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12018245号
分类:招生公告 来源:中国完美·体育(中国)官方网站,WANMEI SPORTS网 2014-10-8 相关院校:复旦大学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新媒体传播专业硕士项目
2015年推免招生简介
一、项目简介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新媒体传播”专业硕士项目(MAProgramofNewMediaCommunication)是在新媒体传播迅猛发展的时代背景下,由复旦大学新闻学院自2013年起开设的全新专业硕士学位项目。
该项目目前实行“3+3”的推免本硕衔接培养模式,致力于培养适合新技术传播发展变化,具有宽阔的文理多学科交叉视野,深刻把握新媒体传播实践变动,适合新媒体传播业界或从事新媒体传播研究的高层次、复合型、应用型人才。
二、培养特点
本项目的特点在于:紧密跟踪和围绕新媒体传播的形态变化和专业特点,打破旧的学科界限和产学分割,致力于采用跨学科交叉融合、产学研联合培养的思路,培养兼具技术基础和人文、社会科学思维的复合型新媒体人才。
1、跨学科交叉融合
打破传统的学科界限,在坚持新闻传播特色优势的同时,整合发挥复旦大学多学科的复合优势,实现文理跨学科交叉融合。这种融合的实现机制包括:一是招生打破学科界限,不限专业,招收来自新闻传播类及其他文理各专业的推免生,希望从基础上形成各专业背景的学生相互交流、激荡思想、促进创新的氛围;二是部分专业课程由新闻学院和相关学院(如计算机学院、信息学院等)合作建设;三是创建“新媒体传播跨学科讨论班”模块,由各学科专家轮流主讲,并形成若干个学科交叉创新课题组。
2、产学研联合培养
打破传统的教学、研究与产业隔离的藩篱,实现产业研联合培养。通过与优秀新媒体机构的深度合作,采取新媒体传播前沿讲座、前沿工作坊、学术沙龙、业界实习、海外参访等多种方式,使本专业学生在学习的整个过程中与新媒体业界时刻保持互动,不仅能吸收业界的最前沿知识,而且可以在互动中充分提升自己的实践能力,并促进实践和研究成果的及时转化。本项目已经或正在与新浪、腾讯、百度、阿里等最具影响力的新媒体企业、以及上海报业集团、财新传媒等媒体机构建立固定的合作关系,它们将参与课程建设(开设“新媒体传播前沿讲座”和“前沿工作坊”)、学生培养(担任业界导师)、实习(建立基地)和就业的全过程,真正实现“产学研”的贯通。
三、招生
新媒体传播专业硕士项目目前全部采用推免直研方式,面向全国,在本科四年级、文理各个专业的学生中选拔对新媒体传播有兴趣、有基础、有创意的优秀学生。本项目鼓励有新媒体技术基础的同学报名,但也鼓励虽无强大的技术基础、但对新媒体传播行业充满热情、富于实践、及充满创意的同学加入。
2015年度推免名额计划为18名。
遴选机制:从成绩(GPA)、个人陈述(PersonalStatement)、面试三方面综合选拔对新媒体传播有兴趣、有基础、有创意的优秀跨学科人才。
四、学习培养
1、学制
本项目采用“3+3”的本硕衔接培养模式。经严格选拔程序确定后的四年级本科生在其本科最后一年即纳入硕士培养环节。本科毕业后,进入两年专业硕士阶段正式学习。
2、课程
本项目将按照“跨学科交叉融合、产学研联合培养”的理念设计课程。三年学习期间,须至少修满34学分,其中公共课程(政治、英语)4学分,专业课程(包括基础模块和应用模块)24学分,实践培养(包括专业实习、海外参访等)6学分。
3、学位授予的基本标准
(1)修满所有学分;
(2)按时参加教学实习并答辩通过;
(3)按时完成学位论文(毕业设计)并答辩通过。
4、就业与长期联系
本项目鼓励毕业生进入优秀的新媒体企事业单位就业,鼓励参与传统媒体的新媒体转型进程,也鼓励自主创业。
在毕业后,希望毕业生通过“职业追踪计划”,与在校师生保持联系与互动,参与项目的持续发展与创新,将项目营造出一个“家”的氛围。
五、关于提交个人陈述的说明
申请本项目同学须在“教育部推免服务系统”上提交一份个人陈述(Personal Statement),其内容主要包括三方面:申请本方向的基础与积累;申请本方向的原因;如被录取未来的学习(研究)和发展计划。3000字左右。请按照报名时间节点上交电子版。
详情可咨询: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新媒体传播专业硕士项目”
项目助理赵静
电话:021-65643752
扫码关注
完美·体育(中国)官方网站,WANMEI SPORTS信息一网打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