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12018245号
成都医学院是一所集教学、科研、医疗为一体的由四川省人民政府举办的高等医学本科院校。学校前身系第三军医大学成都军医学院,2004年8月整体从军队移交四川省政府并更为现名。学校现有两个校区,天回校区位于成都市蓉都大道天回路601号,新都校区位于新都区新都大道。学校占地面积1262.65亩,生均图书馆藏书、教学行政用房面积、学生公寓面积、教室面积、每百名学生多媒体教室和语音教室座位数均达到国家要求。学校面向全国招生。
学校移交地方后,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深化,办学质量稳步提高,各项事业全面发展,为国家医药卫生事业、地方经济和社会建设等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组织机构学校设有党委(院)办公室、组织部、宣传(统战)部、保卫(武装)部、纪检监察审计处、教务处、教学保障处、科研处、临床管理处、学生处、人事处、国际交流与对外合作处、计划财务处、基建处、后勤处、校团委等机关职能部门。设有基础医学院、人文信息管理学院、临床医学院、药学院、检验医学院、护理学院、医学影像系、生物医学系、公共卫生系、心理学系、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等教学单位。有教育技术中心、图书馆等教辅机构。有科研中心、四川应用心理学研究中心、发育与再生实验室、成都医学院药物研究所、成都医学院高等教育研究室、《成都医学院学报》编辑部等教研机构。有附属医院11所(含非直管附属医院)。并设有教学、科研、管理相关的专业委员会等辅助决策机构。
教育教学开设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医学影像学、麻醉学、护理学、医学检验、药学、药物制剂、应用心理学、生物技术、公共事业管理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康复治疗学等13个本科专业及多个专业方向,其中临床医学专业还开展"农村订单定向免费全科医学教育"。开设医学检验技术、药学、护理3个专科专业。药学专业、护理学专业、检验医学专业为四川省高校本科特色专业。医学机能实验学、医学心理学、计算机文化基础、药物分析、外科手术学基础、医学细胞生物学、临床检验微生物学为四川省精品课程。医学机能实验教学团队为四川省高校教学团队。主编出版国家规划教材7部,担任副主编出版国家规划教材7部,担任国家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规划教材编委33人次。
基础医学实验教学中心、临床医学实验教学中心、药学实验教学中心为四川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项目)。临床医学实验教学中心、药学实验教学中心、医学检验实验教学中心、医学影像实验教学中心、护理实验教学中心为中央与地方共建高校特色优势学科实验室建设项目。有实践教学基地(场所)60余个。学分制管理逐步推进,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健全。获得省级优秀教学成果奖9项。荣获国家教育部、团中央"三下乡"优秀集体,受到省级表彰200余项;69名学生获省级优秀大学生奖励。学生计算机二级通过率,英语四级通过率居于省属高校前列。学生执业护士资格考试通过率100%。学生执业医师资格考试通过率达到国家平均水平。毕业生就业率高于省属高校平均水平,学校连续三年被评为四川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单位。
科研学术形成了以医学学科为基础,理学、工学、管理学等多学科门类协调发展的格局。烧伤学科被批准为四川省医学重点建设学科。发育与再生实验室为四川省重点实验室,应用心理学研究中心为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药药剂学实验室、体温调节实验室、微生物与免疫实验室为国家中医药二级实验室。发育与再生科技创新团队被评为省高校科技创新团队。
目前,学校承担科研项目322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0项,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1项,国家及国务院部门项目8项,省级课题26项;近三年科研经费1034.84万元;近五年获发明专利4项,发表论文2414篇(署名本单位SCI,EI,ISTP收录63篇);出版著作与教材76部;曾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1995),近10年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三等奖3项,省级哲学社会科学奖1项。《成都医学院学报》、《天府医学》公开发行。
师资队伍学校被评为四川省"十五"师资队伍建设先进单位。现有教研医人员789名。专任教师543名,其中教授48名,副教授121名,高职占31.12%;博士58名、硕士210名,另有正在攻读硕博学位者21名,现有硕博占49.36%;兼职博士生导师2名,兼职硕士生导师39名。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等各类专家17名。有省级科技创新团队1个,省级教学团队1个,省级教学名师4人。
服务社会第一附属医院为三级甲等医院,"十一五"期间共救治病患107.3万人次。学校附属康桥眼科医院在近视、白内障、眼底视网膜玻切和角膜移植的技术和手术量方面居西部领先水平。医院开展的"康桥西部光明行"活动,已先后为3800多名贫困白内障、眼底等眼病患者免费实施了复明手术,有5万余人接受了"眼科流动门诊"的免费眼病检查。临床医学实验教学中心先后为成都军区总医院、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等医院的年轻医务人员临床技能规范化培训提供服务支持。成都医学院药物研究所为成都市科技应用创新服务平台资源单位和四川省分析测试中心资源单位,与企事业单位广泛开展科学研究、药物开发、评价测试等合作。以应用心理学研究中心、科研中心等为平台,为社会适时提供了知识和技术支持。
"5.12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学校成立了"抗震救灾医疗服务队"、"抗震救灾心理救助队"、"抗震救灾卫生防疫队"、"抗震救灾志愿者服务队"奔赴灾区执行救援任务;组建"博爱学校"接受安置从汶川璇口中学转移出来的147名师生;第一附属医院积极救治重灾区伤员648人。学校被国家教育部评为"全国教育系统抗震救灾先进集体"称号,第一附属医院被中华全国总工会评为"抗震救灾重建家园工人先锋号"。
基础条件新都校区建设和天回校区改造稳步推进。"十一五"期间,先后投入6600余万元,改善或新建了教学、科研实验室,逐步形成了学校和二级院(系、部)两级管理的实验室管理体制。第一附属医院展开床位数增至940张,医院资产总值达到2.9亿元。着力建设数字化校园,以双栈方式全网开通IPV6,建成用友协同办公管理系统、教务管理系统、档案管理系统、科技工作综合管理系统、人事管理系统、精品课程应用管理系统等平台,实现了教学、科研、管理的信息化管理。图书文献资源不断丰富,后勤生活保障质量不断提高。
同时,学校还与国内外大学、科研机构、三甲医院、著名企业等,在学生教育、毕业生就业、师资培训、研究开发等领域建立广泛的合作关系。
2011年2月,学校正式印发了《成都医学院2011-2015年建设发展规划》,学校发展又揭开了新的历史篇章。"十二五"期间,学校将继续坚持以人为本、开放办学、质量立校、特色发展的办学理念,坚持规模扩展与内涵建设并举、整体推进与重点突破并重的工作方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民主管理、教授治学,优化结构、强化特色,统筹兼顾、重点突破,艰苦奋斗、勤俭办学的基本原则,站在新的历史方位,以先进的大学文化丰富发展内涵,紧紧围绕"一个根本战略、两大历史使命、三项重点工程、四项基本任务"的思路开展工作,以强烈的使命感建设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万人规模的高等医学院校,努力培养具有强烈社会责任感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扫码关注
完美·体育(中国)官方网站,WANMEI SPORTS信息一网打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