A.阶级斗争是社会的主要矛盾
B.社会主义社会的阶级斗争已经彻底消失
C.阶级斗争时而存在,时而消失
D.阶级斗争依旧存在,但非主要矛盾
[命题分析]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当前我国的阶级斗争的特点。
当前我国的阶级斗争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1)阶级斗争的对象已不再是完整的剥削阶级。由于剥削阶级已经被消灭,阶级斗争不再是两个对抗的基本阶级之间的斗争,而是广大人民群众同反对社会主义的敌对分子、敌对势力的斗争。同时这些形形色色的反社会主义分子的斗争,仍然具有阶级斗争的性质。(2)阶级斗争已不再是我国涉湖的主要矛盾。阶级斗争对社会主义社会的存在和发展已不起主要的决定性的作用。大多数社会矛盾也不再具有阶级斗争的性质,因此有关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问题的处理要服从于经济建设这个中心。(3)阶级斗争在一定范围内还会长期存在。阶级斗争在一定范围内还将长期存在的主要原因是:历史上剥削制度和剥削阶级在政治、思想、文化等各个方面的影响还存在;祖国统一大业尚未完成,处于复杂的国际环境中,资本主义和敌对势力对社会主义事业还会进行各种形式的侵袭和破坏;我国经济和文化还处于发展中,社会主义制度还不够完善,不能完全防止党和国家干部队伍中的蜕化变质等腐败现象的滋生,不能够完全杜绝少数新的剥削分子和敌对分子的产生,等等。(4)阶级斗争的总的趋势是逐渐缓和以至最后消失,但在一定范围内和一定条件下还可能激化。我国现阶段的阶级斗争的重要表现是围绕“思想基本原则”而展开的,与此相联系的是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的斗争和反对国际敌对势力的斗争。(5)阶级斗争依照国家法律有领导、有秩序地进行。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D选项。
[教材链接]该相关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83页;《大纲解析》第62页。
20.理解人类社会发展史的“钥匙”是
A.阶级斗争发展史
B.生产关系发展史
C.社会意识发展史
D.劳动发展史
[命题分析]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劳动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劳动是理解社会发展史的锁钥”,这是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关于劳动在人和人类社会形成与发展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的科学论断。它包括如下的含义:(1)劳动不仅创造了人和人类社会,而且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劳动是全部人类生活存在和发展的第一个基本条件。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人类社会的存在和发展都不能不以物质资料的生产劳动为基础。(2)劳动是人们全部社会关系形成和发展的基础。劳动不仅生产出为人们生存和社会生活所必需的劳动产品,而已同时生产着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3)劳动是人类社会历史的起点,在劳动这个最初的也是最基本的社会实践中孕育着社会有机体发展的一切萌芽。错综复杂、丰富多彩的整个社会物质、精神生活过程,不过是劳动过程的展开和深化。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把劳动作为认识人类社会的逻辑起点,全面地揭示了人类社会的发展及其规律。正如恩格斯所说,马克思和他是“在劳动发展史中找到了理解全部社会史的锁钥”。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D选项。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66页;《大纲解析》第47页。
21.列宁认为,生产力的发展是“社会进步的最高标准”。对“生产力标准”理解正确的是
A.生产力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惟一标准
B.生产力的发展仅仅表现在物的不断丰富上
C.以生产力的现实水平来判断社会进步与否
D.生产力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根本标准
[命题分析]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对“生产力标准”的理解。
马克思主义哲学确认生产力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最高标准或根本标准,为人们分析社会发展提供了可靠的依据。但是,对“生产力标准”必须准确而全面地理解,不能把它绝对化。首先,生产力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根本标准,而不是惟一标准,尤其不能撇开生产关系来理解生产力标准,因为生产力对社会发展的影响要通过生产关系才能实现。发达的生产力可以创造出巨大的物质财富,但物质财富的社会分配却不是直接决定于生产力,而是决定于生产关系。其次,“生产力标准”是“物”的不断丰富与人的不断发展的统一。生产力是人的实践能力,所以生产力的发展不仅表现在物的不断丰富上,而且表现在人的不断发展上。从人类总体历史来看,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的本质力量在不断发展。正是在这个意义上,马克思认为,发展生产力也是发展人的本质力量。再次,“生产力标准”是生产力的现实水平和发展速度的统一。不同民族、国家的生产力要达到相同的水平,时间有长有短,速度有快有慢,不能仅仅以生产力的现实水平判断社会进步与否,而要从生产力的现实水平和发展速度的统一中考察社会的发展,即从是解放生产力、促进生产力的发展还是束缚生产力、阻碍生产力的发展这个视角来判断社会进步与否。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D选项。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83页;《大纲解析》第61页。
22.认为“人类社会的历史归根到底是先进生产力代替落后生产力的历史”,这一观点
A.忽视了历史客体是人们从事历史活动的必要条件
B.突出了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
C.否认了历史是有意识的人类活动的发展过程
D.简化了人类社会的历史进程
[命题分析]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生产力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历史的主体是人,是具有自我意识的机体。在人们创造历史的活动中,作为社会历史活动主体的人们离不开一定的客观条件和对象,因此说历史客体是人们从事历史活的的必要条件。选项A和C的意思是认为题干否定了历史的主体和客体的作用。“人类社会的历史归根到底是先进生产力代替落后生产力的历史”这一说法,实质是在强调生产力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没有涉及历史活动的主体和客体。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从而决定整个社会。先进生产力决定着社会发展的方向,生产关系的变革、社会形态的更替归根到底是先进生产力更替落后生产力的过程。所以,人类社会的历史归根结底是先进生产力代替落后生产力的历史。正因为人类社会的历史归根结底是先进生产力更替落后生产力的历史,所以我们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本题的正确答案是B选项。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83页;《大纲解析》第61页。
23.恩格斯指出:“所谓‘社会主义社会’不是一种一成不变的东西,而应当和任何其他社会制度一样,把它看成是经常变化和改革的社会”。这句话的核心意思是
A.社会主义改革是社会发展中的质变
B.社会主义改革是社会制度的根本变革
C.社会主义改革可以代替社会革命
D.社会主义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
[命题分析]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社会主义的改革性质。
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同样离不开改革。社会主义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自我发展,是为了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促进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改革是必然的,它是解决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不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的某些方面、环节的根本途径,是解放和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的必由之路。从这个意义上说,改革也是革命,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动力。正因此,恩格斯才提出社会主义社会也需要改革。本题的正确答案是D选项。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84页;《大纲解析》第62页。
24.“蒸汽、电力和自动纺织机甚至是比巴尔贝斯、拉斯拜尔和布朗基诸位公民更危险万分的革命家。”这一论断的含义是
A.科技革命是对统治阶级的极大威胁
B.科技革命对变革社会制度具有直接、决定作用
C.滥用科技革命的成果会对人类造成“危险”
D.科技革命推动社会革命
[命题分析]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科学技术革命的重要作用。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科学革命是新的知识积累基础上已有科学知识的深化、拓展和新科学发明的产生以及因此而引起的重大社会变革。科学革命的产生和发展既遵循着自身的规律及量变与质变、进化与革命、连续性与间断性辩证关系的规律,同时,又受制于社会的物质需要状况及物质生产发展规律。科学革命的根源是社会实践需要。科学革命是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它促使工具等发生变革,大力解放生产力,它改变生产结构、工艺结构和方法,此外还改变着人们的精神面貌、人际关系及道德伦理关系。
在马克思、恩格斯看来,科学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力量,甚至是最高意义上的革命力量,他们把这比喻为“人类历史进步的杠杆”。科学技术通过提出改变现存不合理的社会制度的要求推动社会革命。由于落后的社会制度限制了科学能力的发展,科学技术难以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同时,对科学技术成果的错误移植和错误的社会应用,阻碍了科学技术的发展。所以,作为一种革命力量的科学技术,就本能地具有一种改变落后社会现状的要求,并形成一种趋势,从而加剧社会矛盾,促进社会革命的到来。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在19世纪50年代,马克思就对科学技术的作用作过精辟而形象的概括,即认为科学技术是比当时法国一些著名革命家“更危险万分的革命家”。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D选项。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86页;《大纲解析》第63页。
25、人的存在和活动是异常丰富的,决定了交往形式的复杂和多样,其中最基本的交往形式是:
A.个体交往与社会交往B.精神交往与物质交往
C.直接交往与间接交往D.政治交往与文化交往
[命题分析]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交往形式
交往是在社会生产和分工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历史唯物主义的一个重要范畴。唯物史观运动交往这个概念,一般是指在生产活动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人类所特有相互往来关系的存在方式和活动方式,是人与人之间发生社会关系的一种中介,是以物质交往为基础的的全部经济、政治、思想文化交往的总和。交往形式是指交往的内容和交往的方式,物质交往和精神交往是两种最基本的交往形式。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B。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87页;《大纲解析》第64页。
26.英雄史观否认人民群众在历史中的创造作用,其理论出发点是:
A.人是社会运动的主体
B.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
C.社会意识有能动的反作用
D.社会运动是受偶然性支配的
[命题分析]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英雄史观的理论出发点。
英雄史观是否认人民群众在历史上的创造作用,把个别杰出人物夸大为主宰历史发展的唯心主义历史观。马克思主义产生以前的社会历史理论,总是直接或间接地宣扬英雄创造历史的观点。英雄史观把历史的发展看作是由少数英雄人物的意志、品格、才能和观念决定的,而人民群众则不过是历史的消极、被动的“惰性物质”。中国近代资产阶级思想家梁启超说:“历史者英雄之舞台也,舍英雄几无历史”,大人物“心理之动进稍易其轨,而全部历史可以改观”。英国的卡莱尔认为,全世界的历史“实际上都是降生到这个世界上来的伟大人物的思想外在的、物质的结果”。黑格尔把伟大人物视为他所谓的“世界精神”的代理人.曾把拿破仑称作骑在马背上的世界精神。可见,英雄史观的理论出发点是认为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B。
[教材链接]该相关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88-89页;《大纲解析》第65-66页。
27.人民群众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真正动力,因此人民群众创造历史
A.在阶级社会,受历史条件的制约
B.在社会主义社会之前受历史条件制约
C.在共产主义社会之前受历史条件制约
D.在任何社会都受历史条件制约
[命题分析]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人民群众创造历史受社会条件的制约。
历史是人民群众创造的,但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活动和作用,又受到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并且这种制约不受社会形态的影响。人们不能随心所欲地创造历史,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承继下来的社会条件下创造历史。这一社会历史条件是指人们历史活动所处的现实的经济条件、政治条件和文化条件的总和,其中经济条件是决定性的。任何历史时代,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作用都要受到历史条件的制约。本题的正确答案是D选项。
[教材链接]该相关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88-89页;《大纲解析》第65-66页。
28.认为“杰出人物和人民群众共同创造历史”,这一观点
A.承认杰出人物对社会发展作用和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正确观点
B.否认杰出人物对社会发展的贡献从属于并受制于人民群众的作用的错误观点
C.承认所有的个人都起到一定的作用的历史合力论的正确观点
D.否认杰出人物在历史发展中的突出地位和贡献的错误观点
[命题分析]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杰出人物和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在杰出人物的历史作用问题上,我们应该看到杰出人物对历史发展的重要作用是第二位的,是从属于并受制于人民群众的作用的。杰出人物的力量来源于人民群众,没有人民群众的支持,任何杰出人物都不能成功。杰出人物发挥历史作用的方向和程度,其全部功过是非,都取决于是否符合历史规律和人民群众的利益、要求。
历史是人民创造的,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生产方式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决定力量,所以,生产方式的主体——人民群众才是历史的创造者。杰出人物不能取代人民群众而成为历史的创造者,杰出人物是人民群众的代表,从根本上说,杰出人物的作用体现的是人民群众的作用。
历史唯物主义主张人民群众创造历史,反对“英雄创造历史”的观点,也反对“英雄和人民共同创造历史”的观点。这种“共同创造论”貌似全面,实际并没有摆脱唯心史观的性质。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B选项。
[教材链接]该相关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88-89页;《大纲解析》第65-66页。
29.“时势造英雄”与“英雄造时势”这两种观点
A.都正确表达了杰出人物、历史人物的历史作用
B.都否认杰出人物发挥作用从属并受制于人民群众的作用
C.前者是唯物主义命题,后者是唯心史观
D.前者是唯心史观,后者是唯物主义命题
[命题分析]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英雄人物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历史唯物主义在坚持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的前提下,承认英雄人物在历史发作巨大的作用,但是,对此我们也要进行全面的、历史的、阶级的分析。(1)杰出人物是历史的产物。在人类历史发展的各个阶段,任何一个杰出人物的出现,都是社会需要和时代需要的产物。倘若没有一定社会和时代发展的需求,杰出人物的出现就永远也跨不过由可能进到现实的门槛,也跨不过由偶然到现实的门槛。在社会需要面前,出现怎样的杰出人物,由谁来充当杰出人物或领袖人物,这多少具有偶然性,但这样的杰出人物一定会出现则是必然的。这种必然性在于社会环境和社会发展的需要。这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时势造英雄”。(2)杰出人物的历史作用必定受一定历史条件的制约,他们只能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发挥作用,而不能超出这个条件。在历史必然性面前,杰出人物并不是没有发挥历史主动性的舞台,但是这种历史主动性却在于顺应历史发展的必然性和规律性,从而促进历史事变的进程,这正是杰出人物历史作用的根本体现。然而,无论如何,任何杰出人物都不能创造历史,不能改变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和一般进程。认为“英雄造时势”是唯心主义的错误观点。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C选项。
[教材链接]该相关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88-89页;《大纲解析》第65-66页。
30.“在社会发展过程中,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剧中人’,英雄人物是历史的‘剧作者’”,这一观点属于
A.历史唯心主义观点
B.历史辩证法观点
C.历史唯物主义观点
D.历史决定论观点
[命题分析]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人民群众和英雄人物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题干的这种说法把人民群众和英雄人物对立起来,违背了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这一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人民群众作为历史的决定力量,应该说既是历史的“剧中人”,又是历史的“剧作者”。历史唯物主义不否认英雄人物在历史创造中的重要作用,但是,英雄人物都是在群众的实践中早就并涌现出来的,他们的历史作用必须和群众的实践紧密结合,和人民群众一起成为既是历史的“剧中人”,又是历史的“剧作者”。英雄人物如果脱离了群众,将一事无成。题干中的这一观点把两者割裂开来,夸大了英雄人物的作用,因此是历史观上的唯心主义观点。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选项。
[教材链接]该相关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88-89页;《大纲解析》第65-66页。
31.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是两种根本对立的历史观,划分这两种历史观的根本标准是
A.是否承认人类社会的内部矛盾
B.是否承认阶级斗争在社会发展中的决定作用
C.是否承认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D.是否承认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
[命题分析]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区分唯心史观和唯物史观的根本标准。
历史观是人们关于社会历史的总的看法,世界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历史观的根本问题是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存在是第一性的,社会意识是第二性的,属于唯物主义历史观;认为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社会意识是第一性的.社会存在是第二性的,属于唯心主义历史观。在马克思上义哲学诞生之前,有些思想家的历史观也包含某些辩证法思想和唯物主义因素,但在整体上没有形成系统的唯物主义历史观。从总体上看,马克思以前的历史观有两大缺陷:第一.至多是考察了人们历史活动的思想动机,而没有考察产生这些动机的原因,没有认识到社会关系体系发展的客观规律性,没有看出物质生产发展程度是这种关系的根源;第二,没有说明人民群众的活动,没有考察群众生活的条件以及这些条件的变更。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生产、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从根本上决定着社会发展的趋势,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从而从根本上揭示了社会发展的动力、源泉及其客观规律性。历史唯物主义是科学的历史观。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C选项。
[教材链接]该相关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66页;《大纲解析》第47页。
32.梁启超认为:“大人物心理之动进稍易其轨而全部历史可以改观”,这一思想属于
A.客观唯心主义的英雄史观
B.主观唯心主义的英雄史观
C.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
D.历史决定论的观点
[命题分析]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唯心主义的历史观。
唯心主义历史观是指用唯心主义观点来解释社会历史的哲学思想和哲学理论。它从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的观点出发,把人们的思想动机、卓越人物的意志或某种超自然的神秘力量看作是社会历史发展的根本原因,否认社会发展有它本身所固有的客观规律。在马克思主义以前,唯心主义历史观由于不理解人的实践活动尤其是生产实践活动在社会历史中的作用,因而在历史观上也陷入了唯心主义。造成这种状态的原因,一方面是由于剥削阶级的偏见经常歪曲社会的历史,另一方面则是由于生产规模的狭小而限制了人们的眼界。从总体上看,唯心主义历史观可以分为两种基本形式。一种是客观唯心主义的英雄史观,用某种神秘的客观精神的自我运动来解释历史的发展,认为客观精神支配各个国家和民族的社会生活和历史进程,黑格尔是其主要代表。另一种是主观唯心主义的英雄史观,用主体的、个别人物的思想和意志来解释社会的发展,德国的卡莱尔和中国的梁启超都属于这一派。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B选项。
考生要注意题干的观点也属于非决定论。非决定论是唯心主义的哲学观点,认为少数英雄人物的意志对历史活动起决定作用,否认社会历史发展的因果制约性和客观规律性。社会领域的决定论是指认为人的历史活动与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是辩证统一的,是辩证唯物的决定论。
[教材链接]该相关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66页;《大纲解析》第47页。
33.“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这句话表明
A.人是研究社会历史的出发点
B.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
C.历史发展的方向是人自己决定的
D.人的自我保存和发展是历史的原动力
[命题分析]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人是社会历史的主体。
题干是马恩针对布鲁诺·鲍威尔把历史看作是纯粹的思想活动而忽视人是历史活动主体提出的观点。马克思、恩格斯在《神圣家族》中指出,“‘历史’并不是把人当作达到自己目的的工具来利用的某种特殊的人格。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就是说,人们是为了追求和实现自己的“利益”而从事现实的生产活动、政治活动和其他经验活动,这些有目的的活动构成了历史。人才是历史活动的主体,历史是人们自己活动的产物。
社会发展规律不以任何人、阶级以至整个人类的意志为转移,并支配着人们的活动,决定着社会发展的方向(选项C是错误的)。但是,社会发展规律又的确形成并实现于人的实践活动之中,人是社会历史的主体。正是在这个意义上,马克思认为,“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
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明确指出:“我们的出发点是从事实际活动的人”,这里,马克思、恩格斯明确指出,作为科学历史观出发点的是“现实的人”。他们把从事物质生产的“现实的人”作为出发点,这是因为历史是由人的活动构成的。马恩指出,在阶级社会中,“阶级斗争是历史发展的原动力”。认为人的自我保存和发展是历史的原动力,是人本主义的观点。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B选项。
[教材链接]该相关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88页;《大纲解析》第65页。
34.认为“历史发展的总的合力是人民群众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包含个人意志的作用”,这一观点属于
A.历史唯物主义观点
B.历史非决定论观点
C.历史唯心主义观点
D.历史自然主义观点
[命题分析]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历史发展的合力论。
恩格斯指出:“历史是这样创造的:最终的结果总是从许多单个的意志的相互冲突中产生出来的,而其中每一个意志,又是由许多特殊的生活条件,才成为它所成为的那样。这样就有无数互相交错的力量,有无数个力的平行四边形,而由此产生出一个总的结果,即历史事变,这个结果就可以看作一个作为整体的、不自觉地和不自主地起着作用的产物。”根据恩格斯的历史合力论观点,历史发展的总的合力是从许多个人意志的相互交错、相互冲突产生出来的,每个人的意志都融合在这一总的合力中,都对“合力”的形成起着或大或小,或正或负的作用。人民群众是推动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个人包括杰出人物的意志及其活动对历史发展也具有一定的作用。
历史非决定论是唯心主义的哲学观点,认为少数英雄人物的意志对历史活动起决定作用,否认社会历史发展的因果制约性和客观规律性。历史自然主义即自然主义历史观,是指从自然界出发,主张用自然界的原因来解释人和社会发展的理论。这种自然主义历史观的特点在于:只看到并夸大了自然界对人的作用,而忽视了人的活动对人本身的影响,不理解人的智力是按照如何学会改变自然界而发展的,不理解实践是人的思维的最本质和最切近的基础。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选项。
[教材链接]该相关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88页;《大纲解析》第65页。
35.春秋时期政治家管仲指出:“夫霸王之始也,以人为本,本治则国固,本乱则国危”。如今,我们党提出的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也是“为人为本”,这两者
A.思想实质是一样的,都是为了维护人民的利益
B.思想实质是一样的,都重视人民群众对国家的作用
C.前者提出的目的是为了维护统治者的统治,不具有积极意义
D.思想实质是不同的,前者是统治人民,后者是服务人民
[命题分析]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古今对待人民群众的不同观点。
管仲在《管子·霸业》中提到:“夫霸王之始也,以人为本,本治则国固,本乱则国危”,意在提醒统治者提供一个宽松的政治环境,因为在他看来人民群众是国家治乱的决定因素。这一观点无疑在封建时期有利于减轻人民受剥削和压迫的程度,但是也要看到他的这一观点的实质还是为统治阶级服务的,为了统治阶级更好的统治人民。
科学发展观是指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可见,以人为本是为了更好的维护人民群众的利益、服务与人民。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D选项。
[教材链接]该相关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89页;《大纲解析》第66页。
36.“历史必然性的思想也丝毫不损害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全部历史正是由那些无疑是活动家的个人的行动构成的。”这一观点属于
A.英雄史观
B.唯心史观
C.唯物史观
D.宿命论
[命题分析]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历史必然性和人的活动具体关系的辨析。
列宁针对民粹派将历史必然性和个人活动绝对对立起来的观点,指出:“决定论思想确认人的行为的必然性,摒弃所谓意志自由的荒唐的神话,但丝毫不消灭人的理性、人的良心以及对人的行动的评价。恰巧相反,只有根据决定论的观点,才能作出严格正确的评价,而不致把什么都推到自由意志上去。同样,历史必然性的思想也丝毫不损害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全部历史正是由那些无疑是活动家的个人的行动构成的。”唯物史观在强调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性的同时,从未否认个人创造活动的作用。处在一定社会关系中的个人的行动,只有符合历史必然性才能对历史发展起促进作用,只有和广大群众相结合,吸引群众参加才能取得重大的成果。这样,列宁就全面阐明了唯物史观关于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思想。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为C选项。
[教材链接]该相关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88-89页;《大纲解析》第65-66页。
37.“历史是逻辑的基础,逻辑是历史的修正”,这一观点是
A.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
B.片面强调逻辑重要性的观点
C.历史的与逻辑的相统一的观点
D.对逻辑与历史关系的割裂
[命题分析]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历史与逻辑的关系。
历史是指客观事物的发展过程和人们对这一过程的认识;逻辑在此是指上述过程在思维中反映的次序和进程。历史特别是客观事物发展的过程是在先的,它决定着逻辑,是逻辑产生的基础。关于逻辑和历史的统一性,恩格斯指出:历史从哪里开始,思想进程的逻辑也应从哪里开始,而思想进程的进一步发展不过是历史过程在抽象的、理论上前后一贯的形式上的反映;这种反映是经过修正的,然而是按照现实的历史过程本身的规律修正的,这时,每一个要素可以在它完全成熟而具有典范形式的发展点上加以考察。但历史本身包括无数的细枝末节和偶然因素,逻辑则以理论形态把握历史及其规律,这样,就不可避免地要舍弃那些细枝末节而抓住主干和本质的东西。这就是逻辑对历史的“修正”,没有这种“修正”就不可能正确地把握历史,所以我们说“历史是逻辑的基础,逻辑是历史的修正”是将历史的与逻辑的相统一的观点。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C选项。
[教材链接]该相关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65页;《大纲解析》第46页。
来源未注明“中国完美·体育(中国)官方网站,WANMEI SPORTS网”的资讯、文章等均为转载,本网站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来源注明“中国完美·体育(中国)官方网站,WANMEI SPORTS网”的文章,若需转载请联系管理员获得相应许可。
联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扫码关注
了解完美·体育(中国)官方网站,WANMEI SPORTS最新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