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12018245号
分类:院校动态 来源:厦门大学 2019-05-17 相关院校:厦门大学
2019年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全国优秀大学生夏令营报名通知
2019年,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将继续举办大学生学术夏令营活动,为一批热爱科研、基础扎实、素质全面、德才兼备的应届本科毕业生的继续深造和发展构建平台、创造机遇。
本届“全国优秀大学生暑期夏令营”活动将于2019年7月12日-18日在厦门举行,主要活动包括学科前沿与热点专题讲座、院长和主要学术带头人与夏令营营员交流会、参观访问等,同时将安排2020年教育研究院接收推荐免试硕士研究生的选拔考核,该活动自5月15日起报名。
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将本次夏令营作为2020级硕士研究生的重要选拔方式之一,欢迎有意报考我院研究生的同学踊跃报名、积极参与。
一、招生专业和类别
二、申请资格
1.具有坚定的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遵纪守法,品德良好,诚实守信,学风端正,身心健康;
2.国家高水平大学或重点大学的2020届本科毕业生;
3.对教育有浓厚的兴趣;
4.学习成绩优秀,专业成绩和综合成绩均名列本专业前茅;
5.全国英语六级考试成绩达到425分及以上者或全国大学英语四级成绩达到500分及以上者。申请者的本科专业为外语类专业的,其外语水平达到相应的专业外语等级即可。
三、申请材料
1.夏令营申请表1份(进入“厦门大学大学生夏令营报名系统”,网址为:http://ssyjsbm.xmu.edu.cn);
2.个人陈述1份(考生自述主要包括思想政治和品德情况、外语水平、专业和科研能力、研究计划等内容);
3.成绩单(本科生大一、二、三年级阶段成绩,须加盖所在学校教务部门公章或所在院系公章(复印件无效));
4.获奖(资格)证书复印件或能够体现自身学术水平、科研能力的代表性学术论文、出版物或原创性科研成果等其他材料(须加盖所在院系公章);
5.英语六级水平证书或相关成绩证明复印件(须加盖所在学校教务部门或所在院系公章);
6.2位副教授及其以上专家出具的书面推荐信,要求密封并在封口骑缝处签字;
7.身份证和学生证复印件。
注:若申请者通过我院的审核,以上书面申请材料请于来我校参加夏令营时随身携带并交给学院(其中英语等级/成绩证书、学术成果和获奖证书的原件供查验后退还给申请者,其余材料恕不退回)。
四、申请方式
1.申请分两个步骤进行:①网上报名;②寄(送)相关报名材料。以上两个步骤缺一不可。
2.网上申请时间:2019年5月15日-6月15日。
网上申请地址:http://ssyjsbm.xmu.edu.cn(6月15日17:30报名截止,报名网站关闭)。
3.寄(送)报考材料:
网上申请确定完成后,考生须在6月15日以前(以收件邮戳为准),须通过邮局特快EMS向我院寄(送)报考材料,信封注明“教育研究院暑期夏令营申请”字样。
地址:厦门市思明区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院办
邮编:361005
联系人:郑雯倩老师
电话:0592-2187500
E-mail:zhwq@xmu.edu.cn
五、资格审查
我院将根据申请者提交的材料,以申请者的教育背景、学业水平、科研能力、综合素质等为主要评价依据,由专家对申请者进行夏令营入围资格评审。入围者将在6月20日前收到夏令营入围通知。经评审获得夏令营入围资格的学生,将被邀请参加教育研究院组织的大学生夏令营活动。
六、活动安排
夏令营规模初步定为70人,活动时间初步定于7月12日-7月18日。我院将组织包括学科前沿与热点专题讲座、院长和主要学术带头人与夏令营营员交流会、参观访问等活动,详情将在夏令营入围通知中告知。
我院将提供外地营员往返硬座火车票费用(需出示票根报销),并提供夏令营期间食宿费用,安排夏令营营员住宿校内学生公寓,提供统一购置的蚊帐、草席、线毯、枕头、床垫等五件套寝室用具,并为夏令营营员协办可在餐厅消费的校园“e通卡”。
注意:在夏令营期间发生的医疗费用及因个人行为导致的意外事故,由营员本人或其派出单位负责承担。
七、考核
在夏令营期间,我院将对夏令营学员进行考核,具备所在高校推免生资格的优秀学员将有机会获得2020级硕士研究生免试入学资格。
八、其余未尽事宜按《厦门大学2019年推荐免试研究生(含硕士生、直博生)招生简章》执行。
九、本招生简章内容如与学校即将发布的相关文件要求不同,将根据学校文件进行相应调整。
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欢迎广大学生踊跃报名!
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简介
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1921年厦门大学建校之初便设有师范部,此后历经教育学部、教育学院、教育学系的变迁,1953年院系调整后保留教育学教研室至1965年。1978年5月17日,潘懋元先生领导创建了厦门大学高等学校教育研究室,1984年2月经教育部批准改为厦门大学高等教育科学研究所,2004年4月6日改为现名。
本院是中国第一个以高等教育学为研究对象的专门研究机构,是中国第一个高等教育学硕士学位授权单位和第一个高等教育学博士学位授权单位,是全国第一个高等教育学国家重点学科所在单位、高等教育研究的国家“985工程”创新基地,依托本单位成立的厦门大学高等教育发展研究中心是全国唯一的专门研究高等教育的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
本院下设教育理论研究所、教育史研究所、教育经济与管理研究所、比较教育研究所、教育心理研究所等五个研究所。另挂靠有厦门大学考试研究中心、厦门大学高教质量与评估研究所、厦门大学中外合作办学研究中心等研究单位。
本院秉承自强不息、止于至善的校训,努力建设一支高等教育研究的国家队,致力于发展高等教育研究的中国学派,打造国家级高等教育研究智库。现有专任教师31人,其中教授14人,副教授9人,助理教授8人;博士研究生导师12人,硕士研究生导师31人;专任教师中有人文社科资深教授1人,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1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1人,“闽江学者”特聘教授1人,“教育部新(跨)世纪优秀人才计划入选者”5人,教育部高校青年教师奖获得者2人,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4人,福建省百千万人才工程1人,福建省哲学社会科学创新领军人才4人,福建省高校领军人才2人,福建省新世纪人才5人,福建省高校杰出青年科研人才3人。
本院为教育学一级学科博士授权单位,在高等教育学、教育史、教育经济与管理、比较教育等学科招收和培养博士生,在高等教育学、教育史、比较教育学、课程与教学论、教育经济与管理、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等学科招收和培养硕士生,是国家首批教育博士(Ed.D.)学位授权单位。本院以培养一流的高等教育研究人才和高等教育领导管理人才为己任,积极探索中国特色的高层次人才培养模式,“学习-研究-教学实践三结合的研究生课程教学方法”获福建省教学成果一等奖,“高等教育学学科建设、人才培养与教学改革咨询”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学术沙龙:情理交融中的人才培养实践”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
作为中国高等教育研究重镇,本院在高等教育基本理论研究、高等教育体制与管理研究、考试制度研究与科举学等领域取得了奠基性的科研成果。先后承担国家和部省级课题100余项,其中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3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课题7项。研究成果获部省级优秀科研成果奖一等奖17次,其中包括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一等奖3次、吴玉章人文社会科学一等奖1次、全国教育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3次。研究院还办有《中国高等教育评论》半年刊和《国际高等教育》季刊。
本院以服务社会为宗旨,面向各级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和高校,接受委托承担与高等教育相关的重要课题,开展多层次的咨询服务,为各级政府和高校提供政策咨询服务。
本院积极开拓境内外高等教育学术交流与合作,与国内众多大学保持了密切的学术交流关系,与10多所国外知名大学教育研究机构,比如,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师范学院、英国伦敦大学教育学院高等教育研究中心、荷兰莱顿大学教师教育研究院、俄罗斯国立人文师范大学等签订了学术交流与合作协议,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国际合作。
本院将继续以繁荣中国高等教育学术,建设国际化的一流的高等教育研究机构为目标,不忘初心、砥砺前行,为培育高等教育研究和实务英才、发展中国高等教育理论、建设一流的高等教育智库作出新的贡献。
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
2019年4月19日
扫码关注
完美·体育(中国)官方网站,WANMEI SPORTS信息一网打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