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12018245号
分类:导师信息 来源:中国完美·体育(中国)官方网站,WANMEI SPORTS网 2016-04-09 相关院校:北京交通大学
基本信息
姓 名 :石美遐
职称/职务:教授
办公电话 :51683845/51687167
通讯地址 :北京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公共管理系 邮编:100044
电子邮件 :shimeixia@263.net
个人简历
1.2002年9月---现在,北京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经济学一级学科:经济学博士,教授、博导。主要研究领域包括:劳动经济学、劳动关系与劳动法、社会保障、人力资源管理以及妇女劳动问题。
2.1994年8月---2002年9月:劳动部/劳动社会保障部 劳动科学研究所,研究员,处长、所学术委员会主任。研究领域:宏观人力资源管理、劳动关系与劳动法和社会保障等。
3.1988年7月---1994年7月:劳动部劳动科学研究所,副处长,副研究员。研究范围:劳动科学综合、社会保障。
4.1982年5月---1988年6月:劳动人事部劳动科学研究所,公务员、副处长, 助理研究员 。业务范围:社会保障、劳动法、劳动科学综合研究。
5.1982年2月---1982年4月:国家劳动总局政策研究室,公务员。业务范围:劳动政策研究。
在校曾讲授和现讲授课程:劳动经济学,社会保险(MBA)、国际劳工标准与国际人力资源管理、劳动法与劳动关系、宏观经济学、医疗保险与工伤保险研究、国际管理学(IMBA)
境外学习和授课经历:
1991年9月-1992年11月在西德法兰克福大学学习(中级访问学者),研究方向:劳动经济学。
2002年3月-4月,美国密执安大学讲学,讲学内容:中国的劳动争议处理制度、中国的社会保险制度改革;
2004年3月-5月,瑞典达拉那大学讲学,教学课程为“国际管理学”;
2007年11月-2008年2月在英国华威大学(Warwick)从事高级访问学者的研究,主要研究方向为劳动力市场规制,期间,2008年1月在英国巴思大学学术讲座:"中国劳动合同法的颁布与实施"。
境外3个月以上的出访研究经历:
1990年10月-1991年11月-德国法兰克福大学经济系,国家公派访问学者,研究专业:劳动经济学;
2007年11月-2008年2月-英国华威大学(Warwick University) 法学院,国家公派高级研究学者,研究领域:劳动力市场规制。
自1987年以来,除了去上述国家留学或讲学外,还先后赴一些国家参加业务考察或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包括日本、新西兰、意大利、荷兰、瑞士、卢森堡等。
1、研究领域
1 劳动经济学理论与政策
2 劳动关系与劳动法
3 中外社会保障比较研究
4 跨国公司人力资源管理
5 劳动领域的性别平等
2、科研项目
石美遐教授已完成的课题主要包括(1998年之前主持的课题省略;横向企业人力资源咨询类项目不包括在内):
1 北方交通大学引进人才基金课题---“中国入世背景下的劳动关系研究”。
研究时间:2002年 12 月---2004年12月。
主持省部级、地方级课题情况:
1、“企业民主管理与企业文化的理论和实证研究”,全国总工会,主持人,2010年8月-2011年8月
2、“金融危机背景下的企业民主管理研究”,全国厂务公开领导小组办公室,主持人,2009年8月-2010年6月。
3、主持北京市法学会课题:<劳动合同法>实施的多视角功能分析,2009年6月-2010年6月。
4、“我国社会保障标准与国际劳工标准研究”,科技部课题子课题,主持人。课题研究时间:2002年12月年---2004年12月。
6、“国外就业促进法研究”,劳动社会保障部课题课题研究时间:2003年3月---2003年12月。
7、“企业补充医疗保险问题研究”,劳动社会保障部部级课题,主持人,2000年1月至2001年1月。课题成果见《中国劳动科学研究报告集》 (2000 ---2001年度),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
8、“基于职工代表大会的企业民主管理研究”,中华全国总工会,主持人,2007年8月-08年4月。
10、“我国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制度与国外产业民主制度的比较研究”,全国总工会,主持人,08年8说9年2月。
11、“北京地区IT行业人力资源问题研究”,北京软件与信息服务业促进中心 ,主持人,07年11月-08年6月。
12、“轻工行业女职工劳动保护示范工程”,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和财政部立项课题,主持人,该课题于1999年底完成。课题成果见《中国劳动科学研究报告集》(2000---2001年度),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
13、“企业内部劳动规则问题研究”,中国劳动科学研究院立项课题,主持人。课题成果见《中国劳动科学研究报告集》(1997---1999年度)。
14、“劳动合同法中的难点问题研究”,中国劳动科学研究院立项课题,主持人。该课题成果于2000年7月通过鉴定。课题成果见《中国劳动科学研究报告集》(2000---2001年度)。
15、"以创新型国家建设为背景的行业特色研究型大学发展研究"子课题负责人,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基地项目,2009年月-2009年10月。
16、“《女职工劳动保护条例》修改立法研究”,全国妇联课题,主持人,课题研究时间为2002年2月---2002年12月。
17、“中外社会保险基金缴费工资基数模式比较研究”,劳动社会保障部部级课题份课题,主持人,2004年3月-2004年9月。
18、“中外劳动合同法比较研究”,劳动社会保障部部级课题子课题,主持人,2005年1月-12月。
19、”从疾病保险到健康保险的研究”,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课题, 主持人,2006年12月-2008年12月
主持和参加国际机构研究项目情况
1 作为中方专家之一参加中国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与澳大利亚政府的合作研究项目,中国农民工社会保障研究,2008年1月-2011年12月。
2 主持亚太经合组织(APEC) 课题-"人力资本保护措施研究"中国部分的研究,课题研究时间为:2004年2月-8月。
3 主持联合国国际劳工组织课题,“大学生就业中的歧视问题调查研究”,2003年11月-2005年8月。
4 主持联合国国际劳工局研究项目---“Institutional Mapping for Local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Jilin City, Jilin Province”(“吉林省吉林市地区经济发展与促进就业”)。2001年6月---2001年12月。课题成果见《中国劳动科学研究报告集》(2000---2001年度),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
5 主持联合国国际劳工局研究项目---“Institutional Mapping for Local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Cities of Zhangjiakou and Baotou”(“张家口市和包头市地区经济发展与促进就业”)。2002年3月---2002年12月。
6 主持联合国国际劳工局的研究项目(中国部分)---“Promotion Of Equality At Work Through The Labor Administration In China ”(“通过劳动行政手段促进劳动领域的男女平等”)。研究时间:1997年2月---1997年7月。《中国劳动科学研究报告集》(1997---1999年度),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
7 主持中韩合作研究项目---“韩国在华企业的产业关系和人力资源管理”中“中国劳动世界的变化和影响”部分的研究。课题研究时间为2002年1月---12月。
8 主持联合国国际劳工组织项目“Status and Role of Employers Organizations in Tripartite Mechanism in China”(“中国企业家组织在三方机制中的地位和作用”),课题研究时间2001年6月---7月。
9 作为中方专家(外方专家来自分别来自国际劳工组织和英国)参加联合国国际劳工组织的研究项目---"Industrial Relations and Tripartism in China" (“中国的产业关系与三方协商机制”),时间为2002年5月---11月。
10 作为中方专家之一参加亚洲开发银行和中国政府的合作研究项目---“Intrados Consulting Group on Part A of the China Pension Reform Project”(“中国养老保险制度改革项目”)。2000年4月---2001年6月。课题成果已出版。
11 1994年作为中方专家之一参加亚洲开发银行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的研究项目---“Study of Social Welfare and Labor Adjustment for Enterprise Reform ”(“企业改革中的社会福利与劳动调整研究”) 。该项目的研究目的在于,支持中国政府的工业改革计划,制定管理富余劳动力和将社会福利制度从企业中分离出来的战略。
12 作为项目的主要实施者,参加国际劳工组织与劳动社会保障部的合作研究项目---“ILO\Japan Inter-country Project Study on Women's Access to the Employment Opportunities in the Rural Area, A Case Study in Xingtang County, Hebei Province, China ”(“中国农村就业促进试点项目关于农村妇女就业问题研究,河北省行唐县个案研究” )。
13 作为中方专家参加中德合作项目立项研究---“Wiedereingliederung arbeitsloser Frauen in das Erwerbsleben”(促进中国下岗妇女再就业中德合作项目立项研究),与德方专家共同参加实地考察,共同执笔主考察报告。
14 参加中国---比利时政府科技合作项目---“社会保障政策法律研究”,课题组成员之一,时间为2000年10月---2001年10月,主要从事两国的社会保障制度研究,并承担研究成果中医疗保险部分的撰写。
3、论文及著作
石美遐教授自1999年以来出版各种专著、教材、工具书主要有(1998年前的著作省略):
著作及教材:
1 《中国劳动世界的变化趋势和影响》(韩文),韩国劳动科学研究院出版社,专著,2003年。
2 <全球化背景下的国际劳工标准与劳动法研究> ,主编,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5年4月
3 《劳动法学》(第一版、第二版),全国高等学校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新编系列教材,主编,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5年12月、2009年8月。
4 《外国劳动和社会保障法选》,主编,中国劳动出版社,1999年。
5 《新编劳动争议案例》的主编,法律出版社,2000年。
6 “公司重组与劳动法的作用”(“Corporate Restructuring and the Role of Labor Law in China” ), 日本劳动研究机构的学术刊物---.
7 与国外学者联合著书:“The Process of Industrialization and the Role of Labor Law in Asian Countries”("亚洲国家的工业化进程与劳动法"),荷兰克路威国际法出版社出版,1999年。作者来自日本、马来西亚、韩国及澳大利亚等。本人在其中的部分(第33页---48页),题目:关于中国的劳动关系。
8 “Labor Law in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中国的劳动法制 "),“The Process of Industrialization and The Role of Labor Law”---1996 JIL comparative Labor Law Seminar, 1997 No. 6 ("工业化进程与劳动法的作用",日本劳动研究机构期刊,1997年第6期)。
9 “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轨过程中的劳动关系与劳动政策”,〈日本劳动研究杂志〉1996年第7期(日文)。该文为本人1996年在东京参加“亚太地区劳动关系与劳动法制的变化研讨会”的发言全文。原文为英文,后被译为日语。
10 与国外学者联合著书。“Corporate Restructuring and the Role of Labor Law”("公司重组与劳动法的作用"),荷兰克路威国际法出版社出版,2003年。其他作者分别来自日本、韩国、英国、德国、澳大利亚和我国台湾地区。本人在其中的部分(第37页---59页),题目:中国公司调整与劳动法的地位。
11 与中国和德国社会保障学者共同著书:"Die chinesische Verfassung und die soziale Sicherheit"(中国宪法与社会保障),, Nomos出版社,2005年。
12 《非正规就业劳动关系研究--从国际视野探讨中国的模式和政策选择》,专著,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7年4月。
13 主编、撰写:《劳动关系国际比较》,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10年5月第一版。
14 撰写劳动法学、社会法学研究部分,《中国法律年鉴》,1995年-2010年,中国法律年鉴社。
石美遐教授近10年来(1999年以来)发表于学术期刊的主要论文包括(1998年底以前发表的论文省略):
1 "从非正规就业的劳动关系看其社会保障问题",《中国劳动》,2005年第12期;
2 “养老保险标准国际比较研究”,《财政研究》,2005年第4期;
3 "中外医疗保险缴费比较研究",《中国医疗保险》,2005年第4期;
4 “医疗保险立法问题之探讨”,《中国医疗保险》,2005年第3期;
5 “医保改革迷雾”,《中国社会导刊》,2005年第9期,(第2作者);
6 "养老保险标准国际比较及启示",《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年第5期;
7 "就业促进立法的几点思考”,《人民日报》(理论版),2004年4月12日;
8 “我国女职工劳动保护标准与国际劳工标准比较研究”,《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3年第5期;
9 “企业劳动争议刍议”,《中国人力资源开发》(中国人文与社会科学期刊),2003年第3期(第2作者);
10 “劳动合同中止:急待规范的法律问题”,〈中国劳动保障报〉,2003年4月1日(合作,第一作者);
11 “我国女职工劳动保护立法问题研究”,《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3年第2期;
12 “新时期我国女职工劳动保护立法问题研究”,《中国妇女就业:现状与对策》,(被收入论文之一),中国妇女出版社,2003年3月北京第一版;
13 “女职工劳动保护立法研究”,《中国妇运》,2003年第6期;
14 “妇女的就业”,《就业蓝皮书 2002年:中国就业报告》,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3年2月第1版;
15 <“入世”对我国劳动关系的影响>,《中国党政干部论坛》(中共中央党校主办),2003年第6期
16 “我国补充医疗保险问题研究”,《经济研究参考》,2001年,51J-3,(合作,第一作者);
17 <“入世”背景下的劳动关系走向>,《工人日报》, 2002年2月5日,第5版;
18 “关于劳动合同立法若干问题研究”,〈中国劳动〉2000年第期;
19 “入世后我国劳动关系新趋势”,《半月谈》,2002年第7期;
20 <我国“入世”后的劳动关系走向>, 《内部文稿》(求是杂志社主管),2002年第10期;
21 “关于我国社会保险立法若干问题的初步研究” (上),〈中国劳动保障报〉,2000年11月2日第3版;转载:人大复印报刊资料,〈社会保障制度〉,2001年第1 期;
22 <中国“入世背景下的劳动关系走向试析”>,劳动社会保障部劳动科学研究所《研究论坛》,2002年第1期;
23 “对我国企业内部劳动规则立法的几点建议”,〈21世纪亚太地区劳动法与社会保障发展趋势〉,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1年7月第1版;
24 “浅谈补充医疗保险需求及发展走势”,〈中国劳动保障报〉,2001年5月31日,第4版,(合作,第一作者);
25 “我国补充医疗保险问题初探”,〈中国劳动保障报〉,2001年3月6日,第3版,(合作,第一作者);
26 "关于劳动合同立法若干问题的初步研究”,〈中国劳动保障报〉2000年3月23日第3版;人大复印报刊资料转载(〈经济法学、劳动法学〉,2000年第5期);
27 “中国劳动保障法制建设的五十年”,〈中国劳动科学〉,1999年第11期;
28 <劳动者盼来了“保护神”---我国劳动保障法制建设的辉煌成就〉,《中国劳动保障报》,1999年10月9日;
29 “关于劳动合同立法若干问题的初步研究”,〈中国劳动保障报〉2000年3月16日第3版;人大复印报刊资料转载(〈经济法学、劳动法学〉,2000年第5期);
30 <“入世”背景下的劳动关系>, 《中国劳动》,2002年第2期;
31 “关于我国就业促进立法问题的探讨”,《中国劳动保障报》,2004年10月12日(理论版);
32 “入世与我国劳动关系”,《教育经济与管理》,2004年第6期;
33 “加速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积极推进全国小康的实现”,《中国社会保险学会会刊》,
2004年第1期;
34 “对现阶段女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分析”,中国劳动保障报,2005年9月6日(理论版);
35 “我国劳务派遣问题探讨”,中国劳动保障报,2006年2月7日(理论版),第一作者;
36 "劳务派遣:促进就业的有效形式",人民日报(理论版),2006年2月27日;
37 “中国现阶段女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妇女研究论丛》(中国妇女研究会会刊),
2005年增刊;
38 "全球化背景下人力资源管理对劳动关系调整手段的影响",<中国劳动>,2006年第7期;
39 “加大人力资本投资,促进农业劳动力转移”,《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4年11月,第2作者;
40 "扩招的边界",<经济纵横>, 2005.6. 第2作者;
41 "我国现阶段劳务派遣的理论和实践合理性", 第一作者,丁薛祥主编:<人才派遣 理论规范与实务>,法律出版社,2006年2月版;
42 "我国灵活就业人员社会保障制度研究",第一作者,<和谐社会与社会保障>(首届中国社会保障论坛文集),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6年9月版;
43 “非正规就业人员的社会保障制度设计”,第2作者,《河北学刊》,2007年第1期;
44 "新时期我国女职工劳动保护立法问题研究", <社会正义的十年探索-中国与国外劳动法制改革比较研究>,叶静漪等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1月;
45 "中外劳动合同立法比较研究",<环球法律评论>,2006年第6期;
46 “集体劳动关系与和谐社会”,《法学家》,2007年第2期;
47 “劳动关系弹性化的利与弊”,《中国国情国力》,2007年第4期;
48 “中外养老保险基金来源及缴费比例比较研究”,《财政研究》,2007年第3期;
49 “医疗费用持续走高的原因分析及对策研究”,《中国医疗保险》,2007年第1期,第2作者;
50 "从疾病保险到健康保险(预防干预)的战略选择",《中国药物经济学》,2007年第1期,第2作者;
51 “外地非正规就业者在京景况探析”,《中国国情国力》,2007年第2期;
52 “女大学生就业性别歧视的经济学分析”,《山西大学学报》,2007年第30卷增刊,第二作者;
53 “促进灵活就业 减少城市贫困”,《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7年第1期,第2作者;
54 "实行民主管理是企业的理性选择",<工人日报>(理论版),09年3月3日;
55 “最低工资标准的就业效应分析”,《中国劳动》,09年第8期,第二作者;
56“关于女职工劳动保护立法问题的建议”,<中国劳动保障报>, 2003年3月11日(合作,第一作者);
57 "从疾病保险到健康保险(预防干预)的战略选择",第二作者,《中国药物经济学》, 2007年第1期;
58 “金融危机背景下我国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环境与对策分析”,《中国劳动》,2009年第12期
59 “Think about the Development Strategy of Human Resources in Middle Area in China”,Proceedings of 2008 Conference on Regional Economy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863-866(ISTP) 2008 (第二作者) ;
60 "实行民主管理是企业的理性选择",《工人日报》第6版,理论与实践,2009年3月3日;
61 “金融危机下我国就业的形势与策略”,第一作者,《用人单位劳动争议前沿问题与实践》,北京市劳动和社会保障法学会编,法律出版社,2010年3月;
62.“对《劳动合同法》实施的积极效应再探讨-基于金融危机的视角”,《劳动法与社会保险法前沿问题研究》,北京市劳动和社会保障法学会编,法律出版社,2011年3月,(论文集);
63.“中德产业民主比较”,《生产力研究》(CSSCI来源期刊),2010-10,219/1/11-14, 第二作者;
64 “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的中国劳动社会保障权益保障”,《和谐发展与人权》,五洲传播出版社,2010年5月第一版,(论文集);
65、“我国以职工代表大会为基本形式的企业民主管理制度合理性探讨”,人大报刊复印资料,《工会工作》,2010年第2期。原文出处:《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京),2010. 1. 6- 9,(独作者)、(一类)。
66、“推进我国新型农村养老保险试点工作的建议”,《政府管理》(CSSCI/国家行政学院学报), 2010年第三期,第93-97页,(第一作者)。
67、“基于不同学科和国际比较视角看我国劳务派遣制度的完善”,《新人力》,2010年9月刊,第80页-85页。
68、“社会保障法”,《全国企业法律顾问执业资格考试复习指南》(2009年),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年4月版。
69. “Study on Innovation of Salary Management in State-owned Enterprises in the Knowledge Economy Age”, 5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Product Innovation Management: 1141-1144(ISTP), 2010-3, 第二作者;
70. “中小物流企业劳动关系研究”,《物流技术》,2010-6,29/12/36-38, 第二作者;
71. “基于胜任能力模型的物流企业人力资源开发培训系统的构建”,《物流技术》,2010-5,29/9/92-94, 第二作者;
72. “The Researches on Enterprises Human Resources Management in Economic Crisis”,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ndustry Engineering and Management: 314-317(ISTP), 2010-3, 第二作者;
73. “四位一体”的低碳物流人才培养模式分析,《物流技术》,2010-8,29/15/152-156, 第二作者;
74. “从中国社会保障新趋势看中国人权事业的新进展”,第三届北京人权论坛论文集(ISBN978-7-5085-2089-6,352-355),2011-1,独作者;
75. “论西方劳动经济学理论范式的形成及启示”,《生产力研究》(CSSCI来源期刊),2011-1:146-147,第二作者;
76. “从生态扶贫的角度探索农牧民脱贫的新思路-以三江源地区为例 ”, Management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October 1-2,2011, Chengdu, China(ISTP): 58-62, 第二作者;
4、指导研究生情况
1997年9月---2002年8月,与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和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劳动经济学院的教师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培养方向:社会保障、劳动经济。
2002年---现在,北京交通大学,独立培养硕士生、博士研究生。培养方向:劳动经济理论与政策、中外社会保障制度比较、劳动关系与劳动法、人力资源管理。
5、获得荣誉
1 所主持的劳动部部级课题“中国劳动法制问题研究”课题成果获1996年度劳动部科学进步三等奖。
2 所主持的劳动部部级课题“关于我国现阶段缩短工作时间问题研究”课题成果获1995年度劳动部科学进步四等奖。
3 所撰写《中国劳动法制体系问题研究》荣获“《劳动法》十周年优秀科研成果论文一等奖”,2004年12月。
4 所撰写"我国非正规就业人员社会保障制度研究"(第一作者)论文获2006年中国社会保障论坛二等奖。
5 所撰写“中外医疗保险缴费比较研究”荣获中国社会保险学会医疗保险分会2006年度医疗保险论文征集活动三等奖。
6 所撰写论文"我国非正规就业劳动关系模式调整研究",在"第二届中国劳动论坛"论文评比中荣获三等奖(2007年8月)。
7 所撰写"我国现阶段社区医疗建设对策研究"(第一作者)论文获2007年中国社会保障论坛论文优秀奖。
8 所撰写“经济转型中就业的难题和对策”(第一作者)荣获第三界中国劳动论坛易才杯优秀论文大赛优秀奖(2008年10月)。
9 合作撰写“金融危机下我国就业形势与策略”(第一作者)获得北京市劳动和社会保障法学会优秀论文评选二等奖(2010年3月)。
10 2006年6月被北京交通大学评为校级优秀主讲教师;在获得三年优秀主讲教师荣誉后,2011-2012年再次被确认为校级优秀主讲教师。
11.2008年10月北京交通大学教学成果二等奖:人力资源管理课程双语研究型教学体系设计(3/5)。
6、团体兼职
1 中国劳动法学研究会副会长;
2 中国劳动关系研究会副会长
3 中国社会保险学会常务理事;
4 中国劳动学会常务理事;
5 中国劳动学会人力资源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
6 中国法学会社会法研究会常务理事;
7 中国企联雇主工作委员会委员;
8 北京市法学会劳动法学和社会保障法学分会常务理事;
9 《中国药物经济学》编委会成员;
10 中国人权研究会理事。
扫码关注
完美·体育(中国)官方网站,WANMEI SPORTS信息一网打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