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12018245号
分类:导师信息 来源:中国完美·体育(中国)官方网站,WANMEI SPORTS网 2015-08-12 相关院校:北京工业大学
一、基本情况
1964年12月生于山东省淄博市,北京工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东京大学客座教授,国家注册环保工程师。1985年、1988年、1995年于哈尔滨工业大学市政环境学院获给水排水学士、环境工程硕士和环境工程博士学位,1996年至1999年于日本千叶大学做博士后研究员,2006年至2007年任日本东京大学研究员。现任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环境工程分会副秘书长,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给水排水学会理事、排水委员会委员,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给水委员会委员,《中国给水排水》编委,《亚洲给水排水》编委,《净水技术》编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审专家,国家863项目评审专家,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评审专家,财政部财务评审专家,中央环保专项基金评审专家,北京市科委评审专家,北京市评标专家,北京市职称评审专家,国家环保部环境认证中心生态住宅项目技术专家,中国化学工业出版社环境出版中心编委,中国水网咨询专家,国际水学会(IWA)和日本水环境学会(JSWE)会员,北京工业大学污水污泥处理与资源化技术研究室主任等。2000年获北京市科技新星,2006年获北京市中青年骨干教师。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获部级优秀图书二等奖1项、省环保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多次获《中国给水排水》优秀论文最高奖。主编专(译)著5部、参编国家标准2部、参编专著和教材5部、获得专利十余项,在《Water Reserch》、《Bio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Process Biochemistry》、《Water Science & Technology》、《Journal of Residuals Science&Technology》、《中国环境科学》、《环境科学学报》、《中国给水排水》、《环境科学》、《现代化工》、《给水排水》、《哈尔滨建筑大学学报》、《太阳能学报》、《环境工程》、《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环境污染治理技术与设备》等国内外期刊及会议发表论文170余篇,其中被SCI、EI 等收录近40篇。
多年一直从事污水生物处理技术研究工作,完成了三十余项国家、省部级课题研究。先后完成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基于流离和多氧化还原环境作用的剩余污泥减量反应器技术与机理研究”(50678008)、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不同污水生物脱氮工艺中N2O产生量及过程控制”(5047804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活行污泥法丝状菌污泥膨胀的控制与防止”(59778024)、国家863项目子课题“污水高效深度处理与回用技术研究”(2003AA601010)、国家863项目子课题“城市污水SBR工艺脱氮除磷技术研究”(2004AA601020)、国家973项目子课题“地表水-地下水中污染物迁移演化三维模拟方法研究”、 国家“九五”科技攻关课题“简易高效复合式生物处理技术”、国家“八五”科技攻关课题“淹没式生物膜法脱氮除磷技术”、国家“八五”科技攻关课题“生活垃圾渗滤液处理技术”、黑龙江省“八五”科技攻关课题“CMD圆盘型弹性微孔膜曝气器的研究”、北京市教委重点项目“污水脱氮除磷处理的新工艺及其智能控制”(KZ200310005003)、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课题“剩余污泥减量型高效污水处理工艺技术研究”(8052005)、北京市科技新星项目“淹没复合式膜生物反应器技术及废水处理特性研究”(9558100800)、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课题“SBR法的模糊控制理论、方法与技术”(8002005)、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课题“酒精废水生物处理舔加固定化甲烷八叠球菌的标准研究”(5992004)、教育部课题“新型污水处理反应器技术研究”、建设部课题“淹没式生物膜法同步脱氮除磷技术”、建设部课题“厌氧—好氧耦合高效污水处理技术”(KR0403200393)、中日合作项目“混凝沉淀法去除污泥处理回流液中磷的试验研究”、中日合作项目“剩余汚泥処理技术研究”、建设部课题“生活垃圾填埋渗滤液处理技术研究”(KR0403200392) 、北京市科委项目“水解酸化开发碳源系列技术研究”、 北京市科委项目“生物填料强化脱氮技术研究”、北京市规划委员会课题“污泥减量技术研究”(KZ00017) 、北京市留学基金“淹没复合式污水资源化工艺技术研究”等三十余项国家及省部级课题和国际合作项目研究;作为负责人与北京市排水集团合作进行了“缺氧、厌氧、好氧工艺脱氮除磷工艺技术研究”、“供华能电厂冷却水脱氮除磷深度处理工艺技术开发”、“非曝气、曝气工艺脱氮除磷试验工艺技术开发”、“剩余汚泥特性及脱水试验研究”、 “污水处理厂二级出水曝气生物滤池深度处理工艺技术开发”,为高碑店污水处理厂改造和优化运行提供了技术支持。作为博士后研究员于日本千叶大学物质工学科从事活性炭去除有机污染物、纤维担体间歇式生物膜法脱氮除磷及海绵担体流化床反应器硝化脱氮特性的技术研究,积累了丰富的前期成果。其中,“淹没式生物膜法脱氮除磷技术研究”获1997年建设部科技进步二等奖,“弹性微孔膜曝气器技术”1996年获黑龙江省科技进步三等奖、黑龙江省环境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简易高效复合式生物处理技术”获2002年黑龙江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微生物与水处理工程获2004年石油与化学工业学会优秀科技图书二等奖(部级)。开发应用的 “A段活性污泥法/B段生物膜法” 及“复合式厌氧反应器”等新技术经建设部组织专家鉴定为国际首创的垃圾渗滤液单元处理技术。
二、主要研究方向:市政工程学科 污水污泥处理及资源化理论与技术方向
1. 污水生物处理理论与技术
2. 膜生物反应器及膜过滤水处理技术
3. 垃圾渗滤液及高浓度有机废水处理技术
4. 污泥减量技术
5. 高效磁混凝及磁生物理论与技术
6. 高浓度氨氮废水处理技术
7. 河湖污染治理与修复技术
8. 再生水处理与利用技术
9. 污泥处理处置及资源化技术
三、作为负责人在研课题:
[1]国家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北京城市再生水水质提高关键技术研究与集成示范”子课题
[2]国家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北京再生水分质利用及水环境整治技术集成与工程示范”子课题
[3]国家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高排放标准城市污水处理厂升级改造关键技术研究与工程示范”子课题
[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基于流离和多氧化还原环境的污泥减量反应器与机理研究”
[5]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污水脱氮除磷处理过程中雌激素的生物降解特性与机理研究”
[6]国家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沙颍河上中游重污染行业污染治理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子课题
[7] 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污泥减量与促进脱氮耦合反应器理论与技术研究”
[8] 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多氧化还原环境城市污水脱氮除磷工艺及模拟技术研究”
[9] 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污水处理过程中雌激素的生物降解特性与机理研究”
[10] 北京市科委项目“水解酸化开发碳源系列技术研究”
[11]北京市科委项目“生物填料强化脱氮技术研究”
[12]横向课题“污水处理厂二级出水曝气生物滤池深度处理工艺技术开发”等15项课题。
四、科研成果
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获部级优秀图书二等奖1项、省环保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多次获《中国给水排水》优秀论文最高奖。主编专(译)著5部、参编国家标准2部、参编专著和教材5部、获得专利十余项,在《Water Reserch》、《Bio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Process Biochemistry》、《Water Science & Technology》、《Journal of Residuals Science&Technology》、《中国环境科学》、《环境科学学报》、《中国给水排水》、《环境科学》、《现代化工》、《给水排水》、《哈尔滨建筑大学学报》、《太阳能学报》、《环境工程》、《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环境污染治理技术与设备》等国内外期刊及会议发表论文170余篇,其中被SCI、EI 等收录近40篇。
多年一直从事污水生物处理技术研究工作,完成了三十余项国家、省部级课题研究。先后完成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基于流离和多氧化还原环境作用的剩余污泥减量反应器技术与机理研究”(50678008)、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不同污水生物脱氮工艺中N2O产生量及过程控制”(5047804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活行污泥法丝状菌污泥膨胀的控制与防止”(59778024)、国家863项目子课题“污水高效深度处理与回用技术研究”(2003AA601010)、国家863项目子课题“城市污水SBR工艺脱氮除磷技术研究”(2004AA601020)、国家973项目子课题“地表水-地下水中污染物迁移演化三维模拟方法研究”、 国家“九五”科技攻关课题“简易高效复合式生物处理技术”、国家“八五”科技攻关课题“淹没式生物膜法脱氮除磷技术”、国家“八五”科技攻关课题“生活垃圾渗滤液处理技术”、黑龙江省“八五”科技攻关课题“CMD圆盘型弹性微孔膜曝气器的研究”、北京市教委重点项目“污水脱氮除磷处理的新工艺及其智能控制”(KZ200310005003)、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课题“剩余污泥减量型高效污水处理工艺技术研究”(8052005)、北京市科技新星项目“淹没复合式膜生物反应器技术及废水处理特性研究”(9558100800)、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课题“SBR法的模糊控制理论、方法与技术”(8002005)、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课题“酒精废水生物处理舔加固定化甲烷八叠球菌的标准研究”(5992004)、教育部课题“新型污水处理反应器技术研究”、建设部课题“淹没式生物膜法同步脱氮除磷技术”、建设部课题“厌氧—好氧耦合高效污水处理技术”(KR0403200393)、中日合作项目“混凝沉淀法去除污泥处理回流液中磷的试验研究”、中日合作项目“剩余汚泥処理技术研究”、建设部课题“生活垃圾填埋渗滤液处理技术研究”(KR0403200392) 、北京市科委项目“水解酸化开发碳源系列技术研究”、 北京市科委项目“生物填料强化脱氮技术研究”、北京市规划委员会课题“污泥减量技术研究”(KZ00017) 、北京市留学基金“淹没复合式污水资源化工艺技术研究”等三十余项国家及省部级课题和国际合作项目研究;作为负责人与北京市排水集团合作进行了“缺氧、厌氧、好氧工艺脱氮除磷工艺技术研究”、“供华能电厂冷却水脱氮除磷深度处理工艺技术开发”、“非曝气、曝气工艺脱氮除磷试验工艺技术开发”、“剩余汚泥特性及脱水试验研究”、 “污水处理厂二级出水曝气生物滤池深度处理工艺技术开发”,为高碑店污水处理厂改造和优化运行提供了技术支持。作为博士后研究员于日本千叶大学物质工学科从事活性炭去除有机污染物、纤维担体间歇式生物膜法脱氮除磷及海绵担体流化床反应器硝化脱氮特性的技术研究,积累了丰富的前期成果。其中,“淹没式生物膜法脱氮除磷技术研究”获1997年建设部科技进步二等奖,“弹性微孔膜曝气器技术”1996年获黑龙江省科技进步三等奖、黑龙江省环境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简易高效复合式生物处理技术”获2002年黑龙江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微生物与水处理工程获2004年石油与化学工业学会优秀科技图书二等奖(部级)。开发应用的 “A段活性污泥法/B段生物膜法” 及“复合式厌氧反应器”等新技术经建设部组织专家鉴定为国际首创的垃圾渗滤液单元处理技术。指导博士和硕士研究生50余人,40余人已毕业并获得学位。
五、联系方式:
(中国:E-mail:jglijun@bjut.edu.cn, jglijun@yahoo.com.cn,Tel:010-67391726 转8002)
网址:
http://www.bjut.edu.cn/graduates/admgraduate/index.jsp,(新)
http://bjut.edu.cn/graduates/admgraduate/
扫码关注
完美·体育(中国)官方网站,WANMEI SPORTS信息一网打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