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12018245号
分类:导师信息 来源:中国完美·体育(中国)官方网站,WANMEI SPORTS网 2015-07-09 相关院校:北京林业大学
导师详细信息
导师姓名: | 梁文艳 | 照片:无 | |
性别: | 女 | 出生年月: | |
院系名称: |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 一级学科: | 环境科学与工程 |
二级学科: | 研究方向1: | 水资源保护与水污染控制 | |
研究方向2: | 藻类污染控制及藻类资源利用 | 研究方向3: | 饮用水中的污染控制与去除技术 |
政治面貌: | 请选择 | 现任职务: | |
现在职称: | 教授 博导 | 职称评定时间: | 2011 年1 月1 日 |
导师最后学历: | 博士 | 导师最后学位: | 博士 |
获学位时间: | 1 年1 月 | 获学位单位: | |
是否院士: | 是否留学: | 是 | |
留学国别: | 美国 | 留学时间: | 从 2011 年 09 月 至 2012 年 09 月 |
硕导、博导: | 博导 | 批硕、博导时间: | |
在读硕士: | 6人 | 毕业硕士: | 8人 |
在读博士: | 毕业博士: | 0人 | |
上岗时间: | 2000 年7 月1 日 | 现在在岗否: | 是 |
是否外聘导师: | 原外聘单位名称: | ||
是否千百万人工程: | 是否长江学者: | ||
其它称号: | 所在学科是否博士后流动站: | ||
工作简历: | |||
教学工作: | 曾给本科生开设的课程有:环境污染控制原理(双语)、环境监测、环境监测与评价。目前开设的课程主要是:环境监测原理。 | ||
研究领域: | 主要从事水资源保护与水污染控制方面的研究。在水体富营养化发生机制、水体藻类污染控制、饮用水中藻类及其代谢产物的污染控制方面开展了较深入的研究,具体涉及氮磷铁等营养元素如何影响藻类生长、饮用水中藻类细胞的灭活与活性抑制、藻毒素的降解与脱毒、含藻水样处理过程中的安全性分析、以及采用植物生态手段控制水体中藻类过度生长方面的技术与理论。除此外,还对采用电化学法、高级氧化技术、生物接触氧化法等技术与方法,进行饮用水除氟、工业废水回用、地下水除铁锰、生活污水处理与再利用等方面开展了研究。 | ||
在研课题: | 承担与参与的主要科研项目包括有: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技术重大专项“焦化废水复合电解催化氧化深度处理技术的研究”,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废水培养微藻中油脂积累及调控的碳代谢流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电致羟基自由基改变藻细胞活力与降解藻毒素控制水质毒性的研究”、国家863项目“高吸附活性的单极性复合型三维阳极电促除氟技术研究”、国家重大水专项“重庆两江新区城市水系统构建技术研究与示范”“华北缺水地区小城镇水环境治理与水资源综合利用技术研究与示范”“引黄水库水源系统水质改善技术研究与示范”、国家环保部公益性项目“城市交通道路空气质量监测及评价方法研究”“环境监测部门职能交叉问题研究”、北京林业大学科技创新计划“植物多酚抑藻控藻的研究”、以及 “环境技术管理及环境技术信息交流”“国家生态分区分类框架及管理对策”、“电解催化氧化深度处理焦化污水技术研究”等。 | ||
论文目录: | 发表主要论文: 1.Li Wang, Wenyan Liang, Jian Yu, Zhixia Liang, Lingling Ruan, Yuanchun Zhang. Flocculation of Microcystis aeruginosa using modified larch tannin. 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 2013, 47, 5771-5777. (corresponding author) 2.Wenyan Liang, Ke Wang, Li Chen, Lingling Ruan, Lili Sui. Variation of the algal viability during electrochemical disinfection using Ti/RuO2 electrodes. Wat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11, 64(1): 162-170 (SCI, EI cited) 3.Wenyan Liang, Li Chen, Lili Sui, Jian Yu, Li Wang, Hongxing Shi. Assessment of detoxification of microcystin extracts using electrochemical oxidation.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Health, Part A Toxic/Hazardous Substances and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2011, 46(10): 1102-12. (SCI, EI cited) 4.Wenyan Liang, Jiuhui Qu, Huijuan Liu, Ke Wang, Jinli Wang. Electrochemical degradation of algae toxin microcystin-LR using Ti/RuO2 electrodes.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Science. 2008. 25: 635-641. (SCI, EI ) 5.Wenyan Liang, Jinli Wang, Yanyan Ma. Degradation of Cyanobacterial Toxin Microcystin-LR by Electrochemical Oxidation Processes. Advances in Chemical Technologies for Water and Wastewater Treatment CCS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2008,Xi’an” (2008.5.16-2008.5.18): page: 455-462 (ISTP Accepted) 6.Jia Xu, Wenyan Liang. Study of Conducting Medium in Composite Particle Electrodes Used for Defluoridation by Electro-Adsorption. The 2011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Bioengineering,Chemistry and Environment Science ( 2011.6.24-26). (EI cited) 7.Wenyan Liang, Jiuhui Qu, Libin Chen, Huijuan Liu, Pengju Lei. Inactivation of Microcystis aeruginosa by Continuous Electrochemical Cycling Process in Tube Using Ti/RuO2 Electrodes. 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 2005; 39(12): 4633-4639. (SCI, EI cited) 8.梁文艳,王珂,阮清鸳,王金丽. TTC-脱氢酶还原法测定铜绿微囊藻活性的研究. 环境科学学报, 2008, 28(9):1745-1750(EI cited) 9.梁文艳,曲久辉,朱余玲. 管流电氧化杀藻及其影响因素. 环境科学. 2006, 27(3):60-63.(EI cited) 10.梁文艳,曲久辉,谌丽彬. 脉冲变频电磁场对水中藻类的抑制及去除效能,环境科学,2004, 25(4): 38-42. (EI cited) 11.王金丽,梁文艳,马炎炎,王珂. Ti/RuO2电氧化法降解藻毒素MCLR影响因素的研究. 中国环境科学. 2008, 28(8):09-713 (EI cited) 12.梁文艳,曲久辉,刘惠娟,雷鹏举. 管流式电化学氧化灭藻研究.高技术通讯. 2005,15(7):90-95. (EI cited) 13.梁文艳,邹元龙. 电化学氧化杀灭原水中藻类的研究. 环境工程, 2010, 28(3): 41-55 14.梁文艳,王珂,阮铃铃,隋丽丽. 电氧化杀藻过程中藻细胞活性变化的研究. 环境科学, 2010, 31(6): 1464-1469 15.梁文艳,孙德智,黄珊. 编制城市交通道路环境空气质量监测技术规范的探讨. 环境科学研究, 2010, 23(5):581-586. 16.梁文艳,王珂,王金丽,阮清鸳. TTC-脱氢酶还原法测定藻细胞活性的优化与评价. 环境科学与管理, 2009, 34(5):10-13 17.梁文艳,曲久辉. 脉冲变频电磁场对水华鱼腥藻的效应. 环境工程学报, 2008, 2(1):1-5 18.梁文艳,曲久辉. 饮用水处理中藻类去除方法的研究进展,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2004,10(4): 502-506 19.梁文艳,金毓荃. 微孔过滤法回收活性炭生产废水中活性炭的研究,环境保护,2000(269): 24-27 (CA收录) 20.汪丽,梁文艳,阮铃铃,于建,曹敬灿. 儿茶酚抑制藻细胞活性过程中三维荧光的特性. 环境科学与技术. 21.梁志霞,梁文艳,汪丽,于建,许佳. 光电催化氧化法降解藻毒素MCLR的研究. 环境工程学报. 22.许佳,梁文艳,于建,汪丽,梁志霞. 颗粒羟基氧化锆除氟性能的研究. 环境工程学报. 23.葛静茹,李建清,李霄宇,隋丽丽,梁文艳,李俊清,孙璐靖. 北京市周边地区河道污染现状分析. 中国环境监测. 2011, 27(3): 84-88, 101 24.刘峰,梁文艳,隋丽丽,冯晶,李俊清. 垂直流—表流串联人工湿地处理生活污水的研究. 中国给水排水. 2011, 27(5): 12-15 25.隋丽丽,梁文艳,陈莉,阮铃铃,许佳,梁志霞. 铜绿微囊藻藻毒素提取液对小鼠淋巴细胞DNA损伤的研究,生态学报,2011, 30(2): 122-127. 26.于新,豆小敏,张艳素,伦小秀,梁文艳,吕佳. 反应条件对零价铁去除As(Ⅲ)动力学的影响. 环境化学,2011, 30(5): 1011-1017 27.阮铃铃,梁文艳,许佳,梁志霞,王金丽. 天然有机物对颗粒活性炭吸附微囊藻毒素的影响研究. 环境污染与防治, 2010, 32(10): 57-61. 28.阮铃铃,梁文艳,梁志霞,隋丽丽,许佳. 腐殖酸对粉末活性炭吸附微囊藻毒素的影响研究,环境科学与技术,2010(6E): 107-110. 29.梁志霞,梁文艳,许佳. UV和UV/H2O2对藻毒素MCLR降解及脱毒的研究,环境科学与技术,2010(6E): 98-100. 30.隋丽丽,梁文艳,吴立德,冯晶,刘峰. 混合填料生物接触氧化法处理生活污水的研究,环境科学与技术,2010(12E):. 31.陈莉,梁文艳,李炯,郭思远. 细菌脱氢酶活性生物测试法用于水质毒性检测的改进. 中国环境监测. 2010, 145(3): 17-21 32.杨硕,梁文艳,豆小敏,黎亮,柳晟,刘健雄. 活性炭三维电极电促吸附去除水中氟离子的研究. 环境工程学报, 2010, 4(7): 1448-1452 33.杨硕,豆小敏,梁文艳,王毅力,林微. 用于除氟的羟基氧化锆粉末的制备与表征.环境科学. 2010, 31(7): 1520-1525 34.王金丽,梁文艳,陈莉,黄生伟 ?微囊藻毒素MCLR的分离与纯化.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2010, 32(2): 184-188 35.陈莉,梁文艳?,王金丽,杨硕. 铁对铜绿微囊藻生长活性及产毒的影响. 安全与环境学报. 2009, 9(4): 21-24 36.王珂, 梁文艳. 铜绿微囊藻中性红染色研究. 环境科学与技术.2007, 30(10):20-22 37.王珂,梁文艳,王金丽. 蓝细菌生物量测定指标的相关性分析. 环境工程与科学. 2007, 29(2): 15-17 38.谌丽彬,梁文艳,曲久辉,解明曙. FDA-PI双色荧光法检测蓝藻细胞活性的研究,环境化学,2005. 24(5):554-557. |
||
著译目录: | 参加编写教材和专著: 《环境工程设计基础》,化学工业出版社, 《环境评价》,高教教育出版社 《水处理电化学原理与技术》,科学出版社 《城市交通道路环境空气质量监测与评价》,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环境监测实验》,高等教育出版社 |
||
科研成果: | |||
成果推广应用情况: | |||
表彰和荣誉: | |||
主要兼职: | |||
备注: | |||
办公室电话: | 13661243958 | ||
住宅电话: | (暂不公布) | ||
传真: | |||
手机: | (暂不公布) | ||
通讯地址: | 海淀区清华东路35# | ||
邮政编码: | 100083 | ||
电子邮件地址: | lwybjfu@126.com | ||
主页地址: |
扫码关注
完美·体育(中国)官方网站,WANMEI SPORTS信息一网打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