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2021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12018245号
2025完美·体育(中国)官方网站,WANMEI SPORTS复试标准班
2025完美·体育(中国)官方网站,WANMEI SPORTS复试特训班【1v1个性批改+模拟面试+听口纠音】
为保障法学院2025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复试、录取工作的顺利进行,公平公正选拔优秀学生进入法学院攻读硕士学位,根据教育部的有关规定和《中国民航大学2025年研究生复试录取工作办法》等文件制定本细则,本细则没有明确规定或者与教育部、中国民航大学制定的有关文件有冲突的以上级文件为准。
一、基本原则
坚持“按需招生、全面衡量、择优录取、宁缺毋滥”的原则,在确保安全性、公平性和科学性的基础上,统筹兼顾、精准施策、严格管理,全面推进我校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调剂、录取工作稳步进行,并接受纪检监察部门、考生及社会各界的监督。
坚持德智体美劳全面衡量,以德为先,把学生思想品德考核作为复试的重要内容和录取的重要依据。要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注重对考生政治态度、思想表现、道德品质、科学精神、诚实守信、遵纪守法等方面的考查,思想品德考核不合格者不予录取。
二、调剂人数(全部为全日制)
(一)法学(030100)专业需调剂人数:16人。
专业方向
|
调剂人数
|
国际法学
|
4
|
民商法学
|
5
|
刑法学
|
3
|
宪法学与行政法学
|
4
|
(二)法律(法学)(035102)专业需调剂人数:22人。
三、复试调剂要求及遴选原则
(一)第一志愿复试要求
学科门类
|
总分
|
单科(满分=100分)
|
单科(满分>100分)
|
备注
|
法学
|
323
|
40
|
60
|
学术学位类
|
法律(法学)
|
323
|
40
|
60
|
专业学位类
|
(二)调剂要求、流程及联系人
1.所有考生的调剂必须通过“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调剂服务系统”进行。
2.法学院只接收外国语为英语,达到2025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初试成绩基本要求的A类考生调剂。
3.调剂流程:
(1)我院调剂报名开始时间为研招网调剂系统开通时间,系统开放截止时间以学院在调剂系统中设置的时间为准。每次开放调剂系统持续时间不低于12个小时,考生调剂志愿锁定时间最长不超过36小时。
(2)调剂考生应在规定时间在调剂系统填写我院相关专业。
(3)确认后,我院第一时间发送复试通知并告知相关事宜。
(4)考生应密切关注调剂系统内通知(请勿屏蔽系统通知),符合复试条件的考生须在调剂系统发布复试通知的4小时内点击同意复试。
4.调剂咨询联系人:
陈老师:15602105322;
王老师:15154102425;
黄老师:02224092533。
邮箱:jun31589@163.com
(三)调剂复试遴选原则
1.法学专业调剂要求(我校按一级学科招生):
(1)只接受第一志愿报考法学硕士(0301XX)调剂;优先遴选第一志愿报考宪法学与行政法学(030103)、刑法学(030104)、民商法学(030105)、国际法学(030109)等方向或专业;第一志愿报考其他方向或专业的,其初试专业课程考试内容中至少包含以下两个:国际法学、民商法学、刑法学、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学。
(2)根据考生初试成绩总分,由高到低遴选进入复试。同样考分下,取得国家法律职业资格考试A证、通过全国大学生英语六级、具有航空法基础的,优先调剂。
2.法律(法学)专业调剂要求:
根据考生初试成绩按高分到低分的顺序遴选调剂复试考生;
优先接收报考法律(法学)专业的考生调剂。
相同成绩情况下,取得国家法律职业资格考试A证、通过全国大学生英语六级、具有航空法基础的,优先调剂。
(四)复试人数比例
复试采取差额形式,差额比例不低于各学科专业已公布招生计划的120%。
四、复试具体要求
(一)考生资格审查
凡参加我校硕士研究生复试(调剂)的考生,考生应在规定时间内,在我校研究生招生考试管理系统中提交各项证明材料,(研究生招生考试管理系统网址:https://yjszs.cauc.edu.cn/),提交下述各项证明材料。
调剂考生上传资格审核材料时间将另行通知。
证明材料清单:
1.有效居民身份证。若身份证丢失,须提交临时身份证原件(有效期内)或公安机关开具的户籍证明原件(贴有本人近期一寸免冠照片、盖骑缝章);
2.准考证(如丢失可登录研招网重新下载);
3.《2025年硕士研究生诚信复试承诺书》(登录我校研究生招生考试管理系统下载,手写签名);
4.学历学籍材料
(1)应届本科毕业生:《教育部学籍在线验证报告》(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
(2)往届考生:《教育部学历证书电子注册备案表》(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或《中国高等教育学历认证报告》
(3)在国(境)外获得学历学位证书的考生:《国(境)外学历学位认证书》(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
(4)在读研究生:须提供培养单位出具的同意报考证明,考生须在拟录取前提供注销原学籍证明
(5)尚未取得毕业证(2025年入学前可取得)的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本科生:须提供自考生准考证(丢失准考证的,由考籍所在省自考办出具考籍证明或成绩证明)
(6)尚未取得毕业证(2025年入学前可取得)的网络教育本科生:《教育部学籍在线验证报告》(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
(7)同等学力考生:提供专科或本科结业《教育部学历证书电子注册备案表》(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或《中国高等教育学历认证报告》
(8)考生学历(学籍)信息校验未通过的,考生须提交学历(学籍)验证报告;
5.大学学习成绩单(加盖毕业学校教务处或人事档案管理部门印章),同等学力考生需提供通过8门与所报考专业相关的本科主干课程(不含公共课)考试成绩单(由自考、成教或进修院校教务部门出具并盖章);
6.报考定向就业考生须提供用人单位定向协议书;
7.国家法律职业资格考试A证、全国大学生英语六级证书(上传至“其它补充材料”);
学院将综合对比“报考库”、“学籍学历库”、“人口信息库”、“考生考试诚信档案库”进行考生身份的审查核验,不符合规定者不予复试。
(二)复试内容
1.思想政治素质和品德考核
思想政治素质和品德考核由专家组逐一与考生进行面谈,直接了解考生思想政治情况和现实表现,给出考核结论。考核结果不计入总成绩,考核不合格者,不予录取。
2.专业综合测试(100分)
(1)法学各方向复试科目
法学学术硕士,所有方向复试科目:法学综合三(包括:国际法、刑法、民法、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学,满分100分)。
法律(法学)专业硕士:法学综合三(包括:国际法、刑法、民法、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学,满分100分)。
(2)测试形式
专业综合测试以笔试的形式开展,考试时间100分钟。考试时不允许携带与考试相关的纸质材料及电子产品,违规者取消复试资格。
3.外语听力和口语测试(50分)
4.综合素质面试(150分)
综合素质面试考察考生的综合分析表达能力,专业课以外其他知识的掌握情况,包括知识结构、实践能力、科研潜力、培养价值、学业表现、思想政治状况等方面。面试试题事先命制若干道,测试时随机抽取,法学学术硕士面试试题为本方向内容,重点考核考生的学术素养、对学科知识掌握与运用情况、科研创新能力。法律(法学)专业硕士面试试题包括:国际法、刑法、民法、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学,重点考核考生的专业基础、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
5.以同等学力参加复试的考生,在复试中加试《宪法学》(马工程教材),法理学(马工程教材),加试方式为笔试。每科满分均为100分。加试课程的成绩不计入复试成绩,加试课程成绩低于60分为不合格,不予录取。
(三)复试科目与参考书目
1.邵津主编:《国际法》,北京大学出版社最新版;
2.高铭暄、马克昌主编:《刑法学》,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最新版;
3.魏振瀛主编:《民法》,北京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最新版;
4.姜明安主编:《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北京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最新版。
(四)复试时间及地点
1.复试采用线下方式进行。
2.考生复试时间以学院通知为准。
3.复试集合地点:中国民航大学南校区南2教学楼310室
4.复试费90元/人次,线上缴费。
(五)复试成绩
1.复试成绩为复试各方式考核成绩之和。复试总成绩折算后满分为100分(复试总成绩/3=折算成绩),折算后成绩60分以下,即为复试不合格,复试成绩不合格者不予录取。
2.总成绩按初试成绩总分、复试成绩总分折算成百分制后加权求和,排列录取顺序。
总成绩 = 初试成绩总分(折算百分制)×50% + 复试成绩总分(折算百分制)×50%。
复试成绩、总成绩保留两位小数。
五、录取规则
1.未经复试的考生不予录取。
2.经考生确认的报考信息在录取阶段一律不作修改,对报考资格不符合规定者不予录取。未通过或未完成学历(学籍)审核的考生不得列入拟录取名单公示或上报。
3.未经我校(或相关学院)公示的考生,不予录取。
4.录取为定向就业考生未按时提交定向就业协议,不予录取。
5.提供虚假信息的考生,取消录取资格。
6.应届本科毕业生及自学考试和网络教育届时可毕业本科生考生,入学报到日前(以学校规定的入学报到日为准)未取得国家承认的本科毕业证书或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出具的《国(境)外学历学位认证书》,录取资格无效。
8.法学专业四个方向分开排名择优录取。法律硕士按照总成绩排名择优录取。
9.总成绩相同情况下,取得国家法律职业资格考试A证、通过全国大学生英语六级、具有航空法基础的,优先录取。在其它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按复试成绩排名择优录取。
10.一志愿考生和调剂考生分开录取。
11.思想政治素质和品德考核不合格,不予录取。
12.考生应密切关注调剂系统内通知(请勿屏蔽系统通知),须在调剂系统发布待录取通知的4小时内点击同意。考生一旦接受待录取,我校将不接受取消待录取申请,请考生在接受待录取时慎重决定。
六、入学复查
根据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要求,已录取考生入学后3个月内我校将对所有考生进行全面复查。复查不合格的,取消入学资格,不予注册学籍;情节严重的,移交有关部门调查处理。
七、信息公开
1.学院在法学院主页(https://www.cauc.edu.cn/fxy2019/index/tzgg.htm)上开辟专栏,于复试前向社会公布复试(调剂)工作实施细则,各学科、专业(方向)招生人数,参加复试考生名单(包括考生姓名、考生编号、初试各科成绩等信息,对报考专项计划、享受初试加分或照顾政策考生的相关情况应进行说明)。
2.复试工作完成后,学院汇总复试结果,确定拟录取名单,报学校研究生招生工作领导小组审核。经审核确定的拟录取考生名单(包括考生姓名、考生编号、初试成绩、复试成绩、总成绩等信息)在法学院主页(https://www.cauc.edu.cn/fxy2019/index/tzgg.htm)公示7日。对报考专项计划、享受初试加分或照顾政策的考生相关情况,在公布考生名单时进行说明。公示期间名单不得修改。名单如有变动,须对变动部分作出说明,并对变动内容另行公示7日。
八、复试录取工作的监督与申诉
法学院纪检委员对本培养单位复试和录取工作开展有针对性的监督检查,加强对复试组织、调剂、录取等方面的监管,巡查复试录取现场。
监督电话:022—24092531
温馨提示:该信息自网络渠道整理,未一一甄别其有效真实性,若有意向,请查看院校或联系老师核实。若有不妥,请联系我们删除。删除请联系 tiaoji@163.com
完美·体育(中国)官方网站,WANMEI SPORTS调剂课程推荐 > >
当前关注此学校的用户
公众号:完美·体育(中国)官方网站,WANMEI SPORTS
查国家线、研究生调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