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财经大学 - 话题

人大高鸿业版完美·体育(中国)官方网站,WANMEI SPORTS西方经济学笔记(四)
查看(1004) 回复(0)
易水竹
  • 积分:5405
  • 注册于:2014-05-30
发表于 2014-09-08 09:48
楼主

第九章

  第一节
垄断471
  (一)垄断的社会成本垄断造成社会福利损失从前面的分析中我们看到,与完全竞争市场相比,在垄断市场上厂商生产较少的产量,索要较高的价格,消费者因此会受到损害。从社会的角度来看,如果垄断厂商生产的产量更大并索要更低的价格,则消费者的境况会得到改善,社会福利会因此增加,问题是垄断企业一般不会这样做,因此,垄断使社会福利受到损害。辅导
  垄断的其他社会成本除此之外,垄断还有可能有其他方面的损害,例如垄断缺乏降低成本和进行技术革新的动力,从而社会生产既定的产量花费较多的成本。471
  由于垄断可以使厂商获得更多的利润,因而为了保持这种超额利润,垄断厂商的往往会采取各种形式的维持垄断的措施。其中包括游说政府制订更有利于自身的政策。这种为了寻求额外的利润而进行的活动被称为寻租行为,寻租不仅要花费成本,而且会滋生政府腐败。
  由此经济学家断言,垄断是缺乏效率的,建议政府采取反垄断政策。6554 8814
  (二)反垄断政策与反垄断法针对不同的垄断政府可以分别或同时采取行业的重新组合和处罚等手段,而这些手段往往是根据反垄断法制订的。
  行业的重新组合如果一个垄断的行业被重新组合成包含许多厂商的行业,那么,厂商之间的竞争就可以把市场价格降下来。被重新组合的行业竞争程度越高,市场价格就越接近于竞争性价格,政府采取的手段是分解原有的垄断厂商或扫除进入垄断行业的障碍并为进入厂商提供优惠条件。辅导
  如果一个行业垄断是通过行业中的厂商兼并或者一家厂商依靠较大的规模设置进入障碍而形成的,那么,就可以依靠政府力量把行业中的垄断厂商分解为几个或多个较少的厂商,例如,最近风靡全球的微软肢解案,以前也有类似例子,如1983年前,美国的电话电报公司是一家具有垄断力量的厂商,它在全国范围内提供95% 以上的长话服务和85% 的地方电话服务,并出售大部分电讯设备,为加强这一部门的竞争,美国政府迫使美国电报电话公司将地方电报电话公司卖掉,使其规模减少了80% ,从而降低了电讯市场的垄断程度增强了竞争。
  一般而言,对垄断行业的重新组合并不马上形成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即使大厂商被分解后形成的小厂商也具有一定程度的市场支配力,为配合把竞争因素引入垄断行业,让新加入一个垄断行业经营的厂商有能力与原有的厂商竞争,政府要对新厂商给予一定的优惠,减少进入障碍。
  对垄断行为制止预防。第一,如果一个行业不存在进入障碍,那么,一般厂商不会在长期内获取超额利润。因此,已经取得垄断地位的厂商总是试图设置进入障碍,或者采取不正当竞争手段排挤竞争者,以维护自身市场的支配力,为此,政府可以利用各种处罚手段加以制止。
  对垄断行为的制止重点在于清除进入障碍,鼓励更多的厂商进行竞争。

网络督察
  对不执行反垄断规定的厂商或个人,政府可以对其实行经济制裁,包括对垄断行为受害者支付赔偿金和罚金。
  反垄断法反垄断法又称为反托拉斯法,是政府反对垄断及垄断行为的重要的法律手段,许多发达国家都有反垄断法。
  (三)行业的管制对垄断的采取的另一种可供选择的矫正手段是对垄断厂商实行管制,管制的措施主要包括价格控制或者价格和产量的双重控制,税收或补贴以及国家直接经营。659 76674
  价格管制的含义假定政府对垄断行业只实行价格管制,即规定一个低于垄断市场价格的管制价格或最高限价,垄断企业会获得一定量的超额利润,但这一利润额低于垄断厂商自主定价时决定的超额利润,政府规定低于厂商自主定价的最高限价,一个适当的选择是按市场需求等于厂商边际成本的原则决定管制价格。
  自然垄断行业的管制所谓自然垄断是指在行业中,规模经济在很大的产量范围内存在,以致于相对于市场需求所决定的范围而言,随着产量增加,厂商的平均成本逐渐减少。这类行业通常需要大型的资本设备和大量的固定要素,如城市自来水公司,公用电话局等。在这样的行业,任何低于市场需求量所需要的生产成本都较高,这就意味着试图通过竞争来消除垄断是不现实的,因为生产规模小于现有厂商时,进入经行业的厂商不可能与原有厂商进行竞争,反之,如果进行竞争,就会花费更大的固定投入量,从而使生产能力过剩。
  政府对自然垄断行业的管制不能只是价格管制,可供选择的管制政策措施是既管制价格,又管制厂商的产量,从理论上说,在市场需求曲线上的任何一个价格与产量组合者可以作为政府对垄断厂商的管制。但在实践中政府往往按平均成本定价,厂商只获得正常利润。同济
  之所以要对产量限制,是因为在这一价格下,如果允许厂商自主决策,它会按照价格等于边际成本的原则决定产量,从而使得产量并不等于市场需求量。
  以上分析同样适用于一般垄断行业。同济西苑
  对垄断行业的其他管制措施在实践中,政府管制所遵循的原则是对公道的价值给予一个公道的报酬,为实现这一原则,配合价格及价格和数量管制,政府往往采取补贴或税收手段,如果垄断厂商因为政府的价格管制或者价格和数量双重管制而蒙受损失,政府应给予适当的补贴,以便使垄断厂商获得正常利润,如果在政府管制后,厂商仍可以获得超额利润,那么政府就应征收一定的特殊税收,以有利于公平分配。密云路
  对垄断行业,政府也可以采取直接经营的方式来解决由于垄断的造成的市场失灵由于政府经营的目的不在于利润最大化,所以可以按照边际成本或者平均边际成本决定价格,以便部分地解决由于垄断所产生的产量低和价格高等低效率问题。
  第二节
公共物品
  (一)公共物品的特性公共物品的含义公共产品与私人产品相对,是指供集体共同消费的物品。
  公共物品的特征1.非排他性。
  2.非竞争性非排他性的含义排他性是指某个消费者在购买并得到一种商品的消费权之后,就可以把其他消费者排斥在获得该商品的利益之外,私人产品在使用上具有排他性,如:甲购买了一块巧克力,他就获得了消费这块巧克力的权力,其他人就不能消费同一块巧克力了。与巧克力不同,国防使我们免受外敌的侵略,很显然,我们都享受国防提供的保护,并没有因为我享受保护而得你的保护减少,警察航标灯等也具有相同的特点。它们都是公共产品。
  公共产品的非排他性使得通过市场交换获得公共产品的消费权力机制出现失灵。对厂商而言,必须把那些不付钱的人排斥在消费商品之外,否则,他就很难弥补生产成本。对于一个消费者而言,市场上的购买行为,显示了他对于商品的偏好。由于公共产品的非排他性,公共产品一旦被生产出来,每一个消费者就可以不支付就获得消费权力,每一个消费者都可以搭便车。消费者的这种行为意味着生产公共产品的厂商很有可能得不到抵补生产成本的收益,在长期厂商不会提供这种物品,可见公共产品很难要求市场提供。
  非竞争性的含义竞争性是指消费者或消费数量的增加引起的商品的生产成本的增加,私人产品大都具有竞争性,如,甲多吃一块巧克力,生产者就必须多生产一块,而生产一块巧克力需要花费厂商一定数量的成本,从而减少用于生产其他商品的资源,也就是说对其他产量的生产形成竞争,但是公共产品都不具有消费的竞争性,如广播、电视、航标灯等,它们共同的特点是消费者人数的增加并不对生产成本产生影响。如增加一些人听广播看电视并会影响电台的发射成本,汽车通过桥梁只要不是大拥挤,则它们就是非竞争性的。因为通过一辆汽车对桥造成的折旧很小,接近于零。
  公共产品的非竞争性特点说明,尽管有些公共产品的排他性可以很容易就能被发现,如在桥头设立收费站,但这样做并不一定有效率,依照有效率的条件,厂商的定价原则应该是价格等于边际成本,如果桥梁由私人部门提供,它们会索要等于边际成本的费用,既然每辆车花费厂商的边际成本接近于零,那么厂商的价格也应该等于零,结果私人不可能供给这些产品。
  (二)公共物品的最优供给量所有社会都面临着公共产品的供给问题,公共产品的供给通常由政府负责。
  我们已经知道,私人产品的最优供给量由市场需求和市场供给的均衡所决定,同样公共产品的最优供给量由也该物品的需求与供给所决定,从供给的角度来看,制造一辆坦克与制造一辆汽车一样并无多大区别,因而,决定公共产品的最优供给量的关键是需求。
  私人产品的市场需求可以看作是所有消费者个人需求的加总,但公共产品的市场需求并不能通过每一价格下对所有消费者需求数量的加总,如,假定电视每小时收费0.1 元,消费者A 愿意每天看8小时,B 愿意看9 小时,C 愿意看10小时,那么,在价格为0.1 时,市场需求量每天为27小时,这已超过了一天的总天时/ 数,这使得横向加总并没有意义,产生这一问题的原因是消费者在同一时间同时消费同一数量的公共产品,公共产品的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使得从单个消费者给消费数量横向加总失去意义,解决方案是把所有消费者在这一价格水平下愿意支付的价格纵向相加,可以得到社会为得到,这一既定的公共产品数量愿意支付的价格,这一价格构成了提供公共产品的人的总收入。
  公共产品供给曲线由生产公共产品的边际成本决定,与收益与成本相比,就可以确定公共产品的最优供给量。
  (三)市场失灵公共产品的特点使以上分析充其量是概念性的,因为既然每个消费者在经济上都是理性的,而公共产品又具有非排他性,那么每个消费者都将利用这一点,如农村里的有线电视安装,很多农民利用邻居安装的闭路电视,自己接一插口逃避价格,从而必然产生搭便车行为,这就意味着即使单个消费者能准确地了解自己对公共产品的偏好程度,从而确定自己的需求曲线,对供给者而言,也没有任何意义,因为消费者不会把有关信息吐露出来。因此,公共产品使得市场失灵。
  第三节
外部经济影响
  (一)外部经济影响外部经济影响或外在性的含义外部性是指某
  一经济单位的经济活动对其他经济单位所施加的非市场性影响,非市场性是指一种活动所产生的成本或利益未能通过市场价格反映出来,而是无意识强加于他人的,外部性有正的外部性,有些称之为外部经济,这是指一个经济主体对其他经济主体产生积极影响,无偿为其他人带来利益。相反,产生负向外部影响的经济活动。(外部不经济)给其他经济单位带来消极影响,对他人施加了成本。
  外部性的例子很多,如一个养蜂的人和裁种果树的农场主之间相互施加了正的影响,他们的行为为典型的外部经济,农场主为蜜蜂提供了蜂源,提高了养蜂生产者的产量。同时,峰蜜采蜜过程中加速果树的授粉,提高水果的产量,双方互相无意识地为对方带来好处,企业排放污染源的例子是典型的外部不经济。
  (二)外部经济影响对效率的影响外部性对经济效率的影响在于它使得私人行为与社会需要的数量出现差异,这一点可以由私人成本和社会成本加以说明。
  私人成本和社会成本的含义私人成本是指一个经济单位从事某次经济活动所需要支付的费用,一项经济活动的社会成本是指全社会为了这项活动需要支付的费用,包括从事该项经济活动的私人成本加上这一活动给其他经济单位带来的成本。如果一项经济活动产生外部不经济,则社会成本大于私人成本,如果一项经济活动产生外部经济,则社会成本小于私人成本。
  同样地分析可以用于私人收益与社会收益(外部经济带来的利益)
  外部经济影响对资源配置效率的影响在存在外部不经济的条件下,私人厂商的最优产量大于社会最优产量,在存在外部经济的条件下,私人厂商的最优产量小于社会最优产量。
  因此,无论一个经济单位对其他经济单位的影响是正或是负,私人自主决策所决定的最优产量是缺乏效率的。
  (三)矫正外部经济影响的政策由于外部性造成资源配置缺乏效率的原因是由于私人部门用于决策的成本与社会实际付出的成本之间出现偏差,因此矫正外部性影响的指导思想是:外部经济影响内在化,为决策者提供衡量其决策的外部性的动机。主要措施有税收,补贴,企业合并以及明确产权。
  税收和补贴迫使厂商考虑外部成本或外部利益的手段之一,是政府采取税收和补贴政策,即向施加外部不经济的厂商征收恰好等于外部边际成本的税收,而给予提供外部经济的厂商等外部边际来收益的补贴,以便使得厂商的私人边际成本与社会边际成本相等,诱使厂商提供最优的产量。
  但是这种方法遇到的最大问题是如何准确地以货币形式衡量外部性的成本收益,如污染环境所造成的社会成本到底说有多大,所以有时政府只是近似地估计这些成本。
  企业合并将施加和接受外部成本或利益的经济单位合并是解决外部性的第二种手段,如果外部性的影响是小范围的,如一家小餐馆对一家洗衣店造成了污染,则由政府出面,则适合的价格把洗衣机卖给这家餐馆,通过合并,外部成本内部化。
  明确产权流行于西方的产权理论提出了解决外部性的影响的市场化思路。
  科思定理的内容:只要产权定是明确的,则在交易成本为零的条件下,无论最初的产权赋于谁,最终效果都是有效率的。
  例:张三、李四同住一宿舍,张三喜欢安静,而李四喜欢听音乐,虽然,李四的行为对张三造成了外部不经济,方案一:假定了张三忍受,或者李四不听音乐,他们都无法忍受,假设损失是100 元。方案二:李四购买耳机,价格为10元,根据科斯定理,假如学校规定张三有权享受安静,他可以向学校有关部门的报告,要求李四不干扰他,这时,李四为了能继续听音乐,只好花10元购买耳机。
  进一步,最初权利的规定对最终结果并不是至关重要的,如果学校规定,李四有权听音乐,那么张三在不堪忍受噪音的情况下,要么忍受,要么与李四谈判,如果张三是理性的,他会选择花费10元钱给李四买一个耳机。
  科思定理在解决外部经济影响问题上的政策含义是:政府无须对外部经济影响进行直接的调节,只要明确施加和接受外部成本或利益的当事人双方的产权,市场谈判可以解决问题。
  其局限性是科思定理的隐含条件限制了科思定理在实践中的应用,首先,谈判必须是公并且无成本的(交易成本=0)其次,外部性影响有关当事人只能是少数几个人。
  第十章
  第一节
宏观经济学研究的主要内容
  宏观经济学的含义宏观经济学是研究国民经济系统整体运行的经济理论。
  宏观经济学研究的主要内容第一:作为消费者的家庭部门和作为生产者的厂商部门如何作出选择,以决定消费和投资数量,从而决定整个经济的总需求。
  第二:家庭和厂商部门如何选择供给投入以决定整个经济的总供给。
  第三:经济中的总需求和总供给决定资源总量和价格总水平。
  第四:资源总量和价格总水平的长期变动趋势。
  第二节
国民收入核算
  (一)宏观经济运行的特点两部门经济的宏观经济运行两部门经济是指一个经济体系中只存在厂商与居民户两主体的经济。在这种经济中,居民户向厂商提供各种生产要素,并得到各种收入;厂商用各种生产要素进行生产并向居民户提供产量与劳务,居民户用收入购买产量与劳务。此时,经济循环的基本模型如下:
  图中:表示:居民向厂商提供生产要素;厂商向居民提供产量和劳务;厂商向居民户支付生产要素的报酬;居民户向厂商购买产量和劳务。
  三部门经济的宏观经济运行三部门部门经济包括了厂商,居民户和政府,政府在经济中的作用主要通过政府支出与税收表现出来,政府支出分为对产品和劳务的购买,与转移支付两部分,政府购买是指政府为了满足政府活动的需要而进行的对产品与劳务的购买,转移支付是政府不以换取产品与劳务为目的支出。如各种补助金,救济金等。政府的税收包括直接和间接税,前者是对财产和收入征收的税,其特点是税由纳税人承担无法转嫁,后者是对商品和劳务所征的税,它的特点是税可以转嫁,可以向前转嫁给消费者,或者向后转嫁给要素的所有者。
  三部门经济的收入循环模型。
  工资利息地租利润消费支出税收转移支付税收政府购买
  (二)国民收入核算方法国内生产总值的含义1.GDP (国内生产总值)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一般为一年)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和劳务的价值总和。表明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经济活动的总规模。
  理解国内生产总值概念需要注意的问题GDP 包括所有经济部门生产的最终产品,同时包括劳务。
  它是社会最终产品和劳务的货币价值来计算的,之所以用最终产品和劳务的价值来计算,其目的是为了避免统计中可能出现的重要计算,因为最终产品是直接进入消费的产品。
  货币价值以市场价值来计算,市场价值以经济活动中的价格总额来计量,所以,GNP 在统计过程中会产生以下情况,第一,凡是经过市场交换的最终产品在统计过程中不容易出现误差,但大量的未经过市场交换的最终产品,在统计过程中极易遗漏,如农民生产的用于自己消费的那部分粮食的价值;家务劳动的价值等;第二,经过市场交易交易但是逃避登记的经济行为如走私等地下经济活动的形成的交易量,也会被疏漏;第三,市场价格经常变动,所以衡量GDP 的增长必须以不变价格计算,剔除物价变动的GDP 称为实际GDP ,而没有扣除物价变动了GDP ,称为名义GDP.几个重要的总收入量1.国内生产净值(NDP ):这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年内新增价值之总和,即从国民收入中扣除折旧后的总值。
  2.国民收入(NI),这是狭义的国民收入:它是国家或地区在一年内以货币计算的用于生产的各种生产要素所得的全部收入,等于工资+ 利息+ 利润+ 地租。
  3.个人收入(PI):是一个国家或地区一年内个人所得到的全部收入。它等于劳动收入,业主收入租金收入、股息收入利息收入来自政府的转移支付等的总和。
  4.个人可支配收入(PDI ),一个国家或地区一年内个人所得到的收入总和扣除个人纳税部分所余下的收入,它可以分为消费与储蓄两个部分。
  五个指标的关系:GDP-折旧=NDP NDP- (间接税- 津贴)=NI (津贴是政府给予企业的应被看成是- 税负税)
  NI- 公司利润- 社会保险税+ 胶息+ 政府转移支付和利息支出=PI PI- 调节税=PDI我们一般用GDP 来衡量国民收入,如果不作特殊说明,我们以GDP 来代表国民收入。
  国内生产总值的核算方法国民收入的核算方法主要包括支出法和收入法。
  1.用支出法来测算GDP.支出法是将一国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所有经济单位用于最终产品和劳务的支出加总起来用于测算GDP 的方法。如果Q1Q2……Qn分别表示一个国家在特定时间的商品和劳务数量,而P1P2…Pn分别表示对应的价格,则GDP= P1Q1+P1P2+ ……+PnQn 从支出的主体的角度来看,支出方法测算的GDP 主要包括家庭,厂商和政府的支出,家庭部门的支出包括购买商品和劳务的支出以及其他支出,包括耐用消费品,非耐用消费品以及劳务支出。厂商部门的支出包括用于机器设备、厂房、民用住房及存货方面的支出。政府的支出包括对商品和劳务的支出,在一个开放的经济体系中,还包括净出口。
  设家庭支出为C ,厂商支出即投资为I ,政府购买为G ,出口为X ,进口为M. GDP=C+I+G+X-M )如表:
  利用支出法计算GDP ,简单易行,但在实际生活中应注意以下两个问题。
  第一,有些支出项目不应计入GDP 中。这些项目包括对过去时期生产的产品的支出(如购买旧设备),非产品和劳务支出如(购买股票、债券的支出)以及对进口产品和劳务的收入,此外,政府支出中的转移支付也不应计入。
  第二,避免重复计算,这主要是最终产品和中间产品往往无明显的区分,因而容易造成重复计算。
  支出收入个人消费(C 1. 个人收入耐用消费品工资和薪金非耐用消费品 2. 租金收入其他劳务支出 3. 净利息私人投资(I )  4. 利润机器设备 公司利润厂房 股息民用住房 未分配利润存货 公司所得税政府购买(G ) 非公司利润净出口(X-M )  5. 间接税出口(+ ×) 营业税、税等进口(-M)  6. 折旧总计:支出方法测算GDP 总计:收入方法计算的GDP
  2.用收入结束测算GDP 收入法是用出售最终产品和劳务获得的收入来测算GDP 的方法,由于厂商出售产品获得的收入是生产中各种生产要素的收益,因而收入法测算的GDP 是所有生产要素的货币收入总和,(其构成见上表所列,于是,用收入法测算的国内生产总值,可以表示为GDP=个人收入+ 租金+ 利息+ 利润+ 间接税+ 折旧这些收入按最终用途可分为消费(C ),储蓄(S ),税收(T )。
  所以GDP=C+S+T 要注意的:第一,销售上一期生产的产品和劳务取得的收入不计算在内。
  第二,与生产无关的收入不计在内,如出售股票和债券它们只是一种金融交易。
  第三,政府的转移支付也不能算作接受者的收入。
  (三)国民收入核算恒等式两部门经济中的国民收入核算恒等式IoS 三部门经济中的核算恒等式I+GoS+T 四部门经济中的核算恒等式I+G+XoS+T+M
  (四)名义GDP 和实际GDP 名义GDP 的含义名义GDP 是指按当年价格计算的全部最终产品及劳务的市场价格。
  实际GDP 的含义实际GDP 是指按基期价格计算的全部最终产品及劳务的市场价格。
  GDP 折算指数的定义GDP 折算指数= 名义GDP/实际GDP
  第三节
国民收入核算与总需求和总供给分析
  (一)核算恒等式与均衡条件国民收入核算相当于度量了总需求等于总供给时的总产出水平。而为了说明这一总产出水平是如何决定的,就需要分析总需求和总供给均衡的条件。
  (二)总需求和总供给的构成总需求和总支出的构成因素总需求= 总支出= 消费需求+ 投资需求+ 政府的需求+ 国外的需求= 消费支出+ 投资支出+ 政府的支出+ 国外的支出=C+I+G+X-M总供给的构成因素在既定的价格水平下,生活的总供给由消费、储蓄和税收三部分构成。
  AS=C+S+T宏观经济的均衡条件:四部门、三部门和两部门经济国民收入均衡的条件是总供给=总需求。
  在四部门经济中,宏观经济的均衡条件是: S+T+M=I+G+X在三部门经济中,宏观经济的均衡条件是: S+T=I+G在二部门经济中,宏观经济的均衡条件是: S=I
  (三)投资与储蓄之间的关系传说经济学认为,投资来源于储蓄,所以储蓄与投资相等,但凯恩斯认为未必是这样,因为储蓄和投资是不同利益集团出自不同目的而进行的活动,所以,储蓄与投资并不必然相等。
  决定居民户进行储蓄的动机是多种多样的,有些人进行储蓄是为了防老,有的人是为日后的某项开支或者为了应付意外开支,有些人希望给子孙留下遗产,有些人是为储蓄而储蓄。
  决定投资的因素也是多种多样的,可以把这些因素分为外在因素与内在因素,外在因素包括技术、政治、心理、政府政策、资源、人口等,内在因素主要是投资者预期从事投资所能得到的利润率与利息率之间的关系。
  总之,由于储蓄与投资者从事投机的动机不一致,因而储蓄不一定能转化为投资,两者并不必然相等。
  为了防止这一现象,金融机构(银行)就有义务把居民的储蓄再转化为投资,注入国民收入循环的过程中,所以,银行的重要作用就是把储蓄转化为投资,只有如此,收入循环,才能顺利进行下去。

第十一章

  第一节
消费函数和储蓄函数


  (一)消费函数消费函数的含义消费函数是指消费支出与决定消费的各种因素之间的依存关系。影响消费的因素很多,但收入是最主要的因素,所以,消费函数一般以收入为自变量,反映收入和消费之间的依存关系,一般来说,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消费随收入的变动而呈现同方面的变动,即收入增加,消费增加、收入减少、消费减少。但消费与收入并不一定按同一比例变动。65976 455
  平均消费倾向和边际消费倾向假定收入一定,消费的数量还取决于消费倾向的大小,消费倾向分为平均消费倾向和边际消费倾向。

471


  平均消费倾向(简称为APC )是指消费在收入中所占的比例,如果用C 表示消费,用Y 表示收入,则APC= C/Y边际消费倾向(简称MPC )是指消费增量在收入增量中所占的比例,如以代表消费增量,以DY代表收入增量,则,MPC=DC/DY 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边际消费倾向随收入增加而呈现递减的趋势,被称为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消费曲线的含义和表示消费曲线是表示消费数量和收入之间关系的一条曲线。用图表示为:
  线性消费函数的含义和表示C=a+bY在公式中,a 表示自主消费,b 表示引致消费。659 76674
  (二)储蓄函数储蓄函数是指储蓄与决定储蓄大小的各种因素之间的依存关系,影响储蓄的因素很多。但收入是最主要的因素,所以,储蓄函数主要反映收入与储蓄之间的依存关系,一般而言,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储蓄随收入的变动而同方向变动,即收入增加,储蓄增加,收入减少,储蓄减少。共济
  假定收入一定,储蓄的大小还取决于储蓄倾向的大小,储蓄倾向是指在储蓄在收入中所占的比例,平均储蓄倾向(APS )是指储蓄在收入中所占比例APS=S/Y S 表示储蓄)。边际储蓄倾向(MPS )是指增加的收入中用于储蓄的比例MPS=DS/DY.储蓄曲线如图:E 为收支相抵,此时储蓄为零,E 的右边为负储蓄|OB|=aE 的右边储蓄为正。辅导
  (三)消费函数与储蓄函数之间的关系全部收入可以分为消费与储蓄,全部收入增量可以分为消费的增量与储蓄增量,所以平均消费倾向与平均储蓄倾向之和恒等于1 ,边际消费倾向和边际储蓄倾向之和恒等于1.即:APC+APS=1 MPC+MPS=1655423 17
  第二节
投资函数
  (一)投资的概念投资是指增加实际资本的行为,表现为一定时期内增加新的建筑物、耐用设备以及增加或减少存货等重置投资是指用来补偿损耗掉的资本设备的投资。200092
  净投资是指扩大资本存量进行的固定资本和存货投资。
  (二)资本的边际效率资本的边际效率资本的边际效率(MEC )是指一个贴现率,该贴现率恰好使得一项资本品带来的各项预期收益的贴现值之和等于该项资本品的价格。

共济网


  贴现贴现是指将未到期的收入变换为现期收入的过程。021-
  影响资本的边际效率的因素影响资本的边际效率的因素是资本品的价格和投资者对资本品带来收入的预期。同济西苑
  (三)投资函数投资函数是指投资与利息率之间的关系。

123站台


  投资函数一般地可以表示为:I=I r


  投资曲线如右图所示:把投资函数以线形的形式可表示如下:I=I0-dr 其中,I0为自主投资,(-dr )为引致投资。
  第三节
简单国民收入决定
  (一)两部门经济中的均衡国民收入决定均衡国民收入的构成,可以从总供给和总需求两个角度来进行分析。1
  从总供给的角度来看,一国的国民收入是一定时期内各种生产要素供给的总和,即劳动、资本、土地、企业家才能供给的总和,可以用各种生产要素相应得到的收入的总和即工资、利息、地租、利润总和来表示。
  国民收入= 各种生产要素的供给总和= 各种生产要素的报酬总和= 工资+ 利息+ 地租+ 利润=消费+ 储蓄=C+S从总需求来看,一国的国民收入是一定时期内消费需求与投资需求的总和,消费需求与投资需求可以分别用消费支出和投资支出来代表,消费支出即为消费,投资支出即为投资,所以国民收入= 消费需求+ 投资需求= 消费支出+ 投资支出= 消费+ 投资=C+I国民收入的大小是由总供给的总需求决定的,如果总需求小于总供给,表明社会上需求不足,产品买不出去,价格下跌、生产收缩,从而总供给减少,国民收入相应减少,反之则反是。如果总需求等于总供给,则生产不会增加,也不会减少,从而国民收入处于均衡状态,这就决定了在这种总供给与总需求水平下,国民收入的大小,由此可见,国民收入达到均衡的条件是:总供给= 总需求这一条件可以写成C+S=C+IT TS=I S是一种漏出因素,这使国民收入收缩,I 是一种注入因素,它使国民收入扩张,S=I ,国民收入保持均衡,所以,在两部的经济中,决定国民收入水平的力量是储蓄与投资。
  如果 S>I,表明漏出大于注入,此时国民收入收缩S
  (二)三部门经济中的均衡国民收入决定从总供给的角度来看,三部门经济在两部门的基础上又增加了政府的供给,政府的供给得到了税收,这样,国民收入= 各种生产要素的供给+ 政府的供给=工资+ 利润+ 地租+ 利息+ 税收= 消费+ 储蓄+ 税收=C+S+TT 表示税收)
  从总需求的角度来看,三部经济在两部门经济消费需求与投资需求之外,又增加了政府的需求,政府需求用政府购买,来表示,这样国民收入= 消费需求+ 投资需求+ 政府的需求= 消费支出+ 投资支出+ 政府的购买= 消费+ 投资+ 政府购买=C+I+GG 表示政府购买)
  国民收入均衡的条件仍然是总供给= 总需求此时,C+S+T=C+I+G 结论:S+T=I+G S 一样,T也是漏出的因素,它导致经济萎缩,与I 一样,G 也是注入因素,这导致经济扩张。
  如果S+T>I+G ,表明在经济运行中,漏出因素大于注入因素,国民收入收缩S+T
  (三)均衡国民收入的变动消费、投资、政府购买增加使得均衡国民收入增加,而储蓄、税收增加则使得均衡国民收入减少。
  第四节
乘数理论
  (一)投资乘数投资乘数的含义注入的增加会引起国民收入的增加,但注入所引起的国民收入的增加必定大于最初的注入量,乘数正是国民收入的变动量与引起这种变动量的最初注入量之间的比率,如果注入是投资,则该比率称为投资乘数,如果注入是净出口,则该比率称为外资乘数,我们以投资为例来判断乘数。
  投资变动对国民收入的乘数效应投资的增加之所以会有乘数作用,是因为各经济部门是互相关联的,某一部门的一笔投资不仅会增加本部门的收入,而且会在国民经济各部门的中引起连销反应,从而增加其它部门的投资与收入,最终使国民收入成倍增长。
  如果以DY代表增加的收入量,以DI代表增加的投资量,以K 代表乘数则K=DY/DI ,由于DY=DI+DC,则I=DY-DC . 则:(由于DC/DY 是边际消费倾向)
  所以乘数是一减去边际消费倾向的倒数,也就是边际储蓄倾向的倒数,如果某部门增加100 万投资,设MPC=0.8 此时,这笔新增加的投资可以使国民收入增加500 万,(R=1/1-0.8 =5,新增国民收入=100×5=500 万)。因为边际消费倾向一般小于一,大于零,所以乘数一般大于1 )。
  当然,乘数的作用是两面性的,即有投资增加时,引起国民收入减倍增加,当投资减少时,国民收入成倍减少,所以,它是一面双刃剑。
  乘数定理成立的条件乘数定理成立的条件是生产能力为充分利用,即经济处在萧条时期。
  (二)其他乘数政府购买乘数政府购买乘数是指政府购买变动引起的收入改变量与政府购买支出的改变量之间的比率。其数值等于边际储蓄倾向的倒数。
  税收乘数税收乘数是指税收变动起的收入改变量与税收的改变量之间的比率。其数值等于边际储蓄倾向的倒数乘上边际消费倾向。
  平衡预算乘数平衡预算乘数是指在政府预算保持平衡的条件下政府购买和税收等量变动引起的收入改变量与政府购买支出(或税收)的改变量之间的比率。其数值等于1
  第五节
产品市场的均衡:IS曲线
  (一)两部门经济中的IS曲线IS曲线的含义IS曲线表示使得产品市场处于均衡的利息率和均衡产出的不同组合描述出的曲线。
  两部门经济的IS曲线的推导和特征
  IS曲线的特征是:向右下方倾斜IS曲线的移动投资增加或者储蓄减少,IS曲线向右上方移动;投资减少或者储蓄增加,IS曲线向左下方移动。
  (二)三部门经济中的IS曲线三部门经济的IS曲线的推导
  IS曲线的特征是:向右下方倾斜IS曲线的移动政府增加购买或者减少税收,IS曲线向右上方移动;政府减少购买或者税收增加,IS曲线向左下方移动。

回复话题
上传/修改头像

中国有多少个民族?

完美·体育(中国)官方网站,WANMEI SPORTS论坛提示:
1、请勿发布个人联系方式或询问他人联系方式,包括QQ和手机等。
2、未经允许不得发布任何资料出售、招生中介等广告信息。
3、如果发布了涉及以上内容的话题或跟帖,您在完美·体育(中国)官方网站,WANMEI SPORTS网的注册账户可能被禁用。

网站介绍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广告业务 | 帮助信息
©1998-2015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完美·体育(中国)官方网站,WANMEI SPORTS网-联系地址:上海市邮政信箱088-014号 邮编:200092 Tel & Fax:021 - 5589 1949 沪ICP备12018245号