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12018245号
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是中国科学院直属事业单位。前身为成立于1928年2月的国立中央研究院天文研究所,是我国自己建立的第一个现代天文学研究机构,被誉为“中国现代天文学的摇篮”。
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以天体物理和天体力学为主要学科方向,以国家战略需求和世界前沿研究为主线,着眼于解决若干重大和关键的科学问题和国家战略需求问题,努力在天文学基础研究和为国家经济建设、国防建设及社会进步提供高层次服务方面作出基础性、前瞻性、战略性的贡献。
紫金山天文台总部位于江苏省南京市北京西路2号,在全国有7个天文观测站:江苏南京紫金山科研科普园区,青海观测站、盱眙天体力学观测基地、赣榆太阳活动观测站、洪河天文观测站、姚安天文观测站和青岛观象台。紫金山天文台以总部及观测站为依托,在南京紫金山天文台科研科普园区、盱眙铁山寺风景区、青岛观象台、青海省德令哈市(筹建中)、云南省姚安县(筹建中)等地建设(或与地方政府联合建设)5个天文科普园区,面向社会公众开展天文科普教育。
紫金山天文台有4个研究部:暗物质和空间天文研究部、南极天文和射电天文研究部、应用天体力学和空间目标与碎片研究部、行星科学和深空探测研究部。每个研究部在其学科方向按照 “研究单元-实验室-观测基地”的三角结构加以布局,共有19个研究团组、实验室和基地单元,构建了从基础研究到技术研发到应用需求的完整的科技创新价值链。紫金山天文台建设和运行中国科学院射电天文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空间目标和碎片观测重点实验室,是中国科学院空间目标和碎片观测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南极天文中心(筹)以及中国天文学会的挂靠单位,也是《天文学报》(季刊)和英文刊《Chinese Astronomy and Astrophysics》的承办单位。
知识创新三期,紫金山天文台组织了以暗物质粒子和空间天文、恒星形成和太赫兹技术、空间目标与碎片观测研究、行星科学与深空探测四个重大方向为牵引的科研组织体系,在暗物质粒子空间探测、嫦娥1号伽玛谱仪研制、建设中科院空间目标与碎片观测研究体系、太赫兹超导探测技术研究与应用等多方面取得重要创新性科研成果。
紫金山天文台广泛开展国内外交流与合作。知识创新三期,紫金山天文台加强了与国防、航天系统等单位,与中科院国家天文台、上海天文台、高能物理研究所、空间中心、科大、近代物理研究所、上海小卫星中心等兄弟单位和科研院所的合作。与美国、日本、德国、荷兰等国家和地区的20多个大学和研究所建立密切的合作交流。合作的内容是重要学科方向研究、重大关键技术研发、重大项目合作、学者研修和研究生联合培养等。知识创新三期,紫金山天文台承担重要国际合作项目13项;签署国际合作协议19份。
紫金山天文台围绕重大学科方向建设研究队伍,凝聚将帅人才,构建优化梯队,加强青年科技人才和研究生培养,重视技术支撑队伍建设。截至2009年底,紫金山天文台共有在职职工289人,其中,科技人员229人、科技支撑人员31人,包括中国科学院院士3人、研究员(正研级高级工程师等)46人、副研究员和高级工程师43人、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入选者14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1人;进入创新岗位人员132人。紫金山天文台是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的首批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单位之一。现有1个一级学科(天文学)博士学位、硕士学位培养点和1个全日制专业学位工程(控制工程)硕士培养点,有天体物理、天体测量和天体力学、天文技术与方法3个硕士、博士培养点,并建有1个博士后流动站。每年在读硕士、博士和在站博士后约120人。
紫金山天文台倡导严谨的科研态度、科学的工作方法、规范的管理理念、强烈的敬业精神,弘扬“团结协作,拼搏奉献,求真务实,不断创新”的“人卫精神”,形成了“严谨求实、勤奋开拓”的发展理念和文化氛围(台训),为知识创新工程提供智力支持和精神动力。
展望2020,紫金山天文台将坚持面向国家战略需求、面向世界科技前沿,加强战略研究,突出原始创新,使紫金山天文台成为我国一流的天文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及战略高技术研究基地、高层次天文人才培养基地和国际水平的天文研究中心。
扫码关注
完美·体育(中国)官方网站,WANMEI SPORTS信息一网打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