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12018245号
分类:导师信息 来源:中国完美·体育(中国)官方网站,WANMEI SPORTS网 2015-08-20 相关院校: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导师详细信息
姓名:杨超
性别:男
出生年份:1966
职称:教授
院系:航空科学与工程学院
首次聘任导师时间:2002
现聘任导师一级学科名称: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
现聘任导师二级学科名称:飞行器设计
聘任在第二学科培养博士生专业名称:无
聘任在自主设置学科培养博士生专业名称:飞机适航设计
主要研究方向及特色:气动弹性设计与主动控制(主要指固定翼飞机、导弹、高超声速飞行器等的气动弹性理论、分析、控制与试验)飞机气动弹性适航设计与验证,飞行器总体设计,微小型飞行器设计
电子信箱:yangchao@buaa.edu.cn
办公电话:010-82317528
办公地点: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新主楼C座803
通信地址: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飞机设计所
个人简介:
1、个人情况简介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和“航空航天概论”国家级精品课、视频公开课负责人。1989年北航飞行器设计与应用力学系飞行力学专业本科毕业,1992年获得北京空气动力研究所空气动力学专业硕士学位,1996年北航飞行力学专业博士毕业后留北航五系飞机所工作,1998年评聘为副教授,2001年破格晋升为教授。现为北航航空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气动弹性研究室主任;曾任五系飞机所所长、系副主任、副院长、飞机系主任。兼任中国空气动力学学会空气弹性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空气动力学》期刊编委、航空学会高级会员以及飞机总体专业委员会、浮空器技术专业委员会委员。
2、教学及人才培养情况
主讲飞行器设计学科研究生学位课“飞行器气动设计理论与方法”、限选课“气动弹性理论与设计”;主讲全校本科生必修课国家级精品课“航空航天概论”,曾主讲本科生必修课“高级程序语言设计”、“飞行原理”。
3、科研情况
1996以来,作为负责人先后主持飞行器设计领域100多项气动弹性与飞机设计方面的科研课题,包括各类基金、国防及民机预研,涉及战斗机、无人机、民机、高超声速飞行器、导弹、火箭、直升机、微小型飞行器、飞艇等飞行器。在科研工作中注重理论与试验结合、理论和工程结合,先后承担了17种飞机和直升机型号和20种导弹/火箭型号的科研攻关工作,在颤振、飞行载荷、气动伺服弹性、静气动弹性修正、主动气动弹性机翼、气动弹性优化、热气动弹性等方面开展了系统深入的理论、地面和风洞试验等工作,还在微小型飞行器设计/制作/试验/试飞、直升机非线性飞行动力学建模与控制、飞艇飞行力学与控制、高超声飞行器总体设计等方面开展了有特色的工作。
4、发表学术论文及出版专著情况、获奖情况
气动弹性及相关领域获得部级科技成果二等奖3项,三等奖3项。获得成果:
[1]XX气动伺服弹性分析与设计技术,2012年获得国防科技成果二等奖(排名1)。
[2]气动伺服弹性分析技术在XX机设计中的应用,2000年获得国防科技成果二等奖(排名1)。
[3]XX飞机颤振试飞中的鲁棒预测技术,2011年获得国防科技成果三等奖(排名1)
[4]XX直升机火箭发射后座力对飞行参数的影响研究,1999年获得中国航空工业总公司科技二等奖(排名4)。
在核心刊物和国际会议上发表论文50多篇,EI检索文章40多篇。代表性论著及论文如下:
[1]陈桂彬,邹丛青,杨超,气动弹性设计基础,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4
[2]杨超,吴志刚,万志强,陈桂彬,飞行器气动弹性原理,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11
[3]X,ChangChuan, Y. Chao. Surface Splines Generalization and Large Deflection Interpolation. Journal of Aircraft, 2007,44(3)
[4]吴志刚,杨超,机翼的气动伺服弹性设计优化研究,航空学报,2006,27(4)
[5]吴志刚,杨超,考虑物理参数摄动的静气动弹性鲁棒分析,航空学报,2006,27(4)
[6]杨超,邹丛青,多输入气动伺服弹性系统抗阵风不灵敏性分析,航空学报,2000,21(6)
扫码关注
完美·体育(中国)官方网站,WANMEI SPORTS信息一网打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