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12018245号
分类:2025完美·体育(中国)官方网站,WANMEI SPORTS大纲 来源:山东大学 2020-11-23 相关院校:山东大学
821 中外政治思想史
本课程考试包括西方政治思想史、中国政治思想史两部分。
(一)西方政治思想史
1.古希腊、罗马时期的西方政治思想
这一部分需要掌握的主要思想有政治思想的起源、城邦政治的特点、城邦政治与帝国政治的联系与区别、斯多葛学派、早期基督教的政治思想等。
1)柏拉图的哲学家治国的思想。
2)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学》及政治思想。
3)斯多葛学派的自然法思想。
4)奥古斯丁的恩典说。
5)古罗马的混合政体。
6)早期基督教的政治思想。
2.中世纪西方政治思想
这一部分需要重点把握托马斯·阿奎那的神权政治、中世纪的异端思想、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这两大运动所体现的政治思想。
1)托马斯·阿奎那的政体理论。
2)但丁的世界帝国与世界君主思想。
3)马基雅维利的《君主论》及马基雅维利主义。
4)布丹的国家主权理论。
5)人文主义的历史作用。
3.近代西方政治思想
这一部分包括17、18、19 三个世纪,也是西方政治思想最富有成果的时期。需要掌握的重要政治思想有社会契约论、平等理论、现代政府理论、功利主义、自由主义、保守主义、实证主义等。需要掌握的主要思想家有格老秀斯、斯宾诺莎、霍布斯、洛克、伏尔泰、孟德斯鸠、卢梭、潘恩、杰斐逊、汉密尔顿、康德、黑格尔、孔德、托克维尔、柏克、边沁、密尔、斯宾塞等。
1)近代社会契约论的基本主张及历史意义。
2)霍布斯的国家理论。
3)近代三权分立理论的形成及其意义。
4)近代启蒙思想家的平等理论。
5)卢梭、杰斐逊的人民主权理论。
6)潘恩的政府理论。
7)康德的永久和平思想。
8)黑格尔的国家学说。
9)托克维尔关于自由与平等的理论。
10)柏克的保守主义。
11)功利主义的基本原则。
12)密尔与近代自由主义。
4.20世纪初西方政治思想
这一部分主要应掌握新自由主义、保守主义、早期社会民主主义以及法西斯主义等几个思想流派。
1)新自由主义的基本特点。
2)精英派保守主义思想。
3)早期社会民主主义思想。
4)法西斯主义的理论渊源和社会基础。
(二)中国政治思想史
通过考试,测试考生是否掌握了中国政治思想史发展的脉络主线,是否掌握了联系具体时代背景,分析、评判各种政治思想观点的能力,是否具有较强的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否具有宽广的知识视野和政治理论素养与水平。采取闭卷考试形式,题目类型以名词解释、简答、论述为主。
要求考生了解中国政治思想史的研究对象;了解不同历史时期政治思想产生的历史背景;了解不同历史时期主要的政治思想家及其思想主张、特点和影响;了解中国政治思想史的基本概念;了解各派政治思想的异同及其相互关系。
1.商与西周神佑王权政治思想
1)上帝的权威和祖先崇拜
2)王权专制思想
3)敬天和尊王的政治观念
4)敬德、保民、慎罚思想
5)“天子独尊”的王权专制思想
6)邵公弭谤
7)伯阳父论“和”“同”
2.春秋战国时期政治思想的世俗化转型
1)关于天人关系与政治的指导思想
2)对“民”在政治成败中地位的新认识
3)君主专制思想的强化
4)关于礼、法、刑、政的政治作用的新认识
5)关于用人与成败
6)战国时期政治思想上的百家争鸣
3.儒家以伦理为中心的政治思想
1)孔子以礼仁为中心的政治思想
①政治理想与统治者的自我认识
②伦理政治与安于专制秩序
③保守的边际平衡式的政治思维
2)《中庸》、《大学》的修身治国思想
①关于修身之道
②修身治国平天下
3)孟子的仁政思想
①人性善和伦理思想
②仁政说
③论君臣与君民关系
④王道、霸道与统一
4)荀子的礼治思想
①性恶论和对性的改造
②礼治、法治和人治
③道义分析与道高于君
④富国与富民
5)《易传》以应变为核心的政治思想
①《易传》的理论特点
②社会结构本于自然说
③应变政治
④圣人治道
4.法家以法、势、术为中心的政治思想
1)慎到的以势行法思想
①贵势与天子为天下说
②尚法贵公论
③驭臣之术
2)申不害的术治思想
①申子在法家中的地位
②术治思想
3)《商君书》的以法强国思想
①政治思想的理论基础
②耕战政策论
③以“重罚”为特色的法治思想
4)韩非的绝对专制政治思想
①政治思想的理论基础
②君利中心论
③势、法、术理论与君主专制主义的绝对化
④思想与文化专制论
5.道家以法自然为中心的政治思想
1)《老子》法自然的无为政治思想
①道与法自然
②无为政治
③弱用之术
④小国寡民说
2)《庄子》的自然主义政治思想
①人性自然说
②对桎梏人自然性的社会关系与社会观念的批判
③政治主张与理想社会
3)马王堆《老子》乙本卷前古佚书的黄老政治思想
①顺天合人与循理用当原则
②法断与审形名
③文武、德刑、刚柔并用之术
6.墨子的兼爱论与绝对尚同的专制主义
1)刑政、政长的起源和社会政治的基本矛盾
①一人一义的混乱时代
②刑政、政长的产生
2)兼相爱、交相利说
3)尚同说与君主专制主义
①立统一之义
②推行“义”的手段
③专制主义政治体系
4)尚贤说、节用说、非攻说
①尚贤说
②节用说
③非攻说
7.《管子·轻重篇》的商业治国理论
1)以“轻重”治国说
①“轻重”一词的含义
②以“轻重”治国
2)关于市场规律的认识
①谷物、货币、万物的比价问题
②关于物价
3)国家垄断以牟利论
①垄断货币的铸造与发行
②掌握充足的谷物
③控制盐铁
④垄断山林及特产
⑤操纵市场,从中取利
4)以经济实力为基础的治国方略
①经济控制与经济鼓励
②以经济实力解决矛盾
8.阴阳家以天人配合为特征的程式化政治思想
1)阴阳、五行说概述
①阴阳五行的缘起
②阴阳五行学派
2)邹衍五德终始下的政治循环理论
3)《月令》天人相应的政治程式化理论
①天人相应
②时政论
9.秦朝皇权专制思想
1)皇帝至上理论的极度发展
2)皇帝极欲与重罚主义
①皇帝极欲
②“督责之术”
3)以法为教,以吏为师
①以法为主,兼蓄其他的文化政策
②文化专制主义
10.西汉前期黄老政治理论与儒法的新发展
1)道家黄老政治思想的实践与理论
①黄老思想与汉初政治
②《淮南子》无为政治思想
2)儒家政治思想面向实际的新发展
①陆贾的仁义与无为相结合的政治思想
②贾谊尊仁义与强化中央集权的政治思想
3)晁错的尚法与重农战思想
11.西汉中、后期政治指导思想的争论与发展
1)“独崇儒术”与汉武帝的统治思想
①西汉统治者关于政治指导思想的争论
②独崇儒术
③汉武帝的杂霸政治术
④汉元帝尊儒
2)《春秋·公羊传》的“大一统”政治思想
①《公羊传》和“公羊学”
②《公羊传》的“大一统”政治学说
3)董仲舒的天人合一政治论
①天的体系与天人合一
②君权至上和天谴说
③阴阳合分论与德治主张
④道的永恒与经、权、更化
4)《盐铁论》中的王、霸道之争
①盐铁之议与《盐铁论》
②王道仁义与霸道权利之争
③贤良文学对社会政治弊端的揭露批判
5)西汉晚期的政治调整思潮
①西汉后期社会危机与政治调整思想
②扬雄对汉代经学的反思与改造
③王莽受命改制的政治思想
12.东汉谶纬化的经学政治观与名教思潮
1)东汉初期统治集团的崇儒与集权思想
2)刘秀君臣的崇儒思想
3)以“柔道”治国
4)并官政策与集权思想
5)《白虎通义》名教与神学相结合的政治思想
①帝王的神圣性与至上性
②三纲五常的绝对化思想
6)王充的经学批判思想
①对谶纬神学的批判
②对神化圣人和经学崇拜的批判
③时命论与思想的矛盾性
7)东汉名教思潮
①汉代的孝治与名教
②奖励名节与孝廉取士
③“浮华交会”与名教的衰落
8)东汉末年的党锢与清议思潮
①“党锢之祸”及其根由
②清议思潮及其政治意义
9)《太平经》的善恶观和太平理想
①“兴善止恶”论
②君臣民“并力同心”说
③“尊道重德”的治国思想
④太平盛世的政治理想
10)东汉末年的政治批评与反思思潮
①对昏君奸臣的抨击与反思
②关于重整政治关系的反思与设计
③论用人之道
④论治国之道
⑤关于经济政策的反思与措施
13.汉末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治思想的多元发展
1)汉末的名理与名法思潮
2)东汉末期的名理思潮
3)汉魏之际的明法思潮
4)魏晋玄学中的政治思想
5)何晏贵自然与用名教
6)王弼“名教出于自然”的政治哲学
7)嵇康、阮籍“越名教而任自然”的政治观
8)裴頠的崇有论的政治思想
9)郭象“存在即合理”的政治思想
10)玄学政治思想的特点
11)两晋及南朝儒家政治思想的承传与发展
12)论王朝更迭与王权合法性
13)君权至上与君臣关系
14)礼制与教化
15)九品官人法与贤人政治
16)法治与“议复肉刑”
17)北魏统治集团治国思想的儒学化
①北魏前期统治者对儒家政治思想的认同
②孝文帝的孝治主张
14.魏晋至宋佛教、道教的政治思想
1)佛、道、儒三教的争衡与兼摄
2)的政治观念
①佛教的中国化及其对政治文化的影响
②佛教学者的尊君思想
3)道教神化王权、维护宗法的政治思想
①道教中的尊君思想
②道教经戒对大众社会政治观念的影响
15.隋唐诸帝的君道理论
1)民本论与君臣一体论
2)民本论:君权的绝对性与相对性
3)君臣一体论:驭群臣与驭天下
4)封建论:家天下与公天下
5)法制论与谏议论
6)人治与法治
7)谏议论:兼听与独断
8)孝治及隋唐君道的思想特点
9)以孝治天下
10)隋唐君道的思想特点
16.隋唐儒家政治哲学与政治批判思想
1)隋唐儒学的复兴
2)孔颖达的道论与治道
3)自然本体与伦理本位相结合的道论
4)以礼仁为中心的治国之道
5)系统的君德论
6)《中说》兴王道、正礼乐的政治思想
①“三教可一”论
②批判谶纬,提倡中道
③兴王道,正礼乐
7)柳宗元的大中之道及国家政体论
①天与人不相干预论
②国家政体论
③大中之道与仁义之政
④“吏为民役”论
8)韩愈的道统论与尊君思想
①道统论
②性品说
③圣人创制立法、拯救人类说
9)隋唐、五代政治批判思想的新发展
①皮日休的仁政论及其对暴政的批判
②《无能子》否定圣人、帝王和纲常的政治思想
③罗隐的明君论及其对暴君的批判
④谭峭的“君盗”论与均食、尚俭论
17.北宋政治调整与强化王权的政治思想
1)宋初诸帝强化集权的治国方略
2)强化对兵权的控制
3)削夺地方权力,限制朝臣权柄
4)养官和不抑兼并
5)守内虚外
6)李觏的富国强兵政治思想
7)礼和王霸道同质论
8)义利统一说
9)救弊之术
10)强本节用
11)“强兵”主张
12)王安石“改易更革”政治调节思想
13)天、道自然与“性不可善恶言”
14)“改易更革”论
15)大明法度,众建贤才
16)生财与理财
17)“改易更革”的归宿
18)司马光尊君和反对变法的政治思想
19)尊君论
20)御臣之道
21)爱民之政
22)反对王安石变法
18.两宋理学与功利学派的政治思想
1)理学基本论题及其政治意义
2)理即天理
3)理一分殊
4)性说
5)进修之术
6)理欲之辨和义利之辨
7)理学诸子的政策思想
8)变革和师古
9)德治
10)仁政
11)刑杀
12)宗法、分封和井田
13)求贤才
14)南宋事功政治思潮与邓牧的“平等”政治理想
15)陈亮“倡事功”政治思想
16)叶适注重功利的政治主张
17)邓牧的“平等”政治思想
19.辽、夏、金、元的统治思想
1)辽、夏、金因俗而治的统治方略
2)仿效汉族王权,建立皇帝制度
3)因俗而治,两套官制
4)“夷可变华”,尤重儒教
5)习中华君道,作正统天子
6)不断改革,与中华渐趋大同
7)承天后及辽圣宗的政治思想
8)金世宗的吏治思想
9)元代“用夏变夷”思潮与理学的官学化
①“用夏变夷”思潮与汉蒙文化交融
②理学的官学化
20.明代的集权专制政治思想
1)朱元璋加强中央集权的统治思想
2)“夷”和“天命”观念论证明朝政权合法性
3)安民、恤民宽和政策
4)重视选才、重用儒生
5)严整吏治
6)树立君主绝对权威,强化集权
7)朱棣崇道统、尊理学的政治思想
8)尊崇道统与为君之道
9)崇尚程朱理学
10)邱濬的“帝王之学”
11)系统的君主行为规范
12)正君心是政治之本
13)张居正“尊主庇民”政治思想
14)振纪纲,重诏令
15)核名实,课吏治
16)抑豪强,固邦本
17)禁私学,抑异说
18)“治体用刚”
19)东林党人以政治调节为特色的政治思想
20)东林党人的兴起
21)东林党人的政治主张
22)东林党人的政治立场及思想特点
21.“心学”及其后学的政治思想
1)王守仁“心学“的政治意义
2)心的学说与“天下一家“理想政治
3)“致良知“与”破心中贼“
4)“知行合一“与政治道德实践
5)王艮、何心隐以“平等“为特色的理想政治
6)王艮的“人人君子“理想政治
7)何心隐以“师友“为核心的理想政治
8)李贽张扬个性的反传统政治思想
9)平等观
10)童心说
11)私立论
12)理想人格与理想政治
22.明末与清初士人群体的政治反思
1)黄宗羲对秦汉以来政治体制的批判
①“天下为主,君为客”说
②宰相理政、方镇御边、学校议政
③“重定天下之赋”与工商皆本
2)顾炎武改革君主集权政体的设想
①批判“私天下”的政治体制
②“寓封建之意于郡县”
③废天下之生员
3)王夫之对儒家政治哲学的改造
①论“循天下之公”
②理势相成与政治变革
③理欲合一论与人禽之辨
④道器统一论与任人任法并重
⑤道统、治统与尊君
4)唐甄抨击暴君暴政的思想
①“帝王皆贼”说
②调整绝对君权的具体设想
③“平则万物各得其所”
23.清代帝王的统治思想与古典政治思想的终结
1)清代帝王维护绝对君权的政治思想
2)君权惟一论
3)严禁朋党论
4)文化崇正论
5)乾嘉汉学的政治理念与戴震对传统经学的反思
6)乾嘉汉学的循道与崇圣主旨
7)戴震的“以理杀人”辨
8)“归返原典”政治思维
9)龚自珍“自改革”、救衰世的政治思想
10)激烈抨击“衰世”,劝谏朝廷“自改革”
11)重建农宗、平均天下与尊崇君命
12)君师合一的政治理想
扫码关注
完美·体育(中国)官方网站,WANMEI SPORTS信息一网打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