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12018245号
第三章 世界的联系、发展及其规律
一、单项选择题Ⅰ:下列每题的选项中,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
1.中国古人说:“钉子缺,蹄铁卸;蹄铁卸,战马蹶;战马蹶,骑士绝;骑士绝,战事折;战事折,国家灭”,这说明
A.事物是由量变引起质变的
B.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C.事物是发展变化的
D.事物的本质是由现象展示的
[命题分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事物的普遍联系
联系普遍地存在于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们的思维之中,世界是一个由无穷无尽的各种事物和现象构成的普遍联系的整体。世界上的任何事物和现象都是在一定的联系中产生的,一定的联系中存在发展的,一定联系中趋于灭亡的。宇宙中的万物既作为个体事物存在,又作为普遍联系的事物而存在。普遍联系也就是联系的普遍性,它包含着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世界上任何一个事物内部的诸要素是相互联系的;二是任何一个事物与其他事物也处于相互联系之中。普遍联系是世界物质统一性的内在体现。
题干的这句话意思是:如果战马上的钉子丢了,铁蹄就会脱落,战马就会跌掉;战马跌掉了,战士会摔伤而不能作战,战争就会失败;战争失败了,国家就会灭亡。这正说明了事物是普遍联系的。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B选项。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31页;《大纲解析》第20页。
2.广州人在饮食上喜欢追求新异,对菜肴的名称更是讲究。前几年桌桌流行“发财”(发菜-一种黑绿色藻类植物,没有特殊的食用价值,但对环境保护影响巨大),现在则是逢酒席必上“生财”(生菜)。吃发菜以求“发财”,吃生菜以求“生财”,从哲学上看这种做法否定了
A.事物的联系是普遍的
B.事物的联系是现实的、具体的
C.普遍联系是通过“中介”实现的
D.事物的联系的多样性
3.认为“人与人的心灵可以跨越遥远的距离发生感应”,甚至相信“意念移物”,这是:
A.承认联系的普遍性与客观性的辩证观点
B.承认一切皆有可能的可知论观点
C.宣称虚幻联系的唯心主义观点
D.宣称人与人之间、人与物之间存在神秘力量的客观唯心主义观点
[命题分析] 这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联系的客观性。
联系可以分为客观联系和主观联系两种基本类型。客观联系又称联系的客观性,是指联系是客观事物本身固有的联系,是事物原有的本性,它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主观联系是指人们从某种特定的主观愿望和目的出发,对客观事物之间的联系所做的人为改变和主观臆想。唯物辩证法要求从客观联系出发,依据客观事物本身固有的联系认识客观事物,反对用主观臆想的联系代替客观事物本来的联系。
联系是客观的,因为世界上一切事物和现象的相互联系均根源于世界物质的统一性。就事物的联系与人的实践关系来说,事物的自在联系是靠人去揭示的,事物的人为联系是靠人去建立的。事物中的机械、物理、化学、生物等等的自在联系在人产生之前就存在于物质世界,它们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但人类在实践活动中逐步地不断深入地把它们揭示了出来。事物中人为联系的建立则体现出人类实践的能动性,使自然在人为的联系中变成一个“人化”的自然。当然事物的人为联系只有反映了客观的联系时才具有真实性,并经过实践这一客观的物质活动才能转化为现实性。可见,这种事物中的自在联系和人为联系都是客观的,并不是一种主观联系。
这两题中的联系都不是对客观的反映,并不能转化为现实,只是人们依据主观愿望,主观臆想创造出的联系,并不具有真实性,是错误的观点。2题的正确答案是B。3题的正确答案是C。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31页;《大纲解析》第20页。
4.“一切具体事物和现象的存在、发展都是有条件的”是
A.机械论的观点
B.形而上学的观点
C.辩证唯物论的观点
D.外因论的观点
[命题分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联系的条件性。
任何一种联系总是在一定条件下的联系。“条件”是联系特殊性中的重要概念。联系的普遍性是无条件的,而联系的特殊性是有条件的,即指具体条件下的联系。条件是指与某一事物相关联的、对它的存在和发展发生影响的诸要素的总和。简单地说,同某一事物相联系的、对它的存在和发展发生作用的因素就是这个事物的条件。斯大林指出:“一切以条件、地点和时间为转移。”这是唯物辩证法的一个根本观点。这里的地点和时间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空间条件和时间条件。一切事物的存在和发展都是有条件的就是一种辩证唯物论的观点,此外,考生还要注意的是:条件是可以改变的,但改变条件也是要有条件的,只有有条件这点才是无条件的。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为C。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31页;《大纲解析》第20页。
5.“譬如一只手,如果从身体上割下来,按照名称虽仍然可叫做手,但按照实质来说,已不是手了。”“只有作为有机体的一部分,手才获得它的地位。”这两句话体现了唯物辩证法关于
A.整体是由部分组成的观点
B.部分不能离开整体的观点
C.部分反作用于整体的观点
D.整体是各个部分的总和的观点
[命题分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唯物辩证法关于整体和部分的辩证关系的把握。
题干选自黑格尔《小逻辑》中关于整体与部分关系的经典表述。唯物辩证法要求我们用整体的观点看事物,正确处理整体和部分的关系。它认为,世界就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每一事物内部的各个要素、部分、方面及其发展的各个阶段、过程都是相互联系的。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使之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和系统。整体与其组成部分之间的辩证关系是:任何事物都是一个整体,同时又包含各个部分,整体和部分是相互依赖的。整体由部分构成,整体依赖于部分,只有深人认识部分才能清晰地把握整体。部分是整体的部分,离开整体的部分,就失去它原有的性质和功能,部分依赖整体,只有从整体中才能真正认识部分。而且,根据系统论,整体并不等于部分简单之和,处于系统中的要素,其性质、功能要受该系统整体的影响和制约,离开了整体,其性质就会发生变化。本题的正确答案是B选项。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32页;《大纲解析》第21页。
6.普遍联系是唯物辩证法的第一个总特征,唯物辩证法所理解的联系是指以:
A.事物的运动为前提的
B.事物的共性为前提的
C.事物的对立统一为前提的
D.事物间的确定界限为前提的
7.“事物之间的联系是以承认事物之间的确定界限为前提的”,这是指:
A.事物的联系总是在一定条件下的联系
B.事物的联系是以条件、地点和时间为转移的
C.事物的联系是通过自身体现出来的联系
D.联系是相互区别的具体事物、现象之间的联系
[命题分析] 这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事物间相互联系和相互区别的关系。
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区别是互为前提的。唯物辩证法在肯定事物的普遍联系时,并不否认事物之间的相互区别,而恰恰是以承认事物的区别为前提的。如果否认区别,事物之间只是混沌一团,就说不清是什么东西和什么东西相联系,也就无所谓联系。唯物辩证法要求在有区别的本质之间看到它们所固有的联系,又在有联系的东西之间看到它们的区别。如果只见区别不见联系,就会把本来有联系的事物割裂开来,陷入绝对主义;如果只见联系不见区别,就会抹煞事物的质的界限,把所谓普遍联系歪曲为“此亦彼也,彼亦此也”。陷入相对主义。两题的正确答案都是D选项。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31页;《大纲解析》第20页。
8.“世界不是既成事物的集合体,而是过程的集合体”,这是
A.唯物辩证法的思想
B.形而上学的思想
C.诡辩论的思想
D.唯心主义的思想
[命题分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世界的永恒发展。
辩证法关于世界联系和发展的思想,关于一切事物的存在和发展都是一个过程的思想,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也就是过程论的思想。过程这一范畴揭示出自然界、社会和思维的一切事物都处于生成和灭亡的不断的变化中。
恩格斯曾指出:“一个伟大的基本思想,即认为世界不是既成事物的集合体,而是过程的集合体,其中各个似乎稳定的事物同它们在我们头脑中的思想映象即概念一样都处在生成和灭亡的不断变化中,在这种变化中,尽管有种种表面的偶然性,尽管有种种暂时的倒退,前进的发展终究会实现”。这句话深刻揭示了每个事物存在的暂时性和稳定的相对性,整个世界就是无数事物生成和灭亡过程的相互衔接以及由此结合构成的过程的集合体。
一切事物都是运动、变化、发展的,就是说一切事物都是作为过程而存在、作为过程而发展的。所谓过程是指一切事物都有其产生、发展和转化为其他事物的历史,都有它的过去、现在和未来。把世界看作过程的集合体,这是唯物辩证法的一个伟大的基本思想;把世界看作永恒不变的事物的集合体,这是形而上学的思想特征。因此答案选A。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33页;《大纲解析》第20页。
9.判断一个事物是新事物还是旧事物,最根本的是看这一事物
A.时间上出现的先后
B.在形式上、现象上是否新奇
C.是否得到了绝大多数人的认可
D.是否同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相符合
[命题分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判断新旧事物的标准。
自然、社会和人类发展的基本趋势是新事物不断产生和旧事物不断灭亡,新陈代谢是宇宙中普遍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运动规律。所谓新事物,是指合乎历史前进方向的、具有远大前途的东西,与此相反,旧事物则是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渐丧失其存在必然性的、日趋灭亡的东西。识别一个事物是新事物还是旧事物,最根本的是要看它是否同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相符合,而不能只看它出现的时间上的先后,也不能以形式上是否新奇为依据,得到大多数人认可的也未必就是新事物。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D选项。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34页;《大纲解析》第22页。
10.发展揭示了新陈代谢这一宇宙间普遍的、永远不可抗拒的客观规律,发展的本质是:
A.变化
B.增加
C.创新
D.运动
[命题分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发展的本质是创新。
发展不同于增长,它不仅是指数量的增加,更是指结构的改变和优化、质量的完善和提高,只有发展才能产生新事物,发展的本质是创新。从前提上看,发展必须要以理论和思维的创新为先导;从内容上看,发展不是一种简单的量的扩展,更重要的是一种新质的生成;从方式上看,发展是一种新的重组,是运作方式的重组,发展规则的重组,是发展总体思路、总体内容、总体目标创新的结果,是新的关系体系对旧的关系的扬弃和创新。因此,发展的本质就是创新。为此,我们要增强创新意识,积极进行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和科技创新,促进事物发展。本题的正确答案是C选项。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34页;《大纲解析》第22页。
11.在新事物取代旧事物的过程中的决定性环节是
A.世界的物质性
B.事物发展的前进性
C.事物发展的曲折性
D.辩证的否定
12.唯物辩证法认为,辩证否定体现事物发展的
A.有限性与无限性的统一
B.连续性与间断性的统一
C.绝对性与相对性的统一
D.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13.唯物辩证法的扬弃范畴是指
A.新事物彻底抛弃旧事物
B.事物发展过程的非连续性
C.事物发展过程的连续性
D.新事物对旧事物的既克服又保留
[命题分析] 这三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辩证的否定观以及扬弃的内涵。
事物的发展是通过辩证否定来实现的,辩证否定为新事物的发展开辟了道路,客观事物正是通过辨证否定这一环节,实现由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辩证否定是新旧事物联系的环节,它在否定旧事物时,保留了旧事物中积极的东西,是包含着肯定的否定,因此,否定把新事物和旧事物联系起来,因此第11题选D。
辩证的否定作为发展环节和联系环节的统一,其实质是扬弃。所谓扬弃是新事物对旧事物的既克服又保留(第13题)。克服体现了发展的非连续性,保留体现了发展过程的连续性。(第12题)它要求人们在现实生活和科学研究中对一切事物采取科学分析的态度,反对肯定一切或否定一切的片面性错误。一方面,对旧事物中消极的、腐朽的东西要划清界限,坚决克服;另一方面,要从旧事物中吸取一切积极因素,并加以改造。这一原理在对待历史文化遗产、对待新生事物、对待历史人物的功过、对待别人的工作和意见以及对待外来事物等问题上都有重要的意义。12题的正确答案是B选项。13题的正确答案是D选项。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41页;《大纲解析》第26页。
14.“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这一句诗体现的哲理是
A.世界处于运动不居的状态
B.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
C.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
D.量的积累达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质变
[命题分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发展的实质。
发展是事物的上升的运动,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即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新生事物之所以不可战胜,是因为:第一,就新生事物与环境的关系来说,新事物之所以新,是因为有新的结构和功能,它适应已经变化了的环境和历史条件;而旧事物之所以旧,是因为旧事物的各种要素和功能,已经不能适应环境的变化。这样,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便成为不可抗拒的了。第二,从新事物与旧事物的关系来说,新事物是在旧事物的“母腹”中孕育成熟的。新事物既是促进旧事物灭亡的因素,又是旧事物无法克服、无法消除的因素。新事物一方面否定了旧事物中消极的、过时的、腐朽的东西,另一方面又吸收、继承了旧事物中某些合理的、仍然适合新的历史条件的因素,并添加了为旧事物所不能容纳的东西。所以,新事物在内容上比旧事物更丰富,在形态上比旧事物更高级,具有旧事物所不可比拟的优越性和强大的生命力。第三,就社会领域而言,新事物是社会中先进阶级、人民群众创造性活动的产物,符合绝大多数人的根本利益,反映了社会进步的要求,因此,不管经过怎样艰难曲折的道路,新生事物终究是不可战胜的。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C选项。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34页;《大纲解析》第22页。
15.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事物发展的规律是
A.思维对事物本质的概括和反映
B.用来整理感性材料的思维形式
C.事物内在的本质的稳固的联系
D.事物联系和发展的基本环节
[命题分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事物发展的规律性。
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的联系和发展构成规律,规律是事物发展过程中本身所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规律具有客观性、稳定性、重复性和普遍性的特点,最根本的特点是客观性。A项是指人们认识规律的途径和方法,是思维对规律的反映,而不是事物发展规律本身。事物发展的规律和思维对规律的反映之间是有区别的;B项是唯心主义对规律和范畴的界定;D项是关于辩证否定观的基本观点。本题的正确答案是C选项。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35页;《大纲解析》第23页。
16.“被断定为必然的东西,是由纯粹偶然性构成的,而所谓偶然的东西,是一种有必然性隐藏在里面得形式”,这一观点属于
A.辩证法的观点
B.绝对主义的观点
C.机械决定论的观点
D.相对主义的观点
[命题分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辩证法对必然性与偶然性关系的理解。
题干是恩格斯关于必然性与偶然性辩证关系的正确论断。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必然性和偶然性是互相依存的:第一,必然性寓于偶然性之中,必然性总是与偶然性相联系,没有脱离偶然性的必然性,必然性不是孤立存在的,它要通过大量的偶然性表现出来,并通过偶然性为自己开辟道路。偶然性是必然性的表现形式和补充,不通过偶然性只表现为纯粹的必然性的事物是根本不存在的。马克思认为,如果偶然性不起作用的话,那么世界历史就会带有非常神秘的性质。这些偶然性本身自然纳入总的发展过程中,并且为其他偶然性所补偿。但是,发展的加速或延缓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些偶然性的。第二,偶然性总是和必然性相联系,没有脱离必然性的纯粹偶然性。如同不存在纯粹的必然性一样,也不存在纯粹的偶然性。凡存在偶然性的地方,其背后总是隐藏着必然性。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选项。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36页;《大纲解析》第23页。
17.如果偶然性不起任何作用的话,那么世界历史就会带有非常神秘的性质。这一结论是
A.唯心主义观点
B.辩证法观点
C.相对主义观点
D.机械论观点
[命题分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历史的必然性和偶然性的统一。
唯物史观在论证社会历史规律的必然性时,并没有否认偶然性的作用。相反,它对偶然性的历史作用高度重视并进行了深入研究。马克思指出,如果偶然性不起作用的话,世界历史就会带有非常神秘的性质。
任何一个历史事件都是由众多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其中既有生产力,又有生产关系;既有经济因素,又有政治文化因素;既有客体方面的因素,又有主体方面的因素。各种因素相互交叉、制衡,使得社会历史表现出种种难以预料的随机性、偶然性,而历史必然性作为一种总的趋势就在这些随机性、偶然性中跳跃、闪现。正是这种必然性与偶然性的有机统一,使得社会历史呈现出丰富多彩、绚丽多姿的面貌。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偶然性不是可有可无,社会历史“发展的加速或延缓在很大程度上是取决于这些‘偶然性’的”。 偶然性是必然性的表现形式和补充,背后隐藏必然性,对历史的发展起加速或延缓的作用。偶然性为必然性的发展开辟道路,历史的必然性是通过历史的偶然性表现出来的。
把握历史必然性与偶然性的辩证关系,在认识和处理具体的历史事件时,就可以让我们充分考虑各种可能性和偶然性,抓住机遇,有效地进行主体选择。同时,又可以把握历史发展的基本轨迹,确定自己行动的目标、方向,将两者有机地统一起来。本题的正确答案是B选项。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36-37页;《大纲解析》第23-24页。
18.“守株待兔”的故事中农夫的错误从哲学上讲是
A.否认了规律的客观性
B.片面夸大了人的主观能动性
C.没有在事物运动变化中把握规律
D.把事物运动中的偶然联系当作了必然联系
19.法国科学家路易·巴斯德说:“在观察事物之际,机遇偏爱有准备的头脑。”这句话强调了
A.人们对每一件事物都要细心观察
B.人们在认识事物时要有理性的指导
C.人们获得感性经验的重要性
D.人们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命题分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必然性和偶然性的辩证关系原理的应用。
唯物辩证法认为,必然性和偶然性是对立统一的关系。一方面,必然性和偶然性是相互区别的,不能把二者混同。另一方面,必然性和偶然性又是相互联系的,并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必然的东西是偶然的,偶然的东西又是必然的。
必然性和偶然性的辩证关系原理对于人们正确地认识客观世界及其规律,并在客观规律的指导下有效地改造客观世界,具有十分重要的方法论意义。首先,掌握客观必然性是科学认识和实践的基础。在实际工作生活中,只有认识必然和利用必然才能获得自由,行动才有明确的目的性和高度的自觉性。“守株待兔”中农夫没有正确地掌握必然性,而把事物运动中的偶然性当作了必然联系,因此是错误的。其次,在遵循必然性的基础上,重视偶然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才能利用一切有利的偶然因素去推动工作的发展,防止和消除不利的偶然因素的影响;才能善于捕捉“机遇”和利用“机遇”去揭示和发现必然性,推动客观事物以及科学研究的不断发展,达到人们的预期目的。
第20题关键点是弄清“机遇”和“有准备的头脑”的含义:人们在观察、探索、研究客观对象的时候,由于客观对象的复杂性和多变性,往往会出现预先未料到的偶然事件,这就是“机遇”。在科学的实践中,“机遇”往往会成为重大发明创造的起点。但是这种机遇也不是纯粹偶然性的,其背后必定隐藏着某种必然性的东西。要善于识别偶然的“机遇”,注意利用偶然的“机遇”去揭示客观必然性。而“有准备的头脑”即指观察者具有的理性思维。“机遇偏爱有准备的头脑”,是指观察者的头脑中存储了大量的丰富的准备材料的情况下,只有通过理性思维的指导,才能及时抓住“机遇”并加以利用,从而找出必然性以推动科学的发展。18题的正确答案是D选项。19题的正确答案是B选项。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36-37页;《大纲解析》第23-24页。
20.因为不能正确认识必然性与偶然性的辩证关系,机械决定论往往陷入
A.有神论
B.不可知论
C.宿命论
D.神秘主义
21.有的哲学家说,在大风扬起的尘土中,每一粒尘土的运动状况都是纯粹必然的。这是一种
A.辩证唯物主义决定论
B.形而上学的机械决定论
C.唯心主义非决定论
D.庸俗唯物主义
[命题分析] 这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机械决定论。
机械决定论又称“形而上学决定论”,指在古典力学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盛行于17—18世纪西欧的一种只承认自然界的因果性、必然性、客观规律性,否认人的主观能动性和偶然性的一种形而上学观点,其代表人物为牛顿、拉普拉斯、斯宾诺莎、霍尔巴赫等人。它发端于17世纪的法国,当时哲学家笛卡尔就提出了“动物是机器”的观点。牛顿力学创立后,认为一个系统的初始条件一旦简单的确定后,此后的运动都是必然确定的了,它可以不考虑初始条件的复杂性和随机性。在此基础上,机械决定论者提出,牛顿力学规律是自然界唯一正确的客观规律,一切现象在本质上都是力学现象,人和动物都是按力学规律的机制组合起来的机器。这一思想承认了自然规律的客观性,反对了上帝造世说,反对了宗教神学,因此在人类发展史上发挥过重大作用。但是,机械决定论只承认必然性,否认偶然性;只承认客观规律性,否认人的主观能动性;视机械运动为唯一的因果关系而不懂得因果联系的多样性、复杂性;不懂得因果联系、必然性和偶然性的区别和联系,认为世界上的一切现象都是由必然的原因决定的;把必然性等同于有原因,把偶然性等同于无原因,把必然性绝对化,视承认偶然性为非决定论。这是机械决定论的根本错误。它发展的必然结局就是宿命论,因而无法彻底地贯彻唯物主义决定论。因此,第20题正确答案为选项C。
机械决定论认为世界上的一切现象都是由必然的原因决定的,因此很容易得出第22题中的说法。21题的正确答案是B选项。
[教材链接]该相关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37页;《大纲解析》第23页。
22.“只要知道自然界一切组成部分的相对位置和全部作用,一亿年以前的情况和一亿年以后的状况,都可以精确无误地演算出来,因为未来的一切早就在宇宙诞生时便已完全被确定了。”这是
A.唯心主义决定论的观点
B.辩证唯物主义决定论的观点
C.非决定论的观点
D.机械决定论的观点
[命题分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事物发展的规律性和必然性的问题。
是否承认规律的客观性,即是否承认事物发展具有客观规律,在世界观上表现为决定论与非决定论的对立。决定论是关于事物具有因果联系性、规律性、必然性的理论。唯物辩证法丰富了决定论的内涵,把决定看成一种说明事物和过程的普遍制约性、规定性的理论,从根本上说是对于世界的联系和发展的统一的理解。非决定论否认因果联系的普遍性,否认事物发展的规律性、必然性,认为事物的联系和发展是没有规律和秩序可循的。同唯物主义决定论对立的还有目的论、观念决定论,它们采取了与上述非决定论在表面上不同的形式,宗教目的论、神学宿命论、上帝决定论、观念决定论等都是伪决定论。
辩证决定论是建立在承认和理解世界联系和发展的规律体系的基础之上的,是人们把过去、现在和将来联系起来的根据,是人类自觉的、能动的实践活动最有力的武器之一;它是对于世界的普遍联系和运动发展相互统一的全面、辩证的理解;它把普遍联系的观点和永恒发展的观点具体地统一了起来并贯彻到底,并在更深层次上说明了联系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以及事物发展的方向性和规定性。
题干引用的是法国的天文学家拉普拉斯的言论。他认为根据太阳系的初始力学状态,就能用牛顿力学方程推算出宇宙过去到未来的一切事物;未来包含于过去的条件之中,一切都是必然的,都是可以精确确定的,这就是一种典型的机械决定论(形而上学决定论)的观点。本题的正确答案是D选项。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36-37页;《大纲解析》第23-24页。
23. 唯物辩证法的因果关系是
A.一切前后相继的现象之间的联系
B.一切同时并存的现象之间的联系
C.引起和被引起的现象之间的联系
D.反映和被反映的现象之间的联系
[命题分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因果关系的定义。
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普遍联系、相互制约的。原因和结果是揭示客观世界中普遍联系着的事物之间先后相继、彼此制约的一对范畴。原因是指引起一定现象的现象。结果是指由于原因作用而引起的现象。事物或现象之间这种引起和被引起的关系,就是因果关系。本题答案选C。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38页;《大纲解析》第24页。
24.英国哲学家休谟认为,因果关系是人们思想中的习惯性联想的结果。这种观点属于
A.唯心主义非决定论
B.唯物主义决定论
C.机械决定论的观点
D.相对主义的观点
[命题分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因果关系。
休谟从极端的经验论立场出发,否认在因果关系中有什么“必然联系”,认为因果关系只能是或然的,不可能是必然性的;因果关系的必然性得不到任何逻辑上的证明,进而将其看作是心理习惯的产物,因而否定因果关系的客观性和必然性,属于唯心主义和非决定论。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选项。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38页;《大纲解析》第24页。
25.黑格尔认为:“举凡一切人世间的事物——财富、荣誉、权力、甚至快乐痛苦等——皆有其一定的尺度,超越这尺度就会招致沉沦和毁灭”。这句话的哲学意义是
A.任何事物的质的规定都具有不确定性
B.质总是一定事物的质,脱离一定的事物,质也就不存在了
C.度是判断事物是质变还是量变的根本标准
D.度是与事物的量相统一的界限
26.在工作中防止“过”或“不及”的关键在于
A.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
B.认识事物的量
C.确定事物的质
D.把握事物的度
[命题分析] 这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度这一范畴的意义。
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上一切事物都具有一定的质和一定的量,都是质与量的统一体,反映特定质和特定量相统一的哲学范畴成为度,它是指事物保持其质的量的限度、幅度、范围及其数量界限,是与事物的质相统一的界限。任何度的两端都存在着极限或界限,叫做关节点或临界点。关节点就是一定的质所能容纳的量的活动范围的最高界限或最低界限。度就是关节点范围内的幅度,在这个范围内事物的质保持不变,突破关节点,超出这个范围,事物的质就发生变化,形成新的质和量的统一。因此,认识事物的存在都有度。把握度这一范畴有着重要的意义:首先,度是判断事物是质变还是量变的根本标准。事物在度范围内的变化是量变,超出度的范围的变化,就属于质变。黑格尔《小逻辑》中的这句话的意思,正是说明了这一点。其次,度又是实际工作中“适度原则”方法的理论依据,通常所说的“过犹不及”,“过”与“不及”的问题,就属于没有正确把握度。25题的正确答案是C选项。27题的正确答案是D选项。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39页;《大纲解析》第25页。
27.事物具有直接同一性的是
A.事物的量变和质变
B.事物的量和事物的存在
C.事物的质和事物的存在
D.事物的属性和事物的存在
[命题分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质与事物存在的直接同一性。
事物的质就是一事物成为它自身并区别于其他事物的内部所固有的规定性。特殊的质就是特殊事物的本身,质与事物存在是直接同一的。某物质所以存在,之所以是它自己,并于他物相区别,就是由于它具有自身的质的规定性。属性并不等于事物的质,属性是一事物与他事物的相互联系中变现出来的质。量是事物的规模、程度、速度,以及事物构成成分在空间上的排列组合等等可以用数量表示的规定性。质和量是事物两种不同的规定性。质与事物的存在是直接同一的,而量的存在与事物的存在并不是直接同一的,同一事物在一定范围内的数量增减并不影响某物之为某物。事物量变和质变之间是辩证的关系,并不具有直接同一性,表现在: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总的量变过程中有部分质变,质变过程中有量的扩张;事物的质变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在新质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因此,该题的正确答案选C。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39页;《大纲解析》第24页。
28.《庄子》中有一则寓言:“狙公赋芧,曰:‘朝三而暮四。’众狙皆怒。曰:‘然则朝四而暮三。’ 众狙皆悦。”寓言中蕴含的哲理是
A.质变过程中有量的扩张
B.量变的过程中有部分质变
C.事物的量变在度的范围内并不能引起质的改变
D.事物的排列方式的改变必然引起质变
[命题分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量变的表现现形式。
量变同质变相对,是事物运动的基本状态之一,指事物在数量方面发生的变化,即事物在原有性质的基础上,在度的范围内发生的变化,也称做渐变。它包括数量的增减、场所的变动、组成要素排列次序的变化和事物功能的变异等形式。量变具有连续性、平稳性等特征。人们日常看到的统一、相持、平衡和静止等,都是事物处于量变过程中呈现的状态和面貌。量变的表现形式是复杂的,首先是量变形式的多样性,即由数量的增减引起的质变和由于构成事物成分的排列次序和结构形式上的变化而引起的质变。其次是总的量变过程中包含着部分质变。
《庄子》中的这则寓言的意思是:养猴的老人给猴子早上三个芧晚上四个,猴子很不高兴,换作早上四个晚上三个,众猴却喜形于色。其实,芧并没有变,总量也没有变,老人只是改变了一下芧的排列次序,并没有引起质变。猴子们前后的变化是因为它们没有看到实同形异的本质。因此本题正确答案选C。
[教材链接]该相关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40页;《大纲解析》第25页。
29.部分质变是指
A.质变过程中有量的扩张
B.在总的量变过程中有局部或阶段性的质变
C.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
D.量变的客观性和普遍性
[命题分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部分质变的内涵。
部分质变分为阶段性部分质变和局部性部分质变两种形式。阶段性部分质变是指事物的根本性质未变而比较次要的性质发生了变化,从而使事物的发展呈现出阶段性。局部性部分质变是指事物全局的性质未变而其中某些部分发生了性质的变化。本题的正确答案是B选项。
[教材链接]该相关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40页;《大纲解析》第25页。
30.按照唯物辩证法的观点,资本主义社会从自由竞争到垄断阶段的变化是
A.根本性的质变
B.单纯的量变
C.总的量变过程中的部分质变
D.质变过程中的量的扩张
[命题分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量变和质变的具体表现。
自由资本主义是以自由竞争为特征的资本主义。是资本主义发展史中的上升阶段,萌芽于封建社会末期,封建社会被摧毁后开始建立和发展,19世纪70年代发展到顶点。在自由资本主义阶段,资本家可以不受限制的自由投资、自由生产、自由销售。自由竞争的结果加剧了资本的积聚和集中,生产发展到一定程度必然形成垄断。垄断组织一旦成为资本主义经济生活的基础,自由竞争就被垄断所代替。19世纪末20世纪初,自由资本主义过渡到了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即帝国主义阶段。资本主义社会从自由竞争到垄断阶段的变化,并没有改变资本主义的性质,只是在总的量变过程中的部分质变,因此选C。
[教材链接]该相关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40页;《大纲解析》第25页。
31.区分事物质的依据是
A.事物的本质属性
B.事物的矛盾
C.事物量的规定性
D.人的直觉
[命题分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事物的本质属性是区分事物质的依据。
属性是一物在和他物相互联系中表现出来的特性,是事物质或本质的外在表现。事物本身所具有的属性是多方面的,其中有本质属性和非本质属性。不同的属性,对于确定事物的质具有不同的意义。马克思主义认为,属性由事物的内部矛盾所决定,表现着事物的性质。但是同一事物在不同的外部条件下往往表现出具有不同的属性,这是事物的属性具有多样性的表现。但事物的本质属性是区分不同事物质的依据,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如果事物在与他物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失去了保持自身根本性质的属性,它就不再是原来的事物,而转化成了其他的事物。因此本题正确答案选A。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39页;《大纲解析》第24页。
32.区分事物发展过程中量变和质变的根本标志是:
A.事物的变化是否迅速
B.事物的变化过程中是否有部分质变
C.事物的变化是否超过度的范围
D.事物的变化是否显著
33.事物发展过程中的“度”是指:
A.事物质变的关节点
B.事物质变的临界点
C.事物保持一定质的量的限度
D.事物保持一定量的质的限度
34.鲁迅在评《三国演义》时说:“至于写人,亦颇有失,以致欲显刘备之长厚而似伪,状诸葛之多智而近妖”。这一评述所蕴含的哲理是:
A.要区分事物的两重性
B.要把握事物的度
C.对事物既要肯定,又要否定
D.要把事物看作一个整体
[命题分析] 这三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关于质量互变规律的基本原理中对“度”的问题。
度是质和量的统一,是事物保持其质的量的界限、幅度和范围。这种统一表现在:度是质和量的互相结合和相互规定。关节点是度的两端,是一定的质所能容纳的量的活动范围的最高界限和最低界限。度是关节点范围内幅度,在这个范围内,事物的质保持不变;突破关节点,事物的质就要发生变化。鲁迅对《三国演义》的正确评价就充分地说明了把握度的重要性。
量变与质变相互区别的根本标志就在于:事物的变化是否超出了度。度是关节点范围内的幅度,要把度和关节点、临界点区分开来。在实践过程中,要掌握适度的原则,要学会把握分寸、火候,防止“过犹不及”。 32题的正确答案是C选项。33题的正确答案是C选项。34题的正确答案是B选项。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39-40页;《大纲解析》第24-25页。
35.在总量没有增减的条件下,事物结构变化也会引起质变
A.形而上学观点
B.诡辩论观点
C.唯心主义观点
D.唯物辩证法观点
[命题分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量变引起质变的多种形式。
量变引起质变的表现形式是多样的,概括起来大致可以分为两类情况:一是由事物要素数量的增减引起质变。事物要素的增加或减少,当达到一定的程度,即突破度的界限,就会引起事物的质变。例如,原子核电荷量的增减,会使一种元素变成另一种元素。二是,事物要素的空间排列次序和结构形式的变化引起质变。例如,化学上的同素异构体,尽管元素相同,但是由于结构不同而具有不同的性质。而在许多比较复杂一些的事物的量变中,这两种形式往往不是单独存在,而是同时发生、相互交织在一起的。本题的正确答案选D。
[教材链接]该相关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40页;《大纲解析》第25页。
36.“在对事物的肯定的理解中同时包含对现存事物的否定的理解”,这是
A.形而上学的观点
B.诡辩论的观点
C.辩证法的观点
D.相对主义的观点
[命题分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事物发展中的肯定和否定及其关系。
任何事物内部都包含着肯定和否定两个方面和两种因素。所谓肯定的方面或因素是事物中保持其存在的方面,即肯定这一事物为它自身而不是别物的方面。所谓否定方面或因素是事物中促进其灭亡的方面,即破坏现存事物使它转化为他物的方面。肯定和否定的关系是对立统一的关系。承认肯定和否定的对立统一,是坚持辩证否定观的前提。唯物辩证法认为,客观事物的否定是辩证的否定。辩证的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是客观事物内在矛盾运动而形成的自我否定、“自我运动”和自我发展。正如马克思所说,”辩证法在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的理解中同时包含对现存事物的否定的理解,即对现存事物必然灭亡的理解”。正是由于事物内在矛盾的运动,当肯定因素居于矛盾的主要方面时,就肯定了自身,成为现存事物;当否定因素居于矛盾的主要方面时,就否定了自身,现存事物就转化为他物。本题的正确答案是C选项。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41页;《大纲解析》第26页。
37.事物内部的肯定方面和否定方面的对立统一运动,从表现形式上看
A.是事物自我完善和发展的过程
B.是新事物战胜旧事物的过程
C.是螺旋式上升或波浪式前进的过程
D.是不断周而复始的循环过程
[命题分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否定之否定规律的意义。
客观事物的发展是一个从肯定到否定再到否定之否定的合乎规律的过程,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和反映了这一过程的基本内容。否定之否定规律表明,客观事物的发展,由于自身内部矛盾的作用,是一个由肯定到否定,再到否定之否定的合乎客观规律的过程。这一过程历经两次否定,即否定之否定,事物的发展因此表现为一个周期。它表明客观事物发展在内容上是自我发展、自我完善,在形式上则是波浪式前进或螺旋式上升的过程,体现了客观事物发展的前进性和曲折性的辩证统一。因此,本题正确答案选C。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42页;《大纲解析》第27页。
38.五四新文化运动,未能正确处理继承中国优秀文化遗产和引进西方先进文化的关系,产生了对中国文化全盘否定和对西方文化盲目崇拜两种错误偏向,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没有正确运用
A.辩证的否定观
B.事物发展的过程论
C.对立统一规律
D.质量互变规律
[命题分析] 该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辩证否定观与形而上学否定观。
是否承认“扬弃”,突出体现了辩证否定观与形而上学否定观的对立。所谓扬弃就是“既克服又保留”,即新事物克服了旧事物中过时的东西,保留了旧事物中合理的东西。形而上学否定观是绝对的否定观。在形而上学看来,在肯定的地方就没有否定,在否定的地方就没有肯定。坚持辩证的否定观,反对形而上学的否定观有着重大的方法论意义,这就是对于任何事物都要采取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态度,肯定事物中合理的东西,否定其过时的不合理的东西。
对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就要坚持辩证否定的方法。形而上学对传统文化采取两种极端的态度,或者是虚无主义,或者是复古主义,这两种态度走的都是绝对肯定或者绝对否定的道路。与形而上学相反,辩证否定要求对传统文化采取批判继承的态度,要弃其糟粕,取其精华,批判其错误的东西,继承其积极的东西以加以改造和发扬。在当代,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对于外来文化采取辩证否定的方法就更有必要,我们必须具体地分析发展的前沿,发扬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汲取世界各民族的长处,在内容上和形式上进行创新,创造出既能体现当代文化又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选项。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41页;《大纲解析》第26页。
39.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是
A.对立统一规律
B.质量互变规律
C.否定之否定规律
D.联系和发展规律
[命题分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这是因为:
(1)对立统一规律作为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深刻揭示了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变化发展的内在动力,从根本上把辩证法和形而上学区别开来。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根本分歧就在于是否承认矛盾,是否承认事物的内部矛盾是事物自己运动和自我发展的动力源泉。
(2)对立统一规律是贯穿于辩证法其他规律和范畴的中心线索,也是理解它们的关键。质量互变规律所揭示的质和量、质变和量变得关系,从实质上看是一种对立统一的关系,正是由于事物内部的矛盾运动,才形成了事物发展状态上的质量互变规律。同样,否定之否定规律所揭示的肯定和否定的关系,实质上也是对立统一的关系。正是由于事物内部的矛盾运动,事物的发展由肯定到否定,再由否定到新的肯定即否定之否定,从而使事物的发展呈现出波浪式前进和螺旋式上升的总趋势。
(3)对立统一的方法即矛盾分析法,是认识一切事物的根本方法。唯物辩证法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矛盾分析法是唯物辩证法分析研究客观世界的基本方法和认识工具。
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核心,但它并不能取代唯物辩证法的其他规律和范畴,只有既肯定对立统一规律在唯物辩证法中的核心地位,同时又对其他规律和范畴的地位給与科学的规定,才能完成地把握辩证法的科学体系。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选项。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43页;《大纲解析》第27页。
40.对立统一规律是揭示事物发展的
A.内在动力和源泉
B.状态和形式
C.方向和道路
D.原因和结果
41.否定之否定的规律揭示了
A.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B.事物发展变化的基本形式和状态
C.事物发展的不同趋势
D.事物发展的方向和道路
[命题分析] 这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辩证法规律的作用。
唯物辩证法是由一系列规律和范畴构成的科学体系。唯物辩证法的规律包括: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它们各自在唯物辩证法中的地位和作用事不一样的,其中对立统一规律作为唯物辩证法的核心和实质,揭示了事物发展的内在动力和源泉,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出事物发展的道路和方向,质量互变规律则揭示了事物发展的状态和形式。40题的正确答案是A选项。41题的正确答案是D选项。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43页;《大纲解析》第27页。
42.我们党的历史上关于统一战线中的“又联合又斗争”的策略和现阶段改革开放中坚持“对外开放和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相统一”的方针,其哲学依据主要是
A.事物发展的过程论
B.量变和质变的关系原理
C.否定之否定规律
D.对立统一学说
[命题分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对立统一学说的应用。
对立统一规律认为,自然、社会和思维领域中的一切事物都包含着内在的矛盾性,是由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构成的统一体。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根源于事物自身对立面的统一和斗争。一切矛盾着的对立面,既相依赖又相排斥,既相同一又相斗争,使双方力量处于此消彼长的不断变化之中。
在同资产阶级联盟中实行又联合又斗争的政策 ,中国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必须联合民族资产 阶级,同他们结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统一战线。同时,对他们的动摇性和不彻底性保持警惕,并进行必要的斗争。“联合”与“斗争”是对立统一的关系。在对外开放中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是我们一贯倡导的基本原则。邓小平指出:“我们一方面实行开放政策,另一方面仍坚持建国以来毛泽东主席一贯倡导的自力更生为主的方针。必须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争取外援,主要依靠自己的艰苦奋斗。”邓小平的这一思想深刻揭示了实行对外开放与坚持自力更生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本题的正确答案是D选项。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44页;《大纲解析》第28页。
43.决定事物质的规定性的是
A.事物内部矛盾的普遍性
B.事物内部矛盾的特殊性
C.事物内部矛盾的肯定方面
D.事物内部矛盾的否定方面
[命题分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矛盾的特殊性的地位。
唯物辩证法认为,每个不同的事物或不同的运动形式,都有其自身不同于其他事物或运动形式的特殊的矛盾。这种特殊的矛盾构成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特殊的本质。各种科学门类和学科的划分,就是以各门科学的研究对象具有自己特殊的矛盾为依据的。不仅不同的事物有着自己特殊的矛盾,而且每一事物在其不同的发展过程和发展阶段.也都包含着各自特殊的矛盾。
矛盾的特殊性是与矛盾的普遍性相对,是标志事物矛盾的差异性和个别性的哲学范畴,也称矛盾的个性。其基本涵义是指:具体事物所包含的矛盾及每一矛盾的各个方面都有其特点。每一事物都有其特殊矛盾,规定着它的特殊本质,使它与别的事物区别开来,这是事物千差万别的内在原因和特殊根据。矛盾的普遍性是指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中,每一事物的发展过程中自始至终存在着矛盾运动。矛盾的普遍性是事物发展的普遍现象和普遍根据,并不决定事物质的规定性。
矛盾的肯定方面和否定方面是矛盾中旨在维持现存的矛盾关系的方面和旨在消除现存矛盾关系的方面,也称矛盾的肯定因素和否定因素。否定方面作为“对立内部的不安”,是“破坏的方面”,是破坏旧事物、建立新事物的一种革命力量,尽管它在开始时可能很弱小,但它代表着矛盾发展的必然趋势,必然随着矛盾的发展成长起来,完成自己的使命。而矛盾的肯定的方面,由于它在矛盾的发展中属于稳定的和保守的方面,因此,随着矛盾的展开和解决,它将为否定的方面所代替。本题的正确答案是B选项。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45页;《大纲解析》第29页。
44.狄德罗曾说过:“生命,就是一连串的作用和反作用。我活着,就以块体的方式作用与反作用。我死了,就以分子的方式作用与反作用”。这句话揭示了
A.矛盾的存在和运动是绝对的
B.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C.矛盾的主要方面和非主要方面
D.矛盾的同一性是相对的,斗争性是绝对的
[命题分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矛盾的普遍性。
矛盾的普遍性这一哲学范畴具有两重含义。一指矛盾存在的普遍性,即矛盾作为统一的物质世界中的一种客观存在,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并贯穿于每一个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矛盾普遍性的这层含义指的是矛盾在什么范围内存在的问题。二指矛盾性质的普遍性,即各式各样的矛盾所共同具有的特征、特点,特别是各式各样的矛盾所共同具有的本质规定以及矛盾运动所共同遵循的客观规律。矛盾普遍性的这层含义指的是矛盾怎样存在,是不是多样性的统一的问题。题中的观点,正是反映了矛盾存在的普遍性和矛盾运动的绝对性,因此答案选A。
[教材链接]该相关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45页;《大纲解析》第29页。
45.计算机的出现无疑对人类社会的进步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但是,由于人们在早期计算机设计时,为了节省存贮空间,将表示年代的四位数省去前两位。这样,在新千年到来时,计算机中显示的年代可能不是2000年而是1900年,这就是“千年虫”。为解决这一问题,人类耗资达数千亿美元。这件事表明
A.事物是普遍联系的观点
B.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的观点
C.矛盾普遍性的观点
D.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的观点
46.“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这句话对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A.矛盾双方在一定的条件下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B.要透过现象认识事物的本质
C.事物的质具有不确定性
D.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事物的性质
47.黄锡禹“从韩国克隆学术带头人”到“造假带头人”,从“民族英雄”到“民族耻辱”的转变给韩国人上了一课。韩国人开始思考这一灾难的正面意义,认为它可能使韩国科技界在更加稳固的道德高地上立足,韩国可能因祸得福。这一现象在哲学上反映了
A.事物的质具有不确定性
B.矛盾双方可以相互贯通
C.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事物的性质
D.矛盾具有普遍性
[命题分析] 这三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矛盾的相互转化。
对立面的相互转化是表征矛盾运动的哲学范畴,是矛盾同一性的一种具体表现方式。它包括多种含义和情况,有对立面所处地位的相互转化,对立面性质的相互转化,对立面功能和作用的相互转化等。对立面的相互转化是有条件而非任意的,包括内部、外部条件等。对立面之所以能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就因为它们之间存在着同一性。
矛盾的同一性又称矛盾的统一性,是指矛盾内部对立面的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依存和相互贯通的性质。矛盾双方的相互依存是指相互排斥的对立面的双方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相互依存并且互为对方存在的前提条件。矛盾双方的相互贯通是指相互排斥的对立面的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又相互渗透、相互转化。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的相互转化是指向自己对立面的转化,而不是向别的东西的转化。45题的正确答案是D选项。46题的正确答案是A选项。47题的正确答案是B选项。
[教材链接]该相关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44-45页;《大纲解析》第28-29页。
48.毛泽东在《矛盾论》中指出:矛盾问题的精髓是
A.矛盾论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
B.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
C.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D.内因和外因的关系
[命题分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矛盾问题的精髓。
“共性个性、绝对相对的道理,是关于事物矛盾的精髓,不懂得它,就等于抛弃了辩证法”。毛泽东在《矛盾论》中的这一著名论断,是我们认识和理解矛盾问题的指导性线索。所谓矛盾的共性又称作矛盾的普遍性,它有两方面的基本涵义:其一,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即处处有矛盾;其二,每一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自始至终的矛盾运动,即时时有矛盾。矛盾的个性又称作矛盾的特殊性,其基本涵义是指:具体事物所包含的矛盾及每一矛盾的各个方面都有其特点。本题的正确答案是C选项。
[教材链接]该相关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45页;《大纲解析》第29页。
49.在哲学中我们可以看到,各种唯心主义派别之间的差异和矛盾,常常有利于唯物主义的发展,这一事实说明
A.矛盾一方克服另一方促使事物发展
B.矛盾一方的发展可以为另一方的发展提供条件
C.矛盾双方中每一方的自身矛盾,可以为另一方的发展所利用
D.矛盾双方的融合促使事物发展
[命题分析] 这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矛盾的同一性在事物发展过程中的作用。
矛盾的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联系、相互吸引的性质和趋势。它在事物的发展的作用主要表现在:(1)同一性是事物发展的前提,同一性使矛盾双方能够在一个统一体内相互依存;(2)同一性是事物发展的内容之一。同一性使矛盾双方能够相互吸取有利于自身的因素,从而得到发展,达到共存共赢;(3)同一性规定着事物发展的基本趋势,事物的发展总是一物转化为他物,转化为“自己的他物”,即向自己的对立面转化。正因为事物的转化总是向自己的对立面转化,所以发展总是表现为连续性和间断性的统一,表现为确定的方向性。
哲学史上的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是矛盾的双方。唯心主义的发展不是为唯物主义的发展提供条件的,而是唯心主义一方的自身矛盾,但它可为唯物主义一方的发展所利用。一种唯心主义批判另一种唯心主义,往往能提供有利于唯物主义的论据和方法,为此列宁指出:“当一个唯心主义者批判另一个唯心主义者的唯心主义基础时,常常是有利于唯物主义的。”本题的正确答案是C选项。
[教材链接]该相关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44页;《大纲解析》第29页。
50.构成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是
A.普遍性和特殊性
B.同一性和斗争性
C.绝对性和相对性
D.对抗性和兼容性
[命题分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矛盾的基本属性的内容。
矛盾的同一性与斗争性是矛盾固有的基本属性。矛盾的同一性是指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吸引、相互贯通的趋势和联系。矛盾的斗争性是指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相互否定、相互排斥、相互限制、相互分化的倾向和趋势。同一性和斗争性是事物矛盾的两种相反的属性,但它们二者又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一方面,同一性不能脱离斗争性而存在,同一是以差别和对立为前提的,是包含着差别和对立的具体的同一,因而没有斗争性就没有同一性,同一性必然为斗争性所制约。另一方面,矛盾的斗争性也不能脱离同一性而存在,因为差别和对立是事物内在的差别和对立,斗争是统一体内部的斗争,所以差别、对立和斗争必然和同一性相联系,并为同一性所制约。矛盾双方总是处于对立统一的过程中,同一是对立中的同一,对立是同一中的对立,这就是矛盾的辩证法。本题的正确答案是B选项。
[教材链接]该相关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43-44页;《大纲解析》第28页。
51.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是
A.量和质的相互转化
B.肯定和否定的相互转化
C.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
D.矛盾双方的互相排斥、互相否定
[命题分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唯物辩证法在吸收人类认识成果的基础上,科学揭示了事物自己运动的根本原因。它认为,从宇宙天体到微观粒子,从整个社会到社会的各种组织,都是其内部对立着的各个要素按一定的秩序、结构组成的矛盾集合体,矛盾无时不在无处不有。事物内部诸要素的相互联系、相互依赖是矛盾的同一性,它促使事物自身保持稳定性。而事物内部诸要素的互相排斥,即矛盾的斗争性,它破坏事物内部的秩序和结构,促使旧事物向新事物的转化,它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事物各个要素这种互相联结和互相排斥相结合,推动着事物的运动和发展,表现为过程。自然界的变化,主要是由于自然界自身固有的矛盾运动所引起,社会的发展的源泉和动力同样也是社会内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运动;对立统一规律的作用和意义,就在于它揭示了事物“自己运动”的根本原因、动力和实在内容。形而上学否认事物的内部矛盾,看不到事物自身具有发展的源泉和动力,从而也就否认了事物的“自己运动”和自我发展,它最终必然把整个物质世界的运动归结为某种神秘力量。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的思想,批判了形而上学的外因论,同唯心主义彻底划清了界限,为人们能动地改造自然和社会,提供了正确的方向和道路。因此本题答案选C。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44页;《大纲解析》第28页。
52.两点论和重点论的关系是
A.重点论以两点论为前提,两点论内在地包含着重点论
B.两点论以重点论为前提,重点论内在地包含着两点论
C.重点论以两点论为内容,两点论以重点论为形式
D.两点论以重点论为内容,重点论以两点论为形式
[命题分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两点论和重点论的关系。
在人们认识和解决矛盾的过程中,辩证法强调要做到“两点论”和“重点论”的辩证统一。所谓“两点论”,是指人们在研究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中,既要研究主要矛盾,又要研究非主要矛盾;在研究任何一种矛盾时,既要研究矛盾的主要方面,又要研究矛盾的非主要方面。反对只抓一个方面、否定矛盾存在的形而上学的“一点论”。辩证法所谓的重点论,是指在研究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中,着重把握它的主要矛盾;在研究任何一种矛盾时,着重地把握它的主要方面,反对不分主次、平均看待的形而上学的“均衡论”。“两点论”和“重点论”反映了辩证法联系地、发展地全面地看问题的根本要求,“一点论”和“均衡论”则集中代表了形而上学孤立地、静止地片面地看问题的思维方式。
唯物辩证法的“两点论”和“重点论”是相互联系、有机统一的辩证关系。一方面,“两点”不等于“重点”,“重点”也不是“两点”;另一方面,“两点”中有“重点”,“重点”中包含“两点”。辩证法的两点论是有重点的,事物矛盾发展的不平衡性使矛盾发展中存在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另外,两点论中内在地包含着重点论。没有矛盾的两个方面,也就无所谓矛盾的主要方面与“重点”。辩证法的重点论是以同时承认两点论为前提的,重点论中内在地包含着两点论。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选项。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46页;《大纲解析》第30页。
53.“概念的辩证法本身就变成只是现实世界的辩证运动的自觉的反映,”这一观点是
A.相对主义的观点
B.形而上学的观点
C.唯心辩证法
D.唯物辩证法的观点
[命题分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主观辩证法与客观辩证法的关系。
客观辩证法指客观世界的辩证运动及其规律。主观辩证法即辩证的思维,指客观辩证法在人的思维中的反映。恩格斯指出,客观世界的运动规律和人类思维的运动规律,“这两个系列的规律在本质上是同一的,但是在表现上是不同的,这是因为人的头脑可以自觉地应用这些规律,而在自然界中这些规律是不自觉地、以外部必然性的形式、在无穷无尽的表面的偶然性中为自己开辟道路的,而且到现在为止在人类历史上多半也是如此。这样,概念的辩证法本身就变成只是现实世界的辩证运动的自觉地反映”。
客观辩证法与主观辩证法的区别同哲学基本问题相联系,二者的关系实质上就是物质与精神、客观与主观的关系。客观辩证法是第一性的,主观辩证法是第二性的,后者依赖于前者并反映前者。支配着客观物质世界的辩证法的基本规律,同样也贯穿于人类的思维活动当中,客观的辩证规律和思维的规律在本质和内容上是同一的。但是,外部世界的规律,以物质世界运动的客观必然性的形式,离开人的意识、思维而独立存在。思维的规律则通过主观的形式,如概念、判断、推理等等,虽然以客观辩证规律为基础,但这些形式本身并不存在于自然界,而为人的活动和思维所特有的。客观辩证法和朱观辩证法在内容、本质上的一致性,说明辩证思维所遵循的是和自然界相同的一般规律;客观辩证法和朱观辩证法在形式上的差异性,又表明人的思维的运动规律有自身的特点,需要专门的研究。本题的正确答案是D选项。
[教材链接]该相关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47页;《大纲解析》第32页。
54.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是
A.否定之否定的观点
B.对立统一的观点
C.质量互变的观点
D.联系和发展的观点
[命题分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
唯物辩证法作为一种哲学理论,是关于世界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学说,揭示的是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发展的一般规律。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是辩证法的总特征。
唯物辩证法作为科学的理论体系包括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三大基本规律,以及现象和本质、原因和结果、内容和形式、偶然性和必然性、可能性和现实性五对基本范畴。其中,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客观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质量互变规律揭示了客观事物发展的状态、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客观趋势。辩证法的各对基本范畴则从不同方面揭示和反映了客观事物本身的内在联系及其发展变化。总体上看,唯物辩证法是对客观物质世界的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这一基本特征的揭示和反映。本题的正确答案是D选项。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31页;《大纲解析》第20-21页。
55.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认为:“一切都存在,同时又不存在,因为一切都在流动,都在不断地变化,不断地产生和消失”。他的这一观点是
A.唯物主义观点
B.唯心主义观点
C.诡辩论观点
D.辩证法观点
[命题分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辩证观点的辨析。
赫拉克利特是古希腊卓越的朴素唯物主义和辩证法思想家。他提出的万物流变的观点,第一次描绘了一幅“一切皆流,无物常住”的世界图画。恩格斯说:“当我们深思熟虑地考察自然界或人类历史或我们自己的精神活动的时候,首先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幅由种种联系和相互作用无穷无尽地交织起来的画面,其中没有任何东西是不动的和不变的,而是一切都在运动、变化,产生和消失。这个原始的、朴素的但实质上正确的世界观是古希腊哲学的世界观,而且是由赫拉克利特第一次明白地表述出来的:一切都存在,同时又不存在,因为一切都在流动,都在不断地变化,不断地产生和消失”。
“一切流变,无物常住”、 “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这个万物自同的宇宙,既不是任何神,也不是任何人所创造的,它过去是、现在是、将来也是一团永恒的活生生的火,按照一定的分寸燃烧,按照一定分寸熄灭”,这些都是赫拉克利特的典型的思想。赫拉克利特继承和发展了米利都学派关于本原之无定和流动性的思想,一方面主张一切皆流,无物常住,从而以“活火”为象征,说明自然万物始终处于运动变化之中,而真正不变的东西恰恰是“变”本身;另一方面他也认识到,虽然只有变化是不变的,但是这变化亦是有章可循的。换言之,变化亦有一定的尺度,自然万物都是循着这尺度而变化的。正因为他的这些思想,列宁称之为辩证法的奠基人之一。本题的正确答案是D选项。
[教材链接]该相关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47页;《大纲解析》第32页。
56.中国思想家孟子提出:“天下之生久矣,一治一乱”,他的这一观点是
A.形而上学观点
B.唯心主义观点
C.辩证法观点
D.唯物主义观点
[命题分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形而上学观点的辨析。
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是两种根本对立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辩证法用联系、发展和全面的观点考察事物,认为一切事物都是发展变化的,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本原因在于它自身内部的矛盾运动。与此相反,形而上学则用孤立、静止和片面的观点看问题,认为任何事物都是互不联系和永远不变的,如果有变化,则不过是其数量上的增加或减少以及位置上的改变;这种变化的根本原因不是事物本身内部矛盾的推动,而是取决于外部力量的推动。
孟子的这句话的意思实际上是承认历史有变化,而且这种变化是沿着一定的顺序进行的,这是其合理的一面。但是这种观点却是历史循环论,他不了解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阶级之间的矛盾,以及人民群众对历史发展的决定作用,用简单的类比来描述历史现象,或者将历史进程的个别方面的重复和相似绝对化,因而不能理解社会历史螺旋式上升和波浪式前进的由低级到高级发展的客观规律。循环论把事物的发展变化看成简单的周而复始的自我循环,只看到周期性的曲折性,否认了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上升的,实质上否认了事物的发展,因此孟子的这一看法属于形而上学的观点。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选项。
[教材链接]该相关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47页;《大纲解析》第32页。
57.中国古代哲学家庄子提出“天下莫大于秋毫之末,而泰山为小,莫寿乎殇子,而彭祖为夭。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这种观点是
A.唯物主义的观点
B.唯心主义的观点
C.形而上学的观点
D.相对主义的观点
[命题分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相对主义的观点辨析。
庄子的这句话的意思是:细微的东西和更渺小的东西相比具有大的属性,人们眼中巍峨的泰山和广阔的宇宙相比就显得很小;年幼夭折的孩子和稍纵即逝的生命相比却是长寿,而彭祖的百岁却是历史长河中的一瞬。他认为大小、寿夭、彼此的差别只是相对的,他否认相对而言的大小、寿夭、彼此之中有绝对,有本质的差别。最后,庄子得出了万物之间、万物与人都是没有差别的,用相对主义消融了事物间的差异。
在庄子之前或与庄子同时的哲学家,大都有独断论倾向,如墨子持经验论的独断论,孟子持唯理论的独断论。庄子对任何形式的独断论都表示反对,用相对主义反对独断论,走向了一个极端。但它打破了独断论对人们的束缚,从而构成了中国哲学辩证发展过程中的一个必要环节,对中国哲学的发展也有着巨大贡献。本题的正确答案是D选项。
[教材链接]该相关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47页;《大纲解析》第32页。
58.除了“非此即彼”,又在适当的地方承认“亦此亦彼”,这种说法
A.是诡辩论的观点
B.是形而上学的观点
C.是相对主义观点
D.是辩证法的观点
59.“是就是,不是就不是,除此之外,都是鬼话。”这一观点
A.是诡辩论的观点
B.是形而上学的观点
C.是相对主义观点
D.是辩证法的观点
[命题分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辩证法和形而上学对矛盾的不同观点。
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上并不存在绝对同一的东西,统一总是包含着差异和对立的具体的同一。具体的同一中包含着差异和对立,也就包含着矛盾。另外,事物之间的差异和界限也不是绝对的、永恒的,没有条件的非此即彼。正如恩格斯所指出的:“辩证法不知道什么绝对分明的和固定不变的界限,不知道什么无条件的普遍有效的‘非此即彼’,它使固定的形而上学的差异互相过渡,除了‘非此即彼’,又在适当的地方承认‘亦此亦彼’,并且使对立互为中介;辩证法是惟一的、最高度地适合于自然观的这一发展阶段的思维方法。”
形而上学的根本特征是否认矛盾。按照形而上学的观点,事物的同一是不包含任何差异和变化的抽象的、绝对的同一,一个事物要么存在,要么就不存在;同样,一个事物不能同时是自身又是别的东西。同一事物只能永远是同一事物,不能变为其他别的事物。这种观点只看到事物的同一性,否认事物存在着差异和对立。它看问题的方式是:是就是,不是就不是;除此以外,都是鬼话。这是一种典型的形而上学地看问题的思维方式,它从根本上否定了对立面之间的联系和转化,是一种孤立的、静止的、片面的观点。因为它看到一个一个的事物,忘记它们互相间的联系;看到它们的存在,忘记它们的生成和消逝;看到它们的静止,忘记它们的运动;因为它只见树木,不见森林。58题的正确答案是D选项。59题的正确答案是B选项。
[教材链接]该相关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47页;《大纲解析》第32页
来源未注明“中国完美·体育(中国)官方网站,WANMEI SPORTS网”的资讯、文章等均为转载,本网站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来源注明“中国完美·体育(中国)官方网站,WANMEI SPORTS网”的文章,若需转载请联系管理员获得相应许可。
联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扫码关注
了解完美·体育(中国)官方网站,WANMEI SPORTS最新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